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熱血古龍  ;作者:車田小美

(這篇文章主要在分析比較古龍小說中,書名像對聯一樣的兩部小說---"流星蝴蝶劍"與"天涯明月刀"。後者我沒看過,因為古龍後期那種破碎簡潔的風格讓我看不下去,但吊詭的是古龍早中晚期都有我看不下去及熱愛的作品,無法分割出一條明顯的"喜愛界限",因此目前我還是決定有機會就把他所有作品---非代筆的---看過一遍。話說偏了,總之,雖然這兩部作品實際上沒什麼連結,但就車田小美的分析來看,共通處還真不少哩,呵)

前言 

  《天涯.明月.刀》和《流星.蝴蝶.劍》兩套書分屬不同系列,卻同樣對古龍有著重大影響──《流星》改編電影成功,捧紅了導演楚原、更炒熱了古龍小說;《天涯》則是古龍求新求變的里程碑,卻因其散文詩式的敍事風格頗受非議,讓力求突破的古龍因為「玩得過火」而慘遭痛擊。 

  就古龍個人創作歷程來看,《流星》於1973年出版,因改編電影而成名,廣受讀者歡迎。《天涯》出版於1975年,筆者定位其為古龍創作「榮華富貴期」〔注一〕的最後一部小說。由年表可知,原本古龍計畫要寫一系列的中長篇單冊故事「七武器」,不知為何卻在《霸王槍》之後宣告停擺,改寫《天涯.明月.刀》。筆者私心認為古龍之出爾反爾、罔顧讀者權益未嘗不是本書飽受批評的原因之一。 

  筆者將《天涯》和《流星》兩書做一併論,主要是由於兩書題名極之相似得到的靈感。試想《流星.蝴蝶.劍》由楚原改編電影之後整個炒紅,就古龍性格而論,極有可能認為「三段帶點式」的題名及書中奇詭的內容就是讓他獨領風騷的最佳利器,也有意藉此吸引片商目光加以改拍。是故此二書雖分屬不同系列,題名卻異常相似。

題名釋義 

  就筆者個人歸納分析所得,兩書題名均由三種意象組成,是作者的巧思:

  流星&天涯=男主角
  明月&蝴蝶=女主角
  刀&劍=主角慣用兵器,各自的人格象徵(刀走白,劍走黑)。

  「天涯」代表傅紅雪,可以解釋成「人在天涯」,或「他的人如同天涯般遼闊寂寞」。〔注二〕 

  「明月」代表「茉莉花女」〔注三〕周婷,為了傅紅雪癡癡守候的風塵女子,可解釋成「一盞不滅的燈,等待回家的人」。傅紅雪心中的明月是周婷,最終的歸宿也是周婷。 

  「刀」則可以指傅紅雪的處事態度和他的人格象徵。傅紅雪的快刀號稱當世無敵,技壓對手未嘗敗績;人格光明正大,身世卻朦朧如謎。其實傅紅雪的人就像他的刀法,對事對物喜歡「一刀兩斷,立見分曉」;可惜天不從人願,他越是想要了斷明白,事情就越是模糊不清。 

  相對來看,「流星」即指孟星魂,殺手生涯刺激卻不久長,只好利用在生之時縱情狂歡、發光發熱,恰似曳過天際的那抹流星。 

  「蝴蝶」當然就是孫蝶。她的人美麗而荏弱,本不堪風吹雨打,卻又多受苦難折磨。 

  「劍」則可以指孟星魂的做人處事。劍有雙刃,傷人亦能傷己,同樣孟星魂的作戰方式也是如此。他用劍從事暗殺活動,不成功便成仁,恰如劍之雙刃;而當他愛上孫蝶以後,刺殺老伯的舉動也變得一體雙刃:殺吧,那是自己的岳父;不殺吧,又對不起高大姐。傅紅雪的刀刃永遠向外,孟星魂的劍鋒卻可能反戮自身。 

