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剩下五集,真是感慨萬千啊...其實很多細節都想列出來說的,無奈太多集的印象重疊在一起,到最後能說的還是只剩印象最深刻那幾幕,真可惜...即使如此這也是累積相當多情緒的一篇感想,因此看了前兩篇文就覺得落落長的網友,這篇可能會長到讓你們看不下去,真不好意思呀!

我好喜歡朔決定和亞紀結婚那段。當幾個好友知道亞紀得的原來是絕症時,和尚和智世都選擇到廟裡為亞紀祈福,當時我有點失望,因為我覺得最該來的是朔才對,但原來,朔想到的是另一種讓亞紀幸福的方式,而且是只有他能給予的幸福---在亞紀以為自己已經不可能和朔在一起時,用行動證明他只想和她在一起!那段「五個最討厭的事」最讓我驚喜,原本我以為照日劇公式,此時可能也會仿製第一集,來個「朔太郎最喜歡的前五名」(畢竟朔回想到的是亞紀抱怨他沒說過喜歡她),想不到朔竟是列出最討厭的前五名,其它全都喜歡…這安排比他公布喜歡的前五名更讓我感動萬分,實在高招呀~。不過,看朔拿出結婚申請書時,不是對亞紀說:「我會給妳幸福的」,而是「請給我幸福」,本來我還以為是因為朔比較幼稚的關係,後來看版友解讀,才知道那是一種最最溫柔的安慰。在亞紀覺得自己再也無法給予朔什麼,因此沒有在一起的理由時,朔清楚地讓她知道:妳可以給我幸福!了解這層意義後,又更感動了…(這時不禁要稱讚一下龍之介,每次點醒朔的話都說得這麼棒,這次也是:「其實每個人都不知道明天自己是不是會死吧,如果明天你就要死了,你想做什麼?」他點出了很棒的一點:不只是面對病魔的亞紀,其實每個人都在跟明天可能到來的死亡搏鬥)

但是,看到亞紀真的看來健康美麗地穿著結婚禮服出現,朔卻忍不住藉洗臉之名跑到房裡偷偷哭了一場,真的很令人心酸啊…如果亞紀真的能就此健康地和朔結婚生子,那該有多好?朔當時的心境,應該很傷感很痛苦吧…這時朔的眼淚,是整齣戲為亞紀不知流多少眼淚的朔,最能引起我共鳴的一次。(也就是會想跟著他哭)

這部戲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讓人永遠搞不清楚亞紀什麼時候會死。好幾次我都以為她已經死了,尤其是後兩集(前面就算拍得再像她快死了,因為想到後面還有集數,也會相信她不會死,但後兩集界限就很模糊了,格外讓人緊張),例如朔在check-in時,獨自留在座位上等朔的亞紀倒下去(這時我在心裡O.S.:「亞紀的情況那麼差,朔你應該要沒事就回頭留意一下她才對吧!」);在機場拚命撐著往前走,最後仍不支倒地;倒地後對朔說完「我最喜歡你了唷,小朔」後閉上眼睛…這幾個點,每次都讓我誤以為亞紀已經死了,想不到亞紀一直撐到回醫院,在父母的守護下,說完遺言才走…雖然有不斷被騙的感覺,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安排是最好的。雖然目送亞紀走完最後一程的人已由小朔變成亞紀的父母,小朔醒來時亞紀已經走了,這事實真的很殘酷…(其實不管是那邊錯過亞紀最後一面,都很殘酷)

原本我不懂,朔既已抱著亞紀可能會死的決心,為了實現亞紀的願望,不惜偷帶她出醫院、甚至亞紀倒下後,都還拚命要背著她上機、無視周遭機場人員的阻止(如同山田在訪問中說的一樣,朔那時叫著「救救她…」是希望有誰能趕快幫忙帶亞紀去烏魯魯吧),為何之後卻連亞紀的喪禮都沒有勇氣參加。但後來我多少懂了。一方面,可能「預想對方會死」和「對方真的死了」有差距,就算先前已作好心理準備,實際面臨時還是會難以接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亞紀根本來不及到烏魯魯就死了吧。朔後來對老師說:「結果,我還是什麼事都無法為她做」,以及在喪禮上,回想起亞紀在機場倒下那一幕,或許在在暗示著:朔真正無法接受的,是他無法完成亞紀的願望,明明賭上亞紀的性命冒險帶她出去,卻還是無法讓她看到夢想的天空。這對亞紀而言很殘忍,對朔卻更殘忍。如果亞紀真能在烏魯魯的天空下死去,朔就算難過,也會覺得這對亞紀才是幸福的事,而稍感寬慰;但亞紀的心願還沒實現就死了,他們的冒險也就失去意義,不就等於亞紀真的是他害死的嗎?畢竟就像後來大朔對明希說的,若亞紀當時能再持續接受治療,說不定還能再撐四年,到骨髓銀行成立那時候…(雖然看亞紀當時的狀況,這樣的可能性似乎也不大)而這樣的心理,除了朔之外就沒有人知道了。在向明希說出這段實情之前,朔真的是孤單地承受了17年、也自責了17年呀…

