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名刺客的劇照。坐在最前方的是伊勢谷友介。左起:近藤公園、波岡一喜、六角精兒、澤村一樹、山田孝之、役所廣司、松方弘樹、伊原剛志、古田新太、高岡蒼甫、石垣佑磨、窪田正孝。

資料來源Sanspo.com

1963年的時代劇電影『十三刺客』由東寶公司投資重拍,預計將於明年上映。在山形縣鶴岡市的庄內,可以見到十三位演員的身影穿梭在大型戶外場景中。原版電影是由時代劇之星──片岡千惠藏主演,在工藤榮一導演執導下,誕生出長達三十分鐘的打鬥場面,為日本電影史寫下新的一頁。主演重拍版的役所廣司(53)表示自己無意與前輩一較長短:「我不會去在意千惠藏先生的演出。」三池崇史導演(48)則表示:「就算不去管(打鬥戲),也會拍得很長。」似乎預言自己將拍出更勝工藤版的決戰場面。

為了替這部46年前的傑作注入新生命,製作單位特別找來一眾充滿個性的演員。

這十三刺客所要刺殺的目標,是將軍的弟弟──明石藩主‧松平齊韶。齊韶是個惡名昭彰的暴君,其惡行罄竹難書。老中(註:江戶幕府的官名,直屬於將軍,管理全國政務)土井便對擔任監察官的島田新左衛門(役所廣司)下達暗殺齊韶的命令。

此片於今年五月開鏡。已經拍完役所廣司、伊原剛志(45)、高岡蒼甫(27)等八人來勢洶洶地騎馬衝入旅館街等場面。

原版電影以旅館街為舞台,十三名刺客得絞盡腦汁,使出全力與佔壓倒性多數(註:聽說是兩百人)的敵人打鬥,壯烈的廝殺場面持續了約三十分鐘,被稱為時代劇電影史上最長的打鬥戲,也確立了「集團對抗時代劇」這種在1960年代相當受歡迎的片種。

三池導演透露自己想拍的高潮戲是:「不停地廝殺,殺到刀刃毀損,再也無法斬人時,就改為赤手空拳地打。我想把戰鬥中力氣漸失、越來越衰弱的變化,拍到觀眾看到累、看到膩為止。」這場戲預計從八月底拍到九月,「不知道會拍成多長。」暗示了新版或許能重寫原版的紀錄。

役所是第一次與三池導演碰面。他小時候曾跟父母去電影院看過千惠藏的『二刀流開眼』及『多羅尾伴內』等片,對此感慨萬千地說:「我一聽說這次演的是(原版電影上映時,正值61歲的)千惠藏的角色,就不敢置信,想不到(自己)也到這個年紀了啊~~」

除了松方弘樹(66)以外,這次共演的其它十一名演員都比自己年幼,對此役所表示:「至今拍攝的大都是騎馬、跌到泥沼之類的動作戲。希望今後演出時,能逐漸與大家合而為一。」表達出與面臨決戰時,希望能把十三個人好好團結起來的新左衛門相同的期許。


(山田在中間啊~ 跟兩位大叔站在一起,有點像小孩子XDD)

[原文]

 1963年公開の時代劇映画「十三人の刺客」が東宝製作で来年公開をめざしリメークされることになり、山形県鶴岡市の庄内オープンセットに13人の俳優がそろった。オリジナルは、時代劇スターの片岡千恵蔵が主演し、工藤栄一監督が邦画史に残る30分の殺陣シーンを生んだ。主演の役所広司(53)は「千恵蔵さんは意識していない」と気負いなし。三池崇史監督(48)は「ほっておいても長くなる」と工藤版をしのぐ決闘シーンの誕生を予言した。

 46年前の傑作に新たな命を吹き込むため、個性あふれる俳優たちが集まった。

 13人が狙うのは将軍の弟、明石藩主・松平斉韶。斉韶の暴君、暴政ぶりは筆舌に尽くしがたく、老中、土井は、お目付け役・島田新左衛門に斉韶暗殺の命を下す。

 今月5日に撮入。新左衛門役の役所、伊原剛志(45)、高岡蒼甫(27)ら8人が乗る馬が、猛スピードで宿場町に駆け入ってくるシーンなどが撮影された。

 オリジナルでは、宿場町を舞台に、数で圧倒的に上回る敵方と13人が知力と体力の限りを尽くして殺し合う、壮絶な戦いが約30分展開。時代劇映画史上最長の殺陣シーンといわれ、1960年代に人気を博した集団抗争時代劇のジャンルを確立した。

 三池監督は「戦いが続き、刀が刃こぼれして斬れなくなると、撲殺になる。体力は落ち、どんどん弱くなっていくという戦いの変化を、観客が疲れ、飽きるまで見せたい」と自分なりのクライマックスシーンの構想を披露。撮影は8月下旬から9月にかけて予定されており、「長さがどうなるか計算できない」と、オリジナルの記録を塗り替える可能性もにおわせた。

 役所と三池監督は初顔合わせ。子供のころ両親に連れられ、千恵蔵の「二刀流開眼」や「多羅尾伴内」を見たという役所は、「(公開当時、還暦だった)千恵蔵さんの役だと聞いて、ゲゲーッ、(自分も)そんな年になったんだーと思いましたね」としみじみ。

 松方弘樹(66)をのぞく11人は年下で、「今までの撮影は馬に乗ったり、沼にはまったりアクションが多かった。今後、芝居をしていく中で一つになっていけたら」と新左衛門同様、決戦を控え13人の結束を願っていた。 




資料來源

Sponichi Annex

片岡千惠藏於1963年主演的老片『十三刺客』重拍,於山形縣鶴岡市的庄內電影村進行拍攝。此片以幕末的中山道(註:江戶時代的五條街道之一)為舞台,描述奉幕府密令的監察官計劃暗殺暴君明石藩主的故事。十三名刺客的卡司相當豪華,飾演監察官片岡的是役所廣司(53),其它還有松方弘樹(66)、山田孝之(25)、伊勢谷友介(33)等,要一起拿下殘暴藩主的首級。電影預計明年上映。

寧靜的旅館街上,騎著馬的武士們在飛揚的塵土中如風捲來。其它武士聞聲,則自旅館奔出。役所、山田、松方、澤村一樹(42)、高岡蒼甫(27)、石垣佑磨(26)、伊原剛志(45)――無論那一個似乎都足以獨挑大樑的「十三刺客」,威風凜凜地在馬上一字排開。

負責統合大家的役所加強語氣說:「目前拍的大都是騎馬或走路的場景,希望今後能將這十二個人好好團結起來。」談到電影是以太平治世的幕末為舞台時,役所則表示:「沒上過戰場、殺過人的武士,究竟該怎麼戰鬥、怎麼作出捨命的覺悟?我希望能在最後把這部份的魄力演出來。」

十三名刺客在木曾落合宿追殺藩主的打鬥戲,在原版長達三十分鐘,是時代劇電影史上最長的戰鬥場面。這場高潮戲將於八月中以後,在同一個電影村進行拍攝。最後據說會把自去年八月起,花費約兩億元打造的旅館街佈景一口氣爆破、燒毀。三池崇史導演(48)充滿幹勁地表示:「我想把當年的時代劇電影所持有的熱度、能量,用現在的技術重現出來。」

役所騎馬的場景已拍攝告一段落,他苦笑著說:「當我聽說要演當年60歲的千惠藏先生的角色時,心想『不會吧~』,想不到我也到這個年紀了啊!」現場唯一與片岡先生合作過的松方,在回顧過去共演的經歷時,說:「片岡先生是個親切的人,也有童心未泯的一面。」並表示:「我想教這些年輕演員們武士服的穿法,及使刀的技巧等等。」

新版在設定上將與原版有若干出入。在這個豪華卡司中,究竟誰會活到最後?或者他們會全軍覆沒?這部明年將在日本電影界引起矚目的電影,終於開始策動了! 


