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江後浪推前浪,英雄代出豪傑亡,征衣戰馬干戈動,鳥飛兔走去匆匆;
赤壁依舊水流東,靜觀世代誰稱王,歷經幾代狂風浪,是非成敗總是空。
                                                                                 ──『孔明三氣周瑜』主題曲
 
「孔明三氣周瑜」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杜撰的橋段,簡單地說,就是孔明三次使計坑了周瑜,把周瑜給活活氣死的經過。所謂「三氣」,指的是「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孔明趁周瑜和曹仁作戰時,派趙子龍取南郡,又使計取得荊、襄兩城)、「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使美人計,把孫權的妹妹孫尚香許配給劉備,引劉備到江東軟禁起來,結果被孔明識破,孫尚香和劉備一起逃走)、「一著棋高難對敵,幾番算定總成空」(周瑜假借替劉備取益州之名,兵至荊州城下,想奪取荊州,孔明派四路大將包圍周瑜)。


(喜歡看老實的魯肅被孔明耍得團團轉,老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的橋段^^)
 
一般來說,歌仔戲觀眾已經習慣忠奸分明、情情愛愛糾纏不清的世界,因此,看到『孔明三氣周瑜』竟會選這樣一個(因為亂世而)善惡對錯界限模糊的題材,且在劇情的呈現上,脫離『三國演義』以來的一貫視野,寫出觀點獨具的新詮釋,愛情戲也能點到為止,將重點擺在群雄割據的局勢上頭,我在驚訝之餘,不禁由衷地開心。想不到歌仔戲也能拿出這樣好的劇本,讓我看得如此痛快淋漓!沒有一個「典型壞人」在鏡頭前齜牙裂嘴地使壞,也沒有一個「典型好人」在鏡頭前用完美的人格悲情給你看,這樣的戲,本身就已有一定的質感。


(曹操由擅長奸角的呂福祿飾演,再合適不過)
 
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在製作上的嚴謹度不遜於八點檔連續劇,甚至有凌駕之勢。上至主角、配角,下至跑龍套,都演得有模有樣,選角也恰如其份,整體水準之齊,用「完美」來形容也不為過,可見製作方在挑人與拍攝上的用心。這在各戲劇都是很少見的。

其他諸如服裝、場景、外景等,不但沒有粗製濫造的感覺,設計得相當精美考究,各場面也在有限預算下,拍出氣勢壯闊的歷史格局,難以想像它在當年根本不是八點檔,而是放在七點到七點半的半小時內播出,更難想像它是近二十年前的戲,精緻的程度令人驚嘆。因此,它得了當年的金鐘獎,是實至名歸。


(可惜劉備這邊少了關公,大概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索性從缺,不正面描寫)
 
私心認為,它比葉青隔年同樣得獎的『秋江煙雲』,要好太多了。這倒不是說製作或演出水準下滑,而是劇本優劣之差。對此,我非常慶幸『孔』劇的編劇是陳永明,而非狄珊。雖說狄珊早已是名留電視歌仔戲史的大編劇,但我總無法打從心底對她歌功頌德一番,原因就是她的劇本嚴謹度不足,常有虎頭蛇尾的情形,bug、不合理、冗贅情節也太多,只有唱詞很優而已。目前看的幾部,讓我想一再回溫的,都是幾個最愛的經典場面,而不是整齣戲(有些橋段則在看戲過程就快轉)。而且,狄珊的風格比較夢幻唯美,傾向在劇中添加大量愛情戲,要是『孔』劇由她來寫,八成會看到一堆孔明和大喬纏綿悱惻的鏡頭、孫權為爭大喬,和孔明爭風吃醋的場面、沒完沒了的多角戀和誤會等,光想像就讓我不寒而慄了!

相對地,陳永明雖然也安排孫權暗戀大喬,大喬和孔明互相有意,小郡主曾情歸孔明等『三國演義』沒有的戀愛線,讓不少三國迷覺得「扯」,至少沒什麼太灑狗血的情節、濫情老套的台詞,而且節奏明快,唱詞優美又簡潔有力,整體而言,給人文學性很高的感覺。

 
看戲前,在名編劇江佩玲(『秦淮煙雨』前五集的編劇,曾為明華園、春美劇團寫過劇本,國語連續劇也寫過不少,比如『劉伯溫傳奇』、『俠女闖天關』等)的部落格上,看到她把『孔』劇的劇本嫌到臭頭,覺得該劇把周瑜扭曲了,楊懷民也說他覺得自己在演「白面張飛」,我因此一度擔心劇本很爛,現在我倒懷疑他們是否沒看過『三國演義』。因為把周瑜從正史中的「胸如城壑」改為「衝動易怒,量小易激;自視才高,不能容人」,是從『三國演義』開始的,它很明顯地揚亮貶瑜,魯迅還寫過文章批評書中的孔明是妖非人,因此陳永明的劇本讓周瑜幾度想殺孔明不是為了嫉妒,而是為了替吳國除後患;之所以計劃老是失敗,不是他無能,而是身邊的人處處作梗;連孔明借東風,他都立即懷疑有詐(『三國演義』的周瑜可沒想這麼多),已經替周瑜板回不少顏面了。