「早上起來時 我在哭泣著
這不是因為我傷心
當我從17年前的夢中
回到17年後的現實世界中
這裡有道非跨越不可的鴻溝
我無法不流一滴眼淚
就跨越這道鴻溝」

這段從第一集到第11集前後呼應的朔內心獨白,看了格外讓人心酸…

本來我以為,亞紀的骨灰就這樣消逝在雨中,朔也會就此重新走出陰霾了,雖然知道它想表達的訊息(朔的口白:「在生者與死者間,還是會選擇生者,對此我也感到無言以對」),卻又不禁感到一絲惆悵,覺得心裡彷彿有個沒填滿的洞似的,教我感動不起來。想不到,一切還沒結束。之後,朔決定去找亞紀的父母,從他父親身上,得到被理解的溫暖、也得到亞紀17年前畫給他的那本『天空之歌』(後來仔細看內容,發現它跟開頭那首憑弔詩內容很像,不知亞紀是不是採用了那首詩的基本結構?)。我好喜歡這一整段內容。完結篇給我的感動,差不多就是從這整段開始的。在此之前,其實我不太喜歡拍出亞紀留給和尚、智世、龍之介及老師的錄音帶片段(雖然若沒拍出來,可能會有想聽的觀眾會砸電視),除了有點拉慢節奏,且讓氣氛更沉重催淚外,錄音帶的內容並沒什麼特別打動我的地方,因此看這段我完全沒感覺,只希望快快過去。(但不可思議地,看老師那段我還是忍不住流淚了)

其實我在想,當亞紀爸問朔:「聽說…你現在還是一個人啊」時,或許心裡有一絲喜悅吧。因為確認眼前這個男人直到此刻都還深愛著自己的女兒,就如同當年即使知道亞紀得了不治之症,也願意放棄一切和她結婚一樣,他雖然不明講,其實是很感激/感動的吧(雖然亞紀爸從沒在朔面前表現出來,但從他去找朔爸時的表現,就能知道他其實也覺得這麼做委屈了朔和他的家人),但接下來朔卻回答:「我也差不多要考慮結婚的事了」,那瞬間亞紀爸的沉默,在我看來甚至有點心酸。因為雖然明知這麼做對朔比較好,不該將這個男人一直困在女兒的世界,當他要轉身離去,還是會不免為女兒難過吧。這就是父母的心理啊…但很令我感動的是,雖然朔在亞紀爸面前絕口未提自己17年來對亞紀的眷戀和失去她的痛苦,只表現出付之一笑的淡然,亞紀爸卻仍能充份理解朔此時展現的開朗,並不是因為已經忘了亞紀;朔說「之後我應該會慢慢淡忘她吧」,也不是因為朔已經不再愛亞紀了…亞紀爸對此的回答,真的非常非常令我感動:「你很辛苦吧…要整天處理人的生死。你已經很努力了,已經夠了。這17年來,你過得很孤單吧。其實我也是。關於亞紀的一切慢慢淡忘了,有些還要向內人確認才能想起來。並不是想忘記或不想忘記的問題,而是時間的流逝造成的。讓人忘記的機制,是為了讓人繼續活下去呀。」

原本以為照一般日劇的發展,朔應該會照片名「在世界中心」---烏魯魯---灑下亞紀的骨灰,然後在那裡來場痛哭;但是,朔沒有。當風微微吹起,吹散了一點骨灰,他就下意識地緊抓住剩下的骨灰,再也放不了手了。(那幕馬上縮手的場景,山田演得真好!)後來大朔和亞紀對話時說,亞紀明明是想走的,是他一直困住了她,但換個角度想,其實朔也被亞紀的死困了17年,直到他有勇氣放開亞紀的骨灰,他們才終於不是彼此相困,而能一同奔跑。

