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生發騷試讀BANNER.jpg
更多這本書的資訊請看這裡


「客人們很少會把自己的惡劣行徑,和為何得不到自認應該享有的服務聯想在一起。現在,給你一個出外用餐的建議:如果你從來沒有在最喜歡的餐廳坐到想要的那一桌,或是在特別的日子裡總是很難訂到位子,那麼那家餐廳裡肯定有人看不爽。」
 
二十五歲被任命為天主教神父,三十歲奉命成為主教,四十歲就任神學院樞機主教,接著在普世認可下榮登教宗寶座──這本來是「無名侍」(Waiter)十八歲時夢想中的人生藍圖,然而,三十一歲時的他,卻在一連串就職打擊後,陰錯陽差進了餐飲業,一待就是七、八年。
 
儘管人生之路走得並不順遂,但早期神學院的訓練與察顏觀色的本能,讓無名侍看得多、想得遠,將任職服務生的所見所聞,經過細膩的觀察與反芻,毫不留情又不失幽默地揭露在部落格上,既滿足人們窺視其他行業內幕的好奇心,也讓讀者在哈哈大笑的同時,看見美國社會的諸多問題,難怪它不但囊括最佳網誌大獎,集結出書後,也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即將拍成電視影集。
 
美國人會大嘆國境大門洞開,或譴責這些移民生活在極差的環境中,但我們全都很樂意花區區三十美元就買到一部DVD播放機。」無名侍犀利的徹底揭發,讓人感嘆美國這個號稱無比自由的國家,並未免於黑暗侵襲,反而因為外表過於亮眼,使隱藏其後的陰影更大。
 
事實上何止美國,這種外勞問題在其他國家,甚至台灣,不也同樣嚴重?
 
不只如此,這些攸關美國餐飲業存亡的移民們,同樣深受老闆無情剝削,偏偏剝削他們的老闆,竟也是移民。或許這就是人的劣根性吧。書中提到有些服務生明知遇到奧客的痛苦,卻仍跑到其他餐廳當奧客,正是同樣的情形,令人不禁搖頭嘆息。
 
無名侍不只分析美國社會問題,揭發人性醜惡、虛偽與複雜面,也針對「為什麼有人要來當服務生?」、「為什麼服務生大都是窮光蛋?」等,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有趣見解。
 
比如他認為,當服務生像玩吃角子老虎一樣,「拉下手把時,誰也不知輸贏,有時兩手空空,有時卻贏得大獎」,就是這種偶發性的隨機贏錢,讓服務生欲罷不能;也因為他們內心有種自卑感(服務對象都是奢侈浪費的有錢大爺),基於補償心態,下了班就到處花天酒地,想辦法犒賞自己,才會存不了錢,一輩子「畢不了業」。
 
雖然看無名侍反諷嘲弄這些不平或悲慘現象很有趣,那些小氣冷酷的暴君老闆、奸詐卑鄙的貪財經理,也像戲劇小說的誇張情節一樣惹人發笑,但一想到現實社會中,有這麼多瘋瘋癲癲的人在餐廳裡「服務」(包括毒蟲、精神失常、瀕臨崩潰者),就不禁背脊發涼。
 
另一個讓我不敢恭維的「餐廳黑暗面」,則攸關我們顧客。「許多餐廳都藉錄影鏡頭讓廚房人員觀察客人的用餐進度,或讓管理者隨時留意收銀機的狀況。」讀後,再看無名侍練了兩萬多次倒酒動作後,已經可以一邊熟練地倒酒、講解菜單、點菜,一邊分神去聽後面的情侶對話,才發現:原來我們把外食當作放鬆自己、享受美食的時刻,不過是自我陶醉,我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在整間餐廳的監控下!不僅如此,就連我們的住址、信用卡資料、所有一言一行的紀錄,也都完整地存在餐廳的電腦檔案中,隨時可以被叫出來「參考」,甚至被某個準備潛逃出境的服務生拿來利用!
 
作者爆的料無一不又腥又辣,卻又極為實用(至少如此一來,就知道下次上餐廳吃飯時,更要體貼服務員,並隨時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想當服務生或喜愛外食的人,相信都能從書中得到不少「啟發」才是。
 
題外話,看了無名侍「給我小費,其餘免談」的帶淚(?)控訴,也深深慶幸自己不是美國人。就我所知,全世界要給小費的國家,就只有美國。美國的服務生之所以靠小費維生,主要是因為在很多州,服務生的薪資連基本工資都不到,當天賺到的小費還得另外抽成給餐廳雜役、傳菜員、酒保、領班和女帶位員等,少了小費,服務生根本活不下去。
 
問題是,美國的小費標準實在高得令人咋舌,15~20%叫一些普通小老百姓怎麼付得出來!難不成叫大家都別外食,或只要外食就是吃速食嗎?若遇到的是無名侍這樣專業又有良心的服務生也就罷了,問題是某些敗類服務生仗著有標準小費可領,就不用心服務,十幾年前我自己在美國就體驗過這種討厭的情況,明明沒有服務還要給那麼高的小費,天理何在啊!
 
也因為有這種扭曲的小費文化,就連到餐廳去,都不能選自己喜歡的位子坐。因為帶位小姐之所以領你到某個位子,絕不是看她高不高興,或餐廳有多少空位。從文中看來,至少有兩種可能:一、她收了某個服務員的賄賂;二、她要公平地分配每個服務員的服務區,免得有人做牛做馬,有人閒著沒事做,有人小費豐收,有人只能喝西北風。
 
但是限制這麼多,到餐廳吃飯還有什麼樂趣?
 
 
◎有志餐飲業的人必看建議:
 
※找這類工作時,應徵者都應該親自上門,而且不要在營業時間去打擾管理人員,因為這麼做等於是大聲宣告自己經驗不足。有希望錄取的服務生,應該在午餐前或晚餐前的安靜時段去應徵,而且最好先約定好時間。
 
※好的服務生,就是有辦法讓客人點任何一道他或她想賣掉的菜。
 
※留最晚的服務生,下班時永遠賺最多,此乃餐廳的真理。
 
◎有趣的觀察:
 
※人們在一飽口腹之慾時,通常會放下防備。吃,是觸發一連串情感反應的人類原始活動之一。只要想想一家人同桌吃晚餐時曾經爆發過多少爭執,就可以知道了。
 
※每個服務生都會告訴你:假日是最不適合上餐廳吃飯的日子。遇到如此龐大的來客數,幾乎可以保證大部分餐廳的廚房都沒能力做出高品質的菜色。……你等於出門自找一個又貴又令人失望的夜晚。
 
※人們真的不太想做討厭的人的生意;你有錢,不代表你能暢行無阻。……經濟學告訴我們做生意不是只有數字而已。生意是人做的,而人有時候就是不講理。
 
※女孩子有時候會問服務生你們給了多少小費,把這當作衡量男人優劣最直接了當的方法。她們認為,假如你對服務生不夠大方,那就表示:不論在經濟上或感情上,你對她也不會有多慷慨。
 
◎深得我心篇:
 
※我一直渴望去了解別人的故事。……因為能夠知道別人如何思考和應對,就能使我免於他們的傷害。我變得很擅長衡量別人的心情與情緒。
 
※每次看到某個人可以在生命某一方面獲得全面的成功,卻完全搞砸人生其他絕大部分時,每每仍會令我驚奇不已。
 

※基於種種理由,我害怕失敗,而且害怕得要命。就算已經有過這麼多工作上的失敗經驗,這一點也沒有改變。現在的我,害怕自己將會一事無成。


P.S. 感謝時周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都沒在更新網誌,其實不是因為偷懶,而是因為貪玩,跑到高雄去找朋友,又心血來潮跑去台南,玩到今天下午才回家。說愉快是很愉快啦,但是我得承認,在這種時候跑去南部觀光簡直是找死,因為這幾天全台溫度飆新高,熱死一堆家畜,也把H1N1給重新熱出來了。台北固然熱得昏天暗地,南部更是不遑多讓,每天光是坐在屋裡就猛流汗,出外不必說,熱到想哭爹喊娘,沒走多久就覺得自己跟冰淇淋差不多,一分分地在融化,全身黏得就像麥芽糖。

在這股熱浪的侵襲之下,我那些「響應環保」、「崇尚自然」的理念早被拋到九霄雲外,不管到那個景點,總是招魂似地喃喃呻吟:「冷氣...我要冷氣...