  至於「刀走白,劍走黑」〔注四〕一句,只是突發奇想。傅紅雪雖然不是好人家出身,可是他以拔刀術武林稱雄、多行合義,可以算得上「白道」。孟星魂則相反,儘管武功高強不落人後,身份卻是「見光死」,經常隱姓埋名,走的路子是不見天日的「黑道」。綜合以上所述,當可瞭解為何筆者形容二人為「刀走白,劍走黑」。

分卷討論

《天涯.明月.刀》之部──

劇情大綱 

  傅紅雪到鳳凰集,為的是去赴一個死亡約會──一年前向他挑戰、敗於他刀下的青年劍客燕南飛於此時此刻要把欠他的命還他。奇怪的是,不過才短短一年時間,四通八達的鳳凰集竟已成了廢墟,竟已成了個「死集」!傅紅雪殺敗燕南飛時,為了不讓他留有遺憾,承諾給他一年時間完成宿願。然而一年過去了,燕南飛的宿願仍未達成──他有一個想殺的人,始終殺不到。儘管如此,為了守信,他仍束手引頸就戮。但是事情並非這樣簡單──就在傅紅雪拔刀出鞘的前一刻,越俎代庖的暗殺者紛紛出籠。五行雙殺、鬼外婆、藏在馬鞍裏的毒蛇……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問題在於,燕南飛到底招了誰又惹了誰,對方非致他於死地不可?難道就是那個,他一直想殺卻又殺之不死的人?傅紅雪本就和燕無冤無仇,更準備與他化敵為友,可是救人比殺人更難上百倍,他將如何來應付這一股暗潮洶湧的武林漩渦?

重點分析

故事情節接續《邊城浪子》 

  「邊城浪子」系列〔注五〕的故事系統很奇怪,先寫出《九月鷹飛》的葉開,從葉開延伸出《天涯.明月.刀》的傅紅雪,最後才整個倒敍前情寫出《邊城浪子》。古龍年表裏頭說《邊城浪子》為《天涯》後傳有謬誤,應為前傳才對。因為傅紅雪在《邊城浪子》裏頭才只十七歲,身世未明,也未被翠濃欺騙;而《天涯》書中他已三十七歲,身世如同一團漿糊,對女性非常失望。本書最大的目的就是闡述傅紅雪如何從挫折中振作,而傅紅雪受挫的場面是在《邊城浪子》裏頭才看得見的。

公子羽的長生妙方 

  公子羽是一個典型──古龍每寫到「江湖奇人」必是權傾天下、財富數之不盡、有千萬死士為其賣命……。《流星》的老伯是如此、《天涯》的公子羽亦如是、甚至《白玉老虎》的兩大奇人都還帶有這種色彩。 

  公子羽的特色在於,他是一個垂垂老人,就算有權有勢、名利雙收,又怎麼樣呢?難道他還能走出戶外去創造傳說?於是他想出了一個長生妙方──吸收有為的年青人繼承自己之名。故事中的「公子羽」出現時戴著青銅面具,不是因為他像狄青那樣俊美、必須戴面具故做兇惡,而是公子羽根本就另有其人!這個構思令我想到「七武器系列」中「青龍會」的大頭目,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樣手法來表現?一個人之所以化身千萬,絕不是因為易容術的精妙,卻有可能是因為很多人繼承了同一名字。好比毒手藥王、天欲宮哥舒天〔注六〕,青龍會大頭目當然也可以利用相同的表現手法。

紅雪拔刀齋異軍突起 

  先解釋一下,我為什麼叫傅紅雪做「紅雪拔刀齋」?他又不是日本人。這是因為傅紅雪的武功根本就是東瀛拔刀術,其刀法秘訣就在於「眼明手快」。因為眼明,所以能看出對方招數將出未出的破綻;因為手快,所以出刀收刀只見白光一閃!來看一段書中對他練功的描寫:

  拇指歎道:「一個有羊癲瘋的跛子,居然能練成天下無雙的快刀。」 
  杜雷道:「他下過苦功,據說他每天至少要花四個時辰練刀,從四五歲的時候開始,每天就至少要拔刀一萬兩千次。」(p.91)