「我已經追不上妳的腳步了,妳快速地向前跑去,然後我倆的距離會越隔越遠。但我還是要繼續跑下去,因為我跑過的腳印,就是妳的腳印。」(記不太清原文,是照印象打的)這段獨白,搭配大朔追著飄散的骨灰,及過去亞紀衝刺的身影,一同向跑道前方大步跑去的畫面,真的太太太棒了。第一次,這部戲讓我看得起雞皮疙瘩,整個人感動到幾乎愣住…(印象中看其它戲也沒感動到雞皮疙瘩過)尤其加上亞紀那本「天空之歌」的內容,真的充份給人一種「解脫」和「救贖」的感覺,讓我先前的鬱悶在此時一掃而空,有種雨後的清爽感…生離死別的連續劇和電影看太多了,但像這樣「不是遺忘也不是刻意忘記的告別」及重新站起來的過程,真的是我看過最激勵人心、也最感動的…

這部劇好多台詞都好經典,很想找個時間一一列出來。有些不見得發人深省,或令人感動,卻寫得很真實,深刻地描述出深愛的人/自己得了絕症時的心情,把每個階段會遇到的苦惱及心路歷程描述得很人性化(根本不像先前看新聞提到有網友認為後幾集太灑狗血什麼的,一點也不狗血呀)。比如朔在海邊望著亞紀時的內心獨白:「原本的夢想是成為繪本編輯的亞紀,現在的夢想竟然是來我家,這就是所謂接受事實吧…但我卻仍不禁要懷疑,這樣的夢想有實現的一天嗎?」;還有亞紀爸望著和父親玩著的小女孩時,對亞紀媽說:「以前亞紀像她這麼大時,想要一件連身洋裝,當時我不肯買給她,而是買了繪本。」亞紀媽回答:「但我覺得你沒有買錯,後來亞紀的夢想不就變成要當繪本編輯了嗎?」亞紀爸沉默一會後感慨地說:「如果當初兩樣都買就好了…如果多寵她一點就好了…」亞紀尋死那段也寫得很棒。雖然「得絕症而想尋死」是很多同類日劇用慣的老梗,我知道有這幕時,本來也很擔心它會破壞整齣戲的調性,讓我開始對它反感,想不到它還是真實到令人難過,朔勸亞紀回頭的話,也感傷到令人想哭。(我是還好,只處於悶悶的情緒狀態,淚要掉不掉的,倒是一旁的媽,已經呈現豬頭狀態…)

一般而言,一口氣看完日劇,尤其是精彩好看的日劇,總會讓我留在情節中久久無法回到現實,短期內也提不起勁去看其它日劇,但這部戲不同。或許因為最後的結局已為它劃下完美的句點:朔跑呀跑,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斷重覆踏上亞紀走過的足跡,最後和亞紀在充滿陽光的河堤重逢,攜手走向未知的彼方…看了沒有遺憾,只為他倆高興的關係吧。(但為了向它致敬,我會忍住一天不看新日劇)不過,可能是中間劇情比較沉重的關係,有幾集看得有點累,一口氣追完的後座力也不如『白夜行』那麼強就是了…但我還是很高興自己最終看了這部劇。當初電影上映、造成轟動的時候,因為對純愛劇完全沒興趣,直到連續劇上檔也沒找來看過,只覺得日劇版頂多是部跟風撈錢之作罷了。想不到它卻是部製作得如此精緻的好戲!要是真的錯過了,就太可惜了…

言歸正傳,其實中途朔曾尋死那段也安排得很好。我原以為他鐵定是被路過的那個熟人給拉上岸的,想不到是他自己爬回來的。看完後半劇情,會發現當年受不了等死煎熬的亞紀,其實也有尋短念頭,這和不知還要受亞紀的死的煎熬多久,因此萌生厭世之意的大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然而,亞紀是靠朔的鼓勵找回求生意志,朔卻是靠自己的求生意志爬上岸的,感覺這又需要更大的勇氣…

這部戲除了「愛情」(包括親情、友情、師生情等在內的「愛」)外,其實它另一個很大的課題是「死亡」。在第八還是第九集時,朔開始透露當年亞紀之所以會死,很大原因是他不顧一切偷帶亞紀出院的關係,當時我還很怕接下來的發展會讓我厭惡,因為我實在不想看到為了純愛之類夢幻的理由,為了兩人廝守而放掉身邊重視自己的家人朋友、和情人踏上必死之路的安排呀!但隨著劇情進展才知道,亞紀和朔到烏魯魯的舉動,並不是放棄求生的自殺行為,也無關乎什麼純不純愛(從她打算自己去就可以看出來),而是希望選擇一種對自己而言有意義、有尊嚴的死法啊!就像亞紀給父母的錄音帶所說的,她不想讓病魔毀掉她17年的人生,她希望到最後都是由她自己作選擇。這時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不顧一切地活下去,真的是必要的嗎?(相較之下,後來企圖探討同樣問題的『太陽之歌』表現得真是膚淺)讓自己在藥的強力折磨下不成人形、最後也許失去意識,身上插滿管、靠呼吸器和點滴活下去,真的就是「活著」嗎?