在高雄時,因為主要景點上次去已經逛得差不多,行程排得很鬆,還勉強過得去,到了台南我就差點沒抓狂,或許也是幾天下來,意志力被消磨殆盡的關係,進入景點(比如安平古堡)第一件事,就是衝進展覽館搜尋冷氣,然後賴在裡面不出來,沒出息的程度連自己都嚇到。

雖然這趟旅行不能說盡善盡美,出現不少突發狀況,比如瑞豐夜市因為突來的雨而去不成,六合夜市難吃到爆(聽說在地人不愛去那邊,會逛的都是觀光客)...等,但也有許多新奇的體驗與收獲,比如第一次知道自己左半邊的血是酸的(蚊子的最愛),第一次聽說南部人口味偏甜、北部偏鹹(別笑我孤陋寡聞),第一次坐在騎樓吃簡餐(在台南,就算是非小吃類的店,通常也會把桌椅搬到外面),第一次旅行時住在朋友家(因此每晚都在熬夜),發現台南的外國人竟然比台北還多,走幾步就能看到幾個...等,雖然熱得很累,回想起來仍是難忘的回憶。

說起來,每次旅行都會這樣呢,忍不住在心裡想:「幾年後的我,會怎麼回想這一刻?」那一個思考的時刻,就會因此被深刻記住,結果真正留在腦海裡的,反而是這種奇怪的瞬間。這一次我也在朋友的房裡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於是那一個炎熱的下午,就這樣跟熱氣一起被烙印在我的記憶中了。

總而言之,能從恐怖的熱浪地獄中脫身,重新回歸冷氣房的美好世界(喂!喂!),乾淨清爽地寫這篇心得,實在是令人萬般慶幸又無比感動的事。但同時,心裡也有一絲絲焦慮,會不會明年夏天,比今年還要恐怖?

人類,會滅絕在熱浪中嗎?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圓夢大使初選60名入圍者,結果於7/31公布。雖然參賽影片是匆促下剪出來的,充滿自己恨不得馬上改掉的瑕疵(我那張個人照就不必說了,實在有夠沒特色),先前看過其它參賽者的影片,也知道很多人都很優秀,但也不知為什麼,我有種莫名的自信,覺得初選應該沒問題。當然,心裡免不了感到不安,尤其聽老姐說「前面很熱血很感動,可惜後面有點冷掉」的評語後。但基本上,我還挺冷靜地在等結果出爐。

結果呢~~簡而言之,就是我順利入圍了!

當下的心情,只有「興奮」兩字足以形容。接下來的決選我並沒有太大把握,因為網路投票選出三人,需要堅強的親友團助陣;專業評審選出十二人,以我那不成熟的作品,要脫穎而出應該很困難,但無論如何,至少入圍初選的人,都能收到由玉山銀行所提供之KinlochAnderson旅行隨身斜背包乙只,呵呵,這也不錯啊!

而且,初選據說是由傳媒界3位、學術界3位及實務界1位,共七位專業人士選出來的,這表示我的創意得到肯定,對我來說仍是一件非常非常值得開心的事!

不過,為了推廣永不放棄的精神,也為了避免票數太難看(毆飛),如果大家看了我的參賽影片,覺得還不錯的話,請幫忙投個票支持一下吧!(之前的文章就寫過類似的話,後來才發現那時連初選都稱不上,票投了也沒用,浪費各位寶貴的時間,真不好意思>__
當然啦,好人有好報,這張票不會白費的!因為投票的人都有機會參加抽獎,獎品為旅遊機票、麗星遊輪行程、大飯店住宿到旅遊護照不等,名額還挺多的(最多的是台灣首創~健康之道御守包...^^;;;),衝著這一點,也請大家多多把握機會投票囉~

順道一提,主辦單位在7/30日時,很突然地寄來一封通知信,信上說:「恭喜你,已經入圍60名網友票選名單,我們將於2009年7月31日下午14:30舉辦記者會,邀請全台知名媒體來報導,這是接受採訪為自己拉票的大好機會,如時間許可歡迎你蒞臨會場同樂。」但是原先的資訊並沒有顯示這個消息,我以為7/31才會公布入圍名單,並沒特別留意信箱,等我知道的時候,已經是7/31晚上了,瞬間真是欲哭無淚啊~


朋友安慰我:「這消息來得這麼突然,一定也有其它人不能去,不只妳一個,應該沒差啦。」雖然知道她說得沒錯,但虛榮心還是告訴我,它想體驗一下被採訪的滋味啊~

在下面轉貼一下線上找到的新聞,從當天的入圍者合照看來,朋友的話應該應驗了吧^^;;;




資料來源:中廣

旅遊圓夢大使初選60名入圍者出爐
【2009/07/31 18:07 報導 】

國內首度舉辦的環遊世界圓夢大使選拔賽,從近兩百位參賽者當中,經過激烈的評比,產生了第一階段六十名入圍者,明天起到八月二十五號為止,將進入第二階段的網路集氣大賽,將透過網友票選方式,產生三位決選參賽者,另外再評選十二位,舉辦海外評選大會,最後才會產生七位圓夢大使,前往五大洲,分享環遊世界的樂趣。為免遺珠之憾,主辦單位也特別提供落選的參賽民眾,追加一名「外卡」名額,透過網路票選產生,也可以加入環球圓夢競賽。(彭群弼報導)

由上順旅行社主辦的「台灣最優環遊世界圓夢大使選拔大賽」,吸引了近兩百五十人報名,有198人在期限內繳交了長度約一分鐘的自我介紹影片,經過評選委員會馬拉松式的評選,三十一號下午,正式對外公佈60名入圍者,其中,年齡最輕的只有18歲,最年長的是一位高雄地區的業餘導遊:五十八歲。證明從澳洲大堡礁島主選拔開始所掀起的「網路敢秀式」徵求方法,完全沒有年齡的限制!為了爭取評審委員的青睞,影片五花八門各出奇招,有人把捲筒衛生紙纏在身上扮木乃伊,表達想去埃及旅遊的決心,也有人扮演主播,推銷自己。也有人全程用英文製作,標榜國際化...