 
而我在看戲時,也完全不覺得劇情在貶低周瑜,把周瑜寫壞,相反地,我還直覺編劇想為周瑜平反,把瑜亮的差異拉近一些哩。觀眾看了這部戲,幾乎一半以上會支持或同情周瑜,而不是孔明,就是最好的證據。若非如此,以『三國演義』中的孔明形象,得到壓倒性的支持並非難事(陳永明筆下的孔明比較不完美,有私慾和缺點,不像聖人而是凡人)。何況,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是大叫數聲「既生瑜,何生亮」後翹掉,這部戲則安排他穿上戰袍,在小喬的琴聲中舞劍而亡,豈不是比原作體面百倍?陳編劇這麼用心良苦,再怪他就太說不過去了。


(孔明對醜妻其實是很尊重的。歷史上這位貌不驚人的妻子深懷才華,是孔明的最佳賢內助)
 
所以說,周瑜的粉絲看到這部戲,內心應該會平衡一點,反倒是孔明的粉絲會心裡不是味道。這部戲的孔明越看到後來,越覺得像個凡夫俗子。為了獲得治國之才,他可以娶老師的醜女為妻,將感情生活捨棄,專心拚事業、打天下,即使遇到主動示愛的超級美女大喬也不為所動。幾乎所有周遭的人事物,都是他人生中的一著棋,早在相遇那一刻,他就開始佈局,非「物盡其用」不可;甚至連氣死周瑜,都在他的計策之中。可以說這版本的孔明,是個比較深沉(陰險?)的人物。

 
即便如此,我也不覺得這就構成批判孔明的理由。縱觀全劇,每個角色不是利用別人,就是被利用,造成這差異的只是看誰心機比較重而已。曹操在劇中沒有正面描寫,姑且不論,周瑜那邊其實也沒正派到那去,詐降、詐死、美人計、苦肉計……那一種不卑鄙了?還不是用「兵不厭詐」四字,就堂堂正正地超越了道德的界限。

當周瑜裝醉,使計令來勸降的蔣幹回家害死曹營兩大將時,可曾顧慮過昔日同窗情誼?當孫權利用妹妹,先是用她為餌引來劉備,後要她在洞房花燭夜刺殺劉備,又可曾顧慮過兄妹之情?若觀眾認同周瑜之計,又何必苛責孔明利用魯肅、小郡主、大喬他們,就是無情無義呢?大家不過是立場不同,各為其主罷了,怎麼選擇,都有它的理由和支撐點,沒有所謂絕對的對錯。只能說從某國的立場來看,某人是錯的。但這樣的評判角度本身就不公正,因為那表示在說話前,已經先選邊站了。

 
有個網友的評論說得好:「政治人物,要談論他的道德感本來就很可笑。亂世出英雄,為什麼?因為這個時候的人們對道德的要求會比較低。一將功成萬骨枯,英雄的事業都是建立在屍體上的」。
 
所以說,大家都在扮豬吃老虎,都在互相利用,對敵人仁慈,就是陷自家於不義,沒什麼好說的。不只亂世,現代其實也一樣,政客都愛用冠冕堂皇的說詞粉飾醜陋又卑鄙的行為,就像劉備明明想取得天下,卻口口聲聲「滅曹賊,興漢室」,只不過想求個出師有名而已。認同主子的這種思想,起而助之的人,無論孔明還是周瑜,打一開始就已經「同流合污」了。因此,我在看的時候很超然,無論是孔明贏也好,周瑜勝也好,都沒什麼差別,反正他們的主子野心都是一樣的。



倒是孔明的「利用論」令我印象深刻。這段話出自大喬和孔明的對話。當時大喬偷聽到孔明對醜妻說,他是因為大喬還有利用價值才來找她,傷心之下衝了出去,孔明去追她,我本來擔心孔明會很沒種地哄哄大喬:「我剛才那麼說是因為老婆在旁邊,不能說實話,我那有利用妳的意思呢?」想不到他不但老實告訴大喬他的確在利用她,還振振有詞地說了一番令我不得不佩服的道理:
 
「(唱詞)可被利用才是材料,不可被利用是所謂朽木不可雕,我過江東妳曾多關照,動機也為保護東吳根苗。那時妳要將我來利用,利用我的計謀破曹保吳疆,我也要將你來利用,用妳來保性命,破曹回家鄉。」

