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一)
這兩天開始看『白夜行』原作,因為已經看過日劇,知道所有劇情發展,因此多少失去點樂趣。畢竟看推理小說,打從一開始就知道犯人是誰的話,就不有趣了。
只是,正如先前經常看到的評論所說,小說版和日劇版在敘事上有很大不同。日劇版基本上是以亮司為敘事者,以雪穗和亮司為中心來發展整篇故事;在小說中,敘事者則不斷變化,事件亦發生在他們週遭,只不過「正好」這些事件多少都和雪穗及亮司有關罷了。因此,先看小說的人,可以看日劇來「補足」雪穗和亮司的犯罪心路歷程;先看日劇的人,則可以看小說來了解這些配角的內心世界、得知雪穗和亮司在他們心目中是以怎樣的形象出現,並對每個事件的細節有更多面向的了解。兩種觀看方式各有優劣,就看個人如何取捨了。(這時多麼希望有個讓人失憶的機器,可以讓我把先看的那項記憶消去啊…)
從最開始的笹垣,到接下來的江利子、秋吉雄一、園村友彥、奈美江等人,唐澤雪穗和桐原亮司只是這些不斷更迭的敘事者眼中反映出來的影像罷了,完全看不見他們內心的變化,也見不到他們私下的溝通交流。不知是否因此,這兩人呈現出來的形象也就和日劇多少有不同之處。感覺更加無機質,更加冷靜無畏,更加深不可測。
日劇中的雪穗,可能童年版的福田麻由子還多少接近原著形象吧,總覺得綾瀨版的成年雪穗雖然有原著般的魔鬼身材與天使臉孔,但那種絕頂聰明與優雅的感覺似乎還不夠;而福田雖然氣質比較接近,但長相來說好像又不如小說描述得那麼美豔,也就是年紀輕輕就能令男人們為之驚豔的美貌,像隻貓般邪氣的誘惑。而亮司就差更多了,不知是否因為小說中的亮司甫出場就是弒父後的關係,看起來陰鬱早熟,從小就是個不多話、只會在一旁像科學家般冷靜地觀察周遭百態的小孩。為此,初次見到他時,笹垣還有種背脊一寒的感受。就這點來說,日劇中的童年亮司明朗多了,雖然同樣絕頂聰明,但個性上比較接近一般小孩子。(其實日劇版的雪穗童年時期也比小說明朗一點,至少在大人面前還多少會裝出乖孩子的模樣。小說中的雪穗對笹垣他們都是愛理不理的)
就因為主角形象和日劇似近非近,因此我在看的時候也就常常陷入混亂,既不覺得自己在看一個完全新的故事,卻也不像在看同一篇故事。嗯,其實每次先看改編作品再看原作,多少都有這樣的情形,比如『白色巨塔』、『手紙』、『魔戒』,不過每次碰到這樣的情形,感覺還是很怪就是了。畢竟已經有對角色的先入印象,看小說時難免會直接把演員的臉和感情表現方式代入角色…
目前我最在意的,果然還是亮司。小說中的亮司呈現出來的形象(在别人眼中看來),和雪穗一樣堅強冷靜。其實仔細想想,日劇中的亮司只要不是在母親或雪穗面前,呈現出來的不也是這種形象?不過因為小說中完全看不見亮司柔弱的一面,因此這個角色也就更加具有魅力與神秘感。很好奇他總是掛在臉上的冷笑或銳利的眼神底下,內心在盤算著什麼,對這一切又有什麼感覺?也覺得好不可思議,這樣冷靜厲害的人物,會活得身不由己,且愛雪穗愛得那麼深,可以為她犧牲一切。不過,即使顯得對任何事毫不在乎,亮司還是會散發出一種引人同情的氣息,這種感受在某幾幕格外深刻。一是他在奈美江面前拿出便利商店買回來的便當和啤酒(大概是晚餐)開始吃的時候;一是他第一次介紹園村從事牛郎工作時,園村等人在房裡發生關係的期間,他一個人待在廚房面向牆壁,默默地翹腳抽著菸的時候;一是他聽奈美江說從事賣春仲介只不過是出自年輕人的遊戲心態時,憤怒地把她壓在地上作出要性侵她的模樣時…