根據主辦單位統計,近兩百位參賽者當中,女生佔了六成八,遠比男生的三成二多了許多,至於最有夢想的星座,由雙魚及巨蟹座拔尖。不過,這項評選仍然呈現了明顯的城鄉差距,北北基三個縣市囊括了主要的參賽者。至於參賽對象當中,以學生及年輕的上班族居多。絕大多數都完全沒有或者僅有少數的出國經驗,因此對於出國一圓環遊世界的夢想,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為了避免遺珠之憾,主辦單位特別追加了一個外卡名額,開放落選的民眾,更換參賽影片,同時參與第二階段的網路評選。獲得票選第一的外卡者,將可參與最後階段的圓夢競爭。並享有主辦單位追加的圓夢之旅。從八月一號到二十五號,網友都可以上網參與集氣及投票,為了避免有灌票的問題,每個電子信箱帳號,每天只能透過郵件回覆的方式,投票一次。歡迎網友上網參與。第二階段將產生三位網路人氣網,再加上評審選出12名入圍者,將前往國外,進行最後階段的海外總決賽,最後產生7+1(外卡)名圓夢大使,分別前往七條圓夢旅遊路線,跟大家分享旅遊心得。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成員們很high地登場~



這次是為了宣傳『世界系列』的電影才來上節目的。被問到電影的看點在那時,岡田回答:「看點就是已經完結篇了,以後真的不會再推出『木更津』的續集了!」由於觀眾們很大聲地「ㄟ~~」了一聲,岡田還很順地道歉:「對不起!」XDD



主持人稱讚大家看起來運動神經都很好,就在大家點頭稱是時,
主持人話鋒一轉,竟然說:「那審查標準就嚴一點好了!」差點把大家嚇壞XDD 
這時反應很快的岡田義德(小內)馬上說:「我們的體能都已經變差了。」
主持人吐槽:「那你們剛才進來時還high成那樣!」XDDD



首先進行的是「蜘蛛人」(?)項目,第一個挑戰的是頭一次上節目的櫻井翔
(聽到這點很驚訝,原來嵐在那之前都沒上過大東京友好樂園呀!)
主持人問他以前從事什麼運動,他說是足球,還補一句:「所以跟這個一點關係也沒有!」XDD



櫻井表現很不錯,雖然表情超猙獰(?),但很順利地拿到一百分,只差臨門一腳就過關了,所以大家都狂呼可惜。



下一個是「謎般的男人」岡田義德,他之前的最高紀錄是一百分,加上正式來以前,他就在衝刺台上原地跳起來,彈跳力很不錯,讓大家對他抱有很高期望,想不到正式來時竟然表現失常,差點連半分都拿不到。幸好右手掙扎著摸到五十分那邊,至少有些分數。

對此,岡田義德表示:「現在開始才是主戲。」(哈,轉得太硬了吧?)



下一個是上回過關的塚本高史。主持人:「這次是遊刃有餘吧?」
塚本:「不... 上次是因為有正面意義的壓力(才會過關)。」
主持人:「怎麼說?」
塚本(呆了一下):「怎麼說是指...?」(眾人爆笑)
主持人:「那次是跟誰一起來的?」
塚本:「妻夫木聰。」(什麼?我想看啊~~
櫻井插口:「跟妻夫木聰一起來就有正面意義的壓力,跟我們就沒有,你是這意思嗎?」(佐藤還很快附和XD)
塚本(趕緊辯解):「我可沒有這麼說喔!」



塚本沒有跳得很順,左手去按到NG區,雖然極力補救,右手勉強碰到過關區,左手也轉而摸到50分區,但主持人完全鐵了心不讓他過,最後只算他50分,大概怕這組人馬一下就拿到金幣吧XDD



下一個照順序本來是佐藤隆太,但目前木更津隊表現太優良,只要再50分就有金幣拿了,所以猴急的岡田馬上跳出來說他要出場(後來發現岡田很愛當第四個XD)

主持人:「准一上次也是一次過關的嘛。」(主持人叫他「准一」耶,是因為從小來上節目,已經混很熟的關係嗎?XD
岡田(用小淵的語氣說):「我可不覺得我會輸哦~」(全場尖叫,隊員叫好)
大概是說完大話之後不太好意思,岡田還掩嘴笑了一下XD
主持人:「所以如果沒有一次過關,可是說不過去的喔。」
岡田:「這下我感到有點壓力了。」(笑)



不愧是經歷「少年岡田」單元磨鍊的人,運動神經果然不同凡響,姿勢又俐落,又漂亮,在半空中輕輕一翻(兩段式跳法?),就呈X字型穩穩趴上過關區,讓現場一陣瘋狂,連主持人都一臉驚嘆地說:「簡直就像蝴蝶一樣!」



就在主持人打算進入下一單元時,岡田急忙說:「等一下!還有一個人!」
只見佐藤隆太無辜地站在旁邊。岡田:「能不能讓他跳一次,如果過關就讓我們再拿一枚金幣?」
本來主持人為難地說,過關了就不能再玩遊戲,這是規矩,
但現場觀眾都「ㄟ~~」地為佐藤抱不平,佐藤趁機說:「大家都同意喔!很多人喔!」
主持人不得已,只得順應民意讓佐藤上場。但他們也補上一句:
相對地,要是沒過的話,原本那枚金幣也要收回來!」
果然製作單位是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吃虧的啊XD



佐藤隆太不負眾望地過關了。雖然過程有點驚險,因為他根本是努力「爬」上去的,好在這次主持人沒有做太絕,還是算他過關^^



這下木更津隊已經拿到兩枚金幣囉!



下一個是模仿單元。木更津隊上有個模仿大師──塚本(他有現場來一個,但我不認識那個藝人,不知道相似度如何,但大家都說很完美),因此大家本來都很有信心的,想不到...

遊戲結束時,才猜對了十二個人!(令人傻眼地下手...XD)



看得出大家都很拚命,使出渾身解數、不計形象地模仿(因此製造不少笑果XDD),但這次的題目好難喔,幾乎都是藝人,只有兩題是動物,不擅模仿的岡田義德狂pass,櫻井翔僅次,基本上只靠塚本一個人,實在很難撐(他超強的,每題都會!),最後只能含恨飲敗...

佐藤:「現在我們總算了解遊戲規則了!」(眾人爆笑)
主持人:「遊戲都已經結束了耶!」(笑)



這時大家開始講誰很難模仿之類的,塚本突然冒出一句(哀川翔的語氣?):「現在說這些也於事無補了吧!」
眾人驚嘆:「天啊~你真的很強!」(塚本聞言,開心地笑得都嗆到了,哈哈,私下的塚本,真的很像小哥呢XD



接著是把球從一層層關卡弄到下面籃子的遊戲,因為玩遊戲的兩個人要合作控制球的方向,若是默契不夠好就無法過關。因此隊長岡田派出塚本和佐藤做前鋒,原因是:「這兩人感情很好。」



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因此闖關成功。(要說明遊戲太麻煩了,所以跳過XD
據佐藤說,是因為:「太慢跑了。」



岡田見狀,便自告奮勇要和櫻井一起上場。
我發現岡田傾向選櫻井一組,是因為同一事務所,比較熟的關係嗎?XD
由於這兩人無論運動神經還是默契似乎都不錯,本來我對他們寄予厚望,
想不到球竟然在第一層就掉下來了!
這可是自遊戲開始以來的歷史性創舉呢!



兩人都不敢置信地呆掉了,而且儼然成了隊裡的罪人XDDD



主持人:「你是要繼續來呢?還是換人上?」
岡田思考了一下,說:「換人!」(冷靜地根據部下特性及專長調兵遣將、知人善任,這樣的岡田帥呆了,一整個有大將之風



岡田這次挑岡田義德和塚本高史上場,可能是因為先前失敗,塚本顯得有點畏縮(?)



岡田的眼光沒錯,這兩人果真不負眾望地過關,把金幣贏回來了!

