目前分類:葉青專區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週本來要看『彩雲天涯』的,但是在網上看到中國網友的精彩評論,裡面說『紅塵客』裡有一串對人性和命運的哲學式探討,感覺很有意思,讓我對它興趣大增,就臨時決定改看這部了。
 
它比我想像中還長,以半小時一集(切掉廣告後平均十幾二十分鐘)的長度來算,共演了66集,但真正精華的片段不多,枝節冗戲卻不少(尤以薛素素的回憶戲為最),拖慢了整個節奏;加上我向來最厭惡誤會戲碼,若劇情沒什麼特別吸引我的爆點,就一整個興趣缺缺,因此後來我得不停快轉才能勉強看完,連葉青的部分也忍不住跳著看了。
 
整體論之,我覺得這部戲並沒有中國網友們推崇的那麼優秀,當然它的大主題及一些設定很不錯,才會讓我生出這篇落落長的心得,但細節描寫得不夠精緻細膩,不合理的劇情也太多,比如薛素素竟能在官兵眼皮底下,沒有其他水手的協助,獨力把「海龍號」開回水寨,就讓我忍不住想大喊「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我這個看戲講究邏輯的人,實在無法忽視這些堪稱幼稚的安排與橋段,也就無法為它深深著迷。



(郡主要張七喝毒酒一節)
 
另一方面,記得老弟以前被我拖去看台劇時,曾表示他不喜歡台劇那種「男女主角整天愛來愛去,沒有理想也沒有抱負,失去了愛就形同失去一切」的情節。因此,相較之下他還是喜歡電影或日劇的多元。
 
這部戲正犯了相同的毛病。所有角色被困在愛情的天地裡,只顧著談情說愛,正事很少做,為了愛什麼都可以犧牲,愛人一死就循死覓活。(簡單地說,個個都不愛江山愛美人)如果各位看倌跟我老弟一樣,對這種堪稱消極又沒建設性的價值觀不能認同,要融入劇情,就不怎麼容易了。
 
我算是介於其間,雖然不喜歡一部戲以愛情為主軸,但只要拍得深刻,倒也不很反對。而且這種以古代為舞台,以傳統為背景的戲劇,比一般古裝劇多了幾分真實性,比如信奉男女有別的觀念、遵循禮教、尊師重道等,因此看到劇中女子名節被污、丈夫亡故就爭相自盡,或者婚嫁(付出貞操)後,就把對舊情人的愛自動「昇華」為友情,全心全意地愛丈夫,會比較能夠理解並接受。畢竟當時那個年代就是這樣,女人在乎的是一生的依靠。只要老公對自己好,人品佳相貌俊,山盟海誓的感情通通可以婚後再培養。



(狄鶯在這部戲中游走於正邪之間,讓人恨得牙癢癢,在角色的個性切換上掌握得很不錯)
 
至於這部戲的劇情,可以說得很簡單,也可以說得很複雜。簡單是因為故事老套,海賊頭目張七在有心人士薛素素的操作下,搶了朱王爺的妹妹,同時也是新科武狀元兼江南第一俠‧楚天遙的未婚妻──絕色大美人朱鳳琴,以真情感動她,與她共結連理。但好景不長,薛素素為了奪取海龍號,使計害張七被鬼漩渦吞沒。幸好張七命不該絕,被無極老人所救,改名余夢蝶,花了五年時間脫胎換骨成風度翩翩的佳公子,並成功逃脫。但他以為當初害自己的人是楚天遙,又以為是鳳琴裡應外合,楚天遙才能得逞,傷心絕望之下,決定效法『基督山恩仇記』,來個終極大復仇。
 
很灑狗血的劇情吧?但為什麼又說它複雜呢?不是因為出場人物多、感情線縱橫交錯,而是因為每個人物的心理都值得細細探究。探究起來會發現,「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就算是表面上看起來再好、再無辜的人,都是這整場悲劇的始作俑者之一,誰也逃不了責任。
 
因此,這部戲雖然狗血灑盡,但換個角度來說,它又探討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
 
一直覺得要彰顯人生的荒謬矛盾,不灑點狗血是不行的。狗血的劇情之所以狗血,是因為它極端,有各種少見的巧合讓角色們的人生交織串連在一起,產生A陷害B,但A的父親是B的救命恩人,A的女兒又和B相戀等等「恩怨理不清」的情況,讓B陷入一種無所適從的錯亂中,報恩、報仇突然間都失去了原有的正當性。這在快意恩仇、恩怨必報的江湖裡,就如一顆投入水中的石子,容易激起人心中的陣陣漣漪,讓人思考、感觸更多。
 
也正因為這種設計,觀戲者才能看得明白,悲劇是一環扣著一環發生的;事出必有因,播什麼種結什麼果。所謂誤會,乍看之下是命運玩弄,其實何嘗不是人為的惡果。命運的轉輪,又何嘗不是人性的自私,及人心的脆弱所推動? 



(張七和鳳琴婚後甜蜜的景況)
 
就拿楚天遙來說吧。很多人看完這部戲都把他當成大聖人、大情聖,因為他為了救人才讓未婚妻被擄走,大費周章找到了未婚妻,卻發現她已經琵琶別抱,做了人家的壓寨夫人,肚子裡還懷著那人的孩子。但他非但不加以責怪,反而甘願與她做有名無實的夫妻,以保住她肚裡的孩子,並把這孩子視如己出地撫養。換作張七,我不認為他能做到這種地步,他只會加倍憎恨楚天遙與他的遺腹子。在這方面,楚天遙的胸襟,是張七遠遠不及的。
 
但這樣就能說楚天遙完全沒有私心嗎?若他真是一個大好人,當他知道張七並沒有死,而是以余夢蝶的身份活著,而且余夢蝶這個「來自安南的將領之後」,各方面條件都令他激賞(若非如此也不會提議結拜),已不復海賊身份的不可靠時,為何不索性成人之美,要鳳琴和女兒重回張七身邊,讓他們一家團圓;為何拚著和張七決鬥也要隱瞞真相?
 
我覺得,那是因為楚天遙已經把鳳琴和玉兒當成自己的妻女,無論何者都不願失去,尤其是那個和母親不同,全心全意敬愛著他的女兒。特別是余夢蝶擄走玉兒後,楚天遙的反應讓我覺得,在世上他最重視也最愛的人,就只有楚玉兒一人而已。他不願讓余夢蝶知道真相,或許正如丁香不肯對余夢蝶轉述鳳琴的話一樣。就是因為太害怕失去,才寧願裝聾作啞。



(楚天遙終於找到桃花寨裡的鳳琴,卻人事已非)
 
因此,丁香和薛素素的自私固然令人痛恨,楚天遙的自私同樣令人嘆息。為了顧全父親性命,始終不肯說出真相的水青萍、為了妹妹,跟著一錯再錯的薛素英,不也同樣因為私心,無力阻止悲劇擴大?李敖寫過一篇批「好人」的文章,裡面一段話我覺得很棒,詳情記不清了,大意在說好人其實也是一種惡,因為他們雖然沒有做壞事,卻為了明哲保身而漠視、姑息犯罪,結果讓犯罪更加猖獗,就某種意義上,和做壞事的人一樣值得譴責。
 
也因此,在多數人感佩楚天遙的情義、水青萍的正直痴情、薛素英的手足愛時,我雖然還不到厭惡他們的地步,卻怎麼也無法把他們當成百分百的正面人物來支持喜愛。在我心中,這是個無法簡單區別好人壞人的故事,每個角色都是在紅塵中打滾的俗人,即使某些表現極端、誇張、偏激了一點,仍充份反映人性真實、充滿缺陷的一面,或許這就是劇名叫作『紅塵客』的原因吧。
 
[張七/余夢蝶   葉青飾]


 
我看到的評論中,十個有九個在稱讚張七,簡直把他捧上了天。張七的確是個不錯的傢伙,為人重情重義、賞罰分明、存有憐憫弱小之心、個性豪邁率直。擄來了朱鳳琴,也不勉強她嫁給自己,只想用真情讓她點頭答應。
 
但另一方面,張七也是個耳根子軟、徹底強盜作風的人,凡事遵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準則,不考慮後果,也不考慮別人的處境和感受,過於自我中心,因此容易被薛素素之流操控,淪為實現其野心的工具,間接連累了眾弟兄。對這樣的人,我向來抱持同情卻不欣賞的態度,自然甭提喜愛。
 
我承認我對張七的審查標準嚴苛了點,畢竟他本來就是海盜,免不了燒殺擄掠的勾當,而且就連『七俠五義』、『水滸傳』等書中的英雄豪傑,都有濫殺無辜、草菅人命的紀錄,因此張七為了擄去鳳琴,殺得柳樹莊傷亡慘重,我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之後張七一廂情願地認為楚天遙和鳳琴聯合起來陷害自己,使出連環毒計要逼死楚天遙、讓鳳琴痛不欲生,就實在太狠,太毒。畢竟先奪人妻的是他,就算楚天遙出手報復、鳳琴不擇手段配合也不為過,他卻始終沉溺在被害者的妄想中,一味自哀自憐,完全不肯睜眼看看事實,以致最後和薛素素一樣,陷入永無救贖的深淵。 



(「讓女」一節)
 
雖說如此,但當余夢蝶最後答應楚天遙,要把玉兒送給他,並說:「鳳琴當初說過,父母不幸的事,能瞞住孩子最好,所以,你永遠不必告訴她什麼。」看見他的表情,想到他的心情,那種永遠不能父女相認的痛苦,我的心還是忍不住為之揪緊。看到他選擇和丁香搭船遠去,我突然覺得,或許他再也不會回來了,或許他從此會自我放逐,因為塵世已經沒有值得他留下的理由。帶著丁香,只是為了完成對師父的承諾,我不認為余夢蝶能像丁香期望的那樣愛她。鳳琴的死已經像一條鴻溝,永遠隔開了他們。



(經典的「鳳琴咬張七」一節)
 
不過,話說回來,我一直覺得張七變成余夢蝶的理由鋪陳得很牽強。張七愛鳳琴的方式一直是無償的,似乎只要她開心,他什麼都願意做。這點從他忍痛讓鳳琴咬住手臂(那時他臉上帶著的那抹笑容帥呆了!)、聽見鳳琴說他這個區區海賊不配娶金枝玉葉的郡主云云,也毫不發怒,以及凡事往好處想,知道鳳琴要他喝的真是毒酒時,只開心她最後阻止他喝,卻不計較她想殺他等場景中,都可以看出來。 


因此,張七會因為(誤以為)鳳琴背叛他,就怨恨並想報復鳳琴,非把她逼入地獄不可,實在教我難以置信。

何況,短短五年就能讓一個純真的海賊從裡到外變化成這種地步,也未免太驚人了。要是十年、二十年,說服力還大一點。畢竟張七又不是天才兒童,能在五年內變成絕世高手、在氣質學養上脫胎換骨已經不容易,要從胸無城府變成城府極深,更是難上加難。IQ可不是受了刺激就會增加的,除非編劇在前半刻劃張七時就賦予他聰明機智的腦袋,否則這種劇變只會造成角色的不統一。
 
至於葉青的演技,由於張七和余夢蝶性格相差太大,姑且視為「一人分飾二角」好了。她在詮釋上做得恰如其分,尤其是余夢蝶森冷的眼神、憤世嫉俗的表情,因為是擅長的戲路,演得特別鮮明精彩,但張七的部份我就覺得不夠自然,摸鼻子的動作也像刻意在學楚香帥。
 
[朱鳳琴    林美照飾]
 
一般來說,我不喜歡楚楚可憐、消極被動的女主角,比較推崇快意恩仇的俠女、敢愛敢恨又獨立堅強的女性,現在想來,這應該就是我小時候一直沒太注意林美照的原因。但在這部戲中,我不喜歡水青萍,不喜歡薛素素,不喜歡鐵娟娥,就只喜歡柔弱的鳳琴。更正確地說,是中後半的鳳琴。
 
