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來我這天下午的行程排的是太宰府,但去太宰府來回要一個小時,還得多付轉乘西鐵的交通費,我想說既然已經花錢買一日卷,不如就好好利用,四處找景點參觀來得划算,索性就把太宰府之行去掉了。
 
爸似乎對海有一份特別的情懷,玩到現在最喜歡的是九十九島,第一念頭也是搭到最靠近海的點,在海邊玩到日落,順道看看夕陽。不過我們後來又覺得「筥崎宮」這站名聽起來挺有趣,看車站拿的景點介紹,它是日本三大八幡宮之一,歷史相當悠久,創建於醍醐天皇在位時期的延長元年,即西元923年,應該蠻有可看性,就臨時決定去了。



這個決定是對的,因為筥崎宮超有日本道地的味道!一出車站,就看到一排攤販延綿向前,和台灣的夜市鬧街一樣,販賣著各式各樣的日式小吃,如章魚燒、太宰府知名的梅枝餅、刨冰等,路邊還有一排不畏豔陽、坐在路上寫生的小學生,更添幾分童趣。



筥崎宮祭祀八幡神,因此又稱筥崎八幡。它的神格很高,延喜式(平安時代中期所編纂的律令施行細則)將它與名神大社、宇佐、石清水並列為日本三大八幡宮之一。



傳說中,神功皇后於西元兩百年,在筑紫國宇美之里產下(筥崎宮供奉的)應神天皇,將天皇的臍帶前端裝在竹籠(筥)中,埋在這個平靜地迴盪著海浪聲與白砂青松的淨地,並種下松樹作為標記。因此這地方之後就稱為箱崎(「箱」與「筥」在日文同音),上圖這株意義非凡的松樹,則被稱為「標記松」或「筥松」,人們將之視為神木而尊敬祭祀著。

在《續古今集》中,有一首和歌這樣歌詠它:千早振る神代に植えし箱崎の 松は久しき標しなりけり(千年之前的神代所種下的箱崎之松    長年以來皆為標記)。



中間這排應該是博多三大祭──放生會(9/12~18)所要使用的器具。所謂放生會,指的是將捕獲的魚或鳥獸野放的宗教儀式,除了勸戒殺生外,還有收穫祭、感謝祭等含意在內,因此每逢春秋便會在日本各地的寺廟或八幡宮舉辦。在此則因源平之戰(還是戰國時代?)戰事頻繁,殺戮太多,而兼具超渡冤魂、平息怨念的功能。

我們很幸運,正好遇上放生會的第一天(12號也是哥哥張國榮的冥誕呢),據說傍晚六點開始,街上會舉辦遊行,讓我們超期待的,完全是計劃外的驚喜嘛。怎麼也沒想到,可以在這種情況下,親眼目睹日本道地的祭典!

我們決定先去其他地方繞,六點再回來,雖然有點麻煩又不順路,我也很擔心到時會沒時間逛川端舊街道(看圖很像日劇場景,是充滿氣氛的老街,都是路邊攤喝酒吃黑輪那種地方)、回福岡市區買山田的DVD,但怎麼說機會這麼難得,不把握就太可惜了。只希望晚上能順利趕場,每邊都兼顧到!



樓門上的匾額寫著四個金邊大字「敵國降伏」,這是因為元朝入侵日本時,龜山上皇就是在這裡祈願,希望戰事能夠順利的。因此這個樓門被稱為「伏敵門」,是著名的景點。



從鳥居走到正門這段路上,有一塊「湧出石」,據說摸了它可以帶來好運。此外,也有國家發生大事時,石頭會浮出地面的傳說。



這裡的神籤販賣處和伊勢神宮的完全不同,一點都不嚴肅,神官和巫女都像生意人一樣笑臉盈人,不時高聲宣佈某某中了什麼獎,鐺鐺鐺地敲著邊鼓(旁邊真的有鼓!),超熱情活潑的。



這是拜殿。後來有三個穿著正式服裝的人在此念經文、作法事,我不明就理,看不出名堂,只能純看熱鬧而已。



日本人經過從小的教養訓練,一舉手一投足都有一種說不出的風韻,特別是穿上和服時更突顯。年輕人也許還好,老一輩就顯得很優雅,其凜凜颯爽的風範,常令我不禁嘆為觀止。



我們不懂日本人拜拜的規矩,便決定先在旁觀望一下,模仿日本人的方式拜。結果發現日本人也不很懂,大家的程序都不太一樣,總之就是鞠躬敬禮、拍手、投錢這幾個程序排列組合而成,我們觀察半天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那種方式才對,只得作罷。

題外話,這兩個小孩還真可愛,在他們的字典裡,應該沒有「敬畏神明」這四個字吧。



我很喜歡書法,旁邊展示的好幾個名人寫的書法字,大大地吸引我的目光。走近一看,這張竟是棒球名球員兼教練王貞治的墨跡!原來他的書法寫得這麼好啊!



媽拍的攤販照之一。不知這是不是「招財貓餅」?很好奇味道吃起來是不是跟台灣的甜粿一樣,看外型倒是有幾分相似。



既然無緣去太宰府,買它的名產「梅枝餅」過個癮也好,不過這時我們肚子還很飽,只好等晚上再說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