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打算這兩個月都不接試讀,盡可能排除雜務專心寫文的,想不到人算不如天算,皇冠又寄來李奇系列新作『假面人質』的邀約誘惑我。我心想先前的『完美嫌犯』、『雙面敵人』都看了,印象也不錯,跳過這本好像說不過去,猶豫的結果,還是決定報名參加(我真是意志薄弱,嗚嗚)。
 
這套【傑克‧李奇】系列已經在全球取得千萬冊的銷售佳績(美國也有四百萬冊),連美國總統都是它的書迷,新書出爐,自然倍受矚目,甫出版就榮獲洛杉磯時報、舊金山紀事報及美國獨立書商協會的排行榜冠軍。根據書封上的宣傳語,它有兩大噱頭,第一是「李奇也會犯錯」,第二是「首度出現女搭檔」,因此這兩點理所當然成了我的期待目標。不過,整體看來,它是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味道。
 
在「李奇也會犯錯」這點,我承認我曾被作者騙倒。這首先要從故事內容說起。一個傭兵頭子的美麗妻女遭人綁架,他的手下誤打誤撞找到了李奇,因為他是付贖金的過程中,唯一的目擊者。然而儘管李奇積極介入此事,他的猜測卻沒有預料中的準確,狡猾的歹徒一再出招變招,整件事如墮五里霧中,所有人都被這謎般的對手玩弄於股掌之間,即使傭兵頭子藍恩願意付再多贖金,都無法確保他的妻兒能平安歸來。
 
一切究竟是為了錢,還是為了正義公道──為了復仇?

正因為原先將焦點擺在「能不能救得肉票歸來」,因此我想當然爾認為李奇犯的錯與它有關,加上前頭種種跡象在在顯示他犯了錯,更讓我堅信自己的猜測八九不離十,想不到...真正的重頭戲原來是在後頭啊(笑)。雖然猜錯了,但身為讀者,最大的享受就是被作者騙,所以我對此毫無怨言,只要他圓謊的本事夠強,再扯我都能坦然接受。
 
作者在這方面做得倒真不錯。有句話說,重點不在結果,而在過程。如果先有這層認知,那麼閱讀這本『假面人質』將是一次痛快淋漓的經驗。因為它的兇手/真相嚴格來講並不難猜,解謎過程卻十分精彩。作者丟出各種支線,比如藍恩前妻安的綁架案、安的妹妹派蒂對藍恩的監視、被藍恩用完即丟的侯巴特和奈特等,就是為了誤導讀者,使整起事件更顯複雜紛亂,直到故事發展到最後,所有支離的線索逐漸匯集,一切豁然開朗,讀者才知道原來各線索都環環相扣、密切相關,所指向的人性惡意也十分驚人,頗有值得深思之處。就這點來說,不能不佩服作者的巧思。
 
如果說讀者能從作品解讀出作者的內心世界,那我會說李查德是個偏激又黑白分明的人。他的正義,是如同『多情劍客無情劍』的李尋歡所說:「畢生沒有錯殺一人」的幾近狂妄的自信。
 
為什麼呢?因為在他的小說裡,壞人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死。
 
若要深究下去,可能會扯到該不該廢死之類的嚴肅問題,答案一定無解,我就不說太多了。只是仍免不了為這樣的簡單分類感到困惑。忍不住懷疑,是不是作者跟我一樣懶得謀殺腦細胞,才把所有不能(難以)解決的問題,直接丟給死神了事?
 
在故事發展中,好與壞,正與邪,被害者與加害者,一再被顛覆、洗牌,考驗著李奇和讀者的判斷力。然而,令我費解的,不僅僅是各角色在最後的相對位置,也包括了好與壞的界限,是否真有我們以為的那麼清晰?藍恩自私、貪婪、扭曲、醜惡,就李奇的價值觀來說,殺死他是為侯巴特和安復仇,這我可以理解,但泰勒和凱特呢?他們製造了藍恩戡不破的騙局,原本大可以就此逍遙法外,永不受藍恩的干擾,但他們並不以此為滿足,相反,他們非致藍恩於死地不可。這和藍恩「逆我者亡」、「是我的威脅就剔除」的行事準則,又差得了多少?
 
尤其是,凱特在查覺藍恩的真面目以前,就已經背著他,和另一個男人偷腥了。
 
回想藍恩以為凱特被綁架撕票時的反應,那種痛徹心肺、失魂落魄的失常模樣,當然可以說他是為了面子,為了無法忍受有人敢在太歲爺上動土,而發狂憤怒進而發誓討回公道,但換個角度講,他對凱特也是真心的。一夜夫妻百日恩,就算藍恩的確壞事做盡,不值得同情,但凱特欲除之而後快的冷血,也令我為之膽寒。無論她搬出再多藍恩吵架時口不擇言的證據來替自己辯護,我也無法認同她這種行為。
 
啊,不過有時也會覺得,像這類警匪小說或武俠小說所描寫的「作惡者死」,是多麼簡單多麼美好多麼令人心生嚮往啊!如果所有造成別人生存威脅的不確定因子都能用這種方式除去,大家是不是會活得安心一點,遠離隨時被害的恐懼呢?
 
至於另一個「李奇有女搭檔」的噱頭,就沒想像中那麼令人耳目一新。這位波琳女(前)探員,性格上並沒有太鮮明特別的地方,她的作用跟先前小說裡的花瓶,其實也相差無幾,大概就是幫忙收集線索、利用人脈調查、提供一些生理需求、製造一點小浪漫(真的很小),外加最後等李奇來救這麼多吧。因此整體而言驚喜不大,也看不出她在日後發展的必要性。不過故事沒寫李奇跟她分道揚鑣,因此將來還有發展為正牌女主角的可能,若是如此就稍微值得期待了。
 
最後補充,這本書的打鬥非常短,主力都放在埋伏筆和解謎上了。如果拍成電影,靠著劇情的懸疑性,還蠻能製造高潮和張力的,但從小說的角度來看,賣點總是模糊了那麼一點。畢竟推理迷重視的是「猜不出結果的驚喜」,一旦結果呼之欲出,基本上就懶得再花精力去看過程;打鬥迷重視的是動作場面的刺激,要是打得太隨便,就有搔不到癢處的失落感。而我個人對作者(或譯者?)乾淨俐落到近乎無機質的寫作筆法,則有點消化不良。文筆太簡潔理智、缺乏激情的結果,就是沒有讓人一頁接著一頁著魔似地看下去的動力,導致我一個多月前就翻開這本小說,卻拖到昨天才把它啃完,是有點可惜了。
 
 
P.S.感謝皇冠提供試讀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yo 的頭像
    Lyo

    雜草哲學~Lyo的點點滴滴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