這時,主持人說:「還有三顆球喔。」
大家便開始鼓吹岡田:「去啦!去啦!去報仇!再贏一個金幣回來!」
於是岡田便問:「如果我們贏的話,可以再得到一枚金幣嗎?」
結果感覺蠻偏愛岡田的關口宏,爽快地答應了:「只要三顆球中了一顆,就給你們!」



還有三顆球,機率應該挺大的才是,
想不到這兩人完全沒有汲取先前失敗的教訓,
一上場竟然就刷新可恥紀錄:在第一層就讓球掉下來,而且球還往後退



大家驚嚇到跪坐在地上~~



但大家還是很有義氣地挺哥兒們,試圖為他們打氣:「沒關係,還有兩顆球嘛。」
櫻井(驚訝狀):「咦?可以再讓我們玩下去嗎?」
佐藤:「可以可以!(向其他兩人說)他們一定是故意讓大家以為沒希望了,然後再好好表現的!」(其他兩人跟著附和)



結果... 這樣的溫情打氣法還是沒什麼用。
雖然第二次表現稍微好一點,仍躲不過含恨飲敗的命運。(淚)

本來櫻井翔燃起鬥志,說:「咦?接下來是九局後半呀!(也就是棒球最後一場)」
大家也跟著燃起希望,說:「沒錯!還有希望!現在是兩個淘汰的滿壘!」
看起來似乎很有機會雪恥,而這次更加謹慎的兩人在開頭也頗有架勢,但結果...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不是我第一次上推銷員的當了。

國中時,我報過號稱「繳一次錢,終身學習」的學承電腦,結果課本爛、老師教太快,我根本來不及吸收就結束了,每次上課都像折磨,後來我下半期錢還沒繳,人就藉機翹課蒸發。

高中升大學時,我又被地球村的宣傳語打動,覺得繳一次錢就可以上任何美日語的課,簡直太划算了。結果上了才發現,美語課亂七八糟,師資良莠不齊(好像只要會講英文,什麼阿里不達都可以去教),同學也常亂跑班,導致教學品質低落。因為他們的方針是:勤勉者勝。就算是初學者,只要同時跑初階、中階、高階班,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進步。問題是大部分人都是看時間選課,有時間就去上,結果初階程度的跑去高階班,再來抱怨老師教太難,以致上課聊天打屁居多,聽程度很差的同學結結巴巴念英文就聽了一個多小時,什麼都沒學到。

因此,之後除了品質較佳的日語班,我打死不再去上任何地球村的課!

最近一次的慘痛經驗則是美容。本來只是同學結婚,到屈臣氏想挑個化妝品,結果被專櫃小姐盯上,給了我一堆化妝和保養的建議。因為她挺熱心的,聽到後來我甚至覺得不買對不起她(很多時候,我覺得根本是無謂的心軟害了自己),結果買了一堆回家,那小姐不久就離職了,接手為我做臉(當初標榜的福利:終身免費幫忙做臉,但要付面膜工本費)的小姐每次做臉都會跟我碎碎念:「妳怎麼沒買XX產品?當初OO是怎麼幫妳配產品的?這樣我們做臉程序就亂掉了,不好啦。我建議妳買&&產品,妳粉刺很多,用這個很不錯....blablabla...

我實在很不想飆髒話,但幾次之後我越來越不爽,心想:「老娘跟你們買產品,痘痘也沒變少,還想要我買妳們的除粉刺系列?妳有沒有良心啊!」更令人反感的是,見我堅決不買,也沒打算替用完的保養品補貨後,那小姐就連預約下次做臉的時間都絕口不提了...


※     ※     ※


綜合上述經驗,加上這次來回數次的問價、比價,我漸漸覺得,推銷員想盡可能讓我買最多產品,好增加自己的業績,我則想盡可能選到最適用的產品,我們之間本來就是各謀其利,沒什麼誰對得起誰、對不起誰的問題。我問得詳細一點,也是為了自己好,沒必要覺得花人家時間就得以購買作為回報

除此之外,我也深深體認到,如果不想吃虧,就絕對、絕對不要偷懶。不管是上網查資訊──課程或師資評價、學某軟體在那裡最好...等等──還是去其它補習班比價,都絕不能少。一來自己心裡會有個底,知道某些優惠根本是經常推出,且內容大同小異,「珍貴感」一降低,「非買不可」或「現在不買很可惜」的感覺就會淡了;二來自己的態度才會穩,不會徹底落入下風,任人擺布。

在決定簽約以前,也一定要先找時間想清楚:「這是不是我要的?我有沒有能力吸收這麼多?我有沒有堅持下去的動力或目標?」有時推銷員會天花亂墜地告訴你,現在時機歹歹,大家都瘋進修,有些人努力三個月就能出來自創品牌,走出一片天;有些人已經年紀一把了,還不斷進修,精益求精,讓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有恃無恐,雇用員工也不怕選錯人,因此多花錢多學幾樣東西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

但是,這些成功的案例佔了學生總數的多少?在求職路上是否真有幫助?自己將來是否會做那麼多職業?若只是好高騖遠,覺得什麼都有可能,什麼都想碰,很可能到頭來一事無成。倒不如穩紮穩打地學,把一樣東西學會了,覺得有必要,再去學另一樣,抱著這樣的態度,反而比較有可能真正學到東西。

(何況,補習班都會告訴你,一、兩年內可以無限次重修,但報越多課,時間上的重疊就越多,自己真有辦法在這期間內學好兩三樣東西嗎?這點也要考慮清楚)

這正是「加值成大杯不一定好」的道理。就像這次我考慮是否要報Painter+Comic,因為兩個一起報跟只報Painter,差的不只是9900元,還有96小時的建教合作班及12小時手繪課程(不過這點後來他們見我可能不報,又說可以幫我申請了,可見優惠啦,福利什麼的,根本是隨他們報,沒有個統一的標準),著實讓我大傷腦筋,但老媽一語點醒了我:

如果這些東西對妳來說是必要、想學的,它們就是福利,否則就只是負擔,妳何必花錢買負擔呢?」

這道理就好像,明知道自己已經吃不下了,看到中杯和大杯容量差那麼多,只要加五元,就能由中杯加值成大杯,還是決定加值,結果不是把自己撐死,就是喝不完丟掉,兩者一個傷身,一個浪費,加那五元等於是給自己無端找罪受,不是很笨嗎?

還有要注意的是,就算一開始只打算問個價,也很容易會像第一次的我一樣,直接被趕鴨子上架,因此絕對要保持冷靜,適時說「不」,表示要回家考慮,再好好跟親友討論,把課程資料及聽到的資訊消化一遍,並針對之前沒想到的地方提問。這是因為推銷員都很精,跟你說明到後來,就會問你什麼時候方便上課,然後價錢都還沒告訴你,就已經在幫你排課表了!要是自己先亂了手腳,很容易就會糊裡糊塗地把不需要或不喜歡的產品買回家。

這是我朋友的朋友說的:「銀子始終在你口袋裡。」只要不輕易把錢交出去,就算沒買到某個優惠,自己也沒真正損失什麼,所以千萬不要衝動行事。


※     ※     ※


哈,可能是最近對推銷員很感興趣,研究到有點走火入魔,昨天去巨匠問價的時候,甚至注意推銷員的肢體動作,注意到有時忘了仔細聽她在說什麼,加上綜合一些不愉快的「被強迫推銷」經驗,已經對「被推銷」與「推銷」頗有心得,若之後從事這類工作,說不準我可以做得比她們都好哩!XDD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既然辭職了(嚴格來說是轉兼職),就得加緊馬力找進修,免得變成一條沒用的米蟲。聽說職訓中心有一些免費的進修課程可上,到他們的網站一查,卻發現北區職訓中心沒啥選擇,而且要獲得全額補助有許多條件,而我第一個條件──失業──就不符,再說這些課程的但書都是一上完就入行,但我還不想太快定下來,想在三十歲以前多摸索,找尋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既然如此,就只有去上各大學進修推廣部開的課了。