  據說傅紅雪練眼力時同時練拔刀,因為練眼力需要在全黑的密室中看一盞蠟燭看很久,如果不拔刀就會睡著。當然這是古龍一面之詞,大家可各憑常識判斷之。 

  由以上片段,我們看出傅紅雪有幾個特色:

  既是跛子,又有羊癲瘋,可是刀法卻超強。
  他的強,不是靠天資,完全是靠苦練,「鐵杵磨成繡花針」給練出來的。

  這代表什麼意思呢?代表古龍小說自傅紅雪以來就出現了大突破!古龍從「學習模仿期」到「榮華富貴期」以來,筆下主角幾乎都是天才,而且四肢健全五官端正,一直要到《天涯.明月.刀》才有所突破。他大膽起用一個「有羊癲瘋的跛子」當男主角,難道不是跟錢伯做對?但古龍運筆的大膽張狂、語不驚人死不休也正是他的作品可貴之處,試問金庸、梁羽生誰敢讓男主角跛腳外加羊癲瘋?就算金世遺在「毒手瘋丐」時期〔注六〕,也是用內力逼出紅疹,一散功又成翩翩美少年;楊過斷臂武功不減反增、還憑添不少男子氣概,都沒辦法寫出肢體殘缺者絕地求生的辛酸。然而古龍卻敢下驚人之筆寫一個資質平庸的殘障羊癲瘋患者,而且捧他作主角!以當時武俠小說景況而言,古龍此舉無異自掘墳墓,不過後人看來,卻非得豎起大姆指贊他一聲:「好!」

千變明月心荒誕不經 

  講完了優點來講缺點,本書之中最值得非議之人就是明月心。她有多重身份: 卓夫人(桌子)、明月心、唐藍,既長得像翠濃讓傅紅雪心痛、又可以扮做尼姑陪傅紅雪上床;更扯的是,她當「 卓夫人」時竟然天衣無縫,還得傅紅雪仔細聽聲音才認得出來!這是那一家整形外科,簡直太神奇了!古龍喜歡寫「漂亮的女人必為人盡可夫的婊子」,這是他個人喜好,我無權反對。問題是明月心的多變身份實在太也離奇,簡直沒法兒解釋了。古龍愛寫壞女人,最低限度,也得合情合理不是?

卷末小札 

  關於傅紅雪的討論,《邊城浪子》中還會探究,本文限於篇幅,就暫告一段落。就筆者本身而言,《邊城浪子》是古龍小說之中相當重要的一部作品,絕對不是小李飛刀的附庸,所以筆者總講「邊城浪子系列」,把《九月鷹飛》也歸入邊城三書之中。其實《九月鷹飛》在故事系統上應當屬於《多情劍客無情劍》的正宗續集才是,至於《飛刀.又見飛刀》……咱就別提了吧!


《流星.蝴蝶.劍》之部──

劇情大綱 

  殺手孟星魂,生命如同流星一般燦爛而短促,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每回出任務都是一場賭注:贏了得一命,輸了去一命;拿生命做籌碼的賭局沉重且苦悶,因此孟星魂放浪形骸,狂賭酗飲,就像劃過天際的流星,燃燒自己不為照亮別人,而是尋求毀滅。 

  孟星魂最後一樁任務──暗殺老伯。老伯就是孫玉伯,是神也是魔,雄踞黑道數十年,霸主之位屹立不搖。高老大下令四個月,要小孟提人頭來見,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孟星魂此去,是再也回不來了……

