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澳洲,打工度假"這本由麥吉他和小希合著的打工度假經驗分享書,是這次要跟我同行的朋友買來後借我的。但我一直拖到今天才正式看完(一方面因為邊看邊作筆記啦),看完後心裡真是滿滿的感動,也有種躍躍欲試的興奮。(雖然看到裡面大部份的分享經驗談都說他們一年過後,預算和賺來的錢全都花光光,只賠不賺,不禁感到害怕。畢竟行前準備已經投入不少資金下去了...)

其實它在提供重要及必要資訊方面只能算是本入門書,要得到真正實用的訊息還是該去大背包論壇爬一下文,但我覺得對出發去打工旅遊心存迷惘或不安的人,它是本很棒的心理建設書。至少麥吉他(這本書的遊記大部份出自他的手筆)的心得及體悟就深深打動了我,也帶給我勇氣,讓我去思考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究竟為什麼要花一年去打工度假。

下面是我喜歡的文章節錄,大都是一些哲理性的、引人思考的部份。(麥吉他和小希的前言因為我實在太喜歡,特別是麥吉他的文章,寫得簡直深得我心,所以幾乎通篇都打上來了...@__@)

麥吉他寫的前言"旅行的意義":

"這不是我想要的!"身邊很多人總是重覆說著這句話。而這些人大部份的症狀是,對目前生活現狀不滿,卻又自覺無力改變,於是躲在怨懟中等待奇蹟降臨,希望某一天,空中會伸出一隻手,把自己拉出泥沼,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稱這種性格是"高塔中的公主",被現實囚禁在城堡當中,一心期待王子騎著白馬來解救自己。(中略)錢鐘書的小說《圍城》裡,主角的人生就是一座座的圍城,逃出這個困境,又掉進另一個泥沼。每當現實陷入自己無法挽回的狀況,主角就順著忽然降臨的契機,用力拉扯,結果卻陷入更深的枯井裡。這個假性契機和我們等待的奇蹟,在本質上沒什麼兩樣。

我想最大的問題在於,公主們也不知道離開高塔之後要何去何從。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在這種情況下,住公主的高塔,反而帶給她們安全感。走進原野、得到自由,卻更令公主們畏懼害怕

因為我們沒有方向,不知道該往那兒走!

生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很容易發現什麼是自己不想要的,但反過來,要找到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卻不容易。尤其在資訊爆炸的今天,這似乎成為一個難題。以前的人沒有太多自由,子承父業,連終身大事都由家人決定。現在的人選擇太多,反而很容易陷入猶疑不定的狀態中,結果還是不能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中略)

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境,資源變得有限,身上的行李空間也變得錙銖必較的情況下,我們就必須開始選擇,什麼是該丟掉,什麼是該留下來。當我們不能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必須再一次找尋新的事物來填充時間時,什麼是死也不能放棄? 什麼事是最大的興趣? 這些事情將成為"我真正想要的"。(中略)正是這些事情塑造了自我,越是困窘的流浪生活,越能發現真實的自己!(後略)

[感想] 很不幸地,我想麥吉他所形容的"高塔上的公主",我也是其中一員。有時我會想,在去英國前,明明我對現狀沒有什麼不滿,頂多罵一罵把我們當白老鼠的教育部及無聊的考試制度之類的就算了,根本不會像現在這樣,甚至對家或台北感到難以忍受,因此去英國對我而言,究竟是好是壞? 我是因為"由奢入儉難",才開始作起奢侈的夢想嗎? 特別是當我對媽提起這類想法時,她總是不以為然地告訴我:"境由心生,如果心是滿足的,不管在怎樣的處境、住在怎樣的環境,都會感到滿足。"於是我又會開始懷疑自己對現狀不滿,是不是只是EQ不夠高的結果? 試著找尋改變,是不是一種無意義的舉動?

但是,看了麥吉他這篇文,我多少感到一絲安慰。至少我可以這麼告訴自己:"想要嘗試改變並沒有錯,而且嘗試本身比維持現狀需要更大的勇氣!"