大喬回答:「(唱詞)如今事過境已遷,我對你的心情非同早前。」 

孔明又說:「(唱詞)無論心情怎樣改變,互為利用乃是天地所當然。樹為禽鳥來所棲,鳥為樹木除蟲蟻,即使是父母養兒女,也說待老傳宗基。陰陽相克又相生,籬來傍壁是壁傍籬。」


(孔明和大喬在江邊相別的氣氛營造得很棒)
 
也就是說,「利用」聽起來很難聽,其實是天地間再自然不過的原理,只是人們情感上難以接受罷了。雖然孔明直接了當地對大喬這麼說,只談理性,不講感性,似乎很無情,我卻覺得把話講明白,別搞什麼曖昧,對他們兩人都好。像大喬,我最不欣賞她的地方,就是老愛口是心非,明明愛孔明愛得要死,連私奔叛國都願意了,卻一再騙郡主和妹妹自己是為公不為私,對孔明只有惜才之意、護才之情;孫權要她否認喜歡孔明,甚至威脅要殺掉孔明的時候,她卻偏偏不肯說謊,看到後來實在令人厭煩。
 
因此,我很高興孔明的自制力贏了,他終究沒有聽大喬的話,拋棄一切和她在一起,也沒有終日為此長吁短嘆、緊鎖雙眉。也因此,對我來說,他還是個英雄,在情感上對別人也對自己誠實的英雄。



孔明的雄辯之才不只用在大喬身上,劇中好幾次他都用利劍般的口舌辯倒眾人,比如這段剛到吳國談聯盟時,舌戰群臣的戲:

眾人譏笑孔明是來獻「逃曹」之計,因為劉備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孔明答:「(唱詞)逃曹總比降曹好,降曹永做階下囚,逃曹嘛,這叫做知進退為英雄。兵家並無常勝的道理,吾主退兵乃為制勝出奇,他如鴻鵠,胸懷萬里,尋常雀鳥,焉能測知。」

群臣:「對對對,劉備是大鵬鳥,不然怎麼能從新野一下飛到江夏,不但飛得遠,又飛得高,連曹操的箭也射不著。」

孔明:「(唱詞)時運好壞天所注,暫時退兵未必輸,當年高祖終於勝項羽,因為有個張良好軍師。」

群臣:「這個村夫竟然自比興漢四百年的張子房!」

孔明:「(唱詞)吾主是大漢皇叔仁義主,百姓來歸,豪傑來扶,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目前氣勢,猶勝東吳。蘇秦六國配相印,張儀二度相于秦,我獻破曹之計江東進,莫要狗眼看人輕!」

群臣:「曹操來殺劉備,與我東吳何干?」

孔明:「(唱詞)東吳地廣民又富,糧谷豐登帝王資,曹操若是不爭取,沿江佈陣又何如。」

群臣:「曹操是漢室丞相,東吳是漢室之臣!」

孔明:「(唱詞)曹操乃漢賊為篡漢位挾天子,吾主是皇叔為保宗祧社稷扶。」

群臣:「曹操是曹高之子,劉備自稱皇叔難稽考。」

孔明:「(唱詞)皇叔爵位是皇上按譜欽賜,你目無尊長,讀什麼書!」



說服魯肅幫忙借箭的時候也是。當魯肅因為周瑜「任何人都不准幫忙孔明」的命令,猶豫著不敢借孔明船隻和士兵時,孔明說:

「(唱詞)盡忠有分精與愚,盡忠又分公與私,盡忠又分大中小,會曉走路也要會曉過橋。
精忠是明辨,是非擇善而忠,愚忠是不分事理猶如犬走鷹揚,公忠為國家社稷處身設想, 私忠為朋友兄弟有始有終。
大忠忠於天理至朝廷,中忠忠於主上至友朋,小忠忠於職務與環境,我問你你盡忠盡在那一層?」

結果,當然是說服魯肅行精忠、公忠、大忠啦XD


(孔明看見白虎星的光芒即將消滅時,表情出奇地嚴肅)


(耐人尋味的是接下來這一瞬間的表情。似乎在惋惜,也似乎有一絲諷刺,像在說「想不到你周瑜果真栽在我手裡了」)
 
