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自博客來售票網

預售票開賣日期
:5/19早上10點
展出日期6/27~ 9/27
展出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週一不休館)
展出時間:10:00-18:00
預售優惠:5月19日起至6月26日止,至全省全家便利商店,預購全票250元,兩人同行一人免費(預購僅限全票)


展覽介紹 

兩千年前的笑容「微笑彩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 

廣大的陵墓,埋藏著無數陶俑,他們的臉上刻劃著各式各樣的笑容,是什麼樣的生活反應了這樣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帝王帶給人民這樣的幸福?隨著漢景帝的陵墓「漢陽陵」的出土,這些答案一一揭曉,即將於6月27日起至9月27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微笑彩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讓台灣的民眾也將有機會親身體會來自兩千年前的微笑。

中國唯一發現的裸體陶俑 

漢陽陵出土大量裸體陶俑,震驚世界。為什麼會有大批裸體陶俑,出現在古代中國呢?原本認為中國藝術傳統中沒有裸體雕塑的人,見到陽陵陶俑寫實的身體細部、肌肉骨骼的刻畫,也不得不相信:古代中國的工匠,已經具備描繪、表現裸體的能力。 

漢陽陵陶俑,是中國目前為止,唯一發現的裸體陶俑。他們面容安祥、軀體線條流暢、雙臂缺失,因此被稱為「東方維納斯」、「東方大衛」。解開漢陽陵陶俑的裸體之謎,必須重回考古現場。這些陶俑還深埋土裡時,身上還殘留著皮革鎧甲的形貌。 

當初,大批陶俑製成,被埋藏到從葬坑中,原本都穿著色彩鮮麗布料製成的衣服,或者皮革串綴成的鎧甲;陶製身體兩側,有兩個圓洞,原本插有木頭製成的雙臂,手中還拿著青銅或鐵製的兵器,個個精神抖摟、栩栩如生。兩千多年的歲月流逝,織品、皮革、木頭都化朽成泥,漢陽陵的陶俑,重新回到人世時,已經一絲不掛,嬰兒一樣地來到廿一世紀。 

也因為裸體的寫實刻畫,可以很明顯辨識出性別特徵。漢陽陵陶俑有女性,也有去勢的太監,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宦官形象。他們的形態比秦兵馬俑更多元,有騎著馬的騎兵,也有行進中的武士;他們的表情比秦兵馬俑更豐富,或凝視、或微笑,讓人感受到社會的祥和氣氛 。 

大陸目前曾在幾座漢代墓葬中發現大批陶俑,形態都只像是縮小版的秦俑,衣飾直接刻畫在陶製身體,也就是「塑衣式」的作法;漢陽陵陶俑是唯一把衣服穿到身上的陶俑,也就是「著衣式」的作法。考古學家在漢陽陵的陵園內,從貴族陪葬區發現數尊精美的粉彩塑衣式陶俑,但在帝陵周邊,則只發現著衣式的陶俑;因此,學者推判,「著衣式」陶俑比「塑衣式」的等級更高,是專只為帝王所做的陶俑。

體驗微笑的年代 

為了讓民眾體驗兩千多年前令人動容的微笑,主辦單位聯合報系特別從西安漢陽陵博物館借出261件珍貴的彩俑,中國唯一僅見的裸體陶俑、還帶有皮革鎧甲殘痕的武士俑、世界上最早的太監形象俑、中國最早出現的女騎兵武士俑,以及溫婉拱手跪坐的粉彩仕女俑等,都可在「微笑彩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特展中一飽眼福。 


主辦單位:聯合報系 

微笑彩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特展
資料來源樂多新文創

漢景帝劉啟(西元前188-141)和其父文帝劉恆在位的時期,被史家稱為「文景之治」。漢初由於秦末戰亂,民生經濟遭受嚴重的破壞,其慘況如《漢書‧食貨志》所載:「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但經過文、景二帝的努力,到武帝初期,經濟狀況卻已經轉變成如下的景象:「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餘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整個國家已呈現一種空前富足而和平的景象。 由於景帝之子武帝劉徹獨尊儒術,使得儒家思想,成為日後政府的施政鐵則。因此,以黃老學說為政治思想骨幹的文景之治,在歷史上更顯得凸出。文景時期的施政,盡量避免政策上的大幅更動,減少對平民生活的干涉,以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為主。景帝時的賦稅,甚至低達「三十稅一」。