其實鳳琴也是個改變很大的人物,只是在轉換上比張七更不著痕跡,也更為合理。甫登場的鳳琴就像張七一樣,除了空閨寂寞,基本上生活是無憂無慮的。身為金枝玉葉的郡主,所有人都把她捧在掌心,因此她的個性單純,遇見英俊俠義的楚天遙很容易就動了心,遇見不講禮教規矩和君子風範、直接表明愛意、充滿熱情與生命力的張七,也很容易就陷了進去。一個總管的三言兩語,就能讓她相信自己已經孤苦無依。
 
直到張七的死訊傳來,桃花洲水寨被破,她真正經歷過生離死別,才成長、蛻變,變得穩重內斂,思考也更周密謹慎。這時,她顧慮的已經不像先前,只是自己能不能得救、獲得幸福的問題,還有更多現實的因素,比如對楚天遙的虧欠,比如楚家和王府的名譽,比如在怎樣的環境長大對女兒最理想。受過完整封建教育的郡主,就算一時情迷,情歸張七,也無法憑衝動和情感行事,為愛拋下一切。
 
因此,見到張七平安歸來,她雖然又驚又喜,卻不敢奢望和他破鏡重圓,只盡力勸他自己退出,別再節外生枝。



(連雲寺重逢。超愛余夢蝶的表情變化!後來官兵來抓余夢蝶時,鳳琴衝過去擋在他身前護著他,也很令人感動,不過這段我沒抓就是了)
 
這樣的鳳琴,實在像極了古龍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林詩音;雖然有一個堪稱完美的未婚夫,卻被不見容於社會的盜賊吸引,既想和他廝守,又無法毅然決然拋下丈夫的矛盾,又和『蕭十一郎』中的沈璧君如出一轍。不知為什麼,我特別能體諒這類角色,對她們總是同情大過反感,同時帶著一份憐惜。大概是我認同她們為別人著想的那份理性與溫柔吧。
 
話說我原以為鳳琴、張七、楚天遙是「三角戀」,原來只是有點錯綜複雜的「三角關係」,鳳琴真正愛的只有張七,「兩男各有各的好,不知該選誰」的內心掙扎,只在她接受張七求婚前,出現了很短一段時間而已,這讓我大大鬆了口氣。要是鳳琴因為張七已經死了,一見到楚天遙來接她,就改投楚天遙懷抱,余夢蝶出現在眼前,又在兩個男人間搖擺不定,我應該會看到抓狂吧。
 
但我還是忍不住埋怨編劇,花一堆篇幅描述薛素素和李崑崙的過往,及薛素素的情痴與瘋狂,卻不肯多加點筆墨在余夢蝶和鳳琴身上,多讓人失望啊。畢竟觀眾真正想看的不是薛素素,而是余夢蝶和鳳琴相隔五年後重逢所擦出的火花啊!同樣是誤會百生、不斷錯過的情節,台劇『放羊的星星』就處理得好多了,給了男女主角不少精彩絕倫的對手戲,充份表現出誤會方(男主角)面對朝思暮想的愛人時,想憎恨又想相信、想摧毀又想保護的矛盾心理,可看性爆增數倍。
 
好在『紅塵客』終究還是有一、兩場值得戲迷津津樂道的戲。比如連雲寺中兩人終於正面相對,鳳琴不知道丁香沒有轉告余夢蝶真相,開口閉口就是要他考慮女兒,令余夢蝶當場心碎絕望,更加深了恨意,大怒之下和鳳琴決裂的場景,就拍得張力十足,令人揪心啊~



(鳳琴重傷時三人的反應)
 
另一個我喜歡的場景,則是最後余夢蝶和楚天遙決鬥時,鳳琴衝進兩人之間,身受重傷,楚天遙和余夢蝶同時扶住她,兩人對望一眼,余夢蝶想起自己沒有名份,黯然地把身子慢慢抽開,讓鳳琴倒在楚天遙懷裡。但鳳琴掙扎著往余夢蝶的方向靠,口裡叫著「七郎,我並沒有背叛你」,余夢蝶和楚天遙再次對望一眼,這次換楚天遙把鳳琴交給余夢蝶,黯然離場。這段非常細膩地描寫出這段三角關係的微妙之處,令我百看不厭。



(夜探鳳琴)
 
但我最最喜歡的,還是余夢蝶夜探鳳琴那場戲。由於余夢蝶戴著(很可笑的)面具,鳳琴以為他是匪徒,拿出楚夫人的架子來壓他,要他想活就快滾,讓余夢蝶傷透了心,又怒又恨。想不到他正要轉身離去,她又叫住他,說「為什麼你的身影看起來好熟」。這時我的心跳就跟余夢蝶一樣加快了一倍,我可不想看鳳琴猜了半天還猜不出是誰,就讓余夢蝶這麼離開。
 
好在,編劇佛心大發,就在余夢蝶一言不發,頭也不回地往門口走去時,鳳琴在他離去的背影上,看見了張七的影子,大喊一聲「七郎!」,這聲喊讓余夢蝶幾乎難以自抑,衝出去靠著牆傷心流淚,卻讓我開心得上了天,變態似地不斷倒帶重看。
 
[題外話&殘念集]
 
1. 楚天遙的扇子上大辣辣寫著「江南第一俠」,害我聯想到『鋼鐵人』裡那句:「主人,選紅色這套,才符合您低調的性格。」XDD


2. 鳳琴在廟中乍見余夢蝶,第一反應竟然是嚇得別過頭去,太讓我失望了。雖說她怕余夢蝶出現會再生風波,但我覺得她應該要先驚喜再說啊。


3. 楚天遙真是個難以摸透的男人,在家裡不准水青萍提起張七,卻跟一個跟張七長得一模一樣的男人結拜為兄弟,還打算把他帶回家住,跟鳳琴朝夕相對,有沒有搞錯?不過我還是頗怨念編劇沒讓這事成真,增加余夢蝶及鳳琴相處(製造戲劇高潮)的機會。


4. 要說楚天遙完全正派,那也不盡然。雖說「威脅」這種手段不好,但唐婆威脅他也是為了唯一的兒子,他既然那麼會體貼、原諒別人,怎麼不為唐婆想一想,卻要殺唐婆滅口?還是說楚天遙比較鼓勵來找他幫忙的人都效法薛素素,暗中搞心機,不傷和氣又達目的?


5. 張復健客串演出薛素素的情人李崑崙,雖然外型和狄鶯蠻搭的,但台語實在太破啦~跟演玉兒的小童星有得拚!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我說的話,在葉青演過的所有角色中,最經典的,就是孔明和白玉堂。
 
並不是說其他角色比較不好,而是這兩個人物從以前到現在,在電影戲劇中出現過無數次,扮相和氣質最符合我想像的,卻始終是葉青詮釋的版本。
 
雖說如此,當年熱烈重播『新七俠五義』的時候,我卻幾乎沒看。事實上,即便我最喜歡葉青,看最多的卻是黃香蓮的劇。一來黃香蓮劇中美女眾多,相較之下,葉青這邊的演員身段佳、唱腔好,但狄鶯、連明月和林美照的魅力總不如黃香蓮那邊的廖麗君、易淑寬、許秀年等吸引我,加上我不愛京劇,看到採用京劇打扮的『新七俠五義』自然興趣缺缺。
 
不過,我並不怎麼後悔,畢竟能在土豆網上一口氣看完,遠勝過一天一集地追,在心裡牽腸掛肚。不過畫質的確糟糕了點,而且有幾集也缺了片段,不能說看得很完整就是了。


 
言歸正傳,看完後我發現,這部戲當年那麼紅不是沒有原因的。白玉堂驕傲任性卻可愛靈動,是貫穿全劇的中心人物,這就不必說了,其他角色如展昭、雀兒、四義、雨墨、顏春敏、皇帝等,也都描寫得生動鮮明,各有特色。而且選角適當,無論主配角的外型、演技都恰到好處,是整部戲最成功的地方。劇情上雖有漏洞和不合理,老套也不少,比如一見鐘情泛濫、某女遇到危險時,一定會有親友路過搭救等,但基本上節奏明快、引人入勝,整體而言頗具水準。
 
當然,因為年代久遠,佈景看起來簡陋,特效也做得很虛,用現代眼光來看,有時會覺得挺滑稽的。但歌仔戲本來就是比較舞台的東西,把它當成舞台劇看,就不會那麼在意場景美不美、特效讚不讚之類的問題了。


下面專挑幾個令我在意的人物出來談一下:
 
[展昭~楊懷民飾]


 
其實展昭這角色,我比較想看黃香蓮演。在土豆網上找到1977年黃香蓮和葉青合作的『豪傑傳』,當時黃香蓮演小將軍秦懷玉,俊俏穩重的模樣差點讓我忘了葉青的存在(他在那部戲的化妝比較糟糕,角色也不太討喜)。無論外型還是氣質,黃香蓮都很適合演展昭。可惜葉青和黃香蓮離開台視後,就沒有再度同台的機會,這種配對只能留給想像了。
 
雖然有這層遺憾,但楊懷民演的展昭挺令人驚豔的。有時樸實憨厚到讓人無言,不懂變通到近乎迂腐,但心胸寬大、不計前嫌,就算白玉堂一遍又一遍地挑釁為難,都不曾記恨,反而處處忍讓,一心想交白玉堂這個朋友,十足大哥風範。而且言行舉止充滿英氣、眉眼間正氣凜然,也難怪連冷豔刺客金鳳都對他一見傾心。
 

(我很愛這段白玉堂死前唱的七字調,回憶自己的一生。不過我無法截到完整片段,只好請各位看倌將就一下了)
 
不過,展昭和丁兆蘭這兩個「老實人」在白玉堂死後的表現,差點沒把我笑死!當時五鼠中的老四蔣平苦口婆心地勸他們隱瞞真相,免得白玉堂的拜把兄弟~書呆子顏春敏、未婚妻雀兒及五鼠中的大哥廬方受不了打擊。但展昭為難地說「展某一生中不曾說謊」,丁兆蘭也附和「我做不到」,結果回到府中,顏春敏、雀兒及盧方果然是一臉憔悴,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蔣平回頭悄聲對兩人說:「你們看吧,要是知道真相,死了一個五弟還不夠,這三個只怕也活不成了。」
 
原以為展昭和丁兆蘭已經被蔣平說服,想不到進了大廳,眾人一問展昭,他老兄竟然還是打算說實話!蔣平見狀連忙打岔:「還是讓丁老弟說吧!丁老弟你快說啊!」眾人回頭望向丁兆蘭,丁兆蘭卻一臉沉痛地說:「天妒英才!真是太慘了……」
 
哈哈哈,我說這兩個人會不會太寶了?害我一點都悲悽不起來了啦!
 
[展雀兒~狄鶯飾] 
 

(雀兒初遇白玉堂)


雀兒是個很可愛的角色,很愛看她和白玉堂對戲。第一集她剛出場,和白玉堂相遇的場景我就愛得不得了。
 
當時白玉堂正在練劍,練一練突然舉弓射向草叢,正好命中雀兒的髮髻。雀兒氣呼呼地衝上前質問:「要射箭也該先看看那裡有沒有人啊!」想不到白玉堂很妙地回了一句:「要是沒人,我射這一箭幹嘛?」雀兒一呆,更生氣了,指著白玉堂大罵:「要是這箭不小心射中我,你可是要賠命的你知不知道!?」白玉堂的回答更妙:「當然知道,要不然這箭怎麼會沒射中你的小腦袋瓜呢?」
 
這段對話除了妙趣橫生,也充份展現出白玉堂的傲氣和任性,實在是一絕!
 

(很愛白玉堂不理雀兒,自顧自做自己的事,雀兒委屈辯解,又真情流露的一段。這兩人的對手戲真的很精彩!)
 