小希寫的前言"年輕的流浪是一生的養份":

"年輕的流浪是一生的養份"這句話是林懷民說的,(中略)雖然當時沒什麼感覺,可是後來他說年輕時走過許多地方的經驗會成為一輩子的養份,視野變寬廣,對世界的好奇度會增加。他說要一個人旅行,不跟團,沒有同伴一起自助旅行。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才會有機會和自己對話,也才能和別人對話

(中略) 很多人會問說:"這樣跑出來閒晃一年,那工作應該怎麼辦?回去會不會成為找工作的弱勢?"我記得以前國中的時候,長輩都說,考上好的高中就一帆風順了;上了高中,又想說考上大學就OK了;上了大學,就想著申請好的研究所...然後呢?再奮鬥個幾年,四十歲退休,人生四十才開始是嗎? 會不會到那個時候又有人說:"抱歉,還沒輪到你。"等到視茫茫、髮蒼蒼、齒搖髮禿才後悔總是將希望放在未來,而不是現在,至少我不想這樣過。這一年的經驗是否會為找工作加分? 誰知道呢? 工作是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大部份選擇出國的人都是對現況有所不滿,想要找尋改變的可能性。在台灣,媒體不斷地在製造焦慮,傳達一種成功的生活典範,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可這真是我們想要的嗎? 很多人不喜歡,卻不知道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生活。(中略)一年過後,從澳洲回到台灣,又要再度面對,(中略) 現在回想起來,在澳洲那麼辛苦都過了,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視野變大,有些事情變得沒那麼重要。常常聽到有人說:"我也不喜歡這樣,可是我沒有辦法!" 在台灣,的確是很少看到"另類"的生活方式,社會不鼓吹年輕人該特立獨行,照著既定的行為模式走就好了。出來走走,看到其他國家的年輕人,每個人的文化、背景都不同,互相交流,激盪出一些火花,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後略)

[感想] 我喜歡林懷民那段話,也喜歡小希為它下的註解。至少經過英國一年的生活,我可以很肯定地說"真的就是這樣!" 我知道社會上很多人過得很苦,就算自己不滿現狀,也完全無力改變,因為他背負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還有一家老小的生計問題;甚至他遭遇太過淒慘,根本讓他無力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但是,就一般中上收入的家庭來說,如果不需要為家裡的經濟煩憂,操心的只是自己的人生,只要有點積蓄,何樂而不為呢? 書中有其它背包客提到,台灣和歐洲年輕人最大的不同是,歐洲年輕人往往很年輕就自己出來旅行,錢不夠就去工作,日子過得很刻苦;台灣年輕人則錢比他們多出一倍以上,卻總認為自己錢不夠多,不能出國旅行。我想差別只在於自己願不願意嘗試、想不想為人生帶來一些改變。做不做得到,那又是其次的問題。而且就像小希說的,"不斷思考,而且懷抱永不放棄的信念,我相信成長總在堅持之後開始,而好運也是。"如果真的有心,就算原本有父母朋友等的反對壓力,到後來可能也會轉為助力啊...

其它我喜歡的句子還有:

----在百花爭豔的世界,只有留存到最後的菁英才能成為最佳賣相的搶手貨,然而在這種大量生產的邏輯裡,稍微不合標準的結果就只能倒地滅亡嗎?

---幸好有幽默女神存在,我們才懂得用憐憫和嘲諷面對無賴和愚夫,不然我們就會軟弱地去憎惡他們。

---人生旅程就是這樣,越接近終點的每一步,要花的力氣可能就跟之前的總和一樣多;好好走完這一步,沒有想像中容易,而這最後幾步路得一個人走完。

---我喜歡待在可以看到世界的地方,它的寬廣讓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


 

[後記]

為什麼要去澳洲打工度假?

自從我公開這個決定後,不只一次有人問我。要不然就是帶著羨慕的語氣,用看"有錢人"的眼神對我說:"真好~~如果我XXX(研究所、工作、金錢等等因素)OK的話,我也想去。"

其實這個問題我自己也難以回答。就像當初決定去英國一年一樣,或許我只是厭倦台北這個城市,再也受不了台灣的狹小與利益至上的普遍價值觀;也或許我只是不滿這個偏好"宅"在家裡,每天把"該做的事"(工作之類)做完後,就看看喜歡的電視、上上網,似乎如此度過一生也無所謂的自己,而渴望作點改變,希望能為生命帶來一點刺激或一些未知的什麼,讓自己不是麻木於生活之中,或讓習慣來操控我的生活,而能自己主動積極去過生活吧。

當初從英國回來時,我的確有所改變。真的,出國可以改變許多事,雖然當時的我除了上語言學校及偶爾和朋友、家人出遊外,大部份時間還是待在家裡,但我的價值觀、打扮等等都有顯著的改變。看到各國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有些日本人都已年近三十,卻為了圓夢,不管是拍電影,還是學做一雙手工皮鞋,毅然辭去工作來到英國半工半讀---就覺得自己以往隨主流價值觀走的思考方向: 考好學校、進好公司、賺許多錢才是成功的人生---有多麼狹隘與渺小。這一年讓我得到前所未有的寶貴經驗,也讓我得到追夢的自信。