[原文]


片岡千恵蔵さん主演で1963年に公開された映画「十三人の刺客」がリメークされることになり、山形県鶴岡市の庄内映画村で撮影がスタートした。幕末の中山道を舞台に、幕府の密命を受けたお目付け役が、暴君で知られる明石藩主の暗殺を企てる物語。片岡さんが演じたお目付け役は役所広司(53)。このほか松方弘樹(66)山田孝之(25)伊勢谷友介(33)ら豪華な13人が藩主の首を狙う。来年公開。

 静かな宿場町に、馬に乗った侍の一団が土ぼこりを巻き上げ駆け込んでくる。音を聞きつけた別の侍たちが、宿の中から飛び出してくる。役所、山田、松方、沢村一樹(42)、高岡蒼甫(27)、石垣佑磨(26)、伊原剛志(45)――それぞれ単独でも映画を背負って立てそうな豪華な「十三人の刺客」が勢ぞろいだ。

 一派を束ねる役所は「まだ馬に乗ったり、歩いたりするシーンが多いですが、これからこの12人と結束を固めていきたい」と語気を強めた。舞台は幕末の太平の世。「合戦もなく人を斬ったことのない侍が、どう戦うか、どのように命を捨てる覚悟をするか。ラストではそこが迫力として出れば」と話した。

 13人の刺客が藩主を木曽落合宿で追い詰める殺陣シーンは、オリジナルでは約30分続き、時代劇映画史上最長と言われている。その見せ場の撮影は8月中旬以降、同映画村で行われる予定。最後には、昨年8月から約2億円をかけて製作した宿場町のセットが爆破され炎上。豪快に破壊されるという。三池崇史監督(48)は「当時の時代劇映画が持っていた熱、パワーを今の技術で再現したい」と意気込む。

 馬上の撮影が一段落した役所は「当時60歳だった千恵蔵さんの役と聞いたとき“ゲゲーッ”って思いましたよ。もうそんな年かなあ」と苦笑い。片岡さんと唯一共演経験がある松方は「優しくて、おちゃめなところもある方だった」と振り返り、「着付けや刀の差し方など、若い役者に教えていきたい」と話した。

 オリジナルとは設定を若干変更。豪華キャストのうち誰が生き残るのか、あるいは全滅するのか――来年の邦画界注目の1作がいよいよ動きだした。

[ 2009年07月20日 ] 



[寫在後面]

哇塞~看了電影介紹一整個熱血啊! 這部片不但是三池崇史導演,還有役所廣司、山田、高岡蒼甫、石垣佑磨、古田新太、澤村一樹這些好演員抬轎,劇情似乎也很不賴,看來頗值得期待呢!

高岡和石垣都不是第一次跟山田合作了,在片場應該可以玩得挺愉快吧XD 而且這些人都很有武士的氣質,對於他們片中的角色,我已經忍不住開始想像起來了。

當然我最在乎的是山田的角色,據說他演的是島田新左衛門的外甥‧島田新六郎,不知道是像多摩雄一樣具有野性的角色?還是有點懦弱那種?或者是其它個性?(比如冷酷、沉默寡言、憂鬱、文雅等等)我當然希望能看見山田有所突破,但我可不希望他演個懦弱沒特色的角色啊~就算搞笑也行,千萬別再讓他走回憂鬱老路了!目前這點是我最害怕的,因為役所說了:「沒上過戰場、殺過人的武士,究竟該怎麼戰鬥、怎麼作出捨命的覺悟?」感覺十三個人裡至少有幾個會出現:恐懼、擔憂、哭叫...等症狀,而這種戲份通常會安排給年輕人,所以我實在有點擔心~(看伊勢谷友介的坐姿,應該是個不拘小節的討喜角色,候選人又少了一個)

話說我本來很期待山田的武士造型,看劇照卻有那麼點失望,本來是想看到有點滄桑、帶著無名殺氣的模樣,結果卻是...有點圓圓的,很可愛,像小孩子的感覺(?)嗚哇~拜託到時候讓這角色帥氣一點吧!三池導演!(目前我還抱著希望,因為三池導演提過山田是近期合作的演員中,眼神最殺的一個,應該會好好運用這份特質吧?)

P.S. 看到三池導演描述高潮戲那段,我馬上聯想到山田之前接受訪問時,說三池導演描述給他聽多摩雄打人肉保齡球時,眼睛閃著光的模樣,忍不住笑了XDDD 但是看他說的內容,到時看電影應該是笑不出來吧?好像會很血腥的樣子,畢竟這可不是青春熱血片『Crows Zero』,說不定會有血肉翻飛的鏡頭?大家會不會都死得很慘啊?像『大逃殺』那樣?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還請大家抽空幫我到這裡投個票吧~(是依個人感覺投星星數,不必勉強自己給高分啦)


我想我這輩子是第一次懂王家衛(趕在期限前滑壘送片子參展)的心情,因為我自己昨天就經歷了一次!

我向來是個後知後覺的人,由於只顧著埋頭苦幹,難免會忽略周遭世界所發生的事,之前大堡礁選堡主,我就是到決選階段才從新聞得知;這次上順旅行社舉辦「世界五大洲七大奇景圓夢大使」甄選活動,我也是到截止日前幾天,才從姐姐口中知道(男友告訴她的)。

由於當時正忙著工作,只覺得這種好事根本輪不到我,就沒多留意相關訊息,等又過了一天多,心血來潮上網仔細把報名資格看過一遍,又看了幾位網友的自薦影片,才發現報名不如想像中困難,而正式興起參加的念頭。

雖然心中已經大致有個計劃,比如要放那些照片、那首背景音樂(第一個浮上心頭的就是『水男孩』!)、呈現那種風格等,但要把計劃付諸實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首先,因為手邊的剪輯軟體一點也不專業,無法弄出像某些網友那麼讚的效果;所剩的籌備時間也不夠(從星期六晚上到昨天下午六點),不能像某些網友到各地取美美的景(有個女生超強,還特地去參加拖曳傘、泛舟),只能設法化腐朽為神奇,因此我決定把專長──畫畫──放進我的影片,想不到下面七張圖就佔去我將近一天的時間。



柬埔寨吳哥窟。(那個宮殿快把我搞死了)



美國大峽谷。(時間不夠,根本無暇精雕細琢,本來想畫得更簡單,但我這人好像就是非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不可



印度(被我畫歪的)泰姬瑪哈陵。



中國的萬里長城。



羅馬競技場。



埃及金字塔。



澳洲大堡礁。我選畫的是當初超想去的心型礁岩(因為只能搭小飛機去,小飛機又超貴,只得忍痛放棄)。

結果上面這些畫弄了半天,之後放在影片裡,卻都只有驚鴻一瞥...(淚)



看了『吐司男之吻』,對小薰和裴琳錄腳ㄚ子「推薦」的片段印象深刻,就生出這個用手指頭演推薦人的點子。本來我只想在手指上畫人臉就好,後來想到可以把自己模仿的長才(?)用這段表現,但要在手指上畫小新、小丸子、咕魯、(『蟲蟲危機』中的)毛毛蟲(我只會模仿這四個)又不好弄,幾經考慮,最後還是決定畫在紙上,演的時候再貼上去。

(小新和小丸子都是三兩筆畫完。自己比較得意的是咕魯,因為一點畫好的把握都沒有,結果自認還挺像的XD)



由於模仿聲音太丟臉,我只有自己在家的時候才敢錄音,因此直到昨天早上才弄。為了等聲音進入最佳狀況,我還先工作了一陣子,這個決定真是大錯特錯!要是我一早起床就開始準備,後來也不至於趕得那麼驚險>___
總之,每段模仿我都錄得比影片上放的長,但是後來發現根本塞不進去(因為影片規定要60秒,雖然不遵守的人很多,後來我也超出一秒),只得大幅刪減,前面放跳傘畫面更是佔去不少篇幅,也因此讓整段影片顯得很趕,但我實在很喜歡那種熱血的開場方式,始終改不下手,加上也沒時間讓我多想,只得走一步算一步。

說起來的確失算,我本以為一分鐘的片子,留一個下午來剪應該綽綽有餘,想不到這種想法根本就太天真了!實際上剪的時候,會遇到許多意料外的突發狀況,比如軟體老是出問題、音效檔與軟體相衝,得想辦法轉檔等,而且錄好的聲音和影片也得先作剪輯,也得讓圖片配合音樂節拍出現,因此後來我根本是手忙腳亂的狀態,也沒辦法好好改善影片的一些問題,比如設法讓整體節奏穩一點、用漂亮一點的字體和特效等,連文字都無暇細想,真是嗚呼哀哉!

(還有一件讓我的心滴血的事。就是報名時要放個人照片,要求臉部清晰,我匆忙之下,隨便選了張呆爆的照片,因為我大多照片都戴著墨鏡,很怕不符要求。結果後來發現其它人根本沒在管,早知如此就選張好一點的了 --___--;;;)

無論如何,阿彌陀佛的是,雖然瑕疵很多,好歹總算趕上在報名截止前四分鐘交出影片(可能連前一秒的人都有,因為我不是最後一個交的,但對我來說已經夠可怕的了),不至於連參賽資格都沒有。很久沒有緊張成這樣了,我昨天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搞不好是這幾年的十倍!