雀兒女扮男裝闖蕩江湖,陰錯陽差和白玉堂結為拜把兄弟,就一直跟他朝夕相處。面對一個英俊又有本事的俠客,暗戀之情當然免不了。但雀兒可貴的地方在於,她不會因為喜歡白玉堂而凡事跟他一鼻孔出氣,反而會自己判斷是非,暗中幫助一再被白玉堂刁難的展昭等人。但當白玉堂被眾家兄弟逼得走投無路了,她又會力挺白玉堂到底。我欣賞雀兒對白玉堂的這種愛。
 
比如白玉堂被雀兒用激將法激得決定隨展昭回開封府,氣得不跟雀兒說話,還騙雀兒一回開封府,他就會被砍頭了。雀兒聞言不顧一切抱住他,哭著說:「五哥你不能死!你不能去開封府!」可見雀兒只是憑著義氣與道理來幫別人,當她知道後果會對白玉堂不利時,就會拋開一切站在白玉堂這邊,直率又真誠的個性很討人喜歡。
 
因此,當白玉堂愛上宜慶公主(連明月飾)時,我心裡真是萬分著急,因為我完全是站在雀兒這邊的啊!好在公主很快就被皇上嫁掉了(笑)


 
順道一提,前面那段的後續發展也很有趣。白玉堂始終認為自己是自願跟展昭回去的,展昭臨行前卻跟雀兒說:「多謝你的激將法。」讓雀兒搖著頭無奈地自言自語:「展爺真是最難騙的老實人,五哥卻是最好騙的聰明人。」
 
關於這點,丁月華(林美照飾)也說過:「白五哥的長處是聰明絕頂,短處卻是眼高於頂。」雖然她這話主要在指白玉堂看不出雀兒是女兒身的事,卻也一語道破白玉堂個性上最大的毛病。正是因為眼高於頂,很多該看清的事看不清,最後才會招致滅頂,正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白玉堂~葉青飾]


 
上面那段影片的前半我也很喜歡。話說白玉堂不顧其他四義已經在開封府為官,為了證明自己這個「錦毛鼠」比皇帝賜名的「御貓」還強,先是潛進皇宮殺人留詩,接著又盜去開封府三寶,把展昭扣留在陷空島,搞得四義和丁家兄弟一起來抓他。


不諳水性的白玉堂,逃跑時「誤上賊船」,再度栽在四哥蔣平手上,醒來後好不容易被雀兒勸得出去見大家,剛開始心不甘情不願的,後來老實人丁家兄弟率先向他賠罪,二哥、三哥也主動跟他賠不是,吃軟不吃硬的白玉堂很快就跟大家禮來揖往,回歸和氣。這時蔣平哈哈大笑著插進來說:「就是說嘛,自家兄弟有什麼好過不去的?」白玉堂本來還在笑,見到他卻臉色一沉,怒吼一聲:「姓蔣的!誰跟你是兄弟!」
 
這一整段的鋪陳超有喜感,我每看必笑。說到這就不得不佩服編劇和演員們,劇中每個笑料都是用情境及角色個性來表現,因此會自然而然惹人發笑,同時打心底覺得這些角色很可愛,相較於一些刻意搞笑的喜劇,這種呈現方法高明多了。


 
言歸正傳,白玉堂這個角色,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魅力四射。他的個性複雜,仗著哥哥疼妹妹愛、外表英俊武藝高強,就驕傲任性不可一世,誰在他面前提起某人比他強,事情就大條了,他非找那人分出勝負不可。簡而言之,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草莓族。


但若白玉堂只是個血氣方剛的衝動份子,我只會覺得他是個傻大頭,要不就是惹禍精,根本不會迷戀上他。他的魅力在於,雖然驕傲任性,但重情重義,有識人的眼光,大義在前也能忍痛割捨兒女私情。就像他雖然喜歡公主,曾放話說「我白玉堂想要的東西,從沒有得不到的」,得知公主出嫁是為了和蕃,關係到兩國間的友好後,為了大局著想,仍然力勸公主出嫁,在公主面前強顏歡笑,直到她出了玉門關,才把心裡的悲痛化為一口鮮血吐出來。


 
而且這傢伙說翻臉就翻臉,上一秒還在設宴款待展昭,稱兄道弟的,下一秒談話切入正題,展昭要求他交出三寶,他就笑著把人家困住。就連後來捉到水賊胡烈,在展昭面前撇清了自己擄人犯罪的嫌疑,兩人表面上盡釋前嫌,其實他老兄可還在記恨「貓鼠之爭」。這種個性真教人又愛又恨,也難怪眾兄長們拿他沒辦法。

 
不過,我真的很喜歡大家都把他捧在手掌心疼的感覺。大哥盧方對他的溺愛簡直沒有限度,二哥三哥四哥見他鋒芒必露,也不引以為忤,反而凡事盡量順著他;展昭、顏春敏這些「後來居上」的大哥,對白玉堂更是關懷倍至。展昭押白玉堂回京時一路上噓寒問暖,晚上怕他著涼還替他蓋被子;顏春敏得知白玉堂死訊,激動之下也吐了兩次血。而白玉堂在他們面前也像個被寵壞的小弟弟,蹙著眉翹起嘴鬥氣的模樣,實在很可愛。


因此,除去白玉堂和雀兒的對手戲,我最愛看的就是白玉堂和眾哥哥們同聚一堂的場景。
 
[皇帝~陳秀嫦飾]


 
雖然長著一張娃娃臉,讓陳秀嫦在反串小生時,總顯得過於孩子氣,但這回她演起皇帝卻相當中規中矩,氣度、舉止都很有皇帝的架勢,讓我對她另眼相看。
 
[雨墨~石惠君飾]
 
這部戲男角眾多,以往扮慣小旦的紛紛穿上男兒裝,石惠君就是其中之一。令人意外的是,除了身高矮之外,她真的很適合男裝扮相,除去我不怎麼喜歡的故作嬌柔狀,率性直腸的雨墨真的很活潑可愛,雖然戲份少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劇中一大亮點。



(白玉堂與宜慶公主)
 
[金鳳和趙彩蝶]
 
如果是小時候看這部戲,我絕不會注意到這兩個角色。但長大了眼光不同,對她們也就多了一份同情與理解。金鳳其實很類似古龍筆下的毒婦,得不到的就要親手毀掉,而且為了報表弟被殺之仇,她連白玉堂曾救過自己的事也能拋開,是個無啥正氣可言的人物。但她同時也挺可憐的,對展昭百般示好,卻不被當成一回事,下場更是令人莫名其妙,怎麼看都很牽強。
 
其實這種「正統古代故事」,談情說愛的基礎總建立在「合情合理」之上,因此丁月華才會那麼怕金鳳說出實情,告訴展昭她哥哥已經把她許配給別人了。要是展昭知道自己身為一派大俠,竟然有奪人妻的嫌疑,絕對會「成人之美」,自願退出。也就是說,古代正派之士最重視的還是忠義、禮教,其他事情都可以拋在一邊,如果丁月華是亂臣賊子的女兒,如果金鳳是丁家雙俠的妹妹,或許展昭在擇偶上的考量就會不同了。
 
所以啦,看戲時我總忍不住想,展昭真的愛丁月華嗎?還是他愛她,只因為「她可以愛」?



(白玉堂與丁月華)
 
至於趙彩蝶就更可憐了,愛上的竟然是女扮男裝的雀兒。雀兒雖然很清楚暗戀的痛苦,對趙彩蝶卻從來不假辭色,對她極端冷漠無情,見到她劈頭就來句冷嘲熱諷。雖然這幾段因為趙彩蝶的個性設定而充滿喜感,但我總是笑不出來,反而有點埋怨雀兒的不體貼。即使是丑角,也會愛人,也想好好談場戀愛啊!
 
而且看到最後,埋葬白玉堂的竟然正是趙彩蝶,可見她腦袋雖笨,心地還是挺善良的。


 
[一點感觸]
 
這部戲看到後來,其實蠻能理解電視歌仔戲為何會沒落。
 
一來,現代人生活忙碌,已經失去聽戲的耐性,在第四台台數眾多的情況下,很難固定「留守」;二來,電視製作上逐漸講究精緻化,場景搭建、出外景等,都要求逼真,但電視歌仔戲說穿了依然是舞台化的,很多東西不適合像連續劇一樣寫實呈現,比如『新七俠五義』描述丁兆蘭乘船救展昭,小船在滔天巨浪中前進,就以一片煙霧加個槳帶過;皇帝率十萬大軍親征襄陽,也是幾個小兵和將軍,外加皇帝拿著馬鞭就OK了。若把這些場景真正演出來,演員表演身段手勢就會顯得格格不入,有種說不出的違和感。
 
而且,放眼觀之,現在依然活躍的演員,比如唐美雲、郭春美、石惠君、小咪等,幾乎都是從前歌仔戲當紅時的台柱,大部分都有點年紀了,在舞台上看還好,一經電視特寫,演起少男少女就顯得有點奇怪。


 
因此,歌仔戲逐漸集中在外台、舞台上的演出,以及葉青不再復出,都只能說是時勢下必然的產物,就算有心人士想重振電視歌仔戲的聲威,除非能想出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否則再努力也很難辦到。
 
話雖這麼說,仍不免感到可惜。畢竟這批演員真的很了不起,不同的戲通通都是同樣的班底,卻絕不給人重覆的感覺,好人壞人、男人女人、悲劇喜劇都能勝任。雖然不是每個小旦都能演小生,至少小生差不多都能演小旦。連續劇演員也未必有這樣的功力和能耐啊(大多都是「演技有餘戲路不寬」)。
 
[題外話一]


 
這部『新七俠五義』是葉青第二次扮白玉堂,第一次他還在台視跟楊麗花搭檔,當時因為白玉堂太受觀眾歡迎,播到闖入沖霄樓遇害那段時,電視台不斷接到為白玉堂「求情」的電話,轟動一時。不過因為年代久遠,這個版本現今已經找不到了。最近流行出復刻版DVD,希望將來有機會能看到!
 
[題外話二]
 
看當年的新聞才知道,原來劇中盧方那個早熟懂事的兒子盧真,是葉青的養女葉慧珊客串的,難怪編劇給了她不少戲份。蠻好奇葉慧珊跟媽媽同台演出有什麼感覺,會不會覺得媽媽帥呆了?(XD) 石惠君、連明月等人都提過,跟葉青對戲時不敢看她的眼睛,大概是因為葉青顧盼之間凜然生威的關係,不知道葉慧珊有沒有同感?(哈,我聽起來真像八卦記者)
 
至於她的演出效果,雖然不至於糟糕,但的確生硬了點,唱腔也不太行。不過人家只是客串,就不嚴格要求了,呵。




圖片來源
百度葉青吧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嗜好:看書、旅遊

[葉青之最]

最喜歡的蒐集:觀世音佛像、彌勒佛像、豬豬物品
最喜歡的服飾:輕便褲裝
最喜歡的顏色:米色
最喜歡的零食:花生糖
最喜歡的水果:蓮霧、土芒果
最討厭的水果:木瓜
最喜歡的飲料:茶
最拿手的料理:豬腳、蒸蛋
最喜歡的角色:三國演義「關公」、西漢演義「項羽」、七俠五義「白玉堂」



[葉青的第一次]

螢幕處女作:船過水無痕(電影)
      花田錯(歌仔戲)
首度由女性扮演的角色:台視1971年播出的關公
歌仔戲史上最多集的劇:西漢演義(共108集,每集30分鐘)
首度同時演出忠、奸臣:華視1983年播出的『岳飛』,飾岳飛和秦檜
首度使用神仙特效劇碼:華視1984年播出的『蛇郎君』
首度飾演小旦:華視1984年播出的『孟麗君』
首度在公視播出歌仔戲:2001年的『秦淮煙雨』
引入電視歌仔戲的第一個男小生:楊懷民
首次演出歌仔戲搭檔的小旦:林美照 



[葉青的曾經]

到私塾就讀:三字經、漢文、幼學瓊林
進入演藝圈:姪女江青霞(名台語連續劇演員)引薦
在台視演出電視劇:『大江英豪』(國語電視劇)、『丹桂飄香』(台語歌唱劇)、『嘉慶君遊台灣』(台語歌唱劇)
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冉冉紅塵』
飾演過的小旦:孟麗君、甄宓、祝英台、魏妃
得過金鐘獎的劇:『春江花月夜』、『孔明三氣周瑜』、『秋江煙雲』
親赴美國領獎:亞洲最傑出藝人獎
做過的生意:房地產、建築業、花店、旅行社、餐飲業,目前經營葉青女媧石股份有限公司
 


[對歌仔戲]

◎ 葉青自言除了幾次公益活動的公演,幾乎沒上過舞台,平時都以電視歌仔戲演員自居。「電視歌仔戲講求揣摩角色個性,動作要細膩;反之,舞台演出需要長期排練,聲音要宏亮,功夫要紮實,表演手法要外放。我比較適合電視歌仔戲,並不適合舞台。」還說1993年演『冉冉紅塵』就讓她嚇到,對再次演出舞台興趣不大。