重點分析

鐵血江湖.背叛經典 

  《流星》在分類上應屬於「鐵血江湖派」,以組織鬥爭為主幹,闡述「背叛」的精髓。本書中最出色的反角當推律香川,作者花費了許多心思深入描寫。從婦人孺子般的外貌、深藏不露的暗器名家、近乎完美的做人處事到含冤莫白的受害者……巨細靡遺讓讀者完全感覺不到他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陰謀主持人。其間又放出陸漫天、馮浩這兩個釣餌首先「出櫃」模糊焦點,製造懸疑氣氛;等到老伯退無可退,把財產完全交給律香川時,才藉美人計讓他曝露狼子野心。古龍不厭其煩大肆鋪張,無非就是要凸顯律香川「深沈能忍」,這是一個野心家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德川家康有言:「杜鵑不啼,等待它啼。」律香川的恐怖不在於他的心狠,而在於他的堅忍──勾結屠大鵬不斷製造紛爭打擊老伯,害死孫劍韓棠把組織掏空,等到老伯孤立無援,非得倚靠自己時,再狠狠給他來這麼一下子,打落十八層地獄。 

  本書中描寫「背叛」幾乎已成經典,更利用「鐵血江湖」風格發揮其陽剛筆鋒,和心傷腸斷的《多情劍客無情劍》分庭抗禮。或謂古龍筆鋒極其陽剛,不像其他作家般軟弱無力,也許就是由此書得到的印象。

東西合璧.日月精華 

  《流星》的另一特點在於,同時吸收了東洋日本、西洋歐美的日月精華。 

  西洋方面,是小說《教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老伯」根本就是教父的翻版,黑道稱皇坐擁生殺大權,手下萬千死士奮不顧身……證據俯拾即是。 

  東洋方面,是日本民間故事「帶子狼」。老伯逃亡之時,水道出口看守人馬方中(本名方中駒)為了掩藏臥底身份,在破落的馬家驛安居立業、娶妻生子,就是「帶子狼」故事中柳生一族廣布全國的眼線──鄉里忍者「柳生之草」的翻版。在「帶子狼」故事中,擔任「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要為主上效忠。如果主上發出召集令,家中壯丁就要趕赴應召,從此拋棄原本身份成為「黑人」,家中其他成員則以自殺湮滅證據。 

  書中描寫馬方中之妻兒全不知情、遭到丈夫毒殺一事,想是為了增添戲劇效果而做的設計。因為在「帶子狼」故事中「柳生之草」是可以代代傳承的,一家三口裏頭中堅份子的兒子或是父親受到徵召,剩下的老弱婦孺就隨之自殺以示其忠。這關係到日本人的民族性、對組織的向心力,如果硬搬硬套,未免有悖倫常。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道《流星》中的人性乃是被扭曲的人性,因為人本自私,不可能為了什麼「老伯」在地下水道苦捱十三年變成瞎子,或者怕洩露老伯蹤跡全家自殺。剛開始我舉雙手贊成,現在則持保留態度。且看《教父》的故事有口皆碑、「帶子狼」在日本家喻戶曉,如果這些東西純屬虛構、只是扭曲捏造,又怎會為人津津樂道呢?一定是人性中有這樣隱而不顯的一面,才會引起共鳴嘛!差別只在於所處環境如何罷了。

冠蓋滿京華.殺手獨憔悴〔注八〕 

  或謂古龍擅寫黑道殺手,筆者看來,總還是和此書脫不了關係。 

  本書中殺手有兩類,一是身不由己型,譬若葉翔、孟星魂,他們殺人是為了生活。古龍說他們:「不殺人,就得死!」是籠統了些,看不出個所以然,其實人生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的。好比白羽,名列北派五家,卻對武俠小說極度厭惡。他總想抒發議論救國救民,卻落得寫武俠小說煮字療饑。他寫得一手好小說,可是又痛恨寫小說。這樣的人,豈非就很「孟星魂」嗎?明明很會殺人,卻又憎恨殺人,正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另一類殺手是韓棠,天生的嗜血狂魔。在武俠小說中這類人物絕對會是反派,沒有人敢正面描寫,一方面怕巿場反應不佳;二方面怕觀眾心生反感。一般來說,外國作家下筆較無禁忌,就敢於碰觸這類限級題材,譬若湯瑪士.哈裏斯的「人魔三部曲」,就是滿好的例證。至於武俠小說嘛,基於巿場考慮和讀者需求,恐怕是很難有些驚悚傑作。 

