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蘇東坡傳

在所有名詩人中,我最喜歡蘇東坡。無論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惆悵,還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的灑脫,蘇東坡的詞文字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內含一種迷人的風韻,每次咀嚼,都能嚼出一些新滋味來,一旦入了眼,就很難忘記。
 
以往,我只有從少數幾首詞來認識、欣賞、喜愛蘇東坡,直到讀了林語堂(以英文寫成)的這本『蘇東坡傳』,才真正對蘇東坡有了比較全盤性的了解。林語堂自言是個蘇東坡迷,移民美國時,不忘把笨重的史料一併帶去;本著粉絲的瘋狂收集精神,只要是跟蘇東坡有關的隻字片語,舉凡蘇東坡本人的手稿、蘇東坡的親友同事或門生等當代文人在日記、筆記或作品中留下的側寫紀錄、歷代學者研究註解的各種書籍,及其他崇拜蘇東坡的文人提到蘇東坡的片段(比如陸游參訪蘇東坡故居的遊記)等,他也全一一拜讀過,還在這本書的最後特別劃出一個章節,系統性地分類這些參考書目,除了簡單介紹內容以外,也註明比較值得參考的,對喜愛並想多了解蘇東坡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整理。
 
正因為林語堂熱愛蘇東坡,他寫的『蘇東坡傳』自然不同於純為了出版社出書計劃而寫的傳記。除了考證詳實嚴謹,放在書中的資訊,無一沒有出處以外,史料經過他的消化整理,所呈現出來的風貌也相當通俗淺白,完全沒有一般學者寫作時枯躁乾澀的毛病。也因為這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外國人,一些被我們視為「常識」的專有名詞,林語堂都不厭其煩地介紹、解釋一遍,因此把它當成宋朝文化、生活方式、地理歷史的入門書來讀也無不可,還能不時看到有趣的八卦及珍貴的秘辛哩。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雖然林語堂寫得精彩,譯者也譯得生動流暢,但引用蘇東坡散文、書信、奏章的部分,林語堂寫作時是譯成現代英文,因此西方讀者沒有理解困難的問題,回頭譯成中文時,譯者卻是找來原文直接貼上。雖說額外加註這些文章不是譯者的工作,但對我們這些現代讀者來說,文言文若沒有白話譯文實在有點難以下嚥。我就是被這些文言文卡住,閱讀速度才老是快不起來。因此,衷心希望出版社將來能推出一個更貼心的版本,至少在文章後附上生難字詞的注釋,好讓一般讀者不至於理解困難,而放棄了這本好書。
 
XXXX
 
看了林語堂的介紹,才知道蘇東坡不只是個大詩人、大文豪,還有建築、工程、書法、繪畫、醫理、烹飪等多項才華。他的多才除了來自天賦,也來自永不枯竭的好奇心。他對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好像總是很有興趣,很有勇於嘗試的精神,不但自己釀過酒(但似乎不太成功)、做過硯台(為此差點把房子燒了),為了養生成仙,也研習過瑜伽術和靜坐,當真是活到老學到老,到死都不失赤子之心。比起他的才情,這性情中人的一面,對我而言更加可愛,也更加可敬。
 
蘇東坡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名滿天下。平民百姓喜歡他,文人大官崇拜他,皇帝讀了他的文章,也會放下筷子讚嘆一番,有如天之驕子。但是,他的天才雖然為他帶來名聲、榮耀及各種禮遇(使他就算被貶也不致於日子太難過),正直又直言不諱的個性,卻也為他招來不少災禍。比如「烏台詩案」就起因於反對王安石新政所寫的詩文。換作別人也就罷了,但蘇東坡的詩文是街頭巷尾爭相傳誦的,對社會的影響太大,政敵自然非把他當成眼中釘,徹底查辦不可。
 
弔詭的是,這次詩案倒楣了蘇東坡,讓他吃了四個多月牢飯,卻造福了後世的文史研究者。因為調查當局要蘇東坡逐字逐句解釋他詩文中的典故和創作動機等,省去不少後世學者查證考據上的麻煩。這就像納粹殘忍的人體實驗日後反而幫助醫學快速進步一樣,人生中的矛盾與諷刺,有時真令人不知該哭還該笑。
 
總之,不擅打官腔加上「一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的政治之路走得很坎坷,一路都被政敵百般打壓。也不知為什麼,宋朝皇帝們右手握著他的稿子稱讚,左手卻簽署貶黜他的文件,欣賞他卻不禮遇重用他;他生命中的貴人──三任賢德溫柔的妻子、幾任賢明的太后──雖然將他的政治生命拉抬到高峰,卻個個早死,使他始終像飛蓬柳絮一樣,難以在一個地方落地生根。終其一生,他幾乎沒在一個地方住超過三年。
 
然而,輝煌的光輝,總要在黑暗中才能顯現。若不是這一連串打擊,也不能襯出蘇東坡高潔的情操來。他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無論政治生涯遭遇到什麼挫折,被貶到什麼荒涼偏僻的地方,總能隨遇而安,自得其樂,用詩人的眼光把所到之處看得比實際上更美。他「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任何階級出身的人,都能和他成為朋友。因此,當章惇瘋狂報復元祐黨人,把蘇東坡一併貶到惠州時,他的詩文中照樣流露愉快閒適的心情,把章惇氣得要命:「蘇東坡被貶,竟然還過得這麼爽?!」當下又把他貶到海南島去。
 