◎ 記者問葉青,唱歌時嗓子沙啞會怎麼做,她說:「吃藥呀!即使真的不行,也要唱下去,難聽一點就是了。」而她保養嗓子的方法,在於充份睡眠,此外,她也從不吃炸的食物,辣的倒是經常在吃。
 
◎ 1984年成立葉青聯誼會,有會員上千人,每年聚會也都有數百人參加。

◎ 葉青的生意做得不錯,本來不必為錢勞累,也不必通宵達旦地錄歌仔戲,但她說:「演戲是我的興趣,也是消遣。最重要的是,我認為做人不能『忘本』。」



◎ 在大環境的種種限制下,葉青並不強求演出機會,這幾年一直默默從事歌仔戲源頭的研究及資料整理,截至目前還算小有成就。(2005年)

◎ 葉青感嘆,現在的電視市場已沒有歌仔戲容身之地,雖然有些電視台會做短劇式的歌仔戲節目,力邀她去演,但她認為這些都不是正統且具文化的歌仔戲,因此只在蘭陽劇團訓練新生代演員。2007年7月,蘭陽劇團為羅東聖母醫院進行義演籌款時,葉青也於11、12日前往站台。她看過太多資深藝人晚景淒涼,因此她發願要多賺點錢,將來蓋間給演藝人員住的老人院。

◎ 被問及最喜歡那個演出過的角色,葉青說:「差不多,沒有特別的。演員不要談喜歡不喜歡,每個角色都應該喜歡,不喜歡就不要演。因為心裡已經不喜歡了,會演得好嗎?」



◎ 訪問者直截了當地問葉青,和同台、同組演員相處,有沒有勾心鬥角的情形,葉青回答:「我自己當團長,組『葉青歌仔戲團』,對待員工一視同仁,不可能再去搞是非,製造纏自己腳的繩子。」

◎ 葉青曾出過兩本與歌仔戲相關的書:『苦澀門與歡喜路~葉青的戲曲人生』與『歌仔戲田野調查』。前者強調她個人的辛酸與歡喜,對1994年拍『伍子胥過昭關』之前的人生與演藝經歷,有深入淺出的介紹。後者偏重鄉間民謠和小調。因為葉青認為,本土性的戲曲都是口傳,不儘量保存,終有失傳的一天。趁空檔到鄉下搜集起來,將來全是傳世之寶。



[家庭]

1975年左右,葉青收養嫂嫂二姐的女兒,取名葉慧珊:「他們有五女一男後,又生個女兒,所以我抱養過來。」平常由嫂嫂代為照顧。談起小女兒,葉青的興趣比演戲更大,她說:「慧珊一點都不怕生,長得雖然不是挺漂亮,但是嬌甜可愛,很討人喜歡!」有時排戲,葉青也把寶貝女兒帶去,圈內無論男女演員都爭相抱她,稱讚她討人喜愛。(出自1977年電視周刊) 

在葉青的觀念中,無論將來從事那一行,會英文是有百利而無一害。1990年拍『孔明三氣周瑜』和導播李勳男閒聊時,得知他兒子在英國念高中,便決定送15歲的葉慧珊去念語言學校,通過語文考試後,再進倫敦的高中就讀。為此,她拍完戲還專程陪女兒到英國住了一個月。


葉青和劇團成員。

目前葉青的住處位於敦化北路,佔地近一百坪,有五間中、日、西式客房,朋友到她家參觀,一定好奇地問:「你家是不是準備要開旅館?」

事實上,葉青好客,把劇團團員都當女兒一樣疼。比如她擔心隻身北上的王秋波、蘇雲嫦、吳美獨自在外租屋,錄完影深夜回家會不安全,乾脆叫她們搬來與她作伴,也可以省下一筆租屋開銷。因此,平時在劇團,團員都稱葉青為「團長」,回到家,王秋波、蘇雲嫦及吳美就喊葉青「戶長」。去找葉青學藝或聊天的團員,也會住在她家。

葉青說,經營這個家,只秉持一個原則:讓每個無論長期還是短期居住的團員,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婚姻觀]

1973年的報導:

葉青說:「也許反串男人的戲演多了,隨時在揣摩男人的心理和動作,有時幾乎忘了自己是女人。下了戲與朋友們在一起,談天時也壓低著嗓門,說笑時更常搥胸拍肩,一派男子漢大丈夫的作風。」妙的是葉青扮慣了男人,似乎看透男人的心,覺得男人也不過如此,所以並不急著找男朋友。「我倒是挺喜歡交女朋友的。劇團的旦角們平時與我對戲,都把我當男人看待,沒戲時也有意無意地把我看作她們的『男朋友』。」

1976年的報導:

葉青認為結婚是可遇不可求,與其草率結婚,不如慎重選擇。她希望將來的伴侶斯文、彬彬有禮。她說:「別人讓我們欣賞的優點,通常是我們自己所缺少的。」


1977年電視周刊訪問:

「也許看多了不美滿的婚姻,心裡有點畏懼,與其婚後不幸而離婚,不如保持現狀獨來獨往,自由自在。而且我發覺自己與女性較有緣份。」和女孩在一起,不一會兒葉青就能和她們嘻笑成一團,但「男孩子和我交往,都一直把我當成男性。」

葉青幾年前就皈依佛門,追隨白聖法師,有人懷疑她不結婚是因為相信命運,葉青說,偶爾在好奇、好玩的心理下算過命,但並不真的放在心上。「其實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裡。不過我深信平時多積陰德,必能帶來好運。」

1977年的報導:

問葉青是不是不打算嫁人了,她說:「不是,是還沒找到適合的對象。」那領來的一歲半女兒將來豈不是成了婚姻的障礙?葉青笑了,那笑裡彷彿藏了些什麼,她說:「就是不想嫁人了,才養個女兒的。」她前面那句話是「客氣話」,意思是——不要再往下問了。
 
孩子長大後沒有爸爸,葉青認為不重要,反正親生父母一直在她身旁,等她稍微懂事,再告訴她事實就是了。莫說是歌仔戲影響了她,是事業心把一切機會摒棄在外的,等一切弄得妥貼,年華又讓她躊躇了。嫁個沒事業基礎的年輕人不甘心,年紀稍長的又大部份使君有婦,索性就這樣算了。



[戲外人生]

1971.10.22聯合報:

葉青的另一個興趣是看棒球賽,尤其喜歡看小孩子打棒球。當巨人少棒隊得到世界冠軍回國時,她拿出兩萬多塊買十四支手錶送小國手。平日省吃儉用的葉青,竟然會出手這麼大方,讓朋友們都感嘆小生的確是棒球迷。

1976年的報導:

葉青半倚沙發,聚精會神地看著劇本,儘管身旁其他演員鬧得幾乎要掀開屋頂,她仍無動於衷,絲毫不受影響。台下的葉青不太愛說話,「不過遇到知己,我可以聊到通霄達旦,一點也不覺得累!」

1977年的報導:

◎ 葉青沒進過廚房,幾乎所有女人該會的東西──煮菜、縫紉、插花、打毛衣──都不靈通,而且連去學的念頭都沒有。記者問葉青,那妳會什麼,她想也不想就說:「我會吃飯!」

◎ 葉青在台視時,不大和別人笑鬧成一團,她自稱是尷尬年齡,老的小的都談不來,只好坐在一旁做她最愛的消遣——抽菸。除此之外,就是和三五好友打打牌,隔個三五月到國外走一趟。

◎ 葉青的朋友結婚生子,女兒都拜她當「乾媽」,葉青已經有三四個乾女兒,最大的都上國中了。為此,曾有人以「未出嫁的媽媽」戲稱她,葉青對此並不在意,還覺得這個稱呼很有趣。



1978年的報導:

葉青有很多乾媽、乾姐和妹妹,彼此間的關係良好。葉青很謙虛,平常總避免提「影迷」,把他們都當成朋友,真誠以待。

1985年的報導:

在乾媽乾姐的建議下,開始涉獵並研讀一些詩書古詞。前一年聖誕節到日本度假一個月,又向好友兼畫家楊太太學水彩。「沒想到個性好動的我,竟然有耐心花兩個多鐘頭一筆一畫完成一幅風景畫,學習的興致還愈來愈濃!」回國後,經楊太太介紹,葉青專程到台南拜訪一些畫家,除了當面討教水彩技巧,也研習了一些製作陶板的課程。

至於學了三個月的成果,葉青說:「我是個多產畫者,卻不是好畫家,這些畫只能掛在家裡給自己欣賞,還見不得人。」不過,葉青倒萌生為神仙歌仔戲團員開設繪畫課,以培養團員氣質的構想。

1997年中國時報:

篤信佛教的葉青說:人生不必太計較,該來的福份,就接受珍惜,該走的就讓它去。像現在她還是一個明星,走在路上會有很多人注目,但是她提醒自己不要在意,總有一天她會退下來,走在街上無人相識。也許是虔誠禮佛的功力,使葉青行止之間顯得雲淡風清,比許多藝人瀟灑自在了許多。



人間福報:

身為女兒身,葉青卻英氣十足,不輸男人。聽到別人讚美,葉青只「哈哈」笑幾聲。她說,戲裡唱忠孝節義,戲外做生意,她還是不忘歌仔戲精神,一切重誠信。「不要小看這幾個字,我一輩子都受用。」

2005年報導:

葉青每餐一定要吃米飯,不然就覺得吃不飽。據說她有一個「白開水哲學」,每吃完一頓飯,就要用剛才吃飯的碗裝滿白開水,喝了之後才算「水」足飯飽。她從不諱言自己的貧困出身,她說:貧困中長大的孩子最能珍惜一點一滴。

除了固定的工作,閒暇時,葉青是個快樂的「玩石族」,收藏許多石頭,並在客廳擺了各式各樣以女媧石雕成的裝飾。和石頭接觸十幾年,葉青的定力像石頭一樣越來越深,修養也越來越好。



其他:

◎ 葉青也喜歡收集各種豬造型的玩偶,舉凡石豬、陶豬、金豬、銀豬、玻璃豬、水晶豬,應有盡有,除此之外便是打麻將、喝茶、讀佛經。她還有個很浪漫的習慣:時常在半夜開車上山看星星 。葉青說:「一齣好戲,如果沒有好的編劇、好的導演、好的演員搭配,哪有可能吸引觀眾?天上若只有一顆星閃閃發光,能叫美麗的夜空嗎?我都是用看星空的理論來鞭策我的人生。『歹馬也有一步踢』,世事靠眾人共襄盛舉,沒有誰大誰小,誰是誰非,再壞的人,必也有可取之處。所以,要尊重每一個生命,體諒他人的不完美。」

◎ 葉青有段時間很常喝酒,喝醉了就會常笑,多話。她笑言只是有酒膽,其實酒量並不好,而且喝酒腿會腫,怕腎臟出毛病,後來就痛下決心,把酒戒了。

◎ 葉青經常閱讀,舉凡講歷史人物的書都看,與角色相關的傳記看更多。她認為,多看書能長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才懂得應對進退。「有句老話說:『看戲要知戲文內意,做人要識人情義理』。我演的戲,幾乎都是古代的故事,但它們的時空或許有變化,人性和道理卻是相同的。」



◎ 葉青的人生觀:「人要看遠不要看近,不要短視只圖利眼前。一個人對『遠』的打算,說穿了是一種投資,早晚會有回收。運氣這兩個字不是只用在少數人身上,好歹都有機會輪到。千萬不要嘆不如人,嘆命不好。就拿我來說吧,我家有九個兄弟姊妹,台灣剛光復時,父母收入低,生活窮苦,作息不正常,上學都不被允許,是不是我就該自暴自棄?我去讀私塾,念補校,校正補填我的語言和學識基礎,進入歌仔戲班,讀劇本的領悟力自然強。一步一步才有出頭天。人不要妄自菲薄,也不可自我膨脹,隨時隨地小心,萬勿踏錯腳步。」(:葉青曾出過一本『戲外觀』,將她對人生的領悟和經驗談都寫在其中