但是,回到台灣後,隨著時間增長,總覺得自己越來越偏離當初的方向,又回到老路上了。有一種慢慢被生活所吞噬的恐懼與焦慮。不知是人性本就如此,還是我這人定性不足,我只有在身邊沒有網路或電視的時候,才會好好去細細品味生活、去看看周遭其它事物。而當人生卡在初出社會,必需在岔路作抉擇的時刻,這種煩躁感更是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

因此,我又開始尋求改變。

其實本來沒打算去打工度假的,當初純粹是想出國走走,再接觸一下世界不同的價值觀,再受一次衝擊,給自己一點正面的力量而已。因此找的都是出國作義工一類的資訊。但因為三四月開始找這類資訊時,剛好錯過一些報名機會,加上義工也要自己花許多錢,最後我索性決定去紐西蘭打工旅遊。至少可以一邊賺旅費,不是全然地花錢。

只是,紐西蘭實在太龜了,目前一年只開放六百個打工度假簽證名額給台灣,今年又不再公布剩餘名額。在預約申請簽證必需的體檢那關就充滿不確定、開始申請日期又卡在期末考的情況下,最後我還是只能忍痛捨棄這個因"魔戒"而讓我充滿夢想的國家,改到另一個開放打工度假簽證給台灣非學生的一般民眾的澳洲。(幸好後來有看"喊愛",多了烏魯魯,即愛爾斯岩這個想去的目標)

其實比起很多對打工度假充滿憧憬,將之視為"圓夢"的人,我只是個小ㄎㄚ,上網查資訊不勤、也不怎麼到書店翻相關書籍與積極準備行李,完全抱持著"隨緣"的懶散態度。就連出發在即的此刻,想到出發都還會讓我不禁有些迷惘起來,懷疑"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並害怕看不了想看的電影、無法定時上網、無法定期追日劇...這些仔細想來根本無傷大雅的事。

但是,看完這本書後,我得到了勇氣。雖然不確定它夠不夠堅定讓我至少撐完頭幾個月,但我看著麥吉他及小希他們既慘烈又豐富的一年之旅經驗談,及從中得到的人生體悟,還有他們所見識到的種種美景,我心裡那種尋夢的熱忱又燃燒起來了,那種即將離開熟悉環境、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未知國度,還得處理一堆從沒自己經手過的申請稅號、銀行開戶等手續的不安,似乎也沖淡了些。

就像書中其它背包客所說的,"年輕時不要只追求穩定,應該多投資自己、開拓視野",特別是當人生只有一次的時候,該怎麼運用,我想應該沒有對錯之分。不過我覺得,就算過著別人眼中理想的完美生活,如果在自己閉上眼那一刻還存有"我這輩子到底在幹麻?"的念頭,這種人生就是錯的。至少它不是我眼中"對"的人生的定義。

另一個背包客說的話我更喜歡:"享受人生並不需要任何技能和準備,「衝動」才是必要條件"。可能因為我就是個衝動的人,很多別人眼中不可思議的事往往就是憑著一股衝動完成,或許因此繞了許多路、浪費許多時間,卻也因此得到許多技能相關知識與經驗(比如威力導演是在想自己剪MV的衝動下學的、Frongpage是在想為V6做網頁的衝動下學的,etc.),我也從中學到一件事: 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白做的,就算乍看之下是無意義的事,也總有些深意在裡頭。畢竟人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塑造出"自我",慢慢成長的啊...

還有一個背包客說:"不要總是問問題,該學習自己找答案",很能引起我的共鳴。可能是因為從小我就有種近似覺悟的認知:靠別人不如靠自己的關係(因為上課聽不懂而要問別人時,就得低聲下氣,讓自尊心高的我盡量自己想辦法解決)。因此雖然身邊長輩總是試著告訴我他們的人生經驗,希望把我導向"正軌",讓我的人生路走得順遂一點,我還是想自己闖闖看,想自己找找看之後的人生該如何走下去的答案。我想這也是給沒定性、懶惰又沒耐性的自己,一個很大考驗與成長的機會吧。

而且就像小希的前言提到的,沒有人能保證照長輩的話走下去的人生就OK,人生還是充滿變數。舉例來說,提出到澳洲打工度假一年的是麥吉他,留在澳洲進行第二年打工度假的卻是小希;非常渴望參加CVA的是要跟我同行的朋友,目前確定要參加的卻只有我...

這就是人生啊。永遠難以預測的人生。

因此就算有不安,就算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像其它背包客過得那麼精彩,至少在三十歲這個還算年輕的時限裡,我想試著闖看看,讓自己不至於可能就套牢在一個特定工作和生活模式裡度過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