位於今日陝西省西安市北方咸陽的陽陵,由於西漢定都長安(今西安),咸陽原由於形勢優越,成為帝王陵墓所在地的首選,西漢十一帝中有九位的陵寢選擇在此(僅有文帝的霸陵和宣帝的杜陵除外)。 陽陵是景帝的陵寢,也是目前西漢帝王陵中,發掘最深入的一個。其中的墓葬俑群,正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氣氛。文景之治在政治與法律制度上,都一舉扭轉了承襲自秦朝法家原則的煩政苛刑,使人民不但生活富足,精神上也得到舒緩解放。

以墓葬俑的製作風格為例,和照真人比例塑造的始皇陵兵馬俑相比,景帝陵墓的陪葬俑尺寸,雖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氣勢乍看下雖不甚威武堂皇,但相較秦俑剛硬的線條和肅殺的軍陣之氣,漢俑的線條明顯的柔和許多,表情多呈現溫和的微笑,兼有怒哀樂等多樣化的情緒,表情很生動逼真,身體姿態也趨於輕鬆多元,除站姿外,還有行走、俯仰望等動態在內。

另外,漢俑的製作技術基本上與秦俑不同,秦俑的衣甲是一併塑造在俑身上,但漢俑又分成塑衣式和著衣式兩種,塑衣式如其名,衣物以塑形和釉彩直接在俑身上呈現,數量較少。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有四件塑衣式男女侍俑,都被列為一級文物。著衣式俑的衣物、甲冑都是仿實物製作後,再行穿戴到俑上,為方便穿衣甲,故手臂另外用木頭刻製,待著衣後再行安裝,這類俑佔此次出土的大宗。因為長期掩埋,木質和紡織品的部份都已經朽壞消失了,但這次有兩件武士俑出土時還保有部份衣物殘片,也被列入一級文物。

此外,漢俑的題材也更加的豐富:人俑出現了秦俑未曾見過的女俑與宦官俑。而如家畜俑,不但製作精良且種類繁多,馬牛羊雞犬豬六畜俱全,如豬還分公、母、乳豬,羊也有山羊、綿羊之分,造型深富古樸的趣味,數量更是龐大,充分表現當時畜牧業的發達和漢朝陶塑工藝的高水平。此外還有大量的陶倉、瓦當等建物的模型或構件,以及如食器、飾品、燈具等生活用具。凡此種種,都成為漢代生產技術進步,人民生活自在富足的真實寫照。

漢俑與其他相關文物的陳列,展現出漢代文物溫文質樸的美感。不僅可以讓國內各級學校學生,得以將實物與教科書上的知識相對照;相信對現今在公私立領域中積極推動的文化創意產業,也能提供靈感的啟發。國立歷史博物館此次與聯合報系以及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漢陽陵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引進精選的漢陽陵出土文物兩百餘組件,藉由展場的情境模擬,讓陽陵發掘出土的場景,與漢代生活豐富的面相,再次忠實呈現於觀眾面前。

展品件數:201組件



[寫在後面] 當初在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時就很心動了,但並沒認真去查它的展出日期與地點,想不到剛才無意間給我撞見,真是阿彌陀佛!好在還來得及^^

有時覺得古人真的好厲害,都說人類應該是不斷在進化中的,所有過去的知識經過千年以上的積累,呈現出的人類智慧應該會越來越高,但奇怪的是,有些東西古代卻比現代更好,就像看武俠小說時,總是古代神級人物的秘笈最受重視、被搶破頭、成了主角是不是能進化的關鍵,金字塔等令人讚嘆的古文明也一樣,到現在它的結構及用途不但仍然存謎,就是現代最傑出的工匠也不見得造得出來。

或許其中一個原因是目光轉向了吧。現代人更關心的是科技,對於很多傳統藝術已經不那麼重視,加上生活步調忙碌、選擇變多,有電視電影等新媒介出現,能專心致志好好研究一樣技術或工藝的人,已經越來越少,許多令人讚嘆的文明,也就逐漸失去了...

哈,話題扯遠了,總之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不必領台胞證,參加剝皮團到中國就能看到這個展,實在很令人慶幸,我是一定會去捧場的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yo 的頭像
    Lyo

    雜草哲學~Lyo的點點滴滴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