(總之,現在決定寫完這篇就不去想它了,越想就想出越多該改進的地方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話前,先想好要伸哪根手指:肢體語言終極天書

影響一個人成功的條件是什麼?

被問到這個問題,大多人(包括我自己)浮現腦海的應該會是:聰明、果斷、EQ高、有遠見、肯努力、外貌佳、有才華……之類的吧。

但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但往往被人們忽視的條件,那就是肢體語言。

銷售員為什麼會成功?只因為他們會說話,或者使出奪命連環call,不簽到約誓不休?錯!真正優秀的銷售員都知道,絕大關鍵在於肢體語言。比如第一次見面的客戶,他們會用「鏡像理論」,也就是模仿對方的舉動,來達到令人放鬆的效果;客戶是否喜歡某樣產品、是否可能購買,他們也能從肢體語言得知,然後採取相對應的行動。若對肢體語言毫不了解,是無法成為銷售天王、天后的。

但可別以為運用或解讀肢體語言是銷售員的專利(專才),其實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中,都在不斷透過肢體語言了解別人,並被別人了解,只是不自覺罷了。比如環抱手臂的人,像在「拒人於千里之外」;不時用食指去指別人,則給人咄咄逼人的感覺,這些無聲的語言,往往是判斷一個人、形成第一印象的憑藉。

一個人再怎麼擅於說謊或掩飾感情,能夠口是心非、喜怒不形於色,也不能叫自己的肢體語言長期閉嘴(不說真話),就算它們不太明顯,觀察力強的人,仍能準確地判斷出來,比如「懷疑對方外遇」或「覺得某人笑裡藏刀」等。我們普遍認為這種人具有超準「直覺」,卻不知道他們只是對肢體語言夠敏感而已。 

寫過暢銷兩性系列『為什麼男人XX,女人OO?』(ex:『為什麼男人愛說謊,女人愛哭?』)的皮斯夫婦,一個是超級銷售員,一個是頂尖模特兒,都是研究肢體語言的專家,因此這本『說話前,先想好要伸那根手指』由他們寫,自然充滿信服力,可說是他們三十年研究肢體語言的精華。

書中引用大量圖解(有些是插畫,有些是名人照片)來說明,一方面讓內容更加淺顯易懂,一方面也增加不少笑料。正是這份幽默,讓整本書顯得生動有趣,即使內容涵蓋心理學、演化生物學、腦部醫學等專業知識,也絲毫不枯燥無聊,反而給人收獲滿滿的感覺,同時訝異人類即便比動物發達,更懂得作表面功夫,許多肢體語言仍是與生俱來,傳承自動物時代的。就這點來看,人實在不比動物高明多少(笑)

看完整本書,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部份,就是肢體語言甚至能影響心境。比如將雙掌握在背後,或擺出尖塔姿勢,就能增加信心;反之,經常交叉雙臂及雙腿,就會不自覺地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不願聽從別人的意見等,因此只要有意識地善用肢體語言,不但能大幅改善自己的形象,讓自己顯得更有活力、充滿自信,從而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喜愛,在工作、人際關係、戀愛上,也能夠無往不利。

這番話聽起來很誘人吧。但我覺得看這本書,最好先有心理準備,那就是:它並不是人生的萬靈丹。正如某個單字的字義,要看上下文才能正確判斷一樣,單憑某個動作,也不能就此判斷某人有怎樣的企圖。比如一個人摸鼻子可能是因為鼻子癢,也有可能是在掩飾謊言,因此,我們並不會因為看完這本書,就能隨心所欲地解讀或運用肢體語言,還是需要長時間的觀察、研究與練習才能做到(或許還需要一點天份)。

但無論如何,對肢體語言有個大致了解,總是有利無害、聊勝於無。至少,下次在街上等人時,就不會沒事可做了(笑) 


作者:亞倫.皮斯&芭芭拉.皮斯 
譯者:吳俊宏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 2007年01月29日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

asahi.com (有影片可看喔)

『MW~毒氣風暴』就像在揭發現實社會的黑暗面一般,被認為是手塚治蟲「禁忌的作品」,電影版(由岩本仁志執導)於7月4日在日本各地上映。原作雖然連載於70年代後期,手塚大師對權力者的陰謀那冷徹的審視與悲憤,仍然與現代社會不謀而合。這次,我們有幸訪問到與玉木宏雙主演電影版,飾演神父的山田孝之,聽聽他對這部作品的看法。

至於「MW」是什麼?這部片就是要讓觀眾自己去猜,所以在此先賣個關子囉。

故事的開端要回溯到「16年前」,在沖之真船島這個南方小島上,居民突然一夜之間消失,只有兩個少年生還。他們就是優秀的外商銀行員結城(玉木宏)及當上神父的賀來(山田)。結城對上司及掌權的政治家等人,展開一連串原因不明的「報復」,只有賀來知道他真正的企圖,卻無力阻止。這部片就是包括記者(石田百合子)及警察(石橋凌)在內,三方追查真相的故事。

「手塚老師的作品一點都不過時。不管時代怎麼改變,有些東西是不會變的,比如善與惡、法律與道德、歧視、社會規範、標準等等,還有所謂平均、平常究竟是什麼,他所描繪的就是這些。無論何者,都是迫使我現在再次去思考的問題。」 

犯罪案件彷彿都隨風而逝了。然而,為了隱瞞16年前的悲劇,日本與某大國間交換的密約逐漸曝光。究竟謎般的「MW」在何處?隨著不斷引起爭議的沖繩政權移交問題而來的日美「密約」,簡直就像窺知「MW」存在與否的關鍵。也就是說,雖然「MW」是什麼,有各式各樣的說法,但其中一種聽說就是:「Mad Weapon(瘋狂兵器)」的簡稱……

「演出這部電影後,雖然我並沒有因此鑽研政治、多看報紙什麼的,但是,我開始會懷疑政治及法律,還有警察、媒體等公開發表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也不一定就是事實,而有可能是編造出來,或經過操作所呈現出來的東西。」山田說。正因如此,他再次體認到自己獨立思考、觀察有多麼重要。

這樣的心態,有活用在演戲上嗎?

「演出時,我不會特別意識到善或惡的構造,而會想像(賀來)當場的心情,由這部份著手。」山田說。

他也表示自己並沒跟玉木宏私下討論演技的事。「因為玉木先生演的是有大量動作戲的結城,好像演得很快樂,不是嗎?但我演的卻是內心糾葛、搖擺不定的角色。我把這種羨慕玉木先生的心情,充份運用在詮釋神父上。」

此外,演出違反本意、成為幫兇的神父時,「人類的行動,並沒有正確與不正確之分。人們既不必被別人否定,也沒有否定別人的權利」的想法,似乎也跟著加深了。

描繪秋葉原宅男淡淡戀情的『電車男』讓山田廣為人知,但他在連續劇方面,演的大多是有點優柔寡斷、害羞的好男孩。不過最近,山田陸續挑戰經典不良漫畫改編的作品『Crows Zero』及無釐頭喜劇片『鴨川荷爾摩』等,種種幅度廣且突破性高的角色相當突出,令人眼前一亮。

「我到目前為止的作品以愛情故事居多,不過現在,(比較有能力了)開始能多接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今後,我想挑戰更多有趣的角色,也希望演戲時那種『真有趣』的感覺能一直持續下去。」 


[原文]
 

映画「MW」出演、山田孝之インタビュー

 実社会の闇をあぶり出すかのような手塚治虫“禁断の作品”「MW(ムウ)」(岩本仁志監督)が映画化され、7月4日、各地で公開される。原作は70年代後半に連載されたが、権力の陰謀に対する手塚氏の冷徹なまなざしと悲憤は現代を射抜く。ダブル主演の一方で、神父を演じた山田孝之に作品へ込めた思いを聞いた。(アサヒ・コム編集部) 

 「MW」と何か? この映画は観客に謎をかけているので、正体は秘めておこう。 

 物語の発端は「16年前」にさかのぼる。沖之真船島という南の島で、住民が突然消えた。が、少年2人が生き延びた。それが、今、切れ者の外資銀行員の結城(玉木宏)と神父になった賀来(山田)だ。結城は上司や有力政治家らに不可解な「報復」を加える。賀来だけは結城の真意を知るが、止められない。新聞記者(石田ゆり子)、刑事(石橋凌)を含めた三つどもえの真相追跡劇だ。 

 「手塚さんの作品は古びない。時代が変わっても、何も変わらないものを描いている。善と悪、法律や道徳、差別、社会の決まりごと、標準とか平均、普通とは何か。どれも、今、改めて考えさせられることばかり」 

 事件は風化したかに見えた。が、16年前の悲劇を隠すため、日本と某大国が交わした密約が暴露される。謎の「MW」はどこに? 物語はまるで、その存在の有無が物議を醸し続ける沖縄返還に伴う日米間の「密約」を透かすようだ。ちなみに、「MW」の意味は諸説あるが、その一つに「MAD WEAPON」(狂気的な兵器)に由来するという説もあるそうだ…。 

 「この映画以後、政治を勉強するとか、新聞をよく読むようになった訳ではない。が、政治や法律、警察、メディアの発表したことがすべて正しく、事実であるわけではなく、作られたり、操作されたりしていることがあると疑いを持つようになった」と語る。だからこそ、自分なりの物の見方、考え方の大切さを改めて感じたという。 
 その心構えは、演技に生かされたのか? 