本來我有意去華梵,他們暑期開的課都挺有趣,比如電影影評、運動按摩、手工藝等,偏偏離家太遠,只得忍痛放棄。而台藝大離家近,他們的學分課又多彩多姿,有美術、書畫、雕塑、視傳、工藝、圖文、廣電等系的課可選,反而因為種類太多,難以抉擇而令我頭痛(最便宜的課,兩學分也要三千元,多選幾門就好幾萬,也不能隨心所欲地選)。

報名時間7/21開始,就在我打算再好好考慮要選那幾門課的時候,又多了個選擇冒出來困擾我了(人生果真是難以預料)。 


※     ※     ※


那是再前一陣子的事了。我收到104教育網定時寄來的電子報,發現有幾門課跟我的興趣不謀而合,比如Painter電腦繪圖,一時手癢就按下「請再寄課程資訊給我」的鈕, 結果前兩週聯成電腦打電話來,說他們準備好我要的資料,請我過去現場了解一下。於是我們約定7/17下午。

當時我已經決定要報台藝大,因此完全抱著「是自己手賤去按鈕,總不好跟人家說不去,就加減聽聽好了」的心態。(後來才發現,他們那是針對我的個案準備資料啊!所有東西都是到現場才出招拆招,對臨時跑來問的人也一樣,我多心/內疚個什麼勁!

結果我發現,若說先前我是烹調到有點嫩的小羊排,自澳洲回來近一年的我,就活脫脫是隻待宰羔羊!這幾個月過著幾乎沒在比價、省錢的日子,讓我的敏銳度和判斷力都嚴重走下坡,連先前翻譯才了解過的「銷售員必殺技」──急迫感(告訴你現在有優惠,而且報名人數快滿了,不趕快報就來不及)、射子彈(天花亂墜地告訴你一堆優惠,讓你覺得不報可惜)等,都能讓我失去招架之力。

由此可知,只要銷售員功力了得,就算客戶都知道他們慣用的技倆,定力若是不夠,還是可能會飛蛾撲火的。


※     ※     ※



這次問價讓我大開眼界,對銷售員的推銷手法又多了些認識。

首先,輔導老師先把原價報給我聽。原價當然很貴,以我感興趣的Painter +Comic(日本推出不久的漫畫軟體,目前只有聯成有這門課)為例,原價加起來就要近十萬,但輔導老師很熱心地告訴我,只要我考過一個簡單的筆試+手繪考試(現場畫一個他們指定的東西),就可以折價成50500,還能另外送我Painter軟體、手繪版及手繪課程,報越多送越多,也能讓我分期付款零利率。

結果呢,事實證明這考試似乎只是推銷手法的一環。因為它聽起來好像很重要,關係到我所有福利,但其實當天考當天就能知道結果(我想趁結果出爐期間考慮的如意算盤就跟著落空了),而且搞半天,50500原來是暑期優惠,只要在7/31前報名就能享有,而贈送軟體、板子、課程則是報Painter+Comic就有的優惠,兩、三年前只報Painter的朋友也照樣拿到了軟體和板子,所以這些根本就和考試無關。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雖然輔導老師跟我一口咬定她來這裡工作三年,從沒見過像現在這麼好康的優惠,但今年三月左右也有一些很吸引人的優惠,以前和以後當然也不會少,所以這些說辭想當然爾,也是推銷手法的一環)

有時我實在很替這些推銷員納悶,為什麼不能多參考名推銷員寫的書,借鏡一下呢?比如他們一直強烈建議我一次報一堆課程,雖然嘴上說是為我的將來考慮,其實不過是想增加業績罷了,這點本來就是兩方心照不宣的事情,但當我表示想先上課,覺得不錯再報其他課程時,一直試著盡力說服我,只會讓我開始懷疑:「為什麼非要我現在報名不可?是怕我上課之後就不想再報其他課程了嗎?那些課會不會不如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好?還是他們怕明天公司就倒了,所以要我趕快交錢?」

汗顏的是,我的確一度上當過,第一天去問,就滿懷對未來的希望,傻傻地簽下銀行的分期貸款單。之後被老媽結結實實地念了一頓。

「妳憨憨咧!世上那有零利率這種好事?他們說會幫妳付銀行利息,表示他們的現金價一定更低,或者有其他妳不知道的私下協定在進行!要付當然還是付現最好!隨隨便便跟銀行借貸絕對沒好事!」(當時我只是一心認為,能把每月支付的學費降到最低就最好)

後來我照老媽吩咐,把合約要回家仔細看,雖然還是不知道零利率是打那來的,因為現金價只便宜一千元,頂多額外再送一些東西(課程或軟體),但貸款的確有個很可怕的壞處,那就是若我中途想退費,聯成將不再替我支付利息,也就是除了自己的學費外,我還得多背上一筆債務,冤枉的是我連課都沒上過!

好在我雖然簽了字,銀行也同意撥款了,但在那之前我就因不安,把實情告訴爸媽(之前怕他們反對,想偷偷進行),得以在銀行撥款前喊卡,並把聯成保有的撥款單要回來,否則一旦事態演變成那樣,所有「聯成與個人的糾紛,將與銀行無關」,我就真的吃不完兜著走了!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午飯後第一個目的地是烏魯魯文化中心。這裡主要展出這一區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等資料,因為澳洲各地幾乎都有這類文化中心,加上展區並不算大,又禁止照相,我看過幾次就興趣缺缺了,所以我的目標和George一樣,是另一樣東西──道歉之書。

這本「道歉之書」在講什麼呢?其實它並不是一本已出版的書,只是一個很大本的資料夾,裡面放置歷年來世界各地遊客所寄的信件,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針對自己曾將烏魯魯的沙土帶回國一事道歉。這些人有的是小時候帶回沙土,後來看介紹澳洲原住民的書,發現自己竟在不知覺間成了書中形容的「無知白種遊客」,趕緊設法彌補過錯;有些則是帶回沙土後,就開始霉運不斷,經歷腎衰竭、換腎失敗、離婚等衰事,渴望原住民的神原諒,讓自己早日擺脫不幸。

這本書對我們來說之所以那麼有吸引力,就是因為我們都很好奇,所謂「詛咒」是不是真的?(它乍聽之下實在很像法老王的詛咒)還是心虛導致的嫁禍作用?(發生壞事就推給詛咒)畢竟有的人只是旅行時鞋子沾到沙子,就被詛咒了耶!如果是真的,那也未免太恐怖了吧!

George說她對這方面的題材很有興趣,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它拍成紀錄片,正好查明事實,我也有同感。比如說,我就很好奇那些歸還沙土的人,之後霉運有沒有中止?如果沒中止,他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是會認為詛咒只是迷信,還是認為神明無論如何都不肯放過自己?這些問題真的很有趣啊~



有些東西「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除了那東西本身高貴不可侵犯外,有時也是因為近看不如遠觀來得神秘、引人遐思,比如這塊遠看那麼神奇的大岩石,近看卻發現其實是許多這樣的大石堆積成的,實在有種想像破碎的感覺



不過,也是有些部分和遠觀一樣平滑完整啦。



在岩石上釘有一根根鐵棒,當作攀爬時的扶手,除此之外別無其它,沒有階梯也沒有繩索,因此攀爬烏魯魯是挺危險的活動,自開放攀爬以來,就不斷有遊客墜落身亡等事故發生,因此政府呼籲遊客盡量別爬,風大等天候不佳的狀況,也不會開放攀爬。

老實說,我覺得澳洲政府真的很奸詐,若是這麼危險的活動,他們早就該禁止了,何況烏魯魯是原住民們的聖地,基於尊重的立場,也該禁止遊客攀爬才對,但他們知道攀爬烏魯魯是吸引許多遊客來此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肯採柔性勸阻的方式,讓我很反感。

