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anner A.jpg

我在黑暗中也沒閉上心眼,凝視藏在更深處的東西。我知道燈光馬上就會復亮,那份黑暗只是佔領電梯空間的一點點小小黑暗。黑暗就是那種東西,一遇到光,就消失無蹤。
                                              ──摘自『少年醫學生的反擊』
 
 
有個在國外工作的名學者爸爸,卻連一句英文也不會講,只有歷史最在行的十四歲中學生,竟能在全國中學生潛能測驗拿到第一名,獲得進入東城大學醫學院研究的機會,甚至有了足以發表論文的驚人發現……

這樣的情節乍看之下匪夷所思,促使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頁一探究竟。結果發現,這本青少年小說在一些設定上是誇張了點,比如主人公小薰的父親就是潛能測驗的出題者,在測驗前已經把同樣的題目拿來給小薰「演練」,小薰考出佳績,卻沒人懷疑他作弊,反而把他捧成天才少年;在小薰班上,有兩個真正的天才擔任他的「軍師」,使他的天才身份無庸置疑等。但,除去這些過於浪漫化的部分,書中許多情節,都不能說不真實──小薰之所以變成舉國矚目的「明星」,追根究柢,其實是大人為了私利,一手促成的結果。或許作者海堂尊這麼安排,除了吸引年輕讀者,也是想藉此突顯成人世界的荒謬吧。

「你或許覺得錢、錢、錢的煩死了。可是做研究,最重要的就是錢。大學醫院以前是國立的,但在二十年前改成獨立的行政法人組織後,預算取得困難。」
 
藤堂教授為了取得研究經費,特意製造「天才中學生」的噱頭,媒體則為了收視率,刻意扭曲事實,推波助瀾。看到他們「驚人的剪貼力」,我不禁想起大學教授的諄諄告誡。他說,接受媒體訪問時,回答問題一定要小心,盡量簡短,免得讓他們有穿鑿附會的機會。因為媒體表面上說要報導「事實」,實際上報導的卻是「他們想呈現的事實」,所有不利於這個出發點的發言,通通會被加以竄改。就像小薰接受訪問時,明明是針對A問題所作的回答,卻被剪貼到沒回答過的B問題裡,莫名其妙成了媒體的傳聲筒,大人為圖利不擇手段的複雜與醜惡,在此昭然若揭。
 
「藤田教授寫自己的論文時放上朋友的名字,同樣地,他們寫的論文也會放上藤田教授的名字,也就是以物易物。」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可以提高在學會或大會的地位。」
「提高地位又怎樣?」
「增加發言權,也可以爭取更多經費,就可以做想做的研究。」
 
作者海堂尊是病理醫師,對醫界的歪風惡習自然很清楚。他選擇用中學生做主角,以尚未被大人世界污染的眼睛觀察,質疑,表示不滿,是一種很聰明的作法。如此一來,不但能讓讀者注意到問題,也不會給人說教的感覺,同時還能藉小薰的前輩們為小薰說明之便,宛如科普書般,淺白易懂地解釋複雜的學科知識與醫院制度,既能豐富青少年讀者的心靈,也增長了他們的學識。
 
此外,有些幽默的情節,除了製造笑果,也道出大人世界的虛偽。舉個例子,小薰正式到東城大學報到的第一天,藤堂教授表現得道貌岸然:「我們綜合解剖學教室的基本守則是嚴格遵守時間,早上九點準時上班。」事實卻是:遲到屬平常,早到算反常,藤堂教授甚至要過了中午才姍姍來遲。而當藤堂教授知道小薰把自己上回指定他讀的十本醫學書全K完的時候,竟幾近驚嚇地問:「你真的讀完了?十本全部?」原來,他們本來預期小薰至少要花兩個月才能把這十本書讀完。種種心口、言行不一的行徑,令人看了又好氣,又好笑,諷刺到了極點。
 
我本來一直認為,是藤田教授的一連串言行封殺了我要說的話,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事情很清楚。那時我完全沒有被藤田教授壓制,是我自己選擇了「不說」。
我不敢直指自己論文的弱點。不管從那方面來看,這都無疑是我自己選擇的結果。
 
