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自己看「戰慄追殺」(The Dangerous Lives of Altar Boys,2002)。這部片是衝著我一直頗有好感的基倫克金(麥考利克金的弟弟)租的,但看後我發現片中還有一位也很有魅力的年輕演員---艾米爾賀許,他飾演的Francis和基倫克金演的Tim是對難兄難弟,兩人跟其它三個同是天主教學校學生的朋友一起組了個小型漫畫組織,把自己設計成強韌的英雄角色,來對抗恨鐵不成綱的修女化身成的反派角色(這位修女是茱蒂佛斯特演的說!她同時也擔任製片之一),因此電影一直在他們的想像世界(卡通)與現實中交插進行。乍見之下真的很怪,而且有時有點枯躁(畢竟歐美的漫畫風格比較幼稚,不如日本的精緻,像小孩看的玩意),爸媽從中間開始看就看不太懂,不過我覺得整體不算難看,只是我不太懂為何它會得過獨立製片獎等等肯定就是了。或許它準確地描繪出青少年的喜怒哀樂吧?

IMDB有人在爭論片中的瑪姬(她是演「親親小媽」中小姐姐的童星耶!出落得好標緻啊~我喜歡她的氣質)---和Francis相戀,曾和自己的親哥哥有過性行為的女孩---到底是不是自己主動引誘她哥哥的,有人認為她的反應就像一般性侵害中的受害者,總覺得事件會發生是自己的錯,一定是自己給侵害者某種錯覺什麼的才會造成這種結果;也有人認為事實就如她最後告訴Francis的,就是她誘惑她哥哥並享受這件事,如此而已,她只是怕Francis知道後會討厭她,之前才不敢告訴他真相。但我覺得前者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若她真的享受亂倫的樂趣,大可以永遠瞞著Francis,直到瞞不了為止,何必主動說出來呢?應該是她很痛苦,實在難以承受,很希望有個人能當她的支柱、保護她免受下一次侵害;又覺得什麼都不說,對Francis會不公平,所以才決定告訴Francis的吧…而之後她會推翻先前的說法,很可能是覺得她哥哥會報復,或者怕Francis再進一步惹出什麼事來,才想說些討厭的話趕走Francis吧…

我一直覺得艾米爾賀許長得很眼熟,好像在別部戲看過他,但上網查了一下他的演戲年表,又找不到一部我看過的,真怪…他不是一見就覺得帥那種類型,可能是因為他長得有點傻氣,或說好聽一點,太純樸了點,但我喜歡特寫時他的眼神,綠色的眼睛感覺很吸引人呢~~~^__^ 而且他的演技也很優說!

P.S.這部片翻作「戰慄追殺」,我還以為是驚悚片,比如說Francis和Tim會意外殺死修女之類的,想不到根本不是這回事,它只是在描述一些邊緣男孩的生活罷了,台灣的片商實在很怪耶…老愛翻些莫名其妙的片名…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晚上看「征服偶像」(Win a Date with Tad Hamilton,2004),這部同樣是衝著Topher Grace才租的。雖然我對這種愛情喜劇沒啥興趣,但這片是為他租回來的三部電影中,他戲份最多且擔綱男主角的唯一一部,因此不看也不行啦。想不到不抱期待看完之後,竟覺得蠻好看的,且另一男主角Josh Duhamel及女主角Kate Bosworth都是難得外型亮眼又讓我看得順眼的俊男美女,怎不令我驚喜呢?

劇情線說起來很老套也很單純,偏僻小鎮的平凡女主角羅莎莉(Kate Bosworth)贏得與偶像巨星Tad Hamilton(Kate Bosworth飾)約會的機會,私人生活和螢幕形象正好相反的Tad把單純善良的羅莎莉當成引導他人生向善的天使,深深為羅莎莉吸引,甚至不惜大老遠追到她的故鄉展開追求。就在交往進行得比想像中順利時,羅莎莉從小大到的貼心好友彼特(Topher Grace識)向她表白了…