很多人聽我說不想爬烏魯魯,都會露出驚訝的表情說:「妳不是很喜歡『喊愛』嗎?怎麼會不想爬?」(若是歐美背包客,當然不會這麼問,但他們有些也會很不解)問題是我覺得尊重別人是有必要的,因為我們同樣需要人家尊重我們、我們的文化。George舉一個例子我覺得很有說服力,她說:「大家應該都覺得挖洞是個人的自由吧?但要是有人跑去挖你祖母的墳,跟你說挖洞是他的自由,你有何感想?」

因此,就這層觀點來看,我實在有點討厭『喊愛』造成的攀爬效應。很多日本遊客就是因為看了這部電影或連續劇,而對攀爬產生興趣的,像Saori及Yuko她們就是。而且Saori堅持到讓我有點生氣,因為無論我們怎麼勸說,她都覺得能爬就要爬。

這時我就很感激團裡還有Sadie,她和George、Natalie、Jamie一樣是反對攀爬的人之一,但其它人大多是反對在心裡,不太會主動說出來,只有她聽到德國情侶(Dennis及Sandra)想爬的時候(因為導遊基本上都會勸大家不要,就開啟這話題了),很直率地馬上接口:「我覺得不要爬比較好!因為那是錯的!」(喔!我真是愛死她了!

(好在今天不開放,所以無論那些人有沒有被我們說服,最後都爬不了的,只是以後來的人還是有機會爬就是了,真替原住民感到悲哀。如果今天他們是英國人,意見絕不會如此不受重視的)


(原住民的壁畫大多是知識傳承之用)

Mark帶我們大致繞了烏魯魯一圈。有些地方因為是原住民的聖地,因此不能拍照攝影。以前沒有這類禁止時,常發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比如一個鐘狀聖地因為外型像教堂的鐘,被很多歐美人拿來當成拍婚紗的景點,但它其實是原住民婦女生產的地方,平時男性是禁止進入的。這類照片流出去後(好像還被登在報上),有個原住民男性無意中看到,覺得事情不太對勁,申訴後才有了禁止拍照的規定。

只是,我覺得這種事還是要憑自由心證,畢竟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要照相不是非得站在目標物面前照不可,如果我選擇在幾百公尺遠的車子上,用高效能的相機照呢?或者用衛星系統照又如何?有時可能不是故意的,但從遠處照過去,不巧就照到聖地,那又該怎麼辦?事實上一般人根本不會知道自己照到什麼。

不過,烏魯魯本來就是原住民的聖地,我們這樣擅闖其實就是一種粗魯的行為。想到這裡就不油得產生一股罪惡感~



這個像波浪岩的地方,好像是原住民用來料理食物的「廚房」。



Mark說,原住民很愛惜食物,認為暴忝天物是不可原諒的行為,若有人隨意浪費,就會被痛打一頓,聽到這裡,我開始欣賞原住民了XD

不過,他們有些習俗也令人不敢恭維就是了,比如為了讓年輕人變得更堅忍果敢,會把他們打得頭破血流,當作「成人的試煉」之類,聽得我皮皮挫!



東照照,西照照~



看似完整無缺的烏魯魯巨岩,其實也有這樣破碎殘缺的一面。



宛如佈景一般的景色,好不真實~



烏魯魯最有名的除了攀爬,就是日落和日出。據說這時陽光會在巨岩投下不斷變幻的絢麗色彩,非常迷人,是tour必排行程。但我們繞行花了太多時間,到達觀看日落的最佳地點時,現場已人滿為患,擠滿大小遊覽車,讓我們驚出一身冷汗!



看看這人潮!好在我們並沒因此佔不到前面的位子。



有些高級團完全走格調路線,喝香檳,吃海鮮,一整個享受。但相較之下,我寧願選擇我們這種窮背包客行程,倒不是因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是參加這種團的人,大都只顧著吃喝和社交,完全沒把心思放在欣賞美景或拍照上,吃喝完、日一落就搭車絕塵而去,讓我有點傻眼,不像我們從頭high到尾。對這種旅遊方式我根本不敢恭維。



實際看過日落後,覺得旅遊書寫得有點言過其實,因為那景色並沒美到令人屏息的地步。不過還是將就著po一下光影變化的照片吧~



Sadie臉上戴的太陽眼鏡會反映出烏魯魯來。不知是誰先發現這點,之後大家就一窩蜂搶拍,或跟Sadie借墨鏡去戴,超好玩的XD



Sadie瞬間成了鎂光燈爭相追逐的對象,而她也挺有巨星架勢哩XDD



變暗一些的烏魯魯。



這天是滿月,隨著日色逐漸黯淡,月色慢慢明亮清晰,襯著淡紫色的夜幕,吸人眼球度不遜於烏魯魯呢!



和Natalie合影。



George拍起搞笑照了XDD



Natalie不甘示弱地跟進。不愧是大師級的,我完全無法自由運用眼球及臉部肌肉到這個地步,想依樣畫葫蘆,都只落得東施效顰的「笑」場,臉看起來超猙獰的(所以還是別po了,免得嚇小孩)。



兩人索性合作,試拍各種爆笑表情。



裝哭的George好可愛啊!



又更加黯淡的烏魯魯。



哇!竟然讓我拍到沒晃到的月亮,超開心的!



好一會兒沒見到Jamie及小白,原來她們到處去拍搞笑照了XD 她們的創意天馬行空,讓我自嘆弗如,比如這個pose就是她們的點子:把烏魯魯當成巧克力蛋糕吃掉!(原住民看到一定很想宰了我,但我是壽星嘛~)



我也自己發想了一個。



在我們觀看日落的期間,Mark和Danya也沒閒著,已經為我們張羅好晚餐──泰式麵。雖然照片看起來不怎麼樣,味道可是讚得很喔!真感謝他們~~



晚上我們到新地點去紮營。為了熱絡氣氛,Mark提議來玩「Murderer(謀殺者)和detective(偵探)遊戲」,玩法很簡單,以自願的方式選出三個謀殺者(這時大家要閉上眼睛),一個偵探,然後謀殺者要在大家圍成一圈、彼此可以看到臉部的情況下,對他的下手目標眨眼睛,被眨眼睛的人則得伸長雙腿表示自己死了(但要是沒跟殺手四目相對,沒看到他對自己眨眼睛,就不算數)。而偵探的工作就是在全員陣亡以前,找出這三名兇手,否則就算出局了。

這遊戲雖簡單,玩起來還真需要一點天份哩。有些人扮兇手,就是有本事「殺人於無形」,就算觀察半天也看不出他們是兇手;有些人扮偵探,則超會察顏觀色,一下就嗅出兇手的氣息了。我也曾扮過一次偵探,不過表現只有中等,好在最後還是讓我找出兇手來了。



Saori手上拿的這些,就是我們的上廁所工具啦!在這種原始的荒郊野外,想上廁所也得採取原始的方式,那就是用小鏟子挖一個坑,上好之後擦屁股,埋起來,再用洗手精洗手!(那種洗手精滴在手上是液態,但很快就會蒸發掉了,很神奇)因為不太方便,而且每次都得找人陪,還得尋覓人家沒上過的新地點,因此我實在很討厭去上廁所!

話說晚上和George第一次有機會聊得深入一點(因為她就坐我隔壁),我才知道她看起來這麼狂放不羈是為什麼。原來她根本就是個藝術家,在英國是拉小提琴的,但目前她想轉換跑道去做設計,將來也想拍紀錄片。據她說,她雖然從沒學過這類正式課程,但她在家裡用縫紉機自己組合布料,做出來的飾品曾被刊上時尚雜誌,可見她相當有才華。現在她也有藉此自創品牌(她已經設計好名稱和logo了)、接一些case,說不定就是將來設計界的明日之星。

我不禁感到汗顏,她明明小我六歲,卻滿懷夢想、希望,和付諸實現的能力與行動力,很知道自己要什麼,我怎麼還有時間猶豫不決下去呢?非得好好振作才行啊~!



