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晚上自己看完「衝擊效應」(Crash),是2004年的片子,由布蘭登費雪、雷恩菲利浦、珊卓布拉克等人主演,看大意是在講幾個無相關的人因為某些事件而被撞擊在一起。我對這種類型的片還蠻有興趣的,它上映時看到預告時就曾想進戲院去看,後來因故作罷,今天終於有機會看完整部片,感覺卻挺複雜的。可能是因為它的主題不似我之前想的那麼單純吧,還加了許多種族歧視的元素在裡面,或更正確地說,這部電影其實就是在探討美國的種族問題。
片中有各式各樣的人及種族,有開雜貨店但英文不太行的伊朗移民一家人、老愛爭論黑人歧視問題的黑人青少年(其中一個有嚴重的被害妄想症)、有病父親得不到良好醫療而有點憤世嫉俗的白人警察,及看不慣他作為的年輕搭檔、弟弟離家出走的黑人警察、有野心的州檢查官及他那缺乏安全感的妻子、非裔美籍的電視導播夫妻、鎖匠及他的七歲女兒等,不過這些人的命運基本上跟「警察」這個職業連成一線,從「種族歧視」及「融合不全」的命題出發,探討當他們彼此撞擊時,會將彼此的命運帶到什麼境地去。
「星光影評」關於這部片有段值得咀嚼的話:「在這個天使的城市裡,擦身而過很可能引發打鬥而受傷,而被人碰觸則是一種瘋狂的行為,而不再是表示親密了,撞擊儼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知是不是為此,片中每個人物的生活都是如此壓抑、如此痛苦到令人窒息,每個人都在一個沒有出口的迷宮打轉,迷失了自己。有些人到片尾驚醒了,有些人領悟了,有些人得救了,有些人則往下沉淪了。電影配樂刻意用了許多唱聖歌般的女高音,給人一種「醜惡下的聖潔感」,就像所有人物,沒有真正的壞人,也沒有貫徹始終的好人,只有一些迷惘困惑的凡夫俗子在生活中掙扎著尋求救贖。
這個主題其實很不錯,可惜表達方式因為過多巧合而顯得人工化。最讓我詬病的是安排性騷擾電視導播夫妻的白人警察萊恩和漢森後來又與這對夫妻不期而遇,透過救這對夫妻贖罪。這樣真的太不公平了!因為萊恩給這對夫妻帶來最大的傷害不只是性騷擾,還讓妻子覺得丈夫未在她受辱時出面解危、讓丈夫為自己不曾出面解救妻子而感到羞恥,讓他們從此心中有了疙瘩,但就因為他救了妻子,這對夫妻就不能再恨他了,即使他從未為自己的卑鄙行為道歉…我覺得與其如此,不如安排這對夫妻遇到其它好警察,讓他們了解到並非所有警察都是壞人,會比較說服我。此外,州檢查官的妻子從樓梯跌下時,她交往十年的好友竟寧願去美容院也不願來救她,反而是她原本看不慣的傭人瑪麗亞仗義相救,這種安排也過於平面化,或者說是老套或刻意,因此無法給我什麼感動。
比較令我感動的是鐵匠的故事,尤其是他對小女兒說隱形斗蓬的故事那段,給我一種很悲傷的感覺。因為過去生活的社區太混亂,讓女兒不敢正常生活,因此他必需創造一種「受保護」的假象來安慰女兒,假裝煞有其事地把自己身上的「防彈隱形斗蓬」脫下來給女兒穿,想不到這樣反而差點害死女兒…這種矛盾與衝突格外令人震撼。除此之外還有漢森警官(雷恩菲利浦的角色)。他呈現出來的形象一直比較正直,不願和性騷擾無辜民眾的萊恩同流合污、解救陷入危機的導播、願意讓黑人搭便車等。然而,真相卻是:他還是無法打從心底信任黑人。因為這種不信任,讓他犯下比其它不願停車的人更大的錯誤,而且是一生都難以彌補的錯誤…這算是全片最大的意外,也是最大的諷刺。
諷刺的還不只漢森,原本是搶車犯兼意外過失撞人犯的黑人青少年,撞到的竟是個人口販子,還意外救了一車的亞洲難民。片中雖然在探討黑人受歧視的問題,但無視此點的往往又是黑人。他們或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事情,或是希望以公正客觀的角度來處世,或是為免利益受損而忍氣吞聲,總之就是沒什麼人願意站出來申張自己的權益。比如那個弟弟失蹤的黑人警察、比如那個無視漢森申訴的長官、比如那個不願好好替萊恩的父親安排看診的黑人護士、比如電視導播…這些人在社會的歧視及不公的生活環境下失去反抗的勇氣,變得像在隨波逐流…這也是為什麼這部片顯得那麼灰暗,看後心情會變得低落的原因吧…
