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痛失愛女的中學女老師發現女兒的死不是意外,而是班上的兩個男同學所預謀殺害,為了讓他們嘗到和女兒同樣的痛苦,她以「借刀殺人」的方式展開報復,讓他們在巨大的精神折磨下,一步步走向毀滅。
加害者、受害者,在這樣的迴圈中,界限似乎模糊了。
我上課時,要是小朋友打起架來,問起原因,說是誰先動手打他,我會這麼說:「你喜不喜歡被打?你覺得打人對不對?如果你不喜歡被打,也覺得打人不對,為什麼他打你,你就要打回去?這樣你不就和他做了一樣的事嗎?」
那兩個男學生的所做所為確實令人髮指,身為母親,女老師內心的痛苦與怨恨也可想而知。但就像漫畫『風火英雄』所說的,若沒有人在某處斬斷仇恨之線,仇恨的漣漪就會逐漸擴大,最後一發不可收拾。冤冤相報何時了?女老師像男學生毀了她最重要的女兒一樣,毀了男學生心愛的人,若男學生一輩子走不出這陰影,在她好不容易找到第二個幸福時,無所不用其極地加以破壞,最後,又是誰成功報復了誰?
小說『卡瑪俱樂部』中,女主角認為報應遙遙無期,因此決定像美少女戰士一樣「代替上天施加懲罰」,好讓傷害自己的人沒有好日子過。但是,施行各種報復,其實就等於在做壞事害人,若因果真有報,最後終會報到自己頭上來的。既然對方做錯了事該受懲罰,我們又何必自己往這渾水裡跳,陪那人一起下地獄呢?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看完兩個少年的「告白」,我有這種感覺。他們也是大人不當的生養方式所造成的可憐產物,內心恐懼不安,卻找不到適當的管道發洩,只能用殘忍的罪行來肯定自己的存在。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不是加害者,而是被害者。那麼我們該同情他們,認為他們的所做所為都是情有可原,值得原諒的嗎?
每個人都有內心的「罩門」,都有必得單獨面對的人生關卡。誰該同情?誰該譴責?本就沒有絕對。就連法律也只是個相對的概念。因為人性兼具善惡,為了懲惡揚善,才制訂一套大家都得遵守的規範,以保障大多數人的權益。因此,無論是誰,無論出自何種動機,只要選擇成為加害者,就該受到譴責,我是這麼認為的。
善惡不是絕對 剛看完這本書時,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就連看完『白夜行』時,都不曾感受到這樣強烈的黑暗。仔細推敲起來,或許是因為作者將重點放在人們的黑暗面,集中探討人性中醜惡的部分,光明面卻略過不提之故。
書中每個角色,無論是前述的女老師與男同學,還是急於膨脹自我形象的菜鳥教師、宛如審判女巫般群起棒打落水狗的全班同學、明知真相卻秘而不宣以致釀成悲劇的女班長、溺愛兒子是非不分的母親,人人都或多或少助長了罪惡,在這起悲劇中,沒有人可以徹底置身事外,聲稱無辜。 所以我覺得看這本書不只需要很強韌的神經,同時觀念也要清楚,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被這股黑暗所影響、誤導,甚至吞噬。
什麼觀念要清楚?就是世上沒有絕對的惡,也沒有絕對的善這一點。正如書中所述,沒有人是打出生起就認為殺人是種罪惡,都是被教導而來的。所謂是非對錯都是在「情境」之下的判斷,這判斷又是受當時的社會風氣與道德觀念所左右,隨著時代演變,不斷在變化。因此,設法從這樣的制約中跳脫出來,從上方俯瞰一切,不斷地思考、質疑,才不會在巨大的時代潮流中迷失自己。
人都是複雜而矛盾的,就像女老師將道德掛在嘴上,卻做出反道德的報復行動;班長陳述是否該對殺人犯進行審判的見解,卻一邊在策劃恐怖的毒害行動;男學生左一句笨蛋右一句笨蛋地瞧不起身邊的人,卻忘了自己正是受到這些「笨蛋」的庇護和幫助才能活在世上。
我們沒有必要把目光放在書中描述的邪惡與不堪,變得絕望、消極、悲觀,而應該反過來,把這樣的負面能量轉為自身的正面能量,不重蹈角色們的錯誤,過得積極、快樂,那才是一種收穫。
大部分的人多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讚賞,但是做好事做大事太困難了,那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呢?譴責做壞事的人就好了。話雖如此,率先糾舉的人,站在糾舉最前線的人還是需要相當勇氣的,但是跟著打落水狗就簡單了。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這麼做除了當好人,還能發洩日常的壓力,豈不是一舉數得的樂事麼?而且一旦嚐過甜頭,一次制裁結束後為了獲得新的快感就會找尋下一個制裁對象吧。一開始的目的是要糾舉壞人,漸漸地就變成強行創造出制裁對象了。
──節錄自『告白』
書中的男學生十三歲,介於大人和小孩間的敏感年齡。
小五、小六到高中,是一個人的人格形塑時期。這段時間,人的思想漸趨成熟,開始會去思考何謂自我、何謂生存,找尋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最為脆弱徬徨,也最為高傲勇敢的時期。青少年不像大人會瞻前顧後,他們勇於逐夢、追求與眾不同,同時又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從外表看來,他們已具有大人的雛形,卻不是完全的大人;天真稚氣,卻硬要充成熟;能夠侃侃而談自己的見解,許多觀念卻又似是而非;不屑於大人的現實世故,卻又經不起跌倒的挫折。特別在現代少子化社會裡,在父母寵愛下長大的孩子,一方面急於脫離父母保護的羽翼,一方面又容易依賴父母無限的付出,動不動就設法逃避。
這樣的巨大矛盾,正是罪惡絕佳的溫床。
於是,許多半生不熟、充滿不確定感,又容易憤世嫉俗的青少年,為了向父母師長證明自己,就這樣犯了罪。
在現階段,或許他們毫無悔意,因為在他們看來,有充分的理由做這種事。但十幾二十年後,當他們在社會上經過一番歷練,見識到學校和家庭以外更廣大的世界,思想觀念有所改變,對於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或許會有不同的體悟也說不定。 就是因為這樣,政府才會制定少年法,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但是,一味用少年法來保障無所顧忌的青少年,是不是反而會助長他們犯罪的風氣,違害了其他人「生」的權利呢?