順道一提,這是澳洲路上常能見到的牌子,表示當地出沒的動物,要駕駛特別當心,別開太快而撞死牠們。比如這個牌子就表示這附近有袋鼠會突然跳出來~

(話說在澳洲路上,常會見到大小動物的屍體四散,看了令人於心不忍。因為路又寬又大又少車,大家自然而然常把速度飆快,結果就犧牲了一些來不及閃躲、後知後覺的動物,好可憐啊)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common_banner.gif

更多這本書的消息請看這裡


『非普通讀者』是一本題材很特別,內容很輕鬆有趣,宛如舞台劇般帶點誇張、反諷與詼諧娛樂效果的小說,由著名劇作家亞倫‧班奈(Alan Bennet)所著,由於輕薄短小,幾次搭乘捷運的時候就看完了。
 
(雖然內容一點都不艱澀難懂,還是在此稍微抱怨一下,出版社不知是否找來中國譯者,整本書的所有句子中國腔都好重,讓我看得很痛苦。畢竟這是歐美小說,雖說寫的是英國宮廷的故事,但也沒必要翻得像中國古典小說一樣吧?違和感超重的!嚴重影響我的閱讀心情與順暢度。希望出版時會改得平易近人一點)
 
一個偶發事件,讓白金漢宮陷入雞飛狗跳的境地,讓一絲不茍的女王在處理份內之事時,開始心不在焉、遲到頻仍,連服裝儀容都整理得漫不經心,侍從們私下議論紛紛,猜測女王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上自首相,下自臣民,甚至外賓,無一不變得戒慎恐懼……
 
看了這段介紹,八成會以為所謂「偶發事件」是指恐佈份子攻擊、女王被外星人附身、某個巨大心靈衝擊……等等吧?錯!事實上,那個偶發事件不過是……宮裡御養的狗突然發了狂地亂叫,跑給年邁的女王追,女王追過去後發現,讓牠們失常的罪魁禍首,只是從西敏市開來的大型巡迴圖書車。
 
有人可能會納悶,大型巡迴圖書車又不是炸彈,怎麼會把白金漢宮鬧得雞犬不寧?本來的確沒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是女王基於禮貌(她向來必須如此)跟圖書車負責人及正在借書的御膳房小廝──諾曼聊了一會兒,又基於禮貌借了本諾曼推薦的書回去看,之後基於禮貌再借一本……就這樣,女王不知不覺上癮了!
 
這下宮中無論大小,個個叫苦連天。女王不只雇用諾曼為「文書侍郎」隨侍身旁,而且無書不歡,到那辦公都得帶書同行,甚至練就一身本事,可以邊坐在車裡向人民揮手,邊分神去讀膝上的書。她不再用侍從們事先安排好的「劇本」和人民應對,反而會問他們最近在讀什麼書,並把自己欣賞的書推薦給他們,甚至拿書中內容來抽考身邊的人,令秘書凱文爵士、首相等部僚一個頭兩個大,恨不得想辦法把諾曼這個眼中釘拔除,徹底讓書從女王的生命中消失。
 
凱文爵士等人(經過誇飾、丑化的典型官僚人物)從中作梗的橋段固然妙趣橫生,卻也突顯出萬人之上的英國女王悲哀的一面。雖貴為女王,受萬人敬仰,卻沒有自由,更缺乏自我意識,就像女王某天想到的一樣,她「沒有自己的聲音」。
 
最初女王會陷入書本的世界,其實也是因為閱讀的時候,不必思考什麼義務、責任,可以毫無顧忌地做自己。從這個地方就可看出,雖然女王已經安於本份、善盡職責了五十年,現年八十歲的她,內心某部分卻在渴望「普通」的生活。
 
那麼,女王有多不自由?有多缺乏自我意識(旁人也絕不鼓勵她有)?從下面這段就可略知一二:
 
認真說起來,她也不確定自己到底喜歡看些什麼書。她看書向來顧不上喜不喜歡;不消說,女王當然也會看書,只是,喜歡什麼書這檔事兒,她一向都交給別人去打理。喜歡看書說起來是一項嗜好,身為女王,她的份內工作並不包括嗜好。……一旦涉及嗜好就一定有所偏愛,女王必須避免流露偏愛……身為一國之君,不能有任何褊狹,必須一視同仁。面對外界一切事物,她必須時時表示自己覺得有趣,但絕不許當真讓它變成興趣。
 
連自己喜歡看什麼書,都是交由別人「打理」,正暗示了女王的一切,或多或少都是周遭人所塑造出來的華美「假象」,缺乏真正的靈魂。但閱讀不同,女王從中發掘出一個全新的世界/自我,不但能讓她暫忘塵囂世俗,甚至讓她產生一個前所未見的欲望──寫作!
 
若說是閱讀讓她一嘗「平凡」的滋味,那麼,就是寫作能讓她真正凌駕他人之上,做一個真正「不朽」的女王!
 
想當然爾,這下宮中又不得安寧囉XDD
 
一本書會勾引出另一本書,那種感覺,彷彿隨時隨地一轉身都能碰見一扇開啟著的門;此外,她也發現:一旦想看書,每天的時間不知怎地總嫌不夠長。
 
看這本書,給我最大感觸的部份,倒還不在女王迷上閱讀這個「特殊的情況」,或任何隨之衍生的諷刺幽默情節,而是「它真實地反映出(很晚才愛上閱讀的)讀者心情」。相信任何一個愛書的人,看了書中的描述,都會有「深得我心」的感覺,但怎麼也比不上我這個十幾年來專注於其它媒介(電視、電影、網路、漫畫)而忽略讀書樂的「後知後覺者」呀!唯一的欣慰是:跟女王比起來,我還算「早知」得很呢(笑)。
 
懂得越多,看得越多,看得越多,又懂更多。於是,起先讀不懂或覺得枯躁乏味的書,越看越看出味道來,且由於懊悔自己浪費了太多可拿來讀書的光陰,也喪失許多與作者面對面的機會(這機會女王可多得令人羨慕哩!),而更加如飢似渴地閱讀、爭取參加相關活動的機會……,這不活脫脫是我的心聲嗎?因此,看書的過程中,我經常點頭如搗蒜。但也深深慶幸,自己沒有女王那樣的枷鎖,沒有女王身邊那麼龐大的阻力,也多了女王好幾十年,可以慢慢補足自己所缺乏的。
 
◎心有戚戚焉的佳句:
 
※如果有人問她,閱讀是否豐富了她的生命?她的答案,不消說,絕對是肯定的;不過,同樣肯定的是,閱讀也從各個方面消耗了她的生命。她曾經是個自信篤定、專心致志的人,只知道自己肩負那些責任,只要能力所及便一路不停地克盡職責。而現在,她經常三心二意。閱讀不是做事、幹活兒,這始終是它最大的問題所在。……書本不是用來擲入生命,而是用來發掘生命。
 
※書籍很少促成實際行動。看書通常只能用來附和我們早已決定的事,只是我們自己可能沒有察覺而已。閱讀一本書,往往只是為了進一步確認、印證原有的看法、信念



P.S. 感謝漫遊者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8x170-2.jpg

關於這本書的更多訊息請看這裡


「你的人生很失敗嗎?
有了我們,你的死保證成功!」


就是這句充滿kuso惡趣味的標語,加上超級吸引人的文宣:「連最優雅的法國人也忍不住捧腹失態!一部讓你笑到死的小說!」讓我才將故事大綱匆匆掃過一遍,就迫不及待地報名試讀。

結果呢?