雖然這回南方溼熱的環境、貧乏的物資及不同的飲食習慣真正讓蘇東坡體會到苦不堪言的滋味,幾乎要「吃陽光」解飢,但他依然盡力為艱困的生活尋找樂子,人生態度依然正面樂觀,正如他那首《定風波》所說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他始終看得很開。也多虧蘇東坡這份豁達,我在讀他那一長串飄零的經歷時,才很少沉重苦悶,只覺得輕鬆有趣,親切自然。
 
蘇東坡是個擇善固執的傻瓜,在歐陽修、司馬光等人一一求去的時候,他始終「學不乖」,不肯裝聾作啞獨善其身,幾乎是以一人之力在對抗整個黑暗的政治環境。一般文人學者見「時不我予」,政客小人清之不盡除之不竭,大都懷著「反正憑我一人也改變不了什麼」的念頭,辭官歸隱去了,頂多平時寫文章嘴炮一下,蘇東坡卻不同。他想遠離的只是權力核心,離了高位,他仍想在地方上為百姓謀福利。不管得勢還是失勢,他一直在盡力改善百姓的生活:建蘇堤、疏運河、引西湖水、蓋醫院、賑水災、為殺嬰宰牛的習俗請願、替無名屍掘萬人塚……所有作為總是懷著一顆與人為善的仁心,看著看著我常忍不住熱淚盈眶,不敢相信世上真有這麼偉大的靈魂,好像一切邪惡都無法侵擾他,任何髒污都無法污染他一樣。他只是秉持著熱愛世人的原則在待人處世,就算窮困潦倒三餐不濟,一生顛沛流離,也不會自哀自憐,怨恨把他逼到絕境的人。
 
蘇東坡說他「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話特別令我感動。他憎惡的是人性中的惡,以及殘害人民的惡行,對當事者並沒有以牙還牙的念頭。後來蘇東坡獲得赦免,換章惇失勢被貶的時候,他兒子擔心蘇東坡會趁機報復,寫信向蘇東坡探口風,結果蘇東坡在回信裡,不但不曾對章惇過去的迫害記恨,不帶絲毫幸災樂禍的態度,反而表達對章惇的關心。對這個年輕時代的好友,蘇東坡顯然是「君對我不仁,我不能對君不義」,頂多寫寓言或小故事開開玩笑,嘲弄嘲弄罷了。
 
說真的,我看這本書時,常有一種錯覺,好像在看古龍小說中的人物一樣(印象中古龍的確很欣賞蘇東坡)。蘇東坡不計前嫌的胸襟、幫助弱小的仁慈,以及老忍不住對迫害自己的人出言相譏的直性子,總會讓我想起李尋歡。但他沒有李尋歡的失意和寂寞,因為他也像陸小鳳,有滿天下的朋友,及一顆愉快樂觀的心靈。蘇東坡是可愛的,是屬於眾人的,就算是理念和他不同的王安石,老了依然能對座聊佛下棋。蘇東坡雖然深知人性醜惡的一面,也看盡世態炎涼,依然願意親近人群,接觸這個世界,或許就是因為如此,他才能看見世界光明美麗的一面,才能寫出那麼多感動人心的詩句吧。


XXXX
 
雖說林語堂是個蘇東坡迷,也反對王安石的新政,但這本書對王安石的評價還算中肯,讓我對這個充滿爭議的人物又愛又恨。正如他的反對者所說的,王安石並不是壞人,他對名利沒有興趣,對吃穿也不注重,常常不梳洗就出外見客,而被批評太過矯情。有個關於他的小故事,描述有個人跟王夫人說王安石最喜歡吃某一道菜,王夫人問他怎麼知道,他說王安石吃飯時只挾放在面前那道菜。王夫人聞言會意,要那人下次把另一道菜擺在王安石面前看看,結果王安石果然也只吃那道菜。原來他吃飯時心不在焉,都在思考國家大事,面前有什麼就挾什麼,就算擺的是魚食,吃了也渾然不覺。
 
王安石很早就展現出過人的見識。與一般恨不得早日擠進政治核心的文人不同,他考取功名後,並不想留在京師,只想到各州做地方官,探查民情,磨練能力。直到十幾年過去,在地方上做出了一番成績,有了一些聲望,覺得時機成熟了,才洋洋灑灑寫一篇萬言書給宋仁宗,提出改革的要求。可見王安石是懷有一腔熱血要強國富民的,他的失敗,只能說是固執偏激的性格所造成的必然命運。
 
詳情還要再多作研究,但就書中提供的資訊來看,王安石雖然有才華,卻和蘇東坡類似,都不擅長用圓融的手段經營官場上的人際關係。但舉凡大肆改革,一定會引起朝野軒然大波,一旦處理不佳,就會事倍功半。王安石在這方面顯然不夠細心,遇到司馬光等老臣一致反對時,沒設法用溫和的態度去溝通協調,自認新法是正確的,就義無反顧且不容置疑地去做,手段相當激烈,以致有能力的人才大量流失,看不下去的自己辭官,激烈反對的則被貶官,最後只剩下一批趨炎附勢的小人,不是幫著隱瞞新法的種種弊端,就是忙著鬥垮反對派的勢力,在這種情況下,改革怎麼可能會成功呢?

或許就是因為王安石既非貪官污吏,也不是政客小人,因此我固然氣他對蘇東坡的迫害,見到他後來的失意,還是忍不住對他付出幾分同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yo 的頭像
    Lyo

    雜草哲學~Lyo的點點滴滴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