看到這裡,用肚臍想都知道羅莎莉最後會選誰。我對結局並不意外,也不排斥,但真的希望編劇可以多用心經營一點。實在不敢相信一直被偶像迷得七葷八素的羅莎莉會在Tad要求她一起搬到加州時拒絕,進而逼得Tad搬出從彼得那兒「偷」來的告白詞(Tad這個調情聖手也蠻遜的,泡妞經驗這麼充足,竟連告白詞都得向別人或自己的電影台詞取經,沒有一點個人創意),最後再因這告白詞扭轉情勢。不過我還蠻喜歡「六種微笑」的觀察,很特別又甜蜜。

Topher Grace在片中很可愛!他演這種聰明溫柔的大男孩真的很討喜,我尤其喜歡他戴眼鏡讀書時,以及邊弄自己晚餐邊跳舞時的樣子。可惜他片中的對手真的太強太耀眼啦,常亮得我無暇好好把目光定在他身上。Josh Duhamel帥成這樣,笑起來就像黑人牙膏廣告一樣閃亮,真不敢相信他似乎是個無名小卒!跟他站在一起,完全可以相信為何彼得會失去自信。至於Kate Bosworth,我覺得她有一種難得的純真感,笑起來很天真可愛,一看就對她很有好感,她的氣質跟瑞絲薇斯朋很像,但比瑞絲薇斯朋美多了。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看「天人交戰」(Traffic,2000)。這部也是衝著Topher Grace才看的片,雖然他在裡面戲份很少,但沒辦法,他出演過的電影實在太少了嘛!不過這部片的大牌演員好多啊!除了麥克道格拉斯和Catherine Zeta-Jones這對夫妻檔外,還有Dennis Quaid、Benicio Del Toro說~~

基本上,它的劇情線跟「衝擊效應」頗類似,都是幾個主角的命運在無形間交織在一起,且故事基調是悲傷的,有種命運冥冥中支配著人生,但人的作為也深深影響彼此命運的無常感,因此兩者的配樂都充份發揮這種特色,顯得神聖、莊嚴、悲痛、奇異,像在訴說命運的不可捉摸及人生的詭譎。但這部片優於「衝擊效應」的是,它沒有過於刻意的巧合,只有巧妙地互相撞擊、連結,使故事多了幾分真實感與可觀性。

故事開始於墨西哥某荒郊野地,毒犯利用飛機空降毒品,兩個墨西哥警探聞訊前來,正要逮捕毒犯之際,不幸被其直屬長官陷害,而真正幕後首腦乃一美國人,美國政府為誘捕其入獄,遂脅迫一名走私大亨,令他作證指控販毒首腦,並以免其刑責為交換條件,販毒首腦因而入獄,而其妻對其丈夫因何入獄,尚蒙在鼓裡,卻毅然接管經營其夫龐大的事業。故事的另一條主線則是大法官維克費特,受命負責主持反毒大計,諷刺的是他的親生女兒卡洛琳卻是個吸毒犯。當大法官在家中浴室內親眼目睹卡洛琳吸毒的過程,當時真是令他痛心不已,也更加深了他反毒的決心。(網路資料)

這個改編自1989年的英國迷你影集”Traffik”的販毒故事,把毒品之所以難以根絕的原因描寫得極為深刻,從多角度來說明要杜絕毒品,是需要多麼龐大的人力物力配合。在美國,毒品的難以杜絕,是因為人心的空虛和家庭價值的失落。片中的法官女兒及她身邊上流階層子弟的遭遇便充份說明此點。他們在校或許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校外生活卻難以找到自己認為值得認同的事物,只看到社會上人性虛偽黑暗的一面,因而期望從毒品中找到逃避一切的方法。而他們的父母大多忙於自己的工作,諷刺的是,許多還是「社會公益事業」,比如麥可道格拉斯演的法官自己要努力掃毒,女兒卻在家裡吸毒。在這樣的社會潮流與「需求」下,政府的掃毒行動只不過如片中角色所說的,是讓毒品變得更「物美價廉」的無效手段而已。

