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龍的小說風格尤其到了中晚期,一直給我一種說書人的感覺。他常說某某某的故事到一小段落,就要停下來抒發一下對人生的感慨、對劇中人物所作所為的評論。我不否認這些文字是吸引我喜愛他小說的一個原因,其中也常有令人低迴許久、感觸良多的極品,但當這些文字顯得有些喧賓奪主時,就另當別論了。在我的感覺裡大概就是這種情況。
看這部小說有點像在洗三溫暖。開頭覺得既幽默又有趣、既特別又溫馨;接著覺得有些古怪,有些令人不舒服;看到中途又感動得無以復加、熱淚盈眶,以為這是倒吃甘蔗,越後面越精彩;想不到結局卻是老套得令人愕然,交代不清地令人覺得受騙,使我對這部作品的整體感覺由"極佳"掉到了"中等"。還沒掉到"差"的地步,只因我實在太愛這部小說的四個主角。像他們這種平凡中見不平凡,不平凡中卻有平凡的可愛角色,在英雄如雲的武俠小說中算是異數。但不管怎麼說,情節上的不合理和結構上的不完整,還是使我無法把對它的評價再升一層。
之前本來只是迷迷糊糊地覺得古龍寫的武俠有點小毛病,但毛病在那裡實在說不太上來,現在倒漸漸有點摸著了輪廓。首先,古龍太喜歡寫"奇",也"奇"得過份了些。當然這情況在他一些佳作中不但不算是毛病,反而很有風格,更顯其精彩;但在這部小說中顯是用得不太成功。
比如金大帥。原以為金大帥才是真正的南宮醜,所以燕七收放暗器的功力雖然高於郭大路,還是要叫他去套金大帥的金彈子,不敢自己出頭;梅汝男和他那麼熟,想必也是應了她之前告訴過郭大路等人的話:「我們家和南宮醜是好友。」想不到全料錯了。那燕七為何在他面前連頭都垂得低低的,金大帥又為何會說:「我早知道是你出的主意?」難道因為金大帥也是南宮醜的朋友,所以認得南宮醜的女兒?
就連玉玲瓏的第一次出場,都給人一種為出場而出場的不自然感,武功同樣被捧上半天高。或許這就是古龍的童話模式,讓出場角色總能動也不動,就給人致命一擊;手總能只輕輕一撫,就能發出最厲害的殺手。但若用得浮濫,讀到後來發現這樣一個角色並不是什麼"大腳",只是個出場不到數秒便翹辮子的小配角,感覺也就不那麼令人愉快且信服了。很多批評古龍的人說他缺乏武打時的想像力,或許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此。若能將具備這種來無影去無蹤功力者縮小範圍,效果想必會好很多。
以上都還只是結構與情節合理性的問題,只要故事夠感人、人物夠魅力,仍可勉強接受。但回到最初的問題,古龍的文字在這部小說不但極精簡,對話不但極長(是指篇幅而非內容)、極多且分割極細,甚至很多根本是寥寥數句就能交代完的;一些文字的繞口令也有些不知所云,如"只要是人就會...某某某是人,所以某某某會...";且許多部份,文字和對話甚至比情節發展更多,這就有點拖戲之嫌了。當然我不否認這部小說之所以吸引人,許多來自它幽默有趣的抬槓,但在不必要之處用得太多也是會令人反感。有時甚至給我一種感覺,古龍是為了寫這些文字旁白(即歌頌友情的偉大等等)才想了這些故事、這些角色來陪襯,使它不致於只是一部說教書;而不是藉這些故事、這些角色來說明這些道理。
其實古龍真的可以不必加這麼多解釋,告訴我們郭大路他們的情操是多麼偉大、真情是人生多麼必需之物,他只需要把故事說得精彩動人,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即可。否則即使古龍沒這意思,我都覺得他意在說教了。難道有人看完之後,還會認為郭大路和燕七寧可忍受飢餓甚至死亡,也不向可能是林太平仇家的人吐露他的行蹤,不夠偉大、不夠朋友?在王動有困難時,其它三人不但不棄他而去,還甘願在他屋外忍受飢餓和寒冷為他守崗,不算是高貴的友情表現?若有人說他看了還體會不出這些,我倒要先懷疑他腦中裝的是不是豆腐了。因而這些文字對我來說不但無法為小說加分,反而有畫蛇添足之嫌。每每當我被郭大路、林太平、王動、燕七、紅娘子他們的真情感動得熱淚盈眶,心頭激動得無法自己時,偏會出現這樣的一堆文字來澆熄我的熱情,讓我從故事中回到現實,怎能令我不氣?