我認為書中的女老師說得對:與其因為犯罪手法越來越殘忍,犯罪年齡漸趨下降,而在輿論壓力下,把少年法的保護範圍從十六歲下修到十四歲,還不如減低對犯罪事件的討論與報導。
越是煞有其事地報導兇手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分析他的心理狀態,用長時間大篇幅的報導弄得舉國皆知,就越容易給青少年一個錯誤的觀念:只要犯罪,而且是越殘忍的罪,就能受到越大的矚目,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明星」。如果做好事只能搏得一個小小的報導欄位,壓根兒沒有人注意,何不轉而犯罪?這社會就像嗜血的蒼蠅一樣,只對血腥味有所反應。 這,難道是我們期望的結果?
我們要的是一群經過媒體渲染後,盲目崇拜犯罪者的青少年?還是一群眼見所有人都把犯罪者當成蠢蛋,不屑一顧,因此也跟著爭先恐後與這種人撇清關係的青少年?
我們要的是那一種呢?
不甘平凡
書中綽號「維特」的菜鳥老師,因為崇拜轟動全國的「熱血教師」,渴望追尋他的腳步,忽視了學生的心情,一味追求自我滿足,反而給學生帶來更龐大的壓力。
對此,我頗有感觸。
或許我們都在無意識中,渴望成為別人的「救贖者」也說不定。因為想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生存的意義;因為想被別人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因為缺乏自信、感到寂寞、不甘於平凡,而希望自己至少在某些人心目中,是個難以取代的偉大存在。
但這樣的想法是不是錯的呢?越是從各種角度切入,試著讓自己面面俱到,就越是徬徨無所適從。小說中譴責熱血教師向來的作為:為少數問題學生停下課業,對全班說理,等於是賠上了大多數同學求知的權利。但若老師一律不理會學生內心的苦惱與問題,不做任何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只求順利趕上課程進度,滿足大家求知的部分,這,不會太冷漠了一點嗎?
無論如何,每個人都希望成就一番事業,做一個重要的人物,至少是無庸置疑的。書中的男學生認為一般人老愛說犯罪者「內心黑暗」,試著找出他們黑暗的源頭,都是老掉牙的「陳腔爛調」,這些台詞已經聽膩了。但當他將過去娓娓道來,卻又正符合這樣的論述。
這讓我想到,或許他對「分析內心」的反感,只是不願承認自己到頭來只是個庸俗的平凡人,一點也不特別,這個事實而已。
結語
最初翻開這本小說,原本只想當做吃早餐時的調劑,看看是什麼原因讓它名利雙收,無論原作還是改編電影都掀起一股話題熱潮。想不到接下來幾個小時,我就這樣無可自拔地陷了下去,竟一反最近「同時讀好幾本書,一次只讀一點」的模式,一口氣看完了。好在看過電影的朋友願意撥空跟我討論了近兩個小時,讓我的情緒得以平復下來,換個方式去冷靜思考,否則接下來幾天真不知該怎麼度過。
其實書中不少論點我都很喜歡,也很贊同。諸如對犯罪、對青少年、對人生的省思,都給我醍醐灌頂的感覺,提供我各種嶄新的思考角度,激發更多想法出來。它的書寫方式獨樹一幟,每章都是一個人物的「告白」,雖然描述的是同一段時期的經歷,卻因為人物的個性立場不同,而有全然不同的風貌。
也就是說,這故事最大的懸疑和謎題,不在於事件本身,而是「人心」。只看表面所呈現的事實,很多事只能靠推斷,但當真相透過各種人的「告白」逐步揭露,先前的想法不斷被推翻(比如男學生想殺人,不是為了滿足虛榮心,而是為了引起母親注意),那種驚訝與震撼,不亞於看見一個複雜的神秘案件被偵破。
只是,看到「好」與「壞」在書中不斷重新洗牌,我把這本書買回家收藏的衝動也逐漸平淡,等我看完毫無救贖、寬恕或光明可言的結尾後,便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對我而言,這本書是值得一看,但不值得一看再看。近乎病態的人心,實在也無需過度關注咀嚼(除非個人興趣是研究人性暗黑學)。
最後我很好奇,男學生(渡邊修哉)的母親究竟對女老師說了什麼?似乎也是她的話,使女老師下了最後的決心。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