可以這麼說:它是我近期接觸的書之中,最出乎意料的一本。

收到書的時候:咦?試讀本竟然這麼薄!?
打開書沒多久:啥?這不是搞笑故事喔!?
看到故事中途:ㄟ?原來這是科幻小說!?
盯著最後一行:啊?到底為什麼會這樣!?(還沒回過神來)

先強調,這麼說並不代表我覺得這本小說不好,只是想表達驚愕之情而已。事實上,雖然很令人槌心肝,但我得承認,要不是最後一行天外飛來一筆那樣的結局,這故事不會那麼讓人玩味,不會讓人細想之後頻流冷汗,不會充滿議論和想像空間,也不會那樣佔據心頭久久不散。更簡單地說,它將不會那麼經典。

但就是因為作者用了這樣一個嚇死人不償命的結局,這故事的層次開始複雜了,也讓我開始想了很多很多,它對我而言不再只是個充滿黑色幽默與反諷爆笑的小品,而是人生本質的投影(或揭露?)

小說將舞台設定在一個非常天馬行空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自殺並不離經叛道,不必偷偷摸摸。政府官員可以公然集體自殺,街道和大廈可以堂而皇之地用自殺偉人來命名,想自殺的人,也可以在一間隨便就能走進去的「找死專賣店」,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而這間已經營十代的找死專賣店,真可謂集巧思於大成,不但家族成員全以歷史上自殺的偉人命名(老闆是切腹的文豪三島由紀夫,大兒子是舉槍的畫家梵谷,二女兒是疑似服藥的豔星瑪麗蓮夢露,小兒子則是吃下毒蘋果的電腦之父),店內所有產品也令人嘆為觀止,絕不讓任何想死的客人有二度光臨的機會。

(事實上,那堆自殺工具的種類、功能與方法,描寫之詳盡,幾乎可以編成一本自殺大全。看著看著我還忍不住懷疑,作者是不是自殺專家?或者是自殺的狂熱信徒?)

而這家人徹底發揮服務業的精神,不但將店內布置得整齊、乾淨、和醫院太平間一樣陰暗,而且以身作則地貫徹負面思想──念給孩子聽的床邊故事不是童話,而是自殺名人的傳記;店內播放的不是音樂,而是不幸的社會新聞。就連過生日也要這麼想:「從今以後又少一年要活了」。

簡而言之,他們只是為了看店才「茍活」的!

想不到,這個灰暗的家庭,竟然射進了一道陽光。屠家夫妻出於好奇所試用的、為了讓人得性病而設計的有洞保險套,讓他們得到一個與這個家格格不入的小兒子──打從嬰兒時期就會微笑、凡事淨往好處想、鼓吹「用歲月來自殺」的「怪胎」亞倫。

雖然排斥著亞倫的「不肖子」行徑,從小就試著把他「矯正」回來,屠家人卻反而不由自主地受亞倫潛移默化,開始變得越來越樂觀快樂,甚至連「求死專賣店」都在不知不覺間,成了「求生歡樂店」……

看到這裡,八成以上的人(包括我)會開始鬆懈精神,心想:「喔,這故事原來是寓言啊,雖然設定很有趣,但內容還是挺老梗的,不知道會怎麼結尾?目前只剩屠爸爸還在頑強抵抗,看來最後就看亞倫怎麼感化他了。」同時覺得自己誤會了作者尚‧德雷。雖然他在寫自殺時熱情洋溢(?),但他要鼓吹的終究還是生命的價值吧,嗯,鐵定是這樣。

結果作者帶給我們的不是普天同慶,而是個震撼炸彈!

看完之後,很難不去猜想作者的用意。他是在否決樂觀──正面思考、快樂過生活,還是探討自殺是否有存在的價值?比如屠爸爸曾說過:「人一輩子只死一次,所以不如讓它變成難忘的一刻」,聽起來就像日本的櫻花美學,鼓吹在最燦爛最美麗的時刻凋零。如果覺得此生足矣,沒必要狗尾續貂,能不能自己選擇替生命的樂章劃下休止符?

或者,若我們先站上幸福的頂端,相信世上所有純真美好,再狠狠摔下來──不管是被別人擺了一道,還是命運的安排──失去所有快樂的理由,過得生不如死,自殺是不是比較好的選擇?

上述思考也是讓我冒冷汗的地方。因為悲觀的人很容易就會把書中的開放式結局朝悲觀方向想,再從悲觀角度解讀,樂觀的人則恰好相反,而我偏偏就是前者。

搞不好這個隱性的小測試,也是作者的用意之一?

我繼續問自己,妳怎麼會變成一個悲觀的人?答案很簡單,就是小時候不學好,看太多大人書,又拿漫畫當進補(CLAMP之流),慢慢地就相信世界很糟,人類無可救藥,愛人不如去愛動物(我咧,以前真是灰暗到家……)

因此,書中所描述的一切,看起來雖然超現實,在某種程度上,卻又與現實不謀而合。現代人不也是因為和書中的屠家人一樣,從小接收負面消息、悲觀意見,養成消極逃避的習慣,才會動不動就想自殺? 


P.S. 感謝皇冠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年情

詞:詹德茂   曲:顧嘉輝

輕輕笑聲再為我送溫暖  
伴著我綿綿密密思念
情揮不盡英雄身世飄無憑 
歸去依舊默默獨行 

聲聲問輕輕喚煙水柔情喚不醒     
多少年多少心事坎坷
路飄零路茫茫煙雨遮不住      
輕嘆江湖歲月無盡處 

擁著你 匆匆往事說不盡 
散不去 好夢難成愁酒易醒
憶往昔 幾分心情暗低吟 
當年情 在風中追憶已無影 

擁著你 依稀彷彿在夢中 
重相逢 不堪往事竟已無語
猛回首 幾回浮塵我獨飲 
當年情 化作淚眼煙雲 



[寫在後面]

這是2006年為哥哥慶生時剪輯的紀念影片,算是用倒敘的手法把哥哥的演藝生涯回顧一遍,因此最開頭的影片就是哥哥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場合的樣子(2003年3月)。

本來我的目標是把哥哥的每部電影和戲劇,還有一些新聞畫面,找自己喜歡的放進MV,但是片源有的是fans自錄影片,有的是VCD,有的是DVD,有的是香港出的,有的是台灣出的,檔案格式亂七八糟,根本不是威力導演這個極不專業的剪輯軟體所能負荷的,每剪必當,害我重做好幾次,所以後來我放棄了,只找出幾部代表性的剪,在這方面是一個遺憾,希望將來買到更專業的剪輯軟體後,能夠找時間重做一個更完整的版本。

無論如何,這支MV是我花了一個禮拜沒日沒夜做出來的,可說是嘔心瀝血之作,當初也是因此學會用威力導演,所以要我說的話,這仍是一部讓我自豪,而且難忘的作品。

至於選曲──當年情,它是『英雄本色』的主題曲,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一定或多或少耳聞過這首歌,小時候它可是經常在電影台播放的!看電影時我曾經很喜歡這首歌,但後來接觸更多哥哥的歌之後,不知怎地感覺就淡了,反而每次聽mp3,輪到這首都會跳過,不過剪輯這首MV也讓我再次愛上這首歌。現在聽到旋律,我腦中都會浮現自己剪輯的畫面,實在是因為當時聽太多了,都深入我腦海中了!XDD

這時一定要提一下整支MV自己最滿意的部份,就是『春光乍洩』共舞那段!至於為什麼就由各位自己去體會吧XD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