在墨西哥,毒品的「風行」又是以另一種形態出現。因為政治混亂、社會普遍貧窮,青少年無法從棒球等運動中找尋自我價值,只能個個去販毒或加入幫派;政府官員被幫派滲透的情形嚴重,也使他們的任何掃毒行動都只是剷除競爭對手的手段,因此毒品的製造、走私根本難以杜絕。

再看看把毒品帶入美國的毒梟好了。當這位大毒梟被捕入獄的時候,他那位原本美麗無辜、熱心公益的太太最後做了什麼?竟是變成跟她老公不相上下的毒梟,心狠手辣程度青出於藍,聘人殺人,眉頭都不皺一下。對她而言,只要能讓生活回復到老公被捕前的狀態,要她做什麼都願意,即使是任何有違良心的不法行動。在這種高唱利己主義的個人心態下,毒品會有杜絕的一天嗎?

這部片帶給人的雖是這種悲觀訊息,卻也留了一絲光明與希望。最後黑人警官成功在毒梟夫妻桌下安裝竊聽器、法官和妻子同心協力支持女兒戒毒、墨西哥的戶外棒球場終於裝上了路燈…雖然無法確定未來能順利地朝影片暗示的方向發展成happy ending,這些行動都有可能會失敗,但看著黑人警官漸漸泛出笑容、小跑步地遠去,看著法官和妻子手牽著手在台下聽女兒講戒毒心路歷程,看著墨西哥警察專注地看著小孩們打棒球…我依然不禁被這樣的畫面感動了。法官那段尤其打動我,因為我在看的時候一直有種想法,覺得這女兒如此沒出息、自暴自棄,已經不再「乾淨」,不如就讓她自生自滅算了,反正她永遠抹不去身上的污點了,但看到後來又覺得自己精神潔癖太深,只要浪子能回頭,父母願意接納孩子又有什麼不好呢?而且雖然我早已預料到法官最後會放棄掃毒大任,但他放棄的理由倒出乎意料地令我感動:「我沒辦法做到…把毒品當作敵人,不就表示要跟上萬家庭為敵、跟自己最親愛的人為敵嗎?我怎能傷害自己最親愛的人?」

P.S. 我蠻喜歡Topher Grace在片中的角色。感覺有點陰暗,但還是個善良的人。雖然我寧願看到這角色沉淪到底…看來他還是適合這種亦正亦邪的青少年角色!(他果然娃娃臉,都快三十歲了還可以演青少年…)感覺他的氣質蠻類似艾德華諾頓的說…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晚上看「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2003),覺得有點失望,這部片雖大牌雲集,集Julia Roberts、Kirsten Dunst、Maggie Gyllenhaal(”Secretary”女主角,氣質和Kirsten Dunst很像,兩人曾是好友,但因Kirsten Dunst和她弟弟交往,之後分手,兩人就決裂了)等人於一身,卻沒有想像中好看,劇情平淡又老套,題材是容易打動人的師生情誼(媽因此跟著跑來看),主角Julia Roberts的立場卻令人難以認同,使整部片失去感人的前提,真浪費了這樣的好資源!而且我看這部片的最大目標---Topher Grace戲份超少,角色我也不怎麼喜歡,因此我看完一遍就把這片歸為「我心目中的爛片」之列,再也不打算看第二遍了。

劇情大意在說一個剛從校風開放的美國西岸藝術大學畢業的新鮮人Katherine(Julia Roberts飾),被派到東部一間保守藝術學校任職,在老師與校方教學理念不同之下,鬧出許多的問題,但Katherine始終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因
此對人生有了新的體悟,也讓當地觀念傳統的女學生,重新對藝術、人生、愛有了新的見解。(資料參考自網路)

起先我看Katherine上課第一天就被同學整,還為她感到難過,想不到後來越看她越討厭,覺得她對男友Paul太不公平,對女同學們也只是把自己的標準套在她們身上罷了,根本稱不上什麼良師益友。