但死亡其實也有另一層意義。就像老師對亞紀所說的,端看她是個怎樣的人,以怎樣的方式影響著身邊的人。從她身邊的人活下去的方式,就可看出亞紀死亡的價值。智世的女兒取名叫「亞紀」、和尚專心做個「和尚」、龍之介始終過著出海打漁的日子、朔成了醫生並懂得珍惜生命…亞紀雖然死了,但她的精神不已內化到每個人身上、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嗎?終於了解到這點的亞紀,用已經所剩不多的生命精力,寫下「天空之歌」,告訴朔,為什麼要有枯葉呢?是因為要滋養肥沃大地;為什麼夏天要過去呢?是為了讓葉子全落盡…

真的,很喜歡很喜歡這部戲所帶出的每個主題。

看到最後才會明白,「世界中心」指的是什麼。它並不是亞紀一直掛在嘴上的烏魯魯,而是像朔在爺爺去世時說的一樣,指的是所愛的人的懷抱吧…只要和所愛的人在一起,不管在那都彷彿處於世界的中心一般…

題外話,我覺得最後沒拍出智世、和尚、龍之介三人長大後的模樣,而只是從背影和言行讓人自己猜出他們的身份,這樣的拍法很聰明呢!(總比看到長大版覺得有落差來得好)真是高招!

P.S.話說,緒形直人雖然也演得很棒,自『高校預備生』後我就對他蠻有好感,但總覺得他跟山田的形象真的連不太起來耶…乍看之下會覺得兩人有點像,隨著劇情卻又覺得越來越不像…除了長相外,聲音也差很多。這差異在兩人的口白重疊時尤其明顯,因為山田的聲音是一種充滿溫柔又圓潤的聲音,緒形的聲音就有點細又單薄,我也不太會形容,但感覺就是很不像同個人發出來的聲音…不過,看到最後大朔灑骨灰那段,我真的被緒形的演出震撼到了!

P.S.看完全劇,又發現一個『喊愛』和『白夜行』共通的地方:不管是朔還是亮司,身邊都會有一個宛如母親般開導他的角色(老師/ 圖書館員),及一個宛如嚴父般向他說「你很努力了!我都知道」、讓他卸下心頭大石的角色(亞紀爸/ 金八刑警)呢~~兩段關係的安排,也都最令我感動說…不過,『喊愛』是女主角死掉,『白夜行』是男主角死掉,如果下次這個製作小組+男女主角再合拍一部新劇,不知是會讓兩人都死掉呢,還是兩人都沒死、快快樂樂地在一起?就這兩部劇都是改編作品來看,只希望製作團隊下次挑原作時,找部happy ending的,別再繼續引人傷悲啦…>__<

最後整理一下讓我大笑的橋段好了:

1.小朔爺爺硬逼他去偷骨灰,兩人僵持不下,爺爺說將來會作祟,朔回答:「你詛咒自己子孫有啥好處啊?」

2.朔在花海中想吻亞紀時被拍臉拒絕、亞紀把裙子折短「激勵」朔「向上爬的決心」、亞紀在堤防邊說「你一次都沒說過喜歡我」並慢慢進逼,小朔見狀節節後退(其實這小倆口每次甜蜜的橋段都是有趣的甜蜜啦)

3.計劃去夢之島時,突然變得超可靠超有計劃的朔

4.第一次接吻時,朔說亞紀怎樣他都不介意,得香港腳也沒關係,亞紀急忙回嘴:「才沒香港腳呢!」及最後亞紀打算自己去烏魯魯,朔說不管怎樣都要跟去,亞紀說:「那如果臭掉了呢?」

5.朔看爸爸用梳子拍頭,問:「你覺得這樣真的長得出頭髮嗎?」(好毒的朔…)朔爸回答:「我是要讓倖存者繼續撐下去」

其實還有很多啦,但因為一次看太多集,很多細節都想不起來了,可能要之後重看幾遍才能整理出一個完整一點的版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yo 的頭像
    Lyo

    雜草哲學~Lyo的點點滴滴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