  古龍在本書中把焦點放在第一類殺手,殺了人自己也難過的殺手。藉由殺手緊張刺激的生活和憂鬱苦悶的內心製造劇情衝突,進而描寫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葉翔和孟星魂可比一心同體,葉翔的寫照就是孟星魂可能的歸宿:失敗了一次就永遠不能振作,只能醉生夢死聊渡餘生。孟星魂幸運地吸收了前人經驗,及時脫離高大姐,為了小蝶倒戈向老伯靠近,終於能得到平穩安定的生活。這一切,有大部份是葉翔用風中殘燭般的生命給他換來的!因此觀看本書對於葉孟二人的互動不可不察,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本是人類生活進步的奠基。

流淚眼看流淚眼.傷心人遇傷心人 

  最後來講小孟和小蝶的愛情故事:殺手的另一半,究竟該是怎樣的女人?古龍筆下的小蝶提供了某種可能性。小蝶本名孫蝶,老爹叫做孫玉伯,古龍從故事開場就把她埋兵伏將,因為老伯根本不認她這個女兒──十八歲就跟別人偷生孩子,這種事情不是任何一個為人父者能有氣度去包容的。 

  小蝶的個性激烈而叛逆,卻又深思熟慮。她明知道只要供出孩子的爹,就能父女和解,可是她死都不說──因為那個人掌握了老伯太多秘密。雖然她沒結婚,卻也苦受情夫虐待摧殘,為了反叛抗議,她每晚出門勾引男人,直到遇上河邊找死的孟星魂。 

  孟星魂和小蝶可說是同病相憐,彼此都有不為人知的滿腹辛酸,都需要異性朋友的真心慰藉。他倆的愛情故事看來十分詭異,又似有幾分道理。試想孟星魂一個無名殺手,要怎樣有機會認識豪門千金?除非是對方墮落到和他同等境界嘛!小蝶的身世飄零和孟星魂的孤苦無依正好就成了對彼此無窮無盡的吸引力,推究起來也還算合理。

卷末小札 

  看完《流星》,突然想到溫瑞安。他應該對此書感觸良多吧!溫氏作品幾乎本本不離「背叛」,己方之人突然倒戈相向造成情勢豬羊逆轉,這早已成為溫派小說的公式套路。感覺就像抗日劇中,無惡不作的大漢奸突然拔槍射擊日本軍官,然後面對鏡頭說:「長江一號,黃河一號,一直都沒有告訴你們,其實我是珠江一號。」一樣地好笑。 

  也許「說英雄.誰是英雄」這個系列本身就受了不少《流星》的影響,不然蘇夢枕怎麼會和老伯異曲同工,利用床板翻轉逃跑呢?而組織鬥爭的議題在溫派小說中又是自此系列才開始發展,可疑呀……。

注釋

〔注一〕指古龍從《絕代雙驕》(1967)至《天涯.明月.刀》(1975)之間的作品。
〔注二〕書中原句指刀,不過古龍小說經常以兵器喻人。
〔注三〕疑似模仿小仲馬名著《茶花女》所設計出來的角色。
〔注四〕原意指刀劍攻擊的方式不同。刀多直砍橫劈,力碰硬拚,是謂「走白」。劍則乘虛蹈隙、攻敵無備,是謂                「走黑」。
〔注五〕指《邊城浪子》、《九月鷹飛》、《天涯.明月.刀》三書。
〔注六〕毒手藥王事,參看金庸《飛狐外傳》、天欲宮哥舒天事,參看溫瑞安《賴藥兒》(布衣神相系列)
〔注七〕請參閱梁羽生《冰川天女傳》。
〔注八〕這句話是溫里安先提出的,因為他很在意這種事情, 所以我特別注明。(如有雷同,純屬抄他)

參考資料

《天涯.明月.刀》古龍著 漢麟出版 民國67年元月出版
                  民國67年9月再版
《流星.蝴蝶.劍》古龍著 桂冠出版 民國 66年3月20日初版
《武俠五大家品賞》下冊 陳墨著 風雲時代出版 2001年7月初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