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昨天為止都讓我大為叫好的"我在墾丁,天氣晴",還是如我所擔心地變調了。從11集後半開始,我就看得越來越不開心,不是因為劇情走向變沉重,開始扯入改革墾丁的BOT案及渡假村的建設案,而是因為故事風格漸漸不如前半那麼清新,開始大灑狗血,很多情節都看得很不舒服;主要角色給我的認同感也漸趨薄弱之故。

鐘漢文,我真的很想給他當頭棒喝。

一、二集我曾對這個角色反感過,一度無法理解為何台劇版對他一片好評,豆導也說他是"最懂人生哲理的人"。因為他一出場,就對一個甚至連留言他都看不懂意思、更別提小說內容的網路暢銷作家大為迷戀,為了回覆讓她印象深刻的留言,不惜在亮亮上班時間三番兩次去吵她、要她馬上幫忙,若亮亮在開會或作導覽,無法接他手機,他甚至電腦一抱就衝去她辦公室大聲嚷嚷地找她。(亮亮之所以沒被炒魷魚...只能說墾丁人情味特別濃吧XD) 種種行為真的讓我難以接受。然而,到了三、四集,編劇漸漸讓我看見漢文這個人的優點---雖然做事顧前不顧後,卻很有義氣,樂觀也客觀,就算朋友對自己發脾氣,情緒也很少被牽動而跟著對方生氣,反而能冷靜地試著平撫對方的情緒,因此他往往是亮亮、阿南、阿佐等人之間的和事佬;而他對阿南說的那番"衝浪精神理論"及對亮亮說的"寄居蟹理論",也很讓我感動,覺得他雖然腦筋不好,卻很有人生智慧,因此反而能安慰甚至開導腦筋比他好的阿南、亮亮、曉緯,就像墾丁溫暖的陽光般照耀著大家、像墾丁的大海一樣包容著所有不愉快。

但和曉緯交往後,如同阿佐賭氣時說的,漢文變得和以前不太一樣了。衝浪店變得像阿南一個人的夢想,漢文通常只顧著為曉緯鞠躬盡瘁。開店前,他連招牌都沒立好,就只顧著去見雨不停,招牌掉下來,差點砸傷路人;阿南忙著各項進貨,要他幫忙,他一句"不行啦,我要去替曉緯做飯"就開溜;為了幫曉緯解決官司,甚至沒跟阿南事先商量就擅自把衝浪店拿去抵押...

在開店前,漢文和亮亮擔心阿南可能不回來的時候,漢文的爸爸跑來對他說了重話,就在大家都擔心漢文的時候,漢文只是自己跑到海邊思考許久,然後決定一定要把店做起來:" 就算阿南不在了,我也要繼續努力,我還是要感謝阿南幫我開啟這個夢想。" 當時我很佩服漢文,覺得他終於長大了。然而言猶在耳,當曉緯一出現,還不確定她是不是雨不停的時候,漢文為了她就已經完全沒把心思放在開店上了。在為開店計劃、苦思如何經營才會更好、顧店做生意、去找楚大哥談地約的,永遠是阿南一個人,漢文根本沒有參與,甚至無心參與,他滿腦子只有自己的愛情和喜歡的人,最後變得要不是那家店是他借爸爸叔叔的錢開起來的,那根本是阿南一個人的店(好在漢文至少還會去教衝浪);之前漢文說過的那番話,也變成像阿南的註解:"就算漢文不在了,我也會繼續努力,漢文只是幫我開啟了這個夢想。" @__@ 我不禁有點為阿南不值,覺得他每次遇到的合夥人都只會拖累他,不是倒他債的Steve,就是一分手就跟哥哥一起來揍他的女友,要不就是說好一起創業結果事情全推到他頭上的漢文,阿南真的很衰啊...Orz 

結果到最後,"天氣晴"這家店的存在感亦變得薄弱。本來是個好好發揮、善加描寫便能感動人心的夢想、一個可以聚集當地人心的力量,卻被草草帶過,沒有創業者的打拚過程,也沒有創業過程遇到的麻煩、困難和阻礙,一切就是那麼簡單地達成了,讓人覺得那塊"天氣晴"的招牌每次的特寫都只是為了拍出美麗的藍天白雲,讓畫面好看一點而已,沒有再深一層的涵義。總覺得編導企圖心太重,很多部份都想涉獵,反而東一塊西一塊地拼湊,最後嚴重失焦,不知重點到底在那裡。