我不懂Katherine是怎麼跟Paulㄘㄟ的,是因為他遞出結婚戒指嗎?還是在Katherine被Bill吸引的那刻起,Paul就已經無形中出局了?總之Paul真的很衰,感覺就像被「兵變」一樣。他即使分隔兩地還是深愛著Katherine,不惜放假大老遠來看她,想不到Katherine的心卻早已變了。如果是因為他希望Katherine婚後就辭去工作,讓Katherine大為不滿,那也就算了,問題是他看來始終很尊重Katherine的意思啊!這讓我一整個瞧不起Katherine…還是說片中一再提起「環境變了,個性和喜好也跟著變了」的道理,因此Katherine只不過跟她少女時期去參戰的戀人一樣,找不回最初的心情,沒什麼好責怪的?但我就是討厭這種人啦~~>__
此外,Katherine一直想對學生們洗腦的態度,不是跟校方一樣嗎?我覺得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給女孩們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提案,讓她們選擇自己想要的道路,而不是一再強迫她們走「新路線」,認為選擇傳統路線的女性就是「無藥可救」吧。感覺就像一些現代過於強調男女平權,但就是在這樣的強調下,突出「男女不平權」的女權主義者一樣,太偏激也太矛盾了,在我看來是pointless。像片中的Joan(Julia Stiles飾,她長得好像「艾莉的異想世界」中的妮爾!),雖然她對念法學院也蠻有興趣的,或許她後來放棄,一方面是受到朋友強烈反對,一方面可能男友(Topher Grace飾)不同意,但如果魚與熊掌就是難以兼得,而她選擇了愛情,可以說她選錯了,或這樣就損失較大嗎? Katherine口口聲聲說要兼得,無形中選的還不是事業?如果Joan去念法學院,造成感情破裂,她會念得幸福嗎?Katherine能負起這個責任嗎?不是每個有能力的女人最後的歸宿都是當個成功的事業家的!

總之,劇情方面普普,演員方面也因我討厭Katherine這個角色而對Julia Roberts依然沒好感,倒是四個女學生各有各的特色,我還蠻喜歡的。只是Maggie Gyllenhaal在這片裡看起來好老,兩頰感覺是下垂的,把我嚇了一跳!印象中她在”Secretary”中沒有這樣說…而且真正看她和Kirsten Dunst站在一起,就會發現她倆其實一點也不像…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圖片來自開眼電影網

吃完晚餐,我就放「蒙面俠蘇洛2」(The Legend of Zorro,2005)來看,有意把還留在餐桌的爸媽吸引過來看,想不到爸一看到蘇洛出場,竟馬上認出「蘇洛」,還知道「蒙面俠蘇洛」是有名的連續劇,說他以前看過,很好看什麼的,讓我好驚訝喔~~~(它的確是早期的黑白默片發展到許多電影及連續劇重拍的古早故事,屬於爸那個年代,但因爸連「星際大戰」都沒看過,我根本不敢肖想他知道這故事)可惜爸雖對這故事很感興趣,後來還是沒看多少就去舊家了,媽也是,雖然跑來看了一陣子,後來還是做正事---打掃六樓---去了,吸引作戰失敗,嘖。(不過我本擔心他們看到這種卡通似的人物會嫌它幼稚,幸好沒有)



我覺得續集還蠻精彩的啊!首集的幽默、奇情冒險元素、精彩動作戲一項不少,雖然缺了Anthony Hopkins,但新加的兒子瓦金角色還挺討喜的,不知為何它在IMDB的評價會低於首集,只有五點多。我自己猜可能是因為Alejandro出師後,打鬥戲都以「大俠」而非「半調子」的程度在打,而沒盜賊時期那麼驚險刺激;結合搞怪逗趣形式的動作戲不復見,因此打得雖精彩,卻不有趣,加上後面連伊蓮娜都加入打鬥,還只是小孩子的瓦金都可以屢建奇功,不夠具說服力之故。連我自己看的時候都覺得少了點什麼,有種說不出的怪…