原文發表於2004.9.6
看這部小說有點像在洗三溫暖。開頭覺得既幽默又有趣、既特別又溫馨;接著覺得有些古怪,有些令人不舒服;看到中途又感動得無以復加、熱淚盈眶,以為這是倒吃甘蔗,越後面越精彩;想不到結局卻是老套得令人愕然,交代不清地令人覺得受騙,使我對這部作品的整體感覺由"極佳"掉到了"中等"。還沒掉到"差"的地步,只因我實在太愛這部小說的四個主角。像他們這種平凡中見不平凡,不平凡中卻有平凡的可愛角色,在英雄如雲的武俠小說中算是異數。但不管怎麼說,情節上的不合理和結構上的不完整,還是使我無法把對它的評價再升一層。
之前本來只是迷迷糊糊地覺得古龍寫的武俠有點小毛病,但毛病在那裡實在說不太上來,現在倒漸漸有點摸著了輪廓。首先,古龍太喜歡寫"奇",也"奇"得過份了些。當然這情況在他一些佳作中不但不算是毛病,反而很有風格,更顯其精彩;但在這部小說中顯是用得不太成功。
比如金大帥。原以為金大帥才是真正的南宮醜,所以燕七收放暗器的功力雖然高於郭大路,還是要叫他去套金大帥的金彈子,不敢自己出頭;梅汝男和他那麼熟,想必也是應了她之前告訴過郭大路等人的話:「我們家和南宮醜是好友。」想不到全料錯了。那燕七為何在他面前連頭都垂得低低的,金大帥又為何會說:「我早知道是你出的主意?」難道因為金大帥也是南宮醜的朋友,所以認得南宮醜的女兒?
就連玉玲瓏的第一次出場,都給人一種為出場而出場的不自然感,武功同樣被捧上半天高。或許這就是古龍的童話模式,讓出場角色總能動也不動,就給人致命一擊;手總能只輕輕一撫,就能發出最厲害的殺手。但若用得浮濫,讀到後來發現這樣一個角色並不是什麼"大腳",只是個出場不到數秒便翹辮子的小配角,感覺也就不那麼令人愉快且信服了。很多批評古龍的人說他缺乏武打時的想像力,或許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此。若能將具備這種來無影去無蹤功力者縮小範圍,效果想必會好很多。
以上都還只是結構與情節合理性的問題,只要故事夠感人、人物夠魅力,仍可勉強接受。但回到最初的問題,古龍的文字在這部小說不但極精簡,對話不但極長(是指篇幅而非內容)、極多且分割極細,甚至很多根本是寥寥數句就能交代完的;一些文字的繞口令也有些不知所云,如"只要是人就會...某某某是人,所以某某某會...";且許多部份,文字和對話甚至比情節發展更多,這就有點拖戲之嫌了。當然我不否認這部小說之所以吸引人,許多來自它幽默有趣的抬槓,但在不必要之處用得太多也是會令人反感。有時甚至給我一種感覺,古龍是為了寫這些文字旁白(即歌頌友情的偉大等等)才想了這些故事、這些角色來陪襯,使它不致於只是一部說教書;而不是藉這些故事、這些角色來說明這些道理。
其實古龍真的可以不必加這麼多解釋,告訴我們郭大路他們的情操是多麼偉大、真情是人生多麼必需之物,他只需要把故事說得精彩動人,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即可。否則即使古龍沒這意思,我都覺得他意在說教了。難道有人看完之後,還會認為郭大路和燕七寧可忍受飢餓甚至死亡,也不向可能是林太平仇家的人吐露他的行蹤,不夠偉大、不夠朋友?在王動有困難時,其它三人不但不棄他而去,還甘願在他屋外忍受飢餓和寒冷為他守崗,不算是高貴的友情表現?若有人說他看了還體會不出這些,我倒要先懷疑他腦中裝的是不是豆腐了。因而這些文字對我來說不但無法為小說加分,反而有畫蛇添足之嫌。每每當我被郭大路、林太平、王動、燕七、紅娘子他們的真情感動得熱淚盈眶,心頭激動得無法自己時,偏會出現這樣的一堆文字來澆熄我的熱情,讓我從故事中回到現實,怎能令我不氣?
原文發表於2004.9.6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