前面提過,這本書為了因應青少年讀物的屬性,在設定上比較不嚴謹,類似輕小說或漫畫,但它所呈現出來的人性卻意外地寫實。它並沒把藤堂教授這個反派人物刻板化,相反地,在很多人的生活圈中,應該都有至少一個「藤堂教授」──急功好利,不肯承認錯誤,有錯就推給別人,明明理虧卻理直氣壯地自我辯護到底──因此,看到他的種種卑劣行徑,讀者除了搖頭嘆息外,應該都挺心有戚戚焉的吧。
 
不只如此,海堂尊還點出一件容易被人忽視的事。所謂「好人」,往往是助長藤堂教授這種人氣燄的幫兇。被虛榮心沖昏頭的小薰、為了使研究繼續下去的桃倉,都是如此。看到桃倉的結局,我不禁感慨,想要救人,想做好事,就不得不對惡勢力低頭,這事實似乎很難改變。然而──
 
無論做什麼事,總會失去什麼。有些人害怕失去,所以什麼都不做。但那是錯的。你或許覺得失去了重要的人,但那只是短時間從你面前消失。在那個人的心中,薰鼓起勇氣站起來的姿勢,會永遠存在,就像那個重要的人充滿勇氣的身影,也在你心中永遠燦爛發光一樣。
 
奈何不了藤堂教授,就代表小薰他們「輸了」嗎?海堂尊在故事最後,藉小薰的父親之口,否定了這個推論。看到他這番話,我很感動,原本有些沮喪的內心,也因此充滿了力量。它給予我們一個正面解讀社會殘酷面的方式,讓我們知道,即使社會上到處都是藤堂教授這種人,即使無法一一扼阻他們的卑劣行徑,只要拿出勇氣,正正當當地活著,就不致於迷失。正如小薰說的,「道路總是會在自己眼前展開」。
 
這是一本能輕鬆快速啃完,也不乏人生智慧的可愛小品。有些情節讓我聯想到自己,看得很心虛,比如小薰喜歡把平時聽到的,有道理的話紀錄下來,包括「凡事贏過頭不好,適可而止最好」,卻任它「像廁所牆上日曆裡的人生座右銘一樣,不知不覺就忘掉了」,結果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有些則對正處於人生交叉點,徬徨不知所措的我來說,很有激勵的效果,比如:
把認為無用的事情徹底完成也很重要。無用有無用的意義。
世上最辛苦的事,就是看不到終點的忍耐。
 
不只如此,小薰的父親所給的建議,句句是金玉良言,值得一再咀嚼。下面僅列出我喜歡的:
 
◎初到一個地方,想說的話要保留一半。
◎初到一個地方,最先找尋的應該是藏身之處。找到以後若還不出去探險,就很糟糕。
◎在發現錯誤瞬間就改正,是最快也最好的對應。
◎封閉的世界要打開窗戶,否則,必定腐敗。
◎兩種戰略都在腦中時,會無意識地選擇比較輕鬆的作法,這是脆弱人類的特徵。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輕鬆之路多半連接著失敗。選擇輕鬆的人是那麼多,因而選擇不輕鬆的人往往被稱為「怪人」。其中能夠成功的人稱為「勇者」。
 
另一句一針見血的話,則「難得」地出自藤堂教授:「無論是雜誌還是公司,名字取得越響亮誇張的,內容多半越空洞。」這道理就像會穿金戴銀的,多半是窮人出身的暴發戶,真正有錢的,是那些穿得輕便,看起來平凡無奇的人。所以大老闆往往不穿西裝,穿西裝的都是做牛做馬的員工。在他們東忙西忙的時候,大老闆早就穿著polo衫在釣魚啦!
 
題外話,好奇地想,身兼賽局理論的著名學者,及熟知兒子性情的父親,小薰的爸在讓小薰練習潛能測驗的題目時,是不是早就預先算出這個結果了呢?(XD)
 
 
 
P.S. 感謝究竟出版提供試讀機會!因為記錯時間,延遲了這麼久才發表心得,真是不好意思。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yo 的頭像
    Lyo

    雜草哲學~Lyo的點點滴滴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