總之,續集的劇情感覺跟「神鬼傳奇」蠻類似的,就是在上集相遇並相戀的男女主角結婚後,再度遇到新危機,而與可愛機靈的小兒子一同面對並解決。不同的是它沒有「神鬼傳奇2」那種突兀又扯到爆的前世今生戲碼,而把焦點放在夫妻婚後觀念衝突上。不過這點也有點不合理,因為他們吵架的原因是伊蓮娜希望Alejandro歸隱,免得他們一家人過著心驚膽戰的生活,Alejandro卻希望繼續「為民服務」,但伊蓮娜感覺明明是個不拘禮俗、豪放的女中英豪啊,實在難以想像她會如此小心眼。連「神鵰俠侶」中的黃蓉護女心切下,都沒要郭靖退出江湖說…不過整體而言並不會讓人看了不舒服,只會覺得這對夫妻的吵嘴很有趣而已。尤其是他倆同時在當「間諜」,從不同的窗戶爬到同一陽台,到壞伯爵向伊蓮娜求婚,伊蓮娜為了不讓伯爵發現躲在上方的Alejandro,故意熱吻伯爵那段,我和媽都忍不住大笑出聲!這對夫妻還真可愛~~~

不過看到最後,總忍不住同情起反派伯爵,就像上集的拉斐一樣,他因為自己心愛的女人而無法心狠到底,才給了自己的敵人成功的時機,即使如此,他心愛的人只會因他的失敗而歡喜,完全不會在他死後流一滴眼淚,感覺好悲哀啊…

P.S.我好喜歡Alejandro和瓦金用西班牙語講話那段!現在我覺得不管那種歐洲語言都好好聽,印度語也是~~~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午試做紅豆麵包,是用芋頭麵包的食譜改良成的(把要加芋頭的部份全換成紅豆泥),因為阿媽幾百年前做給我的紅豆泥再放下去就要發霉了,我想說還是趁早利用掉的好。結果可能是因為蘇打粉稍微放多了點;或者是蛋打好,要加紅豆泥下去攪拌時,不巧遇到警察來查戶口名簿,因此耽擱到攪拌時間;也可能是台灣的空氣潮溼到連蛋糕烤好待涼都會吸入過多水氣,總之稍晚我要切蛋糕給媽帶去舊家吃&送給阿媽他們吃時,發現蛋糕不夠鬆軟,且吃起來有點苦苦鹹鹹的,沒有成功,嗚~~~>__
總之,把蛋糕送入烤箱時差不多下午五點半,本來我打算等六點再做晚餐,但阿民已經在喊餓,加上今天二二八紀念日放假,不必等爸下班,因此我查了一下食譜,決定一下菜單後就緊接著做晚餐了。我打算弄一個「西餐套餐」,因為一直想做奶油蛋義大利麵給姐他們吃看看(這道在英國做過一遍,又簡單又好吃),而義大利麵配中式菜餚會怪怪的,所以才想全做西式料理。但查了查食譜,有些料理因為家裡沒材料做不成,有些則需太多時間、道具、步驟才能完成,最後我決定其它配菜都自己調配,這樣會快一點。

第一種配菜是前陣子突然想到要做看看的(電鍋)燉飯。也就是先做好高湯(我自己想的方法是,先炒香蒜末及洋蔥塊,再加水及高湯塊一起煮)後,取代清水跟米一起放入電鍋煮,煮好後再加胡椒、鹽、起司絲下去攪拌均勻,結果弄出來還蠻成功的耶!是今晚我覺得做得最成功的料理。

第二種配菜我也蠻滿意的,就是蕃茄炒雞丁。先把雞丁用醬油、糖、鹽、胡椒醃一陣子,下鍋炒到變白後,加蕃茄、醬油、水、米酒一起下去繼續翻炒,再加太白粉下去勾芡就OK了。這樣弄出來雞肉吃起來還是很嫩,不像我回台灣後每次做雞肉總抓不到訣竅,會煮得稍老一點,味道很讚。會想做這道可能是受承慈影響吧,因為之前她來家裡玩時,我做了道起士蕃茄雞丁炒飯給她吃,本來她不敢吃「牽絲」的食物,覺得很噁心,但她吃這道料理,不但可以接受,還相當難忘,說她之後再也吃不下別人做的類似料理,覺得始終沒我做得好吃,令我受寵若驚,所以想再練習煮看看,下次才能再弄給她吃。^__^

由於時間不太夠,加上媽還買了不少其它現成料理,如生魚片回家,因此我就沒繼續做第三道馬鈴薯炒萵苣了,而只把煮熟的馬鈴薯磨泥,跟生菜一起做成沙拉。By the way,用媽從London買回來的馬鈴薯壓泥器做馬鈴薯泥超方便的,只要壓幾下就磨得很細很均勻漂亮,感覺超讚!

