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歌行(ㄔㄤˊ ㄍㄜ ㄒ一ㄥˊ) -漢樂府(佚名)
◎ 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總集──《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行」是古代樂曲的一種體裁,也就是「歌行體」的簡稱,詩歌字數和句子長短不受限制。
◎「長歌」與「短歌」相對,指以「長緩歌聲」為曲調的自由式抒情體,多用來表達深沉的感情。
◎ 這首詩詠嘆萬物盛衰有時,惋惜時光的流逝,提出應該在少壯時及早努力,奮發有所作為。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逐句詩解】
【譯】葵菜在晨曦朝露的洗禮下,富有一股旺盛的生命力,然而不久之後,露水就逐漸被陽光曬乾了。
園:園圃,種蔬菜、花果、樹木的場所。
待:等待
晞:念作「希」,曬乾。
葵:中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詩經·豳風·七月》說「七月亨葵及菽。」;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葉大花小,花是紫黃色的,最小的叫鴨腳葵。(註:也有把「葵」解讀為「向日葵」的)
──「青青園中葵」應該反過來變成「園中葵青青」 ,形成表態句。
這是一首詠歎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當葵菜長得青青茂盛時,正是少仕的象徵,但作者立刻在葵菜的晨露上警示了生命的短促。早在此詩之前,曹操就有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植也曾贈白馬王彪「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都是同樣的比喻。
【譯】溫暖的春天散播著它的恩惠,萬物茂盛,充滿生命的活力。
陽春:溫暖的春天
布:散布
德澤:恩惠
生光輝:形容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樣子。
──詩人從園中葵沐浴於朝露中、被陽光照耀,聯想到萬物在春天茁壯生長、欣欣向榮,採景由小及大,由點到面,由葵菜擴及一般萬物。
這首詩寫到這裡為止,表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其實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讚歌。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樣美好。因此,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
【譯】葵菜和萬物正在生命最旺盛之時,卻經常擔心秋季來臨,那時花葉就會失去春天的光彩,而變得枯黃、衰敗了。
華:花。
焜黃:指植物色衰枯黃的樣子。焜:君。
──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歷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
這裡用秋季樹木花葉的「焜黃」,與陽春的「青青」、「光輝」呈現強烈對比,凸顯青春消逝後老境的可悲;從老境的可悲反照青春,便增強了青春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少壯」應「努力」的主旨已經稍露端倪。
「常恐」二字,一方面表達了詩人戀春惜春之情、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無可避免,另一方面也有一股自覺的憂患意識產生,因為春秋互換、時序無情。這種對自然規律由盛轉衰的警覺,是基於對青春的熱愛與生命的執著。
◎ 前面這六句寫自然萬物由盛到衰的變化,藉寫景來抒情、議論,暗喻人生由「少壯」到「老大」的發展過程,但這並不是詩的重點。就好像我們上街買魚和肉,不管它們多鮮美,如果沒有任何包裝,直接拿在手上帶回家,就一點也不美了。前六句正是美麗的包裝,後面的四句才是魚和肉。
東到海:中國的河流,因為地勢走向的關係,大多由西向東流入海裡。
──這兩句是前六句內容的進一步深化,就是孔子的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說明光陰流逝迅速,而且一去不復返。消逝的生命如流水般,沒有片刻停留。
不只是水不會西歸,消逝的朝露也不會再出現,落下的花葉也不會再度上樹,我們人生虛度的歲月也不會再回來。消逝以後,再怎麼後悔都沒有用。雖然我們在河流中還是會看到水,在花草上還是會看到朝露,在花園中還是可以看到無盡的花葉,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有許多時間;但是那都不是原來的水、原來的朝露、原來的花葉、原來的時光了。消逝的,就是消逝了,不論你多有錢,多有勢都救不回來。
【譯】要趁青春年少,及早努力完成志業,免得年華老去,一事無成,徒留悲傷。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敗的時期。
徒:這個字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等於白過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是於事無補的,意在強調必須及時努力。
──作者從自然現象多方觀察「少壯」與「老大」的關係之後,提出這富有人生哲理的結論,顯得相當自然,而且鏗鏘有力,字字都有警示的意味。
『古詩源』 |
◎ 全詩蘊含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又有詩歌優美的藝術手法,由物寫到人,由景寫到意,由情提昇到理,其中有比喻,有興發感懷,抽象的人生哲理透過自然現象呈現,讓人感覺十分具體,而不流於枯躁乏味。「理」和「趣」結合頗為成功,令人欣賞。
【什麼是樂府?】
「樂府」原本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採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後,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統稱為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
漢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它繼承《詩經》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實。漢樂府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它的敍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於選取典型細節,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
這裡有個整理表格,做得挺詳盡的哦。
以上內容取自網路資料,我做的是重新消化、整理、排序等工作,並不是原創。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會馬上拿掉的。謝謝。
引用資料:http://w3.kghs.kh.edu.tw/~tea641/composition/9.htm、『樂府──大地之歌』(時報出版)、百度百科等(圖片來源請按圖片,直接連結原頁)
[寫在後面] 最近一次跟姐聊天的時候,她臉上帶著憂鬱告訴我,時間好像越過越快,小時候還不這麼覺得,現在卻覺得,一天一下子就沒了,回想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卻好像什麼都沒做。
我可以體會,因為我也有這種感覺,一種近乎把你逼瘋的窒息與恐慌。
以前我每天都泡在電視前,看日劇、看節目、查演員資料... 但現在我心裡雖然還是想這麼做,卻潛意識裡壓抑這種衝動。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我重新像以前迷偶像時那麼瘋狂,我也盡量克制自己了。我現在想的是:做那些事,可以讓我成長,讓我的人生有意義、有價值?
做那些事,可以讓我覺得就算明天是世界末日,我也沒有白活?
可怕的是,我始終想不出來。我對很多事都有興趣,但又不是那麼有興趣,我什麼都想試試,又怕付出了時間,卻沒有結果,或者結果會讓我窮了下半輩子,連養老金都沒有。(沒錯,我也不奢求變成什麼富翁,只要養得起自己,還多點錢供養父母就夠了)
這些念頭讓我好憂鬱...
所以,整理這首詩的資料時,格外有感覺。現在我只能調整心態,不要讓自己都還沒擁有過前四句那樣的美好青春時光,就用蒼老的心態來過日子,以致有一天我真的老了的時候,半點年輕時快樂刺激的回憶都沒有,只有一片慘然。
共勉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