 「善とか悪とかの枠組みを意識せず、(賀来の)その時の気持ちを想像して、それに従った」と話す。 

 共演の玉木と演技上の相談はしなかったという。「玉木さんは、アクションがたくさんある結城役だから楽しそうじゃないですか。なのに、僕は葛藤でもやもやしている役。玉木さんをうらやむ気持ちを、神父役の演技に生かした」 

 また、意に反して犯罪に加担する神父を演じる中で、「人間の行動に正解、不正解はない。ひとは他者に否定されないし、他者を否定する権利もない」との思いを強くしたようだ。 

 アキバ系オタクの淡い恋を映した「電車男」が出世作だが、テレビドラマでは、ちょっと優柔不断でシャイないい男を演じることが多かった。だが、最近、伝説的なワルを演じた「クローズZERO」、ナンセンス喜劇調の「鴨川ホルモー」など、振り幅の大きい突き抜けた役が目立つ。 

 「これまでラブストーリーが多かったが、今、(力がついて)やりたいことができるようになった。これから、もっと面白いことをしたいし、演じていて面白いと感じ続けていたい」と話した。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龍虎山水寨(上)

花了大半天把『龍虎山水寨』一口氣啃完,對郭箏這個作家又多了幾分欽佩。

與語調戲謔kuso、形式創新的小品武俠『鬼啊!師父』相反,『龍虎山水寨』敘事毫不叛逆破格,現代用語不多,文風雄渾豪邁,簡直像出自不同作家的手筆,令人訝異郭箏在兩種文風間的游走自如。

不只如此,無論描述武打,寫景或寫意,郭箏寥寥數筆,便能勾勒出形髓,讓人如臨其境,比如「血金色的光芒先是尖針一樣戳上天空,繼而濡染揮灑,剎那間便在半壁蒼穹上搭起一座華麗絢爛的宮殿」、「記憶如同幻影,上前一步,它就迅速後退消逝,或乾脆像泡沫一樣迸得粉碎」,隨便那個場景都描述得如詩如畫,由此可見他在掌握文字方面的功力。

故事描述南宋年間,「太行八俠」奉師命追查寶刀「大夏龍雀」的下落,排行第五的燕懷仙在偵察途中,邂逅了夏日雷及夏夜星兄妹,並佯裝成鐵匠獲取他們的信任,藉機混入護送寶刀的金國部隊。為了從夏氏兄妹的父親──武功高強的夏紫袍──手上奪取大夏龍雀,燕懷仙情急之下以夏夜星作人質,此舉傷透了夏夜星的心,她發誓要燕懷仙付出代價……

這本書不但有耳熟能詳的岳飛、秦檜、梁山泊好漢等相繼露臉,「太行八俠」除了主角燕懷仙,也都真有其人,而且貫串全書的大重點,嚴格說來,並不是燕懷仙與夏夜星的恩怨情仇,而是宋金長達十六年的拉鋸戰;歷史上出現過的「山水寨」(盜賊們組成的義勇軍)、由其帶動的「縮頭湖」之戰等事件,也都在書中佔了不小篇幅,因此,若把『龍虎山水寨』當歷史小說看,似乎也無不妥。

可以這麼說:在歷史與虛構的結合、歷史的再詮釋、對史實留白部份所作的想像等,郭箏都做得比金庸更徹底。若金庸是將歷史元素放入小說,郭箏就是將小說元素放入歷史,這之間沒有孰優孰劣,不過郭箏能在一片仿金趨勢中另闢蹊徑,寫出迥異於金庸的武俠,光是這點就值得為他拍拍手。

但是話又說回來,正因為故事跨幅十六年,開頭是少男少女的男女主角,到了結尾都已步入中年,整部小說加起來卻不過四五百頁,時間跳躍之快、內容之濃縮可想而知,因此有時我實在記不清楚誰是誰,每看完一章,也都得花點時間適應接下來一次跳N年的落差。好在郭箏在陳述史實與推展故事上,分寸拿捏得不錯,沒有細數流水帳的感覺,節奏也不會拖太慢(田中芳樹寫花木蘭的『風翔萬里』就嚴重犯了這個毛病,讓我越看越沒耐心),除了男女主角的感情線一拖十六年稍稍讓我有些不滿(欷歔)外,基本上沒什麼毛病可挑了。

話說最後的爆點實在有夠大,以致這雖不是推理小說,我卻有看推理小說真相大白、真兇曝光時,那種震驚到不行的感覺。若說『曙光中的機器人』是將科幻融入推理,因此真兇難猜、真相撲朔迷離,『龍虎山水寨』就是將武俠融入推理,以此達成同樣的效果,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匠心獨具。

整體觀之,這是部濃縮的南宋史,經作者精心消化,用有別於傳統的角度切入(尤其是岳飛的部份),以一個動人的故事呈現,裡面有特別的愛情(我不知道它算不算happy ending,因為瘋掉才敢去愛,在我看來挺悲哀的,雖然很感人沒錯)、親情(葉帶刀的部份很耐人尋味)、友情(太行八俠無論求名求利求財,始終不忘師兄弟情誼,令人動容)等,還有對戰爭的批判與反思,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讀罷回味無窮,回過神時已經上了癮,開始搜尋郭箏的其它作品了。

這時不禁感慨萬分,像郭箏這樣一個有才氣的作家,怎麼沒大紅大紫,以致無法靠寫小說維生,得轉換跑道去當編劇呢?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哭泣的樹.jpg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會參加這次試讀,是因為「受害者的母親」竟會寫信給「加害者」,甚至建立起友誼,這微妙的關係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知道這樣的關係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又會怎麼發展下去,尤其一切是瞞著其它受害者家屬在進行的。

結果並沒有讓我失望,這部小說真的好看!雖然它始於一個悲劇,結尾也不盡人意,但我相信它是個happy ending。因為看完書時,我有種說不出的解放、舒暢及輕盈的感覺,好像全身每個細胞都充滿力量,也有一種「得好好珍惜身邊親友」的心情。

[故事大綱]

艾琳和丈夫、兩個孩子住在伊利諾小鎮,某天,丈夫奈特突然宣布即將接任奧勒崗州的副警長一職。艾琳雖百般不願離開從小生長的故鄉,見兩個孩子適應良好,也就慢慢釋懷,打起精神決定在新環境重新開始。

想不到,這份平靜很快就被打破了,而且是以最壞的方式──一個在街角加油站打工的十九歲年輕人,闖入她家偷走她的珠寶,將她十五歲的兒子薛普痛毆一頓後,開槍射殺了他。雖然奈特事發後趕到現場,薛普卻已回天乏術。這個惡耗令艾琳一家陷入絕望邊緣,雖然兇手很快落網,審判進度卻停滯不前,使她內心的傷口越發擴大,終致鎮日藉酒澆愁,和奈特也不再親密,因為她認為薛普的死,奈特也有責任──如果不是他堅持搬家,薛普根本不會遇到這種可怕的事!

於是, 這個家從一個充滿溫馨和愛的地方,一夜間成了人間地獄。絕望、苦悶、壓抑、悲傷、仇恨,就是家中僅存的空氣,每個成員都無法呼吸。艾琳雖然一度為女兒試圖振作,卻仍活得像個行屍走肉,因為仇恨已經成了她的一部份,她整個人都生病了,從裡到外。

在極端的思念與痛苦下,十二年後,薛普二十七歲生日那天,艾琳想要結束一切。但聽著自幼熟悉的窗外鳥鳴、看著幼時和父親親手栽下的蘋果樹在風中搖曳,最後,她還是爬到浴缸,把二十幾顆藥丸全催吐了出來。

「在恨了那麼久之後,終於領悟到必須放棄,不放棄,就得死。」

她終究無法恨一輩子,既然如此,她只有放下仇恨。於是,艾琳提筆寫信給那個叫丹尼爾‧羅賓的兇手,告訴他,雖然他讓她徹底心碎,雖然看著他死曾是她十二年來日夜渴望的事,雖然薛普是一個那麼打動人心的孩子,她還是決定原諒他。這是她對自己的解放,讓她重新開始的契機。

自此,艾琳就像重生了一般,積極修復和丈夫、女兒的關係,努力規劃接下來的人生。但就在此時,出乎她意料之外地,丹尼爾回信了……

[死刑不可廢?]