◎ 訪談者問葉青,最希望自己是那位古代的英雄人物?葉青回答:「 完全沒有,我就是我。我要用自己的頭腦和想法,來寫自己的劇本。



[穿著打扮]

1976年的報導:

葉青比較偏好灑脫自在的穿著,自認腿太纖瘦,因此不喜歡穿裙子。「我有五、六年沒穿裙子啦!一穿上裙子走起路來彆扭極了!」拉開壁櫥,都是五顏六色的長褲,連她自己都搞不清楚究竟有幾條。

1977年的報導:

葉青說:「我長及腳踝的禮服倒有四、五件,可是平時穿的裙子是真的一件也沒有。」

90年代的報導:

由於葉青時常在電視台拍戲,冷氣房中很冷,又常排武打、練身段,穿裙子不方便,於是改以褲裝為主,並不是像外界所猜測的,是因為戲裡扮小生,使戲外陷入性別混淆。後來她穿成習慣,私下也剪短髮、穿套裝搭長褲。「如果穿裙子,我自己會很不習慣,更別說是別人。對我而言,『適合』最重要。我有自己的型,在服裝打扮上,不必去跟潮流,也未必不是好事。」

 
因為型很「固定」,所以葉青很少為打扮費神,穿衣服以舒服為主,多半選擇單一色彩,如黑、白、深藍、米色,她認為太花俏的顏色反而會讓她失去個人特色。她很少逛街買衣服,也不趕打折換季拍賣,每年花在治裝上的預算很少,一套衣服可以穿好幾年。「我的衣服很好買,也不必訂做。不過我多半是買歐洲尺碼的,因為我手長、腿長,日本的衣服就不適合我。」

多年來以短髮造型出現的葉青,固定給「查理」設計髮型,即使是短髮,她認為也會有不同味道。有時比較中性,有時又比較嫵媚。依場合需要,有時她會戴假髮,不過也是以短的為主。葉青不喜歡太多配件,頂多加條項鍊。其他如耳環、胸針則敬謝不敏。



[他人眼中的葉青]

狄鶯曾和葉青有過很長時間的合作,雖因一些理念問題拆夥,但一提到葉青,眼中仍充滿敬意:「她是我最好的老師,影響我表演事業很深,沒有她,就沒有現在的我,希望有機會再和她合作。」(1995年)

◎ 和葉青合作『孟麗君與皇甫少華』的明華園小旦孫翠鳳說:「和葉青對戲的感覺很棒,像通電似的,她一個眼神過來,我一個眼神過去,天啊!真像在談戀愛。我老公陳勝福看了都說不得了,兩人電波這麼強,濃得化不開,真是前所未見。」孫翠鳳是第一次參加電視歌仔戲演出,葉青對她指導有加,讓她有很多表現的空間,她真心地說:「很少人像她這樣,好像要把所有東西掏出來給我,又怕我不適應電視,又怕我演不慣小旦,像她這樣的身分,還這般待我,真的很令我感動。」(1995年)



[其他事業]


「我很喜歡做生意,畢竟這一行不像當個藝人,常要勉強自己做一些不喜歡做的事。」

在歌仔戲圈擁有「富婆」之稱的葉青,大部份財富都來自經商。三百六十行中,她做過房地產、外銷貿易、餐廳、旅遊業等,經營沙石開採工程則讓她首次體驗到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 

除了喜歡演戲,葉青從小就喜歡花花草草。「我是鄉下長大的,對大自然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特別喜歡培植花草樹木。」這份愛好使她在別的歌仔戲演員熱中開餐館或美容院時,於1973年悄悄地在台中開了一間花店,專賣花及與花有關的東西。

1976年,台灣觀光還沒開放,葉青隨歌仔戲團出國表演,回國後,就花了三百萬買旅行社執照。「開旅行社是因為喜歡旅遊。」葉青說她是一邊玩一邊做生意,瀏覽了各國的名勝古蹟,心胸變得比較開闊,就不會凡事鑽牛角尖了。 對吃穿不很重視的葉青,到異鄉就收集當地的陶磁器皿,「朋友來家裏玩,看了好喜歡,我又都送了別人。」因此葉青只保留二十多個國內外的煙灰缸,其中以鞋子形狀的最受她喜愛。



經營旅行社十年,觀光開放前,葉青把它轉讓給別人,隔年投下資金千萬,和乾爹乾媽合夥經營魔術師大衛來台演出事宜,及沙石開採的工程。當時房地產景氣很好,葉青眼光精準,賺了一筆錢,也因此接觸到外蒙的女媧石。「我屬豬,有一晚夢到上山玩,看到很多像女媧補天的五彩石頭,隔天我朋友竟然從外蒙古送一樣的石頭給我,讓我覺得很有緣。」葉青表示,練氣功的人很喜歡這種石頭,據說有強力的磁場,她親身試驗,喝『女媧石』分解的水,結果膚質一直保持在很好的狀態。

1992年左右,葉青買下女媧石70年開採權,在內蒙開工廠生產引進台灣,交由合夥人負責經營管理。沒想到幾年前她才發現,那個合夥人長期盜賣礦石,連貨物的進出口名字都改了。她一狀告上法院,最後法院判對方一年半徒刑。 後來葉青二度和朋友合作,又因為經營理念不同而拆夥。2007年1月,她將原本位於內湖的總公司搬到民族東路,全面收回經營權,一切重新開始。「這15年,我不但本錢沒回來,還因積壓利息與不斷投資,損失超過3億元。我就當成做善事,因為這種礦石很難找,我合作的歌仔戲小旦連明月,疑似胸部有腫瘤,在赴醫前先靠石頭的能量解症狀,真的改善許多。」 



照片來源:網路及百度葉青吧,若有侵權煩請告知。
資料來源百度葉青吧、1971年聯合報等舊新聞雜誌報導、1977年電視周刊764期、聯合影音網『客家身影~歌仔戲名小生 葉青』等。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982年:
加入華視,從「麥寮拱樂社」找來許儷齡,台中戲班找來狄鶯,加上老褡檔郭美珠、林美照,表哥陳昇琳、陳菱、陳秀嫦、石惠君、彩合等人,組成「神仙歌仔戲團」。由狄珊擔任編劇,石文戶擔任導演,葉青和張安民擔任製作人。 


3月推出在華視第一檔戲,由狄珊創作的《瀟湘夜雨》(飾冷秋湖),共30集,6點半到7點播出。
不選擇傳統歷史題材,反而推出新潮武俠風格的新劇,是比較冒險的作法,幸好這齣戲的收視和廣告情況都很不錯。


10月演出華視「灞橋煙柳」(飾燕飛卿),共30集。 

【小補充】葉青與狄珊:



葉青與狄珊相識於1973年。第一次見面,兩人就在中山北路的咖啡廳聊了一下午。狄珊告訴葉青,自己喜歡看她演的白玉堂及項羽。後來也是在狄珊打包票的情況下,葉青才會爽快地和台視簽約。

寫傳統宮廷戲時,因為官宦人家多講官話,在口白和音韻上都要有一定的考究,唱詞也得配合不同曲調來表現劇情,對古文、詩詞和各種典故若沒有相當程度的瞭解,是無法寫出好劇本的。而狄珊文字功力深厚,所寫的劇本不落俗套,唱詞巧妙地融入古代典故,優美淺白,使葉青歌仔戲在庶民趣味中,帶有濃厚的文學味,獨具特色,頗受台大中文系教授曾永義好評。


1983年:
獲華視獎; 


1月演出華視「玉蓮花」(飾趙匡胤),共30集;


4月演出華視「岳飛」(飾岳飛及秦檜),共30集。
葉青在劇中分飾忠奸兩角,岳飛的忠義及秦檜的陰冷都令人印象深刻。


7月演出華視「人面桃花」(飾李強、李玉麒),共30集;


9月演出華視「紅鬃烈馬」(飾薛平貴),改編自統戲曲「薛平貴與王寶釧」,共30集。
這裡可看「紅鬃烈馬」特別節目片段)


10月演出華視「相思曲」(飾白玉飛),共15集;


11月演出華視「長青柳」(飾介之推),共15集。

1984年:
獲得臺灣地方戲曲「特殊貢獻獎」; 


2月演出華視「蛇郎君」(飾羅浮),共30集。

找來白冰冰演出女主角李珊瑚,並且大膽採用DPE特效(Digital Processing Effect)來處理武打及各種超現實場面,充滿神話色彩,也因為沒有前例可循,在題材選取、角色塑造、服裝設計、製作方式等方面都能自由發揮,創造了「神話特技奇情歌仔戲」類型,也掀起一股同類劇種的流行風潮。為了使聲光效果有電影特效的水準,葉青還特地請來資深的電影導演余漢祥擔任導演。


4月演出華視「孟麗君」(飾孟麗君),共30集。

華視堅持要葉青演出孟麗君,但劇團裡找不到比葉青高的小生,葉青便突發奇想,找來國語演員楊懷民演皇甫少華,造就楊懷民為電視歌仔戲至今唯一的乾小生。

回想當時的決定,葉青表示,雖然大家都認為太冒險,畢竟楊懷民不僅沒學過歌仔戲(他是京劇票友),連台語都不會講,但她相信自己的眼光與判斷,加上楊懷民很用功,沒事就把她錄的幾十首歌仔戲變調曲拿出來練習,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發問,她還曾在半夜一點多接到他的求救電話,因此,儘管一開始楊懷民的怪腔怪調及怪身段的確被觀眾嫌臭頭,後來卻越來越多人稱讚他可愛、喜愛他的演出,葉青劇團自此也開始走「雙生雙旦」路線。(註:直到拍『孔明三氣周瑜』,葉青才不再錄歌給楊懷民照著唱,改由他自己發揮) 

在國外演出的舞台劇版:1   2  3  4   5     7   8  


7月演出華視「秋霜燕子飛」(飾秋玉郎),共40集。


9月演出華視「斷腸紅」(飾柳俊卿),共20集。
是『丹桂飄香』舊本新演,葉青的角色宛如男版林黛玉。

1985年:
獲華視獎; 


3月演出華視「周公與桃花女」(飾周乾),共40集,締造收視佳績;


4月演出華視「描金扇」(飾江遠峰),共30集。

在金鐘獎典禮上與高凌風合唱,並表演「描金扇」主題曲。這裡可線上觀看。
這裡則可看葉青與楊懷民在金鐘獎典禮表演「周公與桃花女」片段。


8月演出華視「楊家將」(飾六郎楊延昭),共34集。

該劇由電影明星賀軍政飾大郎,楊懷民飾四郎,許儷齡飾五郎,國語演員葉小益飾七郎,陳秀嫦飾八郎,璉蓮飾八妹,連明月飾九妹,狄鶯飾鐵鏡公主,林美照飾柴郡主,石惠君飾青蓮公主,彩合演蕭太后,陣容相當堅強。

那年李如麟自組歌仔戲團,在華視午間檔取得不錯的成機,刺激葉青要把戲做得更好。除了先後在陽明山、七星山、山粗坑等拍攝外景,八虎將所穿的服裝,無論盔甲還是劍衣也都做了精巧的設計,兩式十六套服裝在歌仔戲是少見的大手筆。此外,狄鶯、楊懷民、許儷齡、彩合也拜國劇名伶戴綺霞為師,學習京劇的身段與楊家腔,以期在演出上有更好的表現。

這樣用心的製作果然不是白費,「楊家將」播出後廣告滿檔,創下高收視率,叫好又叫座。後來台北有一座楊六郎廟落成,還隆重邀請葉青去剪綵;而且戲才演了一半,劇組就接到華視延長集數的要求。雖然狄珊是以35集的長度來鋪陳故事,不可能灌水延長,但為了答謝觀眾的熱愛,仍「意思意思」地延了三集──包括一集特別節目【神仙三歲】。

應台南教育局之邀,於9月27、28、29日為養老院作為期三天的義演,演出兩個半小時的【八美圖】(線上觀看:123456789101112。 劇本由狄珊執筆,葉青演大俠柳樹春,楊懷民演太子,林美照演賣身葬父的馬昭蓉,八美則分別由黃珈凌、林夢梅、彩合(王星燁)、璉蓮、連明月、蘇淑英、石惠君和狄鶯飾演。

