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黑澤明,我唯一的印象只有高中國文老師放給全班看的『夢』,由於它是由多個千奇百怪的夢所組成的故事,各故事的關聯性不強,故事本身也沒啥邏輯性,看得我霧煞煞,只覺得很愛睏,因此本來我已作好心理準備,看這部『羅生門』很可能會和傳說中的蔡明亮電影一樣,看得昏昏欲睡。(不過因為最近名著課上到芥川龍之介,讓我對他及他的作品都產生興趣,而這部片正改編自他的其中一部小說『竹藪中』,片名則取自他的另一部同名小說,因此無論如何我都想看看這部片)

想不到,這部1951年拍的黑白古早片,竟能在短短90分鐘內,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說得那麼有趣。DVD封面說它沒有浪費一個鏡頭,真的是這樣。有些藝術電影光是拍人吃飯,就可以拍上十來分鐘,也不知道目的是什麼,只有作者跟所謂專家看得懂(但我常懷疑那些專家解讀的東西跟作者想的是不是根本不一樣),但這部片不同。它的步調雖稱不上快,卻拍得很有張力,比如開頭第一個發現屍體的樵夫在森林行走的部份,導演讓他走了很久,但鏡頭調度上有種由遠而近的感覺,隨著具節奏感、偏沉重的配樂,讓人不由得漸漸緊張起來,到最後一個樵夫臉部特寫,也就是他終於發現屍體的場景,甚至給人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功力吧。

這個故事說起來簡單中又有點複雜,是一個無解的殺人事件,因為和事件直接相關的三個「人」---大盜多襄丸、妻子、被殺的丈夫亡靈,以及事件的目擊者樵夫(本人後來宣稱他不只發現屍體,還目擊了事發經過)所描述的「真相」,都有一部份是謊言,都不盡相同,都是為了把事件導到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說的。但所謂「有利」,又不是不願承擔殺人罪過這麼單純,而關乎他們的面子、尊嚴、感情部份,使案件變得撲朔迷離。電影到最後也沒交代所謂的「最終真相」是什麼,這就是「羅生門」這三個字之所以變成「無解謎團」代名詞的原因,但我想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並不是在解謎,真正的凶手是誰也不是電影的重點,它只是想陳述人心的深不可測吧。

就像片中的和尚一再喃喃重覆:「真是恐怖的事…簡直太恐怖了」一樣,不管是當時的亂世,還是現在這個暴力橫生的社會,一個殺人事件本身並不真的那麼令人害怕,令人害怕的是人心的險惡與自私。透過殺人事件,以及和樵夫、和尚同在羅生門下避雨的莽漢,這個中心道德主題不斷被揭露。像這樣的事聽多了,到最後,這個世界就會變得無法信任,人人對他人都帶著一份提防,即使是不斷「催眠」自己要相信他人的和尚亦不能倖免。像這樣不是太悲哀了嗎…?這樣的世界才是真正恐佈的吧。而我,即使到最後,還是無法真心相信那個樵夫抱走嬰兒,是真心想養育他,始終覺得他會在走離和尚可見範圍後,就偷偷把嬰兒身上僅剩的衣服一剝,再把嬰兒一丟,露出不以為然的笑容,悠閒地回家…一方面可能是我覺得莽夫拿走嬰兒被襦,進而義正嚴辭地教訓責備他的樵夫那段,跟芥川龍之介寫的小說『羅生門』情節很類似,因此我覺得樵夫可能會聽了莽夫一番話,就「頓悟」,也跟著變成強奪他人物品的強盜;一方面可能是我悲觀主義的心態作祟,雖然想相信世上還是有好人存在,但始終無法拋棄那份猜疑心吧…

我覺得這部電影可以讓人思考很多東西,雖有些微說教意味,卻是部好電影。而且演員們個個都演得很出色,我和Z都很喜歡演老公的森雅之,以及演大盜的三船敏郎,覺得他們都長得好帥喔~~本來看舊電影,因為演員沒一個聽過,一點也不抱期望會看到什麼俊男美女,想不到…真是意外的收獲啊。更令我開心的是,因為森雅之和三船敏郎都不是現代人審美觀中的俊男類型,我本以為說出這種感想會被一起看片的朋友笑,想不到她竟跟我有同樣想法,讓我又驚又喜!尤其我們都不約而同地對森雅之較有好感說~~^__^ (喜歡他帶冷靜的眼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