──這份差事裡沒有什麼動人的故事,只是一個錯誤堆積在更多的錯誤之上,卻不見任何方法來改善彌補。

贊成死刑的人,看了這本書,或許會有些新的想法,至少我就是如此。以前的我認為,廢除死刑只是一些所謂人權主義者的口號罷了,不但讓那些殘忍的罪犯有機會繼續出來為非作歹,也置死者與其親屬權益於不顧,簡直荒謬透頂。

我不以為然地想,為犯人的人權爭得面紅耳赤的人,若置身於被害人的處境下,還會這麼大言不慚嗎?難道死者沒有人權?只因為人死了,就不再被當人看?那他們及親屬因此被毀的人生、他們的怨恨、他們的公道,該找誰去討?

更有甚者,當法律轉而保障犯罪者的時候,不是更助長這些人的氣燄,讓他們行起惡來更有恃無恐,逼得被害者要私下找殺手,效法遠古動私刑復仇嗎?

但是──

我不知道什麼叫正義,世界上根本就沒這種鬼東西。對我來說,這只不過是──只不過是像妳這樣的人掛在嘴上的字眼,為的是讓自己感覺心安,因為在太多方面你們根本就沒辦法撥亂反正。」

看到書中這段話,我彷彿被五雷轟頂。我們掛在嘴上的「正義」,或許僅僅是一種無能的表現。因為無力阻止罪惡的發生,只好想辦法毀掉展現罪惡的人。這根本不是正義,只是復仇,只是出於恐懼的自衛。但罪惡因此被消滅掉了嗎?不,它還是在那裡,不除掉根,野草被春風一催,又會遍地生。

更諷刺的是,丹尼爾過了十九年後,終於被判死刑,卻不是什麼「遲來的正義」,只是政客為了贏得選舉的政治手段罷了,不管丹尼爾究竟該不該死,都是勢在必行,否則「不啻是政治自殺」。死刑彷彿是一場人間鬧劇,既悲哀,又荒謬,還有半點「正義」的莊嚴可言嗎?

我們同時也看見,為了實行一場「人道的死刑」,要付出多少社會成本。負責執行的監獄監長梅森,得找一些願意「殺人」或「坐視死亡」的人,包括注射毒藥的護士等,保證每個環節順利進行,還得裝設通往檢查總長及州長辦公室的電話線,以防他們在最後一刻叫停。

而當梅森知道艾琳願意原諒丹尼爾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一般的輿論可不會把寬恕也視為正義伸張,這和大眾心理不符,而且梅森知道朝這方面的努力必然會被認為是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這又是何等諷刺,似乎就算被害者願意原諒,因為不是大眾「想看的戲碼」,也得被迫上演另一齣殘忍又不文明的戲,徹底揭露死刑不是「為被害者討回公道」,而是為了「解除自身恐懼」的事實。

而令人玩味的是,造成這股漣漪的主角──丹尼爾,倒是平靜得很,因為死對他來說只是一種解脫,那麼,就像梅森所疑惑的,「死刑不是意在懲罰嗎?所以如果他根本就不想活,那死刑就不算是懲罰了。」

在這種時候,這種勞民傷財的事,還有必要進行下去嗎?花大筆社會成本,難道是為了實現政客的野心,或幫助犯人達成心願?

當然,書中的狀況不是絕對,而且正如支持死刑不能解決問題一樣,一味廢除死刑也不能解決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改善社會風氣、減少社會及家庭問題。但在這方面,似乎就遠不如死刑廢除與否讓人辯論、探討得那麼徹底了。

[最大母題──寬恕]

──道歉一文不值,比一文不值還要糟,因為在道歉之後,大家就以為沒事了,其實不可能沒事。
──這些年來,檢察官不斷告訴她,處決就可以『終結』這件事。那是他們的說法,彷彿她兒子的生命是一本書,終於可以闔上了。


另一方面,一般人的認知總是:處決犯人以後,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大家就可以向前邁進了。但被害者家屬會因為犯人伏誅而得到解脫嗎?或許心中的怒火能因此澆熄,悲痛卻是永遠不會消失,每當「遇到下一個薛普(被害人)不會長大的生日,心裡的痛還是揮之不去」。畢竟他們沒有辦法說忘記就忘記,他們還需要一點時間讓自己站起來。周遭人們的遺忘,只會讓他們更痛苦。

有鑑於此,作者提出一個我很喜歡的見解:只有原諒──而不是死刑──才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平靜。

原諒,聽起來似乎比人權主義者振臂疾呼的還要不切實際。一般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要原諒一個殺死至親的人,只有聖人才做得到。

但是,換另一個角度想,原諒不是為犯人好,而是自己,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能夠選擇仇恨以外的生存方式。它不是什麼偉大的情操,只是為了活下去。

正因為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只能原諒。也因為艾琳選擇了原諒,她才能看見以往看不見的真相,包括丹尼爾是個怎樣的人。

[全書感想]

這本書最讓我驚訝的,是它不僅是一個探討死刑與寬恕的故事,它還包含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牽扯到的社會問題及情感面更深更廣。

看到最後,發現原先以為的兇手不是兇手,原先以為的真相不是真相,雖然難免欷歔,卻也慶幸他們有一個和解的機會,原諒自己也原諒對方。有些謊言的確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但我實在想不出比現狀更理想的方式了。

因為,如果艾琳在和丹尼爾通信、了解丹尼爾是個怎樣的人之前就得知真相,她會真心接受丹尼爾,丹尼爾會真心接受她嗎?我認為不會。或許打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會選擇交集,那麼所有事情都不會改變,只是多了更多心碎的人。

因此,這個故事雖然有悲傷,卻沒有遺憾與悔恨,命運是所有人物的性格堆砌出的必然結果。我倒是很高興艾琳和丹尼爾能以這種方式互舔傷口,事實上,我真的很喜歡這兩人近乎母子的奇妙關係,艾琳和傑夫(她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也是。

[美中不足之處]

基本上這本書翻譯流暢,但不知道是不是找中國譯者,有些用語看起來很彆扭,語氣不像台灣人,以下僅舉數例:

精神點、砸鍋、去馬個一節(這是啥?)、把她整個人都翻了個過、傑夫是奴才(我不懂為什麼傑夫這角色會變成奴才?原文就是如此嗎?)、有人管他叫齊特拉琴、是誰說我想要上大學來著、他的身量很小

有些句子也翻得不很順暢,比如:

像現在這麼硬的像根釘子一樣,你根本屁用也沒一個。
他奪去的是無價之寶,而奪去這無價之寶他改變了人生。
她說,把信掉在廚房餐桌上,退後了幾步。

還有一個地方則是翻譯上的失誤:

「我回來了。」她低聲說,以她唯一想得出的個字打破了寂靜。

或許原文是"I am back",因此是「三」個字,但就譯文來說可是四個字啊。

[佳句摘錄]

◎ 梅森會去短途旅行是因為這麼做可以提醒他,他有這個能力,提醒他人生還有比他見過的監獄裡的任何一道門都要恢宏、都要恆久。

◎「你也知道孩子是什麼德性……他們嘴巴上說不要你管他們的事,其實心裡卻要你管。」

◎ 救他一命跟給他一個人生並不一樣。

◎ 害怕失去卻導致更多恐懼,失去更多。

◎ 一顆眼淚滾下艾琳的臉龐,落在一塊青苔上,立刻就把那個地方染成了瑩亮柔和的綠。她伸手去觸摸,很是驚訝,讓某個東西恢復生氣竟然只需要那麼一點點代價。 


P.S. 感謝三采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禁断のエロチシズム!妖艶な玉木宏と山田孝之が絡む衝撃の1枚
這是從7月3日到7月31日掛在澀谷109-2入口側邊看板的大型海報,畫面看起來有夠曖昧(應該夠很多 BL迷流口水吧),偏偏電影本身並不朝這方面發展,因此這海報很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意味(笑)