10月8日播出【神仙三歲】特別節目這裡可看完整版),由葉青主持,是綜藝節目型態,卻是戲劇分場,共有八個場景,時間還分日夜,由團員分組表演歌舞,比如「小城故事」、「月下對口」等,並在節目最後介紹即將上檔的『巫山一段雲』,所有團員一起合唱主題曲,內容豐富又有趣。

 
10月演出華視「巫山一段雲」(飾白雪生),共30集;

10月底在省政府安排下,神仙劇團首次作全台的巡迴義演


11月演出華視才子佳人系列~「玉堂春」(飾王金龍),共3集;

   
12月演出華視才子佳人系列~「蔡松坡與小鳳仙」(飾蔡松坡),共3集。


12月演出華視「彩雲天涯」(飾敖子都),共40集。

1986年: 


4月演出華視「薛丁山救五美」(飾薛丁山),共40集;


6月演出華視「趙匡胤」(飾趙匡胤),共40集,為『玉蓮花』舊本新演;


11月演出華視「新七俠五義」(飾白玉堂),共40集。

神仙特技奇情歌仔戲發展至極限後,葉青轉而回歸傳統,將更多舞台意象化的表演加入電視歌仔戲,也更多地從歷史演義中取材。使向來被批評忽視身段做工的電視歌仔戲也能呈現舞台的細膩風格,頗受各界肯定。

小秘辛:編劇狄珊認為葉青的養女葉慧珊小小年紀卻頗有慧根,特地安排她和母親同台,飾演鑽天鼠的兒子盧真。戲開拍前,葉慧珊「拜母為師」,正式入門學藝,葉青叮嚀說:「學藝第一課從奉茶開始。」葉慧珊頗開竅,葉青拍戲累了,還沒開口,她的茶水已經奉上。

「你要好好練七字調,唱不好,就不讓你演!」狄鶯等團員打趣地對葉慧珊說。結果葉慧珊天真地表示:「咦!我唱不好,可以找葉青代唱呀!」葉青馬上瞪女兒一眼:「哦!你比我還大牌啊!」


1987年:
獲華視獎; 


10月演出華視「紅塵客」(飾海盜張七),共40集。


張七改名換姓為余夢蝶的造型。


12月演出華視「金縷歌」(飾甄宓),共十集。 

這裡可看葉青女裝表演「天女散花」,及與京劇演員胡錦合唱「放牛組曲」的片段。


(皇后造型)

楊懷民說:「這回和葉姐演感情戲,我快愛上她了,因為她太嫵媚動人了!」劇中有福娶甄宓為妻的許儷齡也深表認同。
 
葉青扮甄宓之嬌艷嫵媚,是神仙劇團眾小旦一致稱讚、自嘆不如的。狄鶯說:「葉姐演小旦,我只有當她的丫環了。」(狄鶯果然扮演甄宓的貼身丫環幼蟬)林夢梅、林幸子(狄玫)、王秋波、蘇雲裳能演葉青的閨中密友,和她從小一起讀書玩耍,也都樂得很:「葉姐演小旦,機會不常有,能在她旁邊軋一角也是好的。」在劇中扮演甄宓婆婆卞夫人的黃嬿,也對這個媳婦讚不絕口:「葉姐演小旦真的好漂亮。」

暫時向神仙團請假,忙著經營茶坊生意的連明月對此同樣興奮。她還忙中抽空,為葉青設計製作了好幾套髮型頭飾。「葉姐扮起小旦,真是美得沒話說,好在她只是偶爾演演小旦戲,要不然我們這些小旦怎麼跟她比。


1988年:
當選台灣模範勞工; 


榮獲台灣第一屆『傑出地方戲曲演員』【金龍獎
這裡可看頒獎片段);


2月演出華視「春江花月夜」(飾曾舟、高玉馨),共30集。獲得第24屆金鐘獎。獲華視獎。 



這部戲改編自《董小宛傳奇》。編劇狄珊保留原本的故事精華、人物特性,在此架構下加枝添葉,包括葉青演的和親王的離奇身世,以及他遊江南、發現花莫愁(狄鶯飾)的趣事等(註:這部戲的故事原型,是編劇同為狄珊的楊麗花歌仔戲《情海斷腸花》。感謝網友Willy9442008熱心告知!)


3月演出華視「陸文龍」(飾陸登、陸文龍),共十集;


9月演出華視「金雕玉芙蓉」(飾駱聖華、余鳳麟),共40集。 

旗下大將林美照、狄鶯、楊懷民因故不能參演,以致流言四起,比如傳聞林美照與狄鶯因為戲份問題鬧不合等,令葉青煩不勝煩:「林美照跟狄鶯雖然不是死黨,但也不是敵對冤家,劇裡分派角色端看適不適合,不曾牽涉私人恩怨。」 這件事又扯出之後葉青與狄珊的『蝶戀花』風波,即楊懷民、狄鶯等人參演狄珊自製的歌仔戲『蝶戀花』,卻沒事先知會葉青。後來由華視高層出面請大家吃飯,才化解僵局。

這一次飯局也讓葉青與李如麟有機會把話當面解釋清楚。她們的交情原本一直不錯,後來因為一些誤會(註:可能是前一年李如麟取代葉青,進軍華視「晚間七點檔」的事),在華視碰面也很少打招呼。談起將來是否可能合作,葉青說:「我和李如麟的誤會講開,也和好如初了,可是各人有各自的團,要合作還有很多細節得解決。」


1989年: 
榮獲國際獅子會『金獅獎』;
獲華視獎



1990年: 
華視葉青歌仔戲團正式成立


9月演出「孔明三氣周瑜」(飾孔明),共40集。獲第26屆金鐘獎、華視獎。 

自這年起,為了維持演出品質,將每年推出的作品控制在一部,沒有好劇本就不輕易拍戲。為了提攜後進,葉青將製作人的頭銜讓給導播李勳男及蔡見賢,自己專心演戲,對於這部戲得獎,葉青高興地表示,完全印證了團結就會好上加好的道理。



(金馬影帝陳松勇是葉青的酒友,兩人感情匪淺。他也在葉青劇團演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戲)


1991年: 


7月演出華視「秋江煙雲」(飾陸敬文、克威),共40集。獲第27屆金鐘獎、華視獎。 

由於葉青歌仔戲團三度獲得金鐘獎最佳傳統戲曲連續類獎項,而被譽為金鐘歌仔戲團。


1992年: 


榮獲台北市第五屆「勞工楷模」『金工獎』;


9月演出華視「玉樓春」(飾李煜),共40集,入圍第28屆金鐘獎


這部戲也獲得華視獎,是李後主的故事首次被搬上螢幕。


1993年:
榮獲美國紐約文化局及美華藝術協會頒發的「1993年亞洲最傑出藝人」獎。
雲門舞集的林懷民、大提琴家馬友友、歌仔戲巨星楊麗花先後得過這個獎項。

6月5日首次展開田野調查工作,下鄉拜訪老藝人,追溯歌仔戲的源頭,足跡遍及台中、台南、宜蘭等。

9月,新聞局為推廣國家形象,聘請陳耀祈導演拍攝一支三十分鐘的短片,以葉青歌仔戲、李天祿布袋戲及林懷民雲門舞集作為台灣代表,其中也借重葉青敬業及薪傳的形象,介紹了『玉樓春』實際拍攝的情況、葉青平日教學及上戲前的化妝情形等。


10月22~25日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冉冉紅塵」(飾李志堅),共三小時。
為葉青唯一一次舞臺作品
,獲華視獎
這裡可看亞洲傑出藝人獎頒獎片段,及「冉冉紅塵」謝幕片段)

傳統歌仔戲總是好人好到底,壞人壞透骨,這齣「公堂戲」卻不走典型化路線。主角新官上任,有抱負卻懦弱,有良心卻畏權勢,在人性及心理起伏的描寫上較見深度。葉青特地請了三位不同劇種的老師擔任顧問,好加強長期演出電視歌仔戲的團員們的身段做表,強化舞台上特有的舞蹈美感。

這齣戲盛況空前,12月30日應美國紐約文化局之邀,至美國林肯藝術中心公演濃縮版 ,並在曼哈頓的「翠柏斯劇場」義演。這是代表台灣本土文化的歌仔戲,首次踏上成立150年的林肯中心。報章媒體紛紛以「台灣第一小生」、「葉青紅塵裡裹桂冠」來讚譽葉青。


1994年: 


6月演出華視「伍子胥過昭關」(飾伍子胥),共46集,獲華視獎 

推動政府重視歌仔戲的正規教育訓練,在復興劇校成立歌仔戲班



10月2日應聖嚴法師之邀,在台北縣體育館的弘法大會,壓軸演出歌仔戲『佛陀慈訓』這裡可以看部分視頻),打赤腳飾演佛陀,莊嚴逼真的扮相得到許多信徒的讚美。

葉青在短短半小時內,生動而明白地表達佛陀的觀念,第一段演出佛陀向弟子羅侯羅解釋小孩子以泥粿獻給他的誠心就是種福田;第二段演出一位大漢棒打羅侯羅,佛陀說明其中因果;第三段描寫佛陀以療痔咒為比丘治痔瘡,葉青唸了一段梵文;第四段則是佛陀以洗腳水比喻弟子說謊的不是。



10月由嘉禾出版『苦澀門與歡喜路~葉青的戲曲人生』(李疾主編),這本書花了四年多編寫,是葉青的半生自傳,在歌仔戲界算是開了新例,連前輩楊麗花聽了都說不容易。 【半生戲緣】單元紀錄了葉青從臨時演員熬到主角的心路歷程,【葉青說戲】單元則由葉青詳述歌仔戲的源起、變遷、發展。書中還收錄了葉青各時期的照片,包括早期參演電影的珍貴劇照、日常生活照等,十分具有收藏價值。

1995年: 


榮獲中華藝術第三屆傑出『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9月在舊金山獲頒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舉辦的第一屆『鄉土藝術成就獎』,這是由六萬五千個會員票選的結果,葉青和李天祿因為長期在鄉土藝術上的貢獻而得獎。葉青的養女葉慧珊這年十八歲,在英國讀書,葉青常對她說:「媽媽很愛念書,就是沒有機會讀,你要珍惜現有的一切,好好充實自己,將來做媽媽的左右手。」此次葉青赴美受獎,由葉慧珊全程充當翻譯,兩人互以對方為榮。


10月演出華視「皇甫少華與孟麗君」(飾皇甫少華、歐陽俊),共40集,獲華視獎,入圍第31屆金鐘獎
該劇破天荒邀得明華園當家小生孫翠鳳演出孟麗君。 


劇中加了一個皇甫少華的雙胞胎哥哥角色~歐陽俊。

1996年:


9月演出華視「陳三五娘」(飾陳伯卿),共40集,獲華視獎入圍第32屆金鐘獎。 
以台語「四句聯」的說唱道念取代當時頗為流行的「抒情造境式」文本,表現出台語的文字、聲調之美。

1997年: 


榮獲中華民國第四屆『十大傑出工人獎』;


10月25日演出華視「梁山伯與祝英台」(飾祝英台),共一集。 
中央廣播公司董事長朱婉清女士在劇中首次嘗試演出歌仔戲,頻呼歌仔戲實在不容易。

1998年: 


1月於六點演出「薛平貴與王寶釧」(飾薛平貴、魏金花),共40集,入圍第34屆金鐘獎傳統戲曲類
是十幾年前《紅鬃烈馬》的舊戲新演,在佈景和台詞上都有不少創新。

在921募款晚會義演『陳三五娘』中的「磨鏡」一節,線上觀看:123


11月演出華視「白蛇傳」(飾許仙),共40集。
這裡這裡可看拍攝期間的花絮、採訪)

演出許仙一定會和蛇扯上關係,大膽的葉青笑說:「幸好我不怕蛇,所以製作人蔡見賢打算讓我與蛇為伍,準備用真的蛇和我一起上戲演出。」

以「施公奇案」裡「秦公公」一角走紅螢幕的黃仲裕,原為華視歌仔戲的基本成員,這回特地抽空客串茅山道士一角,與老班底重新合作,不禁開心地說:「感覺好熟悉,就像衣錦還鄉一樣!」

2001年: 