另一方面,雪穗也令我驚訝。或許是因為小說中的雪穗並沒打算和母親一起死,因此她的心態更難以捉摸之故吧。不過想到現在不少青少年弒父弒母弒祖父母的新聞,以及小學生就集體欺凌、強暴或殺害同學的新聞,或許這沒什麼奇怪的吧。現實似乎相較之下還更黑暗些。或許看了這些情節會感到難以接受、認為人性不可能如此黑暗的人,只是活在象牙塔中而不自知罷了。不過看到這樣的雪穗,我直覺想到的是谷崎潤一郎筆下宛如戰爭女神般的女性:美麗、堅強、殘酷,男人只不過是踩在她腳下的養份罷了…這樣的女人彷彿根本不把世人放在眼裡,也不可能愛上任何人。因此,看到雪穗為亮司縫那只放剪刀的小袋子時,我也很好奇,雪穗是真的愛亮司嗎?還是只是在利用他而已?這也是不看到最後不會明白的事吧…(只希望不要看到最後都不明白…@__@)
除了角色,劇情其實仔細一想,也和日劇出入頗大。(光是時間點就很不一樣了。日劇自童年版後一下跳七年,小說則從四年後開始敘述)因為小說大部份都不說清,留很大空白慢慢發展,且總是跳躍式地敘述各個事件,很少為彼此作連結,因此每個事件都維持在「謎團」階段,看不見後續發展,也看不見日劇中「追蹤者」角色的笹垣對每一事件的感想與註解,感覺更耐人尋味。很多日劇中直接點明或發展的事,比如笹垣一開始就懷疑雪穗和亮司、松浦和彌生子有不倫關係、在背後控制亮司進行賣春仲介的是松浦等,小說至今都並未點明過,甚至笹垣打從亮司父的命案之後就沒再出現過了;在各事件中出現的關係者也更多更雜,如亮司父命案還牽扯到「雪穗母的愛人」(我猜可能也是性交易對象)等,因此事件的真相也就更不易摸清。基本上我還蠻喜歡這樣的寫法,這樣很多細節都比較說得通,在案件的鋪陳上會合理一點(後面如何發展我是不清楚啦…這是就目前看到的部份來說)。畢竟笹垣一開始就懷疑小學生弒父母這件事本身就挺詭異的了…
目前我只看到園村友彥和奈美江成為亮司「盟友」的經過,還不清楚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很好奇日劇表現出來的部份在小說中的原貌是如何,也很好奇結局會如何安排雪穗的下場。是悲傷呢,還是看來仍若無其事地正常生活下去呢?雖然已經知道大部份劇情走向,這些未知的部份還是讓我猜測得心急,恨不得先翻到結局那頁去看看,還得拚命忍住,好累呀…>__<
這兩天開始看『白夜行』原作,因為已經看過日劇,知道所有劇情發展,因此多少失去點樂趣。畢竟看推理小說,打從一開始就知道犯人是誰的話,就不有趣了。
只是,正如先前經常看到的評論所說,小說版和日劇版在敘事上有很大不同。日劇版基本上是以亮司為敘事者,以雪穗和亮司為中心來發展整篇故事;在小說中,敘事者則不斷變化,事件亦發生在他們週遭,只不過「正好」這些事件多少都和雪穗及亮司有關罷了。因此,先看小說的人,可以看日劇來「補足」雪穗和亮司的犯罪心路歷程;先看日劇的人,則可以看小說來了解這些配角的內心世界、得知雪穗和亮司在他們心目中是以怎樣的形象出現,並對每個事件的細節有更多面向的了解。兩種觀看方式各有優劣,就看個人如何取捨了。(這時多麼希望有個讓人失憶的機器,可以讓我把先看的那項記憶消去啊…)
從最開始的笹垣,到接下來的江利子、秋吉雄一、園村友彥、奈美江等人,唐澤雪穗和桐原亮司只是這些不斷更迭的敘事者眼中反映出來的影像罷了,完全看不見他們內心的變化,也見不到他們私下的溝通交流。不知是否因此,這兩人呈現出來的形象也就和日劇多少有不同之處。感覺更加無機質,更加冷靜無畏,更加深不可測。
日劇中的雪穗,可能童年版的福田麻由子還多少接近原著形象吧,總覺得綾瀨版的成年雪穗雖然有原著般的魔鬼身材與天使臉孔,但那種絕頂聰明與優雅的感覺似乎還不夠;而福田雖然氣質比較接近,但長相來說好像又不如小說描述得那麼美豔,也就是年紀輕輕就能令男人們為之驚豔的美貌,像隻貓般邪氣的誘惑。而亮司就差更多了,不知是否因為小說中的亮司甫出場就是弒父後的關係,看起來陰鬱早熟,從小就是個不多話、只會在一旁像科學家般冷靜地觀察周遭百態的小孩。為此,初次見到他時,笹垣還有種背脊一寒的感受。就這點來說,日劇中的童年亮司明朗多了,雖然同樣絕頂聰明,但個性上比較接近一般小孩子。(其實日劇版的雪穗童年時期也比小說明朗一點,至少在大人面前還多少會裝出乖孩子的模樣。小說中的雪穗對笹垣他們都是愛理不理的)