資料來源Oricon Style
山田孝之自曝,被自己和玉木宏間的「親密演技」「玩弄於鼓掌之間」 
2009年07月04日

由手塚治蟲漫畫改編成的電影『MW-毒氣風暴―』(岩本仁志執導)於4日在東京‧丸之内美術館舉辦首映會,演員及導演都登台與觀眾見面。主演的玉木宏因為正在歐洲拍攝新片(註:應該是『交響情人夢』電影版),不克前往,因此由共演者山田孝之負責炒熱會場氣氛。山田在片中飾演神父賀來,被玉木飾演的結城美智雄的犯罪行為搞得焦頭爛額,他在致詞時說:「(拍這部片)真的很辛苦,大家都被結城耍得團團轉。」談到和玉木的合作,他則表示:「我希望能透過演技傳達出這兩人親密的關係,因此演出時一直想『玉木先生好帥啊~好棒啊~』,讓自己的情緒高漲起來。」對玉木熱情的稱讚引來現場觀眾的笑聲。 



談到玉木本人,山田更是讚不絕口:「很帥!長相美形,身材高,聲音又好聽,也有喜歡惡作劇的可愛之處,是個很棒的男人。」共演者山下莉緒也說:「玉木先生就像大哥哥一樣,很帥呢。」另一方面,談到山田時,她則表示:「是個非常親切的人,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此外,石田百合子介紹電影看點時,表示:「善於交際的玉木君和怕生的山田君,希望大家能好好欣賞這個矛盾的組合。」

會場上也播出了事先錄好的玉木致詞影片:「因為我想破壞掉至今的螢幕形象,才想挑戰反派角色。大家可以在這部片看見一個從未見過的我。」 



最後山田盡責地宣傳電影:「這部片中的玉木先生很帥,影像也拍得很酷,而且我覺得這是部意味深長的作品,能讓人開始去思考許多事。」充份扮演好登台發言的「主角」角色。 


[原文]


山田孝之、玉木宏との“親密演技”に「振り回されました」 
2009年07月04日

手塚治虫の漫画が原作の映画『MW-ムウ―』(岩本仁志監督)が4日、公開初日を迎え、東京・丸の内ルーブルにてキャスト・監督による舞台あいさつが行われた。主演の俳優・玉木宏は新作映画の撮影のためヨーロッパに長期滞在中で欠席。代わりに舞台を盛り上げたのは共演の俳優・山田孝之で、劇中でも玉木が演じた結城美智雄の悪事に振り回される神父役を演じており、「(撮影は)大変でした。みんな結城に振り回されました」とあいさつ。玉木との共演を「親密な関係性が伝わるように演じました。玉木さん、かっこいいなー、いいなーと自分の気持ちを盛り上げて演じました」と絶賛し観客の笑いを誘った。

 山田は玉木について「かっこよかったです。顔と背も大きいし、声もいい声だし、いたずら好きでカワイイところもあって、すごく良い男ですね」とべた褒め。共演の山下リオも「玉木さんはお兄ちゃんのようで、かっこよかった」。一方、山田については「すごく優しい方で、見習いところがたくさんがありました」と話した。また、石田ゆり子は映画の見どころとして「社交的な玉木くんと人見知りする山田くんのコントラストを楽しんでほしい」と語った。

 舞台では事前に収録した玉木のビデオレターが上映され「いままでのイメージを壊したいと思っていて、悪役にチャンレンジしたかった。見たことのなかった僕の姿を見ることができると思います」とメッセージを送った。

 最後に山田は「玉木さんもかっこいいし、映像もかっこいいし、メッセージ性も強い作品だと僕は思いました。いろんなことを考えるきかっけになる作品になると思います」と作品をしっかりアピール。舞台あいさつの“主役”を見事、務め上げていた。 





[寫在後面] 我有看這場首映會的新聞影片,山田還是老樣子──以不知所措模樣造成的意外笑果──把現場逗得歡樂無比, 因此整個新聞的重點幾乎都在他身上,這也是好事啦XD (連十六歲的山本莉緒看起來都比他冷靜,哈)話說我還蠻喜歡他這個造型,把長髮綁成馬尾,看起來比較清爽,也增了幾分粗獷氣息,看起來已經十足有新電影(武士片?)的架勢了。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鬼啊!師父

『鬼啊!師父』是在武俠版看到介紹而注意到的小說。那位網友在描述這本書及它的作者郭箏時,字裡行間充滿熱情與推崇,加上故事題材夠特別,作者筆法又幽默有趣,看得我心癢難耐,當天就趕著上網一連訂下兩套郭箏的作品了(另一部是『龍虎山水寨』,待啃中)。

[郭箏這個人]

「郭箏」聽來陌生,查一下履歷,卻相當傲人,而且充滿傳奇性。他的祖父陶希聖是蔣介石的文膽,負責撰寫總統文告及中央日報社論,他家從祖父這一代,更是一口氣出了將近二十位碩博士。然而郭箏是「家中的黑羊(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只念到初中畢業,之後不是因曠課過多被退學,就是因為和舍監及訓導主任吵架而辦休學,很年輕就到印刷廠當小工。但他從19歲開始寫小說,1984年以『好個翹課天』一砲而紅後,不想重覆成功模式,轉而去寫他一直有興趣的武俠小說及歷史小說,藉著深厚的歷史底子,藉古諷今,讓人在哈哈大笑之餘,反思政治及人性等的黑暗與荒誕。

近十多年來,郭箏轉換跑道創作電影及電視劇本,作品有『去年冬天』、『國道封閉』、『施公』等,最近則是擔任『赤壁』上下集的編劇(看到這裡我好驚訝!原來赤壁是他寫的),鮮少再涉足小說創作,但他對小說熱情不減,偶爾仍有新作問世。

[故事大綱]

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與官軍鬥得不可開交,官軍規定每次戰役過後,每人都要繳交一具流寇屍體作為「戰利品」(因為大家混太兇,一具屍體分成好幾部份充數,後來長官才要看全屍),闖王軍則規定鬆一點,交一顆頭顱就行。

但是問題來了,官軍找不到流寇殺,就殺無辜百姓,搞得方圓五百里內寸草不生,闖王軍小廝姜小牙為了交差,不得已只好去挖死人墳,割了才死半天的男屍頭顱,倒苦了晚他一步前來的官軍小卒李滾,沒了男屍可交差,只得借男屍「那話兒」一用,找修屍匠把男屍隔壁的女屍帶去「換陰為陽」!

這下可好,兩個鬼魂因為男不男、女不女,才到陰曹地府門前就被攔下,堅持要他們把性別搞清楚才能投胎,否則只能永世做孤魂野鬼。於是這兩個生前的死對頭、「一抓二劍三快刀」中的「風雨雙劍」──燕雲煙與蕭湘嵐,只得回陽世找姜小牙與李滾算帳……

[好一個別出心裁的故事!]

郭箏講故事的筆法活像說書人,看書就像聽故事,無比荒謬的情境在他講來,都能妙趣橫生,沉重黑暗的部份也透著歡樂,這都是拜他犀利幽默、如話家常的口吻所賜。他的嘲諷有時雖然露骨尖銳,卻又絕到令人無可反駁,比如下面這段當初吸引我看此書的文字,只有「妙不可言」足以形容:

只有兩種哺乳類動物會仰躺著睡覺:人和貓。
只有兩種生物會在睡夢中打鼾:人和豬。
只有兩種肉食性野獸會在黑夜裡磨牙:人和狗。
由此可見,人類的低賤達到何種程度。
(中略)
只有兩種哺乳類動物能夠翹起腳尿尿,人和狗。
只有兩種生物能夠把花草尿死,人和貓。
只有兩種雜食性野獸能夠把自己的尿喝下去,人和豬。
由此可見,人類的低賤達到何種程度。

看過不少諷刺人類劣根性的文章,就這段最令人拍案叫絕。讀罷,實在不能不佩服郭箏淵博的知識(XD)及巧妙的聯想力。相信看了這段,應該沒幾個人會不對這部作品感興趣吧(至少老媽一看完,就默默捧著書走了)。

這本小說的設定看似無釐頭,竟是由兩人兩鬼開啟整個故事,但它誇張中帶有真實,有些發展像是已到絕境,但郭箏筆鋒一轉,便能將死路寫活,不但交代得合情合理,還順便帶出史實,寫出崇禎帝的荒誕不經、明末百姓的苦不堪言、明朝鬼神文化的迷信等,配合書末郭箏的補充講解,簡直像上了一堂有趣的歷史課。

以一個武俠小說創作者而言,郭箏相當另類,他和古龍一樣,不太鑽研武打場面,幾乎都是過場性質,且作者經常現身說法,論理意味濃厚。加上內含大量現代用語,用得比古龍更徹底,而且此書實驗性質濃厚,不按傳統章節分述故事,而是以有主題的簡短小節串連整部小說,帶點警世錄或寓言小品的味道,讀慣傳統武俠的人,乍看可能會不太習慣,但只要融入他天馬行空的武俠世界,包準樂趣無盡無窮!