4月演出公視八點檔「秦淮煙雨」(飾候朝宗),共16集,每集一小時。
這裡可看「葉青歌仔戲的創新與復古」特別節目)

由楊懷民及蔡見賢聯合製作,為了講究品質,花了四個多月拍攝,外景、動作場面很多,公視也斥資搭建二十幾個古裝豪華大景,節目、製作、美術、燈光等單位精英盡出。除了原本歌仔戲團的固定班底,還情商黃香蓮劇團的小咪、前蘭陽戲劇團的小旦張孟逸、河洛歌仔戲團的當家小生郭春美跨刀助陣。

演員在宣傳上也無不卯足了勁,除了頻頻上節目,葉青、楊懷民、林美照、談學斌、陳秀嫦、林彤、葉蘋逸等人,還穿古裝頂著大太陽,在中南部接連參加三場造勢活動。台下影迷爭相上台與演員合照,大排長龍等著簽名,讓百貨公司的工作人員見識到歌仔戲的魅力。 



這部戲的時代背景及部分情節, 取材自清代孔尚任的古典名著《桃花扇》,為了符合電視歌仔戲的演出方式,也揉入部分野史、民間傳說,並虛構甘草人物,加強三小戲(即小生、小旦、小丑)。為了強化與彰顯音樂部分,製作人大膽起用歌仔戲新生代音樂工作者周以謙,重編唱腔與串樂部分,將之與現代編曲風格相結合,予人煥然一新的聽覺享受。片頭片尾曲也請周以謙量身打造,由葉青、林美照主唱,全體團員混聲大合唱。

2006年: 

獲選為十大經典人物,並被華視員工及全國觀眾票選為華視的15位經典人物。


照片來源:網路、百度葉青吧、青青戲友網、國家文化資料庫等,若有侵權煩請告知。
資料來源百度葉青吧、維基百科、百度百科、師大國文研究所李雅惠小姐碩士論文『葉青歌仔戲表演藝術之研究』、1994年8月號『婦女雜誌』、『有聲皆歌,無動不舞,歌仔戲小生──葉青』、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報章雜誌、1977年電視周刊764期、聯合影音網『客家身影~歌仔戲名小生 葉青』等。



[寫在後面] 呼~整理收集了大半個月的資料,這篇文章總算可以問世了。雖說是從小學時代開始喜歡葉青,但當時只有看戲,對相關新聞等是一問三不知,只能靠戲迷提供的舊報導來拼湊當年的許多事件,因此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還請各位資深戲迷幫忙指正一下,以讓這份整理更有參考價值。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葉青,小名阿雲。台灣苗栗縣人,生於1947年11月1日(屬豬,天蠍座)。身高166公分,B型,在家中排行第四。

外婆是苗栗縣平埔族原住民,外公則是從廣東到台灣討生活的漢人,三十多歲便因貧病壓力而過世。葉青的外婆為了養活一班兒女,只好將大女兒(也就是葉青的姨媽阿秀)送到戲班學戲,等她漸成氣候並自組戲班,就帶最小的女兒(葉青的母親葉月英)到戲班幫忙,並照顧孫子。

註:現在葉青的姨媽在客家劇團發展,已經傳到孫子輩,在平鎮市還經營貴鳳歌劇團,團長是陳鳳琪,常在全台客家莊演出「平安戲」、「收冬戲」。



在這種情況下,葉青的母親也開始學戲,扮演小旦(葉青的姐姐則演小生),並在戲班完成終身大事。生育二男二女後,葉青的生父於三十多歲因病去世,當時排行老四的葉青還在襁褓之中。為了生活,葉青的母親將第二個兒子送人,並經人撮合,與當時在歌仔戲界小有名氣的弦吹師傅「清駿師」再婚。葉青便隨繼父的戲班到處表演,在戲班的後台度過童年。


(右為葉青)

隨戲班奔波的時光中,最讓葉青難忘的是一場火災。當時在戲班裡玩累睡著的她,朦朧中渾身溼淋淋地被抱出來,原來是散戲後姐姐對著燭火卸妝,風吹掉蚊帳,碰到燭火燒了起來,演出用的佈景付之一炬。為了賠償損失,全家苦了好長一段日子。

小時候的葉青和姨媽很親近,沒事就往戲班跑,大人準備排戲、對詞、比身段、走台步時,她最愛穿梭其中,跟著哼唱兩句。有時,排出的戲碼需要童生串場,或是臨時找不到人跑龍套,姨媽就會叫她上台充數,給她兩塊錢當酬勞。那年代一碗麵才五毛錢,兩塊錢對一個七歲大的孩子來說,可是個天文數字。



由於葉青的資質頗高,母親、姨媽及戲班老師都希望她留在歌仔戲班學戲,但疼愛葉青的外婆反對。一方面葉青的繼父與母親生了幾個弟弟,外婆怕前面的四個孫子受委屈,經常站出來相挺,反而與女婿的關係變得緊張;一方面外婆不希望葉青和兄姐一樣失去正常受教育的機會,堅持帶她回苗栗念小學。 

靠著葉青的表哥幫人裝配電線的工資,祖孫三人在苗栗市義民廟附近的眷區的違章建築住下,葉青也進入啟文國小就讀。小學期間,功課一直很好,畢業時是全校前三名。平時認真負責、有正義感,在班上擔任班長,也當選過模範生,還因為個性豪爽、身材高大,成了孩子王。葉青寒暑假仍會到姨媽的戲班,跟著到處跑碼頭,清晨六點就起床和「綁班」的小朋友一起上課,多少打下一些基礎,漸漸地,姨媽會派比較需要演唱的角色讓她上台。



後來,歌仔戲沒落,葉青的母親和繼父辭去戲班的工作,回到繼父的老家岡山定居。葉青五年級時,母親已經生了三個弟弟,多次希望葉青回家幫忙操持家務,但葉青的外婆捨不得,一直拖延到她讀完小學。由於外婆籌不出學費讓葉青上初中,她十三歲就告別學生生涯,回到岡山。

葉青不喜歡待在家裡洗衣做飯,寧願到外面工作,相繼做過百貨店、雜貨店、米店店員,薪水全寄回家,衣物則由母親替她打理,或撿姐姐的舊衣服穿。當時姨媽的戲班子生意興隆,每次看到她就慫恿她改唱歌仔戲,但葉青覺得戲班子的生活不穩定,就沒有答應。



在苗栗念小學的六年期間,葉青都以國語或客家話交談,回到岡山時台語說得怪腔怪調,因此後來她到台南縣名叫「海埔仔厝」的村落當百貨店的店員,就利用晚上沒班時,到台中大明補校念了兩年《三字經》等漢文童蒙書籍,矯正閩南語發音,為之後的歌仔戲咬字、吐音、行腔等奠立了良好基礎。這一年,葉青16歲。

由於這個緣故,葉青後來特別建議復興劇校的歌仔戲科加入漢文課程。她認為一個演員不能只懂戲劇本身,也要對文言的詞彙有所了解,才能擴展演出層面,使表達出來的內容更豐富、角色更精彩。

註:葉青很有上進心,除了早期上私塾、補校充實自己,後來每要演出一個歷史人物,也都會事先做功課,閱讀許多關於那人物的資料,以捕捉該角色的個性及神韻。這份用功使許多導演都願意提攜她。



葉青從小外向、好動而頑皮,和姐姐一直處不來,只好和哥哥弟弟玩在一起,久而久之個性比較男性化;加上後來長年扮演小生,無形中大家都把她當成男人看待,認識她的男生都叫她「葉大哥」。「以前,我的動作很粗魯,拉大嗓門說話,放開大步走路,一點也不像個女孩。但後來我發現女孩過於坦率隨便,不太適合。」因此,她改變過去的習慣,隨時注意各種細節,變得溫文儒雅,女人味十足。



1965年:
繼承外婆原住民血統的葉青,18歲時已出落得明豔動人,有一對明亮漆黑的眼睛及深遂的輪廓。那年秋天,她回苗栗探望外婆,遇到也住苗栗的老表姐。老表姐見葉青長著一張明星臉,就推薦給當時在台語片圈頗有名氣的演員女兒江青霞。葉青對母親承諾一定會賺錢回家,就隻身前往台北。


(讓蔡康永和小S 齊聲驚嘆的照片)

葉青與導演歐雲龍淵緣頗深,比如剛上台北時,就和歐雲龍的女兒歐玲玉一起在三重租屋,並曾以葉秋雲的藝名,和歐雲龍合出過幾張台語歌唱片:《社會勸世歌》、《運命天註定》、《二個某真甘苦》(其他還出過《船過水無痕》:電影船過水無痕主題曲;《三戒勸世歌/煙花女配夫》:與邱鳳英合唱;人生與因果:與魏世明合唱 ;勸惡修善:與魏世明合唱),就連「葉青」這個藝名,也是歐雲龍替她取的,希望她的演藝事業一路長青,結果這藝名後來成了葉青身份證上的名字。


(但我個人更愛這張)

在江青霞的引薦下,葉青開始做台語電影的臨時演員。雖然拍片的薪水比當店員高,但不是天天有片可拍,收入不穩定,因此沒戲的日子,就去當時在台北圓環一帶頗有名氣的拳打師父廖五常那裡幫忙賣膏藥。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因為賣藥需要,順道學了點拳腳功夫。 



拍了幾年片累積的經驗和演技,終於使葉青受到導演賞識,起用她在『船過水無痕』(與江南合演)擔任女主角,飾演一個可憐的棄婦。雖然這時她才二十多歲,卻因為戲班的成長經驗、童年貧苦的生活、年少失學的痛苦,及十三歲就踏入社會的人生閱歷,較同齡人來得早熟,而能以自己的方式揣摩出那份悲哀與淒涼。

這次演出相當受肯定,之後又陸續在『歹夫累妻』(與石軍合演)、『隨轎後』(「拖油瓶」之意,與石英合演,飾演帶著一個兒子再嫁的寡婦)、『地獄花』、『觀世音』等片演女主角,常與台語片演員金塗、矮仔財、戽斗同台演出,也演過粵語片『雪山怪魔』(由陳寶珠女扮男裝,女主角是蕭芳芳,反派是石堅)。

由於葉青有武打基礎,因此她也拍過一些武俠片,比如在『鬼見愁決鬥獨臂刀』中與易原合作,飾演盲女劍客;在國語片『南刀北劍』飾演男主角田野的妻子(也是張小燕的大嫂),觀眾由此開始真正認識到葉青這個演員。


(『地獄花』劇照)


(『觀世音』劇照)


(由左至右:石文戶、葉青、青蓉、劉鐘元,約攝於1969年)

五零年代後,台語片開始走下坡,國語片又是邵氏、國聯等公司的天下,葉青一面到舞廳作秀增加收入,一面也暗自為將來打算。

1969年: 

 

1969年中視開播歌仔戲,需要四組人馬輪流演出,其中一組正好缺一個小生。而葉青當年拍電影時,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當時在中視演歌仔戲的柳青,向她提過小時候在戲班學歌仔戲的事,柳青便將葉青推薦給導演蔡天送。

第一次和葉青見面,蔡天送就誇獎葉青:「妳身材高佻,有玉樹臨風的外貌,再加上妳走路的姿態頗有男子氣概,是個上好的小生材料!」後來,葉青在真善美歌廳演歌劇時,蔡天送、陳聰明、石文戶、劉鐘元等人也前往觀賞,結束後,蔡天送直誇葉青有戲胞,決定收她為徒弟,將一身絕活傳授給她。



對於從已經略有基礎的電影界轉戰陌生環境,葉青原本相當猶豫,後來聽前輩兼台語資深演員歐雲龍的分析,了解到電視歌仔戲比較不講究身段、台步、念白,她有電影的演出經驗及功夫底子,應該不難應付;而且這是透過電視向觀眾宣揚本土傳統藝術的好機會,才決定加入中視金龍劇團。

經過一番苦練,葉青於11月首挑大樑,演出「花田錯」(飾卞畿,共5集),扮相俊美,一炮而紅,奠定她往後長期反串小生的戲路。這部戲是葉青第一次和林美照合作,林美照演小ㄚ鬟,和卞公子配對的是她姐姐林夢梅。後來,葉青與楊麗花、柳青、小明明合稱為電視歌仔戲的四大小生