結果…今晚做最失敗的料理竟是義大利麵。首先,我不應該把加「蛋黃」的步驟擅自改成加「蛋」的(因為想說這樣還得另外「做掉蛋白」,很麻煩),這樣一加熱就會有「蛋花」出現,看起來超噁心的;其次,不知道是那個步驟沒做對,在收湯汁的步驟,不但湯汁只有變少,沒有變濃稠,先炒好的培根浸一浸竟然變軟了,後來(照食譜做)沒加鹽和胡椒下去調味,味道也太淡,整體好難吃喔!難怪這道都沒什麼人要吃…虧我還煮特多,這下糟啦~~~>__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星期四、五都要去練開車,星期五早上又要跟嘉華去辦港簽,所以我打算今天就把片子看完、拿去還。早上自己看完「心靈偵探社」(I Heart Huckabees,2004),由David O Russell導演(在批踢踢,大家都對他推崇倍至,認為和查理考夫曼同世代的Russell是最有才華的新秀導演之一。他上一部作品是「奪寶大作戰」)、Jason Schwartzman、 Isabelle Huppert、Dustin Hoffman、Jude Law、Naomi Watts等人主演。之所以想看這部片,一方面因為有Jude Law,一方面因為Barny似乎挺喜歡它的。看完後我很困惑,感覺它就像查理考夫曼的那部「變腦」,探討很多哲學的東西,但故事發展得很快,我的腦筋實在跟不太上。

故事說簡單不簡單,說複雜不複雜,感覺遊走在現實與想像之間,但「想像」又不是「一個人腦中的意念」,而是表現手法有點「超現實」,就是現實中好像不太可能出現的情況…主角Albert(Jason Schwartzman飾)是「開放空間聯盟」的創立者,爭取沼澤、森林等開放空間的存在,即使只是一顆大石頭。因為他在巧合下遇見同一個非洲人三次,便委託「存在偵探社」為他找出這事件背後的含義。(這個偵探社就是我感到最不接近現實狀況的存在,比較像是導演想說的意念的化身)這間偵探社的主腦是一對夫妻---Vivian(Lily Tomling飾)及Bernard(Dustin Hoffman飾),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深入Albert的生活,因此將Albert的競爭對手Brad(Jude Law飾)及其女友一併捲入調查。當對一切價值感到懷疑、強烈關注石油問題的消防隊員湯米(Mark Wahlberg飾)被安排為Albert的搭檔時,對存在社的主張表示懷疑的兩人決定轉向支持主張虛無主義的法國女作家Caterine(Isabelle Huppert飾)…

可能很多劇情和台詞都有其深刻涵義在裡頭吧,無法直接聽英文對白的我實在比英文母語國家的觀眾吃虧,難以在步調本就快速的劇本中自由思考,或許這是我看完後沒啥感覺的原因;而且「存在偵探社」的Vivian夫妻的辦案方式總會分散我的注意力,覺得太誇張或不切實際之類…總覺得他們應該要用更專業、更聰明一點的方式監聽客戶的生活才對。不過,片中還是有些一看就相當震撼我的橋段。首先是湯米的想法,他一再強調「人們不想面對壞事,所以拒絕去思考」,並懷疑所有價值,不知我理解的對不對,但感覺我也有這種傾向,把所有事情回歸到本質去思考,就會覺得沒什麼事是「必要不可的」,而因此失去做任何事的動力與動機,反而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才有價值。(或許該像「敲開我心門」那個母親說的「凡事看表面,去想一些實際生活上的事,會活得比較輕鬆」?)