活人的特徵是:不但記憶極差,而且永遠不會學乖。
幾天前明明就在這裡跌了個頭破血流,等傷養好了,立刻就忘記了痛,又蹶著屁股趕來同一個地方摔跤。
               ──摘自『鬼啊!師父』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寫在前面] 哇~~ 好棒的活動喔!我一看到就馬上報名了。最遺憾的是一次只能參加一個組,因此我報名了小說組,但是戲劇組、電影組、散文組、網路小說組... 每個組都很有趣的樣子,如果不同組在不同天舉辦就好了,這樣有一兩個禮拜都在參加文藝營,跟各方高手交流,多爽啊!而且師資陣容真是無比堅強,看得我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呵呵呵,小說組有林保淳教授耶~ 迫不及待想偷溜去跟他聊古龍啊!!看到成英姝則想聊『Crows Zero』,她也很喜歡這部電影)

想參加的人要快喔~~~



【招生辦法】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 對象: 

   ‧凡熱愛文藝及文學寫作、欣賞的朋友均可報名參加。
   ‧不限年齡,歡迎學生、社會人士報名,更可以親子全家參與喔!
   ‧桃園縣教師,全程參加文藝營者,核發研習時數。
   ‧全省公務員,全程參加文藝營者,核發研習時數。 


* 講習方式及時間、地點: 

1.廣邀海內外學者、作家授課,理論與寫作實務並重。 

2.設立「全國巡迴文藝營創作獎」。 

3.時間:8月6日(四)到8月8日(六),共三天二夜。 

4.地點:元智大學(桃園縣中壢市遠東路135號) 

5.組別:小說組、散文組、新詩組、網路文學組、傳播組、時尚組、戲劇組、電影組、飲食組。 

* 費用:新台幣3,200元

  ‧含實習費、餐飲住宿費、輔助教材費、公共意外責任保險費 
  ‧歡迎使用消費券,請直接與本社報名。
  .可加訂《聯合文學雜誌》,2005年or 2006年 珍藏版共12期
   文藝營+雜誌12期費用,共新台幣4,500元。
   請以劃撥單或信用卡繳費方式,直接傳真報名:(02)2756-7914
  ‧五人團報可享9折優惠,限直接傳真報名:(02)2756-7914
   請傳真五人的劃撥單或信用卡繳費報名單,並附一張A4註明五人姓名與參加組別
   傳真後並請來電確認:(02)2766-6759 

  
*報名贈品: 

凡報名2009全國巡迴文藝營, 不限組別,所有學員每人均可獲贈

‧護蕾【高係數防水防曬乳液】SPF 50+ (100ml) 一支(建議售價1100元,零售價990元)
‧鬍鬚張【極品仙梅湯】一份

◎加碼贈品:

‧小說、散文、新詩、網路文學、傳播組:

     每人可獲得【黃春明撕畫典藏明信片】(一套8張)
     由董陽孜/題字‧黃春明/撕畫 (看贈品圖)

‧電影組:前50名報名者,每人可獲得暑期電影特映券兩張。
     (片名、特映戲院與日期請密切留意本站。)

‧時尚組:每人可獲得Benefit神秘禮物一份。 

‧戲劇組:每人可獲得馮翊綱「公公徹夜未眠」劇本創作海報一張。

‧飲食組:「鬍鬚張」張永昌課堂中可享用鬍鬚張傳統美食;
     「人澹如菊」李曙韻課程中備有茶飲請自攜杯具;
     「誠品酒窖」吳明都課程中「有獎徵答」提供免費品酒機會
     (未滿18歲恕不供應)。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7月20日,額滿為止。

*各組導師與講師:(按姓名筆劃順序)

 ‧有兩位以上導師之組別,將隨機分班。

 ‧導師:共五堂課,三天兩夜全程駐營,含講授該組學科內容與學員互動習作等。

 ‧講師:教授一堂課,以講題為教課內容。

 .主辦單位保留師資及課程變動之權利。


 【小說組】:導師→阮慶岳、東 年、郝譽翔
       講師→瓦歷斯.諾 幹、伊格言、成英姝、宇文正、何致和、季 季、
          林水福、林保淳、許正平、許榮哲、郭強生、張瀛太、陳芳明、
          陳雨航、葉洪生、蔡素芬。           

 【散文組】:導師→廖鴻基、劉克襄
       講師→吳  鳴、李欣倫、林文義、唐 捐、徐國能、尉天驄、傅月庵、
          廖咸浩、簡 媜、陳昌明……

 【新詩組】:導師→向 陽
       講師→尤克強、吳 晟、林秋離、陳克華、陳育虹、陳義芝、羅智成。

 【網路文學組】:導師→痞子蔡
         講師→女 王、成英姝、李彥甫、李儀婷、穹風、敷米漿、難攻博士。

 【傳播組】:導師→何 戎
       講師→岑永康、林青蓉、林書煒、高文音、高明慧、張珮珊、楊憲宏。

 【時尚組】:導師→李明璁
       講師→古小偉、石依潔、南美瑜、胡至宜、徐海玲、陳建志、曾郁雯。

 【戲劇組】:導師→馮翊綱
       講師→吳興國、林于竝、洪瑞襄、耿一偉、黎煥雄、鴻鴻、魏海敏。

 【電影組】:導師→吳米森、曾偉禎
       講師→王小棣、李 威、李 崗、李志薔、林美秀、林書宇、周美玲、
          柯淑勤、舒國治、黃瀛洲、楊力州、楊雅吉吉、聞天祥。

 【飲食組】:導師→王浩一
       講師→吳明都、吳恩文、李曙韻、翁吉吉裕、張永昌、劉克襄……
 (以上師資名單陸續增加中,請密切留意網站最新訊息)


*專題演講:曹興誠 (聯電榮譽董事長)  講題:生態,科技與人文的三角關係

*駐營藝術家:魏海敏 (京劇名伶)

*文藝派對:雲門舞集/行草三部曲Sursive:A Trilogy ─雲門舞集的肢體藝術

*電影欣賞:全台首映電影「幸福招呼站Kabuli Kid」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隔一年,終於給我盼到『Crows Zero II』(台譯:漂丿男子漢II),說有多開心,就有多開心。聽說它會在台北電影節上映時,興奮之餘,原本有點驚訝,因為就電影調性來看,我以為『鴨川荷爾摩』會比較有機會。但後來聽說這部片和『盲劍』一樣,之後都會正式上映,因此與其說這兩部是台北電影節的選片,不如說是為上映而特別作的宣傳暖身,這麼一想,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言歸正傳,猶記得去年兩週內一口氣跑三次電影院的瘋狂(我一年到電影院不超過二十次,當時要不是趕著出國,還會多去幾次),這次為了避免誤踩地雷,連番宣都先擱著不看,只翻了幾篇無關緊要的文章,對劇情基本上保持在「未知」狀態,充份作好從頭high到尾的準備,想不到看完電影,我卻沒有預期中的熱血激昂,而是一種近似悵然若失的心情。

「續集魔咒」這詞,我聽過不只一遍了。能將續集拍好的電影,古今中外屈指可數,一些黑馬電影尤其如此。對我來說,『神鬼奇航』和這部『CZ II』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們的續集之所以給我魅力不如從前的感覺,並不是製作方得意忘形,以為拍了賣座片就可以亂搞。相反,他們是更為兢兢業業地想把「無意間拍紅」的片,更為成功地經營成「商業大片」。因此,他們在續集使出渾身解數取悅觀眾,拿出更多武打與特效,更多娛樂搞笑橋段,卻忘了首集最吸引人之處,是在於創意及新鮮感,太過用力去經營的東西,反而少了直接衝擊人心的力量。

(我知道很多人愛這兩部的續集勝過首集,因此先聲明一下,這是我的個人意見) 




──以下提到部份劇情──


上集源治打敗多摩雄後,統一鈴蘭的路上,只剩林田惠一個對手。有看過漫畫的人都知道,在漫畫主角坊屋春道出現前,沒有人統一過鈴蘭,源治這一戰自然註定要輸。因此,導演很聰明地讓畫面停格在源治飛身上前的一刻,既不必在片尾澆觀眾冷水,也能充份展現青春奧義及鈴蘭精神,那就是不顧一切橫衝直撞的傻勁。