要說劇本那裡讓我覺得可惜,就是編劇沒安排瑜亮二人惺惺相惜。雖說兩人互鬥得厲害,但那是因為他們各擁其主。論才智,他們都是舉世無雙。因此,若在周瑜千方百計殺孔明時,能加一句「此人若為吳國效命,倒是個難得之才」,或者孔明企圖氣死周郎時,能嘆息一句「要不是我們立場不同,他倒是世上唯一知音」,該有多美啊!可惜劇中的周瑜多少仍對孔明有嫉妒不服之心,似乎就算孔明肯為吳國做事,也看孔明不順眼;孔明則幾乎讀不出情緒,只有看到白虎星殞落時,露出些許複雜的神情,但也是稍縱即逝。後來那一大串聲淚俱下的弔詞,則左看右看都是為了減輕吳國對他的怨恨與猜疑(比如搬出自己跟周瑜過去「合作愉快」的事蹟),順道提醒他們曹操未除,還不能把他給幹掉,不能不繼續聯吳抗曹……


(孔明和趙子龍進入靈堂時,隨時有殺身之禍)

孔明劇中弔詞:

論功你比泰山高,論才你比大江河,論名你比日月皓,論德你比天地多。
公瑾,當年孫策將軍臨終托孤,外事不決問周瑜,今你一命先死,強予辜負,今後吳侯國事,與誰商量,向誰吩咐?
公瑾,你看東吳將士個個勇猛,個個忠良,今你一面西向,曹操北面,虎視眈眈,聞你已終,若再南侵,誰來領導,誰人與共。
公瑾,東吳縱有鐵血雄軍,卻似無首蛟龍,你才三十六歲,三十六歲而已啊,二姐與你恩恩愛愛,指望白頭偕老,幼年甥兒,正需要你養育教導,你哪走得開腳,走得放心。
公瑾,你放下二姐年輕喪夫,放下甥兒年幼失父,你放他們變成孤兒寡婦,你如何為人夫,為人父。
想當初,百萬曹軍到江東,你我同心用火攻,若非你,運籌帷幄得妥當,若非你,搭壇讓我借東風,焉能以寡敵眾,將曹軍大掃蕩,赤壁大截建奇功,使得天下無人不敬奉,創下了千古輝煌。
公瑾啊公瑾,你明知曹奸尚未除,東吳隨時有危機,你卻壯志未酬身先死,從今後,漢室的江山誰人來扶持?
我哭,我哮,我縱有破曹的妙計,你死叫我向誰提。
不幸啊不幸,你英年早逝,叫我與誰來共保國家,放眼當今滿天下,知心之友再無第二人。
我哭,我哮,我哭吳軍失良將,我哭吳侯失棟樑,我哭三位小甥兒失了慈父,我哭二姐失親夫。
痛哉,哀哉。
千呼萬喚喚不回。



但我個人比較偏愛『三國演義』的弔詞,寫得真是感人肺腑:

嗚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豈不傷?
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其有靈,享我丞嘗!
吊君幼學,以交伯符;仗義疏財,讓舍以民。
吊君弱冠,萬裏鵬摶;定建霸業,割據江南。
吊君壯力,遠鎮巴丘;景升懷慮,討逆無憂。
吊君豐度,佳配小喬;漢臣之婿,不愧當朝,
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翼。
吊君鄱陽,蔣幹來說;揮灑自如,雅量高志。
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
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命終三紀,名垂百世,
哀君情切,愁腸千結;惟我肝膽,悲無斷絕。
昊天昏暗,三軍愴然;主為哀泣;友為淚漣。
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助吳拒曹,輔漢安劉;
掎角之援,首尾相儔,若存若亡,何慮何憂?
嗚呼公瑾!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
魂如有靈,以鑒我心:從此天下,更無知音!
嗚呼痛哉!伏惟尚饗。





不過,還是不得不提一句,那段唱詞葉青演得真精彩。雖然明知孔明是哭假的,看到葉青悲痛欲絕的模樣,我還是忍不住眼眶泛淚。最後以孔明昏倒作結,更是神來之筆,一切嘎然而止,留給人無窮餘韻,卻已心知肚明孔明和蜀國這下安全了,這樣的結局,真是再好不過。



呵,不過真正的結局其實藏在這裡──孔明完成任務平安回國,大喬在江邊相送。如果觀眾一進片尾曲就按停,就看不到了。
 


說了這麼多嚴肅的東西,其實這部戲不全是正經八百的劇情,也常出現讓人會心一笑,甚至捧腹大笑的橋段。大多都是角色的動作或應答所造成的,尤其前半段孔明還在吳國當人質的時候,不是把周瑜氣得腮幫子鼓鼓、把魯肅和郡主哄得團團轉,要不就是假仙裝蒜,氣氛超溫馨超可愛,好希望那時光能繼續下去啊。因此,後來孔明離開,我的心情也像望著空船的大喬一樣,說不出的蕭索。



周瑜因為吹西北風而震驚過度病倒時,孔明左袖掏一封「病因」,右袖掏一封「藥理」,也拍得超有喜感,差點沒把我給笑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