之所以這麼說,也因為亮亮提出的BOT案。老實說,我覺得編劇若無法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改革見解,聰明一點的作法,應該只要有意無意地丟出一些問題讓觀眾去思考就好,比如前半藉由老外的眼光來看墾丁國家公園的不合理---商業行為竟合法存於國家公園內、保護區內到處是釣魚客、餐廳裡賣的是受保護魚類大餐、墾管處人員的朋友竟然跟著在墾丁大街擺攤(老實說,光這點就夠我懷疑亮亮說"很多愛墾丁的人努力要作改變"這句話的真實性,因為至少該以身作則吧)等---這樣的描寫我就覺得很高明。然而後半偏偏要衍生出亮亮的BOT案,卻完全沒提到BOT案的確切內容,只知道它的實施會損害到水上摩托車業者的利益,就算想為亮亮辯駁也找不到立論點。而且一個案子從構思、提出到實施,應該要經過審慎的評估調查,知道它會對當地帶來多大衝擊、如何為減輕居民的反彈而作溝通處理才是,然而亮亮雖然在面對阿佐的質疑時大聲回話:"你以為我完全沒去跟業者談過嗎? 你以為我會提出一個害墾丁、讓親朋好友沒飯吃的案子嗎?" 實際上看到那麼多居民跑出來遊街抗議,她的表現卻是不知所措、惶惶不安,甚至在阿佐被暴民(明明就是認識的,有必要掏刀子嗎? 光這點就很灑狗血,擺明要讓阿佐為亮亮挨一刀)刺傷後,連"我根本不該提BOT這個案子,這根本是個錯誤,一切都是我的愚蠢害的。"這種話都說出口了,給人她根本沒想清楚、做好萬全準備和心理建設就莽撞去做的感覺,彷彿一切只是兒戲,真的讓人看得很錯愕。

更令人無言的是,接下來重點就擺在亮亮如何為照顧阿佐廢寢忘食、漢文如何為了幫曉緯解決官司而拿著那紙合約研究,以及突然冒出來的小護士對漢文突如其來的單戀,完全沒再談及BOT及生態保育,BOT就這樣流掉了,它的作用好像只是讓阿佐英雄救美、進而放棄多年來的單戀而已。還是說編劇其實是想藉此諷刺台灣環保之所以做不起來,就是因為有心要做的人,很多都像這樣半調子,以致事倍功半? 即使如此,劇情推衍還是有太多不合理。比如那些水上摩托業者既然有阿冬這些跟漢文他們關係深到不能再深的人,出現BOT這種會妨礙他們利益的案子,他們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去找亮亮或阿佐這些熟人關說(不管他們知不知道案子是亮亮的主意都一樣)才對啊,但他們卻是直接衝上街抗議,還打算對亮亮出手,簡直超現實。

阿佐和曉緯也讓我很無言。阿佐完全是一個被妒火燒昏頭的男人,編劇把阿佐的器量和心胸都寫得太狹小了,以致這個角色非常不討好。一發現亮亮對阿南有好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對阿南表現強烈敵意,到大街上取締阿南這個攤販也不是出於愛墾丁的立場,只不過假公濟私、藉題發揮罷了。如果他真的覺得"大家雖然嘴裡都說愛墾丁,但為了賺錢還不是要犧牲它",後來就該贊成亮亮的BOT案才對,而不是關心那些業者之後會沒飯吃啊。因此,我看到後來超不希望他出場。

曉緯也差不多。不知道是張鈞甯天生就這個冷淡不屑的調調,還是角色需要,總之在她詮釋下的曉緯是個任性到不行的女人,多次對漢文爽約、放簽書會鴿子、沒跟出版社商量就擅自決定改結局。雖然她失戀很痛苦,但別人沒必要就凡事讓她、包容她啊。因此雖然在感情那部份,我很同情她,也對她的痛苦感同身受,對她許多作為還是非常不認同。而且認識漢文後的曉緯,有時雖然會露出溫柔到不行的表情,平靜祥和到美得令人驚豔(尤其是她和漢文互相承認自己就是雨不停、天氣晴後,她回台北又回墾丁那幕客運上的微笑),更多時候的眼神和嘴角卻都帶著一種濃濃的譏誚與憤怒、冷漠,讓我覺得她留在墾丁並不像阿南那樣,是終於找到自己的歸著點,充其量仍只是在逃避,就像她回台北打官司時說的一樣"只想逃回那片桃花源裡"。感覺她和漢文的愛情更多地是被漢文的真情與付出感動,而不是正面觀看生命的改變。

結果看到目前為止,唯一讓我始終存有好感的就只有阿南。要夢想有夢想,要才華有才華,要實踐力有實踐力,要決心有決心,又會關心身邊朋友、為別人著想,真的是個有擔當的好男人。只希望劇情接著看下去,這樣的阿南不會改變...

總之,可惜了一部前半讓我看得熱血澎湃、屢次淚流滿面的戲(我看戲除了親情戲,很少變成這付德性的),終究難以維持讓我目不轉睛的魅力。雖然台劇版對我嚴重詬病的這幾集還是一片叫好(大家最多反彈的都是由豆導演出楚大哥之類的,以及劇中一些吻戲),看到現在我還是覺得"我在墾丁,天氣晴"仍只是部談情說愛居多的偶像劇,還不夠格像日劇般稱為"趨勢劇"啊...

嗚,還是懷念"吐司男之吻"那種純粹的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