但是,既然要拍續集,自然得交代這一戰的結果。因此一開始,觀眾就看到源治再度向林田惠挑戰,結果被打了個落花流水。可他既然無緣稱霸,劇情自然不能老繞著這邊轉,因此,編導又很聰明地順勢將重心由「統一鈴蘭」轉為「共禦外敵」。畢竟,在自認無力實現夢想、辜負同伴期望,又沒能完成拳先生「遺願」(大概是不想辜負老大饒命的苦心,拳先生死裡逃生後沒去找源治,而是跑到鄉下隱居)的情況下,源治會越來越火爆,是很自然的事;他一個陰錯陽差,破壞了鈴蘭與宿敵──鳳仙學園的停戰協定,鈴蘭與鳳仙這一戰,便是勢在必行了。 



不過,追根究柢,這一戰真正的導火線,是個叫川西的傢伙。兩年前,他曾是芹澤等人的老大,率領鈴蘭與鳳仙大戰。在戰局失利的情況下,為了扳回一城,不惜耍賤招掏傢伙,殺死鳳仙當時的老大,也就是美藤龍也的哥哥、現任老大鳴海的摯友,進了少年感化院。想當然爾,一出來他就遭鳳仙學園率眾追打,無意間逃回母校鈴蘭,碰上還是很挺他的芹澤。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突然殺出的程咬金‧源治「打」破了僵局。 

看到這裡,我原以為故事會分支線去講芹澤與川西過去的交情,然後川西會在跟鳳仙之戰中,領悟到運動家精神的重要(不擇手段獲得的勝利沒有意義),終於洗心革面,源治也會因此有所成長等等,想不到我全猜錯了。運動家精神最後是交棒給轉學到鳳仙的小咖‧鷲尾去領悟,川西和鳳仙之戰根本沒有什麼關聯。對我來說,這個劇情走向就是續集最大的敗筆,也是我看完電影後,心情複雜的主因。 



首先,我完全無法接受芹澤曾待在川西這種人的手下。一個會用賤招取得勝利的人,根本沒資格當老大,依芹澤的性格,更不可能認這種人當老大。但一開始觀眾就看到,芹澤不但在川西做出這種卑鄙事後依然挺他,對他講話竟然還很客氣(他用丁寧語),這不是太詭異了嗎?何況這個川西怎麼看都沒有當老大的特質,在墓園看到鳳仙打過來,第一反應竟然是落荒而逃,別說芹澤或源治了,牧瀨、伊崎、時生、筒本這些人,那一個不比他強/有骨氣,輪得到他做老大?因此,若把川西的身份降級,改成曾經的同伴之類,整部電影的信服力會提高很多。

其次,所謂「在那裡跌倒,就從那裡站起來」,川西人生的陰霾,就是建立在兩年前那一刀上。自此他變得自暴自棄,甚至考慮加入黑社會,繼續給他爛下去。那麼,要讓他重新振作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到類比當時的情境,再給他一次機會作抉擇。無論他是在參戰前還是參戰期間幡然領悟,最後都要堂堂正正地打,這樣才有真正熱血到嘛!(而且基於「自己捅的爛攤子自己收拾」原則,也希望劇情朝這方向走)

但或許編劇考慮到如此一來,拳先生就沒有露臉的機會,為此才轉而安排川西與拳先生搭上線,產生之後一連串事件。其結果不但分散了整個劇情,也多出不少令我反感的狗血與說教橋段(尤其是在不合理的基礎上,比如有個人拿槍衝進黑道老大病房大半天,竟都沒被發現等)。 

再者,由於領悟運動家精神的人,已經由川西轉為鷲尾,因此這個在首集頗有骨氣的傢伙,到了續集只能當個可悲的鱉三,打不過人就掏刀子放火,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開頭轉學、結尾跑回鈴蘭的舉動也令人不明所以(教會他運動精神的明明是鳴海@_@),成了編劇的頭號犧牲品,令人惋惜。 



第三,源治在續集大半時間都悶到不行,首集偶爾出現的可愛/有趣個性沒了,首集體會到的「要當人家老大,不能只靠拳頭,同伴也很重要」,在續集他好像也忘光了,跟同伴的關係跟死水差不多,反而芹澤軍團還比較活躍。偏偏續集的「源治成長記」部份,相較上集並沒有比較出色,大概是加了鳳仙的部份要交代,各人戲份更分散,無法像上集將主線完全放在源治身上。其結果就是鳳仙整體而言,給人的印象還比鈴蘭更強烈一點。 

(不過,最後源治做了一件帥呆了的事,大大加分!)

第四,拳先生上集最後在港邊大喊「源治!我活著喔!我活著喔!!」,我每次看,每次都很感動,因為這句話像是雙關,並不單純表示他死裡逃生,而是他自此以後,終於能夠真真正正地活著,抬頭挺胸像個男子漢地活著。但是,續集的拳先生卻像是過得十分憂鬱苦悶,大大違反我看上集的印象。依上集的結果發展,在續集出現的拳先生應該是光明、快樂的才對,否則上集的一切就被推翻掉了,像「王子和公主就算結婚,最後還不是離婚收場」一樣,感覺好悲哀。 



第五,源治、時生和芹澤的「三角關係」竟然無疾而終了。若劇情安排時生手術非常成功,完全沒有後遺症,芹澤和源治一點都不需要擔心他,那倒也罷了,偏偏依劇情看來,不只芹澤和源治,連時生也不確定自己的頭可以接受什麼程度的撞擊,因此我簡直不敢相信,最後大混戰的時候,源治和芹澤竟然完全沒想到要特別護著時生,反而三上兄弟對時生還比較照顧,給人很大的違和感,尤其有違芹澤的作風。(一直以來,他爭霸都像是為了時生) 



正因續集在劇情上不如首集,缺乏那種單純的熱血,芹澤剛出場時,看起來還莫名地小憂鬱(好在之後越來越high),因此首集讓我熱血到不行的『I Wanna Change』響起時,湧上心頭的不是激動,而是些許感傷,以及對首集滿滿的懷念;片尾曲接連閃過的首集畫面,更加深了這種懷念之情。 




不過,續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看之處,鳳仙學園的表現就令人激賞,製作小組在選角方面的眼光的確獨到。無論是陰氣很重的狂戰士漆原凌(我極看好這演員的後續發展)、勇猛的的場剛志(金牙令人難忘XD)、戲份不多卻閃到不行的美藤龍也(他首次出場那個特寫,現場竟然倒抽一口氣說「好帥~」),還是帶點自戀與貴公子氣息的鳴海大我(明明是音樂人,首次演戲卻有老練的感覺,五官也很精緻),個個形象鮮明且各具特色,無論戲份多寡都有亮眼的演出,讓人看決戰時不至於一面倒向鈴蘭,這是續集最成功的地方。 



但最最讓我熱血沸騰的,還是GPS與芹澤軍團的結盟。很高興編導沒因為芹澤輸了,便安排他就此臣服,或讓他在校園的地位矮了一截。因此,芹澤兼伊崎迷的我,不但有眼福見到他們來場非常夠勁的對決,還能在最後看到這兩人像左右大將一樣一路護送源治闖關,在這方面我可說是大滿足!而芹澤帶人出現在操場上那一刻,雖然明知劇情會如此發展,我仍感動到起雞皮疙瘩。能見到鈴蘭齊心協力,真是無比幸福啊...



有趣的是,這次結盟確實讓芹澤和源治的關係更進一步(之所以說有趣,是因為這兩人在上集的關係有點像「情敵」),結尾芹澤竟然不再叫「瀧谷」,而是改口為「源治」,瞬間我心裡又是一片激動。可惜依然很糟的翻譯沒把這種差別翻出來,只要大家叫的對象是源治,就一律翻「源治」,管他本來是叫名還是姓,但是這兩者所代表的親密度,可是大大不同啊。 



總而言之,續集在劇情上比較不緊湊,沒有上集風格那麼統一,立意也沒那麼完整,喜歡上集風格的人看了可能會失望。但續集加入更多笑點(不見得通通好笑),除了筒本等少數人,舊角色都有更活躍的表現(至少芹澤迷和三上兄弟迷絕對會滿意),打鬥戲也增加不少,雖然血腥了點,但基本上都很精彩,尤其是沒看過首集的人,很有可能會喜歡,因此續集雖還不到讓我極力推薦的地步,仍然值得一看。

P.S. 補充一個小地方,最後拳先生那段「寧願做烏鴉」的話,私以為留到片尾曲唱完再說比較好,一來比較有餘韻,二來才不會減低結尾的熱血度。 
P.S. 話說芹澤軍團好像每次決戰前,都會不多不少有個人住院,不克參戰哩...

 



順道一提,我心目中全片最美的一幕,呵呵。(衝著這幾秒,到時上映還是會乖乖再進一次戲院啦XDD)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