其次是Brad,他一直用一種能取悅所有人的態度生活,並認為探討存在什麼的問題都沒有意義,他認為自己活得很好,並因此獲得無上的自信。讓他動搖的那一刻拍得令我印象極深刻:Vivian在他面前放他談話的錄音,不同日期,不同時間,不同地點,Brad面對不同人說著同一個笑話,一遍又一遍。一開始Brad把聽錄音帶也當成一個笑話,只覺得一切都很可笑,漸漸地他笑不出來,感到不自在、不舒服,最後他開始難以忍受再聽下去…Vivian說他是「在偽裝自己、活出別人心目中理想的形象,這不是真正的他」,Brad則回了一句:「我怎麼會不是我自己?」然後他們兩邊突然像都靈光一現、從這句話得到什麼啟發似地,一次又一次地重覆這句話。我在IMDB查到許多有意思的解讀(如下),綜合來看,我覺得或許Brad得到的啟發是「他的確不是在做他自己」,Vivian和Bernard則從中得到「或許偽裝成他人理想的樣子也是在做他自己」,這種雙層/多層含義感覺很有意思。

再來是Albert的「巧合」。Caterine給了它一個解釋:「非洲人因為冷戰而成了孤兒,你(Albert)則是因為冷漠而成了孤兒。」這句話我覺得非常非常棒且震撼,因為這才是連結Albert和非洲人最大的關鍵。不過更耐人尋味的是Albert和Brad的關係。雖然幾乎從頭到尾,這兩人都處於敵對狀態,在對抗的過程中,Albert卻猛然醒悟,自己和Brad比他想像的還要接近。(不過原因我就想不太出來了)

看了IMDB後,本來我只把這部片定義為「怪片」而已,現在卻突然很想再看一次英文字幕版,或許能有所斬獲也不一定。畢竟片中有不少有趣且深刻的對白/台詞,比如:

Tommy Corn:” How come we only ask ourselves the really big questions when something bad happens?”

Mr. Hooten: God gave us oil! He gave it to us! How can God's gift be bad?
Tommy Corn: I don't know. He gave you a brain too and you messed that up pretty damn good.
Mr. Hooten: I want you sons of bitches out of my house now!
Tommy Corn: If Hitler were alive, he'd tell you not to think about oil.
Mrs. Hooten: *You're* the Hitler! We took a Sudanese refugee into our home!
Tommy Corn: You did. But how did Sudan happen, ma'am? Could it possibly be related to dictatorships that we support for some stupid reason?

Albert Markovski: Nobody sits like this rock sits. You rock, rock. The rock just sits and is. You show us how to just sit here and that's what we need.

或許下次我該找阿民或哲琳一起看,應該能看懂更多吧。Anyway,片中的Jude Law超帥,我常會看他的臉看呆了,反而忘記聽他在說什麼^__^||;其它的演員也表現得很好,我最喜歡演湯米的Mark Wahlberg,他感覺好可愛!尤其是一直問問題時提高的語調…但我不怎麼喜歡Vivian和Bernard這兩個角色說…(外型跟個性都是,尤其是Vivian)此外,我喜歡它的配樂!一般來說,輕音樂配上小品式(非史詩格局或大格局)電影,都會讓我忽略掉配樂,這部片的配樂卻能給我深刻的印象,光這點就很厲害了…

---------------------------------------------------------------------------------------------------

"You're not yourself."
"How am I not myself?"

by pasqualt3 (Tue Aug 8 2006 16:24:07 )
you are not your self when you are pretending to be something you are not.
There are several fakers in this movie. People pretending to be happy or truthful. By denying who they really are they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unhappy.
The ball is the void or like the magic pill that people take to avoid feeling pain but by doing so they are not living they are just falling deeper into the void of despair.
This movie to me is about serious depression and denial of personal happiness. Very good if you give it a chance but so many people don't.

by joshsslade (Sun Oct 29 2006 17:37:30 )
though if someone is pretending to be someone they aren’t, as in creating a false persona... is it not in their character to be false ergo they are in fact being themselves... so when they questioned weather or not he was being honest with himself saying he is not being himself he returns the question "how am i not being myself" since by doing whatever you do, it is you doing so... you are always yourself