就因為主角形象和日劇似近非近,因此我在看的時候也就常常陷入混亂,既不覺得自己在看一個完全新的故事,卻也不像在看同一篇故事。嗯,其實每次先看改編作品再看原作,多少都有這樣的情形,比如『白色巨塔』、『手紙』、『魔戒』,不過每次碰到這樣的情形,感覺還是很怪就是了。畢竟已經有對角色的先入印象,看小說時難免會直接把演員的臉和感情表現方式代入角色…
目前我最在意的,果然還是亮司。小說中的亮司呈現出來的形象(在别人眼中看來),和雪穗一樣堅強冷靜。其實仔細想想,日劇中的亮司只要不是在母親或雪穗面前,呈現出來的不也是這種形象?不過因為小說中完全看不見亮司柔弱的一面,因此這個角色也就更加具有魅力與神秘感。很好奇他總是掛在臉上的冷笑或銳利的眼神底下,內心在盤算著什麼,對這一切又有什麼感覺?也覺得好不可思議,這樣冷靜厲害的人物,會活得身不由己,且愛雪穗愛得那麼深,可以為她犧牲一切。不過,即使顯得對任何事毫不在乎,亮司還是會散發出一種引人同情的氣息,這種感受在某幾幕格外深刻。一是他在奈美江面前拿出便利商店買回來的便當和啤酒(大概是晚餐)開始吃的時候;一是他第一次介紹園村從事牛郎工作時,園村等人在房裡發生關係的期間,他一個人待在廚房面向牆壁,默默地翹腳抽著菸的時候;一是他聽奈美江說從事賣春仲介只不過是出自年輕人的遊戲心態時,憤怒地把她壓在地上作出要性侵她的模樣時…
另一方面,雪穗也令我驚訝。或許是因為小說中的雪穗並沒打算和母親一起死,因此她的心態更難以捉摸之故吧。不過想到現在不少青少年弒父弒母弒祖父母的新聞,以及小學生就集體欺凌、強暴或殺害同學的新聞,或許這沒什麼奇怪的吧。現實似乎相較之下還更黑暗些。或許看了這些情節會感到難以接受、認為人性不可能如此黑暗的人,只是活在象牙塔中而不自知罷了。不過看到這樣的雪穗,我直覺想到的是谷崎潤一郎筆下宛如戰爭女神般的女性:美麗、堅強、殘酷,男人只不過是踩在她腳下的養份罷了…這樣的女人彷彿根本不把世人放在眼裡,也不可能愛上任何人。因此,看到雪穗為亮司縫那只放剪刀的小袋子時,我也很好奇,雪穗是真的愛亮司嗎?還是只是在利用他而已?這也是不看到最後不會明白的事吧…(只希望不要看到最後都不明白…@__@)
除了角色,劇情其實仔細一想,也和日劇出入頗大。(光是時間點就很不一樣了。日劇自童年版後一下跳七年,小說則從四年後開始敘述)因為小說大部份都不說清,留很大空白慢慢發展,且總是跳躍式地敘述各個事件,很少為彼此作連結,因此每個事件都維持在「謎團」階段,看不見後續發展,也看不見日劇中「追蹤者」角色的笹垣對每一事件的感想與註解,感覺更耐人尋味。很多日劇中直接點明或發展的事,比如笹垣一開始就懷疑雪穗和亮司、松浦和彌生子有不倫關係、在背後控制亮司進行賣春仲介的是松浦等,小說至今都並未點明過,甚至笹垣打從亮司父的命案之後就沒再出現過了;在各事件中出現的關係者也更多更雜,如亮司父命案還牽扯到「雪穗母的愛人」(我猜可能也是性交易對象)等,因此事件的真相也就更不易摸清。基本上我還蠻喜歡這樣的寫法,這樣很多細節都比較說得通,在案件的鋪陳上會合理一點(後面如何發展我是不清楚啦…這是就目前看到的部份來說)。畢竟笹垣一開始就懷疑小學生弒父母這件事本身就挺詭異的了…
目前我只看到園村友彥和奈美江成為亮司「盟友」的經過,還不清楚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很好奇日劇表現出來的部份在小說中的原貌是如何,也很好奇結局會如何安排雪穗的下場。是悲傷呢,還是看來仍若無其事地正常生活下去呢?雖然已經知道大部份劇情走向,這些未知的部份還是讓我猜測得心急,恨不得先翻到結局那頁去看看,還得拚命忍住,好累呀…>__<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