12月演出台視「雙燕歸巢」(飾李世生),共5集。 

註:葉青進入電視台前三年的二十餘部戲,除了星期三是以錄影剪接的方式製作以外,其餘五天都是現場以舞台劇的方式播出,因此演員演出時得全力以赴,熟悉走位、台詞、台步,精確地演唱曲調、表演身段,以免走出鏡頭或忘詞等,使葉青在表演方面紮下厚實的底子。



1970年:
1月演出中視「雨過天晴」(飾江志文),共6集;
1月演出中視「柳燕娘」(飾薛強),共6集;
2月演出中視「明宮秘辛」(飾太子),共3集;
2月演出中視「董小宛」(飾順治皇帝),共5集;
5月演出台視「鄭元和與李亞仙」(飾鄭元和),共3集;
5月演出台視「望子成龍」(飾俊卿),共2集;
12月演出台視「痴情債」(飾盲劍客),共5集。
 


(和小豔秋合照)



1971年: 


1月演出台視「王家老店」(飾韓鐵芳),共2集;
1月演出中視「孫臏下山」(飾孫臏),共18集;



(3.31~演出『楊家將』時,站在後面看青蓉梳妝)

3月演出中視「楊家將」(飾楊延昭),共15集;
3月演出中視「吳三桂與陳圓圓」(飾吳三桂),共五集。


林美照上節目時,披露了一個葉青拍戲時的糗事。話說葉青在鏡頭前很會哭,林美照好幾次都開玩笑說葉青的眼睛簡直像水龍頭一樣,一邊是冷水,一邊是熱水,扭開就有水了。有一次葉青在戲中哭得稀哩嘩啦,邊哭邊走下場,因為她以為那場戲已經拍完,就站在一旁擤鼻涕,結果導播以為她還有動作,便把鏡頭轉到她身上,經過現場直播,大家都知道楊六郎在鏡頭前擤鼻涕了XD

4月演出中視「狸貓換太子」(飾陳琳),共十集;
5月演出中視「俠義雙雄」(飾展昭、顏春敏),共十集;
6月演出中視「胭脂淚」(飾文燕山),共八集;
6月演出中視「漁孃」(飾逢良、逢春),共兩集;
8月演出中視「孤離淚痕」(飾張顯陽),共十集;
8月演出中視「郭子儀」(飾郭子儀),共十集;



10月演出中視「桃園三結義」(飾關公及趙子龍),共十集。

這部戲首創女性在電視上飾演關公
,卻也讓葉青吃足苦頭。拍「關公過五關斬六將」的重頭戲時,劇組到小坪頂出外景,葉青塗上彩妝紅脂、黏上長鬚、穿上笨重的盔甲後,正想喘口氣,突然四周山霧迷漫、濕氣厚重,導演認為正合乎劇中氛圍,立刻下令開拍,葉青只得提起數十斤的寶刀,應導演要求斬了蔡陽、文醜。好在之後下起雨來,才不必再斬顏良。

補充資料:幾個閩南語電視劇的製作人一再邀葉青參演電視劇,但她沒有答應,因為她想先演好小生再嘗試別的。葉青對唱歌蠻有興趣,曾在中視「歡樂假期」節目中,客串一首「台灣好」。她自稱是惡補來的,不過觀眾的評價還不錯。(1971.10.22聯合報)

11月演出中視「孝子雪冤記」(飾韓少山),共六集;


(與名編導石文戶,即名小旦石惠君的父親合影)

12月演出中視「悲歡情天」(飾張志堅),該劇為石文戶採紹興劇所製作,共四集。
12月演出中視「朱洪武與劉伯溫」(飾劉伯溫),共75集。
 

1972年:
2月演出中視「樊梨花」(飾薛剛),共7集; 


(右為王金櫻,飾演宜安公主)

由於觀眾看膩了千篇一律的戲碼,收視率逐漸不如往昔,在沒有廣告業績的支援下,中視便與歌仔戲團解約。這時,台視派人與葉青約談,希望她加入台視的歌仔戲演出。但這時台視已經有當家小生楊麗花,葉青擔心加入後會產生風波,但青蓉、柳青都勸她別想太多,畢竟台視環境不錯,對歌仔戲也頗為器重。在好友力勸及台視的優渥條件下,葉青帶著喜憂參半的心情,成了台視歌仔戲的一份子。

葉青加入後的第一齣戲,就是9月與楊麗花合作的「七俠五義」(共65集),楊麗花扮演南俠展昭,葉青則飾演錦毛鼠白玉堂,兩人聯合製作、主演,推出後大受觀眾喜愛。白玉堂的俊秀俠義,及有些睥睨一切、小心眼的矛盾性格,讓葉青演來大呼過癮,是她演出歌仔戲以來最喜歡的角色之一。 


(兩大小生合影)

播到白玉堂獨闖沖霄樓、落入陷阱時,電視台接觀眾電話接到手軟,都是為白玉堂請命的,可見這角色有多受歡迎。然而,這齣戲卻也讓葉青和楊麗花的關係陷入冰點。

葉青在訪問中說:「待人處事上,楊麗花的豪邁開朗是眾所皆知的,而我也是個不拘小節的女孩,按個性判斷,我們兩人應該相處融洽,甚且可成為莫逆之交才對。偏偏我們學的是小生戲,心裡難免會有互相較勁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成了兩人間的一道隔牆,再也無法溝通。 」

據葉青說,『七俠五義』原本的角色安排是:楊麗花演白玉堂,她演展昭,但楊麗花認為展昭的戲份較吃重,便臨時決定和她換角色,沒想到戲推出後,白玉堂的風采與聲譽都壓過展昭(楊麗花在傳記中則說,是因為編導群多來自友台,整齣戲明顯偏向白玉堂,才導致這種結果),經旁人挑撥,楊麗花心裡不舒服,葉青也很尷尬,致使兩人就此分道揚鏢,不曾再同台演出。

而聯合劇團也因為各台風格不同,難以合作,改為分團輪流演出的形式。據許仙姬上節目時透露,當時分為三團,楊麗花通常與許秀年,柳青通常與王金櫻,葉青則通常與已逝的青蓉搭配。


(女版合影)

不過,後來葉青受訪時說:「我們並沒有王不見王,是媒體給我們的封號,楊團長是我的先進、前輩,對我也很疼愛。」楊懷民透露她們私下一起打過麻將,後來楊麗花2007年舞台公演,葉青也上台獻過花。

楊麗花則在傳記『歌仔戲皇帝~楊麗花』裡說:其實,我跟葉青之間一點問題也沒有,但因為外面這樣炒作,搞得我們也很尷尬,加上後來沒有合作機會,倒好像我們真的失和一樣。還好,後來我們有機會在私下場合碰面,聊開後,大家還是好朋友。」(P 145)


12月演出台視「薛仁貴征東」(飾薛仁貴),共42集。 

註:與葉青長期合作的名導演石文戶,發現葉青的型比較冷峻堅毅,帶點陽剛味,安排角色時便傾向讓她演一代豪傑式的英雄人物,甚至會在編劇時,在桌上放一張葉青的照片,依照葉青的型和擅長的戲路來塑造角色,以讓她充份發揮。

1973年: 


2月演出台視「西漢演義」(飾項羽、劉如意),創下歌仔戲播最多集的紀錄(共106集)。

每集30分鐘的戲,由於戲紅,廣告竟佔去20幾分鐘。葉青對楚霸王項羽的詮釋令後來的老搭檔~名編劇狄珊印象深刻。


9月演出台視國語連續劇「大江英豪」(飾張桂蘭,天地會英雄黃天霸的未婚妻),共30集。 


1974年: 

4月演出台視「三國演義」(飾關公、孔明),共72集。


1975年: 


1月演出台視「忠孝節義圖~陸文龍」(飾陸文龍),共10集;


2月演出台視「忠孝節義圖~鴛鴦燈」(飾白玉飛),共15集。 


1976年:
7月演出華視「綿山恨」(飾介之推),共16集;


11月演出台視「大江風雲錄」(飾東方杰),共60集。 

『人面桃花』(華視,1983)的前身,葉青飾亦正亦邪的叛逆少年,青蓉飾公主,王金櫻飾演被葉姐打敗癡心愛她的賣藝女,洪秀玉演愛國義士,與許秀年配對。(網路資訊)



1977年:
5月演出華視「趙匡胤」(飾趙匡胤),共53集;

台視歌仔戲團到新加坡義演四十天,這是葉青至此唯一「因公出國」的一次。無論古裝還是現代裝,葉青都迷倒不少當地觀眾,但一天要演兩場,一場演三個小時,連著四十天下來,差點把葉青累死。到後來,對於這次義演,葉青只想得起來認了個唯一在國外的乾媽。


11月演出台視「豪傑傳」(飾羅成、羅通),共60集。線上觀看第六集11~28集

1977~1980年,歌仔戲從三家電視台消聲匿跡,葉青隨自家開的旅行社到處遊歷。

1980年: 


2月與華真真合作,演出台視的台語歌唱劇『丹桂飄香』(飾杜明飛),共30集。(這裡可看片段)是葉青後來在華視演出的『斷腸紅』(1984)故事原型;


3月演出台視的台語歌唱劇「嘉慶君遊臺灣」(飾嘉慶君),共60集。青蓉、許秀年、郭美珠、楊貴媚等人都曾在劇中客串,受到觀眾熱烈喜愛,加演了三十集才告終。(這裡可以看前八集)


1981年:

由於台視並沒兌現歌仔戲一檔讓楊麗花演,一檔讓[[葉青]]演的承諾,只讓葉青演出台語歌唱劇,因此,葉青在1981年寄出不續約存證信函。但受限於當時「三台默契」的陋規,若不能拿到台視的不續約證明,在其他台便難以容身。

不甘受困的葉青,在六月舉行記者會,向媒體陳述事情原委,聲明身為演藝人員,應該有權選擇做自由演員。不少朋友為她擔心,畢竟她所頂撞的,是電視台長久以來最敏感的問題。然而葉青自認爭的是一個「理」字,並不因此屈服。這事件廣獲各方戲迷支持,媒體也筆伐「三台默契」的不合理,引起主管單位新聞局的重視。同年7月19日,葉青從電視台拿到編號「001」的證明書,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張「未續約證明」。



照片來源:網路及百度葉青吧,若有侵權煩請告知。
資料來源百度葉青吧、維基百科、百度百科、師大國文研究所李雅惠小姐碩士論文『葉青歌仔戲表演藝術之研究』、1994年8月號『婦女雜誌』、『有聲皆歌,無動不舞,歌仔戲小生──葉青』、1971年聯合報、1977年電視周刊764期、聯合影音網『客家身影~歌仔戲名小生 葉青』等。


[寫在後面] 原本只打算做個葉青的作品年表及簡歷而已,想不到在網路上發現不少寶貴的資料,就索性做成一系列的介紹了。雖然一弄就弄了大半天,心情卻很愉悅,一方面挖到好多難見的寶,一方面收集並整理資料本來就是我的興趣,尤其是自己喜歡的東西(笑)。

說真的,看到這些早期的照片,才驚覺葉青真的很漂亮,就算演小旦也綽綽有餘。我想差就差在她的嗓子比較粗啞有磁性,不適合小旦的唱腔,而且後期她可能是演多了男生,臉也由瓜子臉轉成方臉,不像早期這麼有女人味,扮小生還帶有濃厚的脂粉味;後期的她已蛻變為徹頭徹尾的小生形象,再轉扮小旦,就會給我一種「男扮女裝」的錯亂感了。

不過,看到葉青的成長經歷,仍對她多了一層佩服,對先前看到的女媧石投資失敗的新聞、欠文英錢之類的負面新聞,也就不那麼在意,或者當真了。我覺得以葉青的為人處世及周遭的人對她的評價,她的晚年應該不至於這麼淒涼才是,至少,再苦的事她都熬過了,這些風風雨雨在她看來想必也不算什麼。何況,看了一些訪問發現葉青個性挺樂觀的,面對生命的挫折,都能一笑置之,以她的人生哲學,我相信她就算不演歌仔戲,也能活得很快樂。

P.S. 有機會真想看看葉青早期的戲,包括她破天荒以女兒身演出關公的『桃園三結義』!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