因此,雖然是部還不錯的電影,雖然它得了200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我並不怎麼推薦這部電影。不過,倒是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美國社會現存問題的常識就是了,如果電影忠實呈現了這些問題,而未經過太多戲劇化及誇大處理的話。(我不是美國人,實在難以判斷)
片中有各式各樣的人及種族,有開雜貨店但英文不太行的伊朗移民一家人、老愛爭論黑人歧視問題的黑人青少年(其中一個有嚴重的被害妄想症)、有病父親得不到良好醫療而有點憤世嫉俗的白人警察,及看不慣他作為的年輕搭檔、弟弟離家出走的黑人警察、有野心的州檢查官及他那缺乏安全感的妻子、非裔美籍的電視導播夫妻、鎖匠及他的七歲女兒等,不過這些人的命運基本上跟「警察」這個職業連成一線,從「種族歧視」及「融合不全」的命題出發,探討當他們彼此撞擊時,會將彼此的命運帶到什麼境地去。
「星光影評」關於這部片有段值得咀嚼的話:「在這個天使的城市裡,擦身而過很可能引發打鬥而受傷,而被人碰觸則是一種瘋狂的行為,而不再是表示親密了,撞擊儼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知是不是為此,片中每個人物的生活都是如此壓抑、如此痛苦到令人窒息,每個人都在一個沒有出口的迷宮打轉,迷失了自己。有些人到片尾驚醒了,有些人領悟了,有些人得救了,有些人則往下沉淪了。電影配樂刻意用了許多唱聖歌般的女高音,給人一種「醜惡下的聖潔感」,就像所有人物,沒有真正的壞人,也沒有貫徹始終的好人,只有一些迷惘困惑的凡夫俗子在生活中掙扎著尋求救贖。
這個主題其實很不錯,可惜表達方式因為過多巧合而顯得人工化。最讓我詬病的是安排性騷擾電視導播夫妻的白人警察萊恩和漢森後來又與這對夫妻不期而遇,透過救這對夫妻贖罪。這樣真的太不公平了!因為萊恩給這對夫妻帶來最大的傷害不只是性騷擾,還讓妻子覺得丈夫未在她受辱時出面解危、讓丈夫為自己不曾出面解救妻子而感到羞恥,讓他們從此心中有了疙瘩,但就因為他救了妻子,這對夫妻就不能再恨他了,即使他從未為自己的卑鄙行為道歉…我覺得與其如此,不如安排這對夫妻遇到其它好警察,讓他們了解到並非所有警察都是壞人,會比較說服我。此外,州檢查官的妻子從樓梯跌下時,她交往十年的好友竟寧願去美容院也不願來救她,反而是她原本看不慣的傭人瑪麗亞仗義相救,這種安排也過於平面化,或者說是老套或刻意,因此無法給我什麼感動。
比較令我感動的是鐵匠的故事,尤其是他對小女兒說隱形斗蓬的故事那段,給我一種很悲傷的感覺。因為過去生活的社區太混亂,讓女兒不敢正常生活,因此他必需創造一種「受保護」的假象來安慰女兒,假裝煞有其事地把自己身上的「防彈隱形斗蓬」脫下來給女兒穿,想不到這樣反而差點害死女兒…這種矛盾與衝突格外令人震撼。除此之外還有漢森警官(雷恩菲利浦的角色)。他呈現出來的形象一直比較正直,不願和性騷擾無辜民眾的萊恩同流合污、解救陷入危機的導播、願意讓黑人搭便車等。然而,真相卻是:他還是無法打從心底信任黑人。因為這種不信任,讓他犯下比其它不願停車的人更大的錯誤,而且是一生都難以彌補的錯誤…這算是全片最大的意外,也是最大的諷刺。
諷刺的還不只漢森,原本是搶車犯兼意外過失撞人犯的黑人青少年,撞到的竟是個人口販子,還意外救了一車的亞洲難民。片中雖然在探討黑人受歧視的問題,但無視此點的往往又是黑人。他們或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事情,或是希望以公正客觀的角度來處世,或是為免利益受損而忍氣吞聲,總之就是沒什麼人願意站出來申張自己的權益。比如那個弟弟失蹤的黑人警察、比如那個無視漢森申訴的長官、比如那個不願好好替萊恩的父親安排看診的黑人護士、比如電視導播…這些人在社會的歧視及不公的生活環境下失去反抗的勇氣,變得像在隨波逐流…這也是為什麼這部片顯得那麼灰暗,看後心情會變得低落的原因吧…
因此,雖然是部還不錯的電影,雖然它得了200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我並不怎麼推薦這部電影。不過,倒是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美國社會現存問題的常識就是了,如果電影忠實呈現了這些問題,而未經過太多戲劇化及誇大處理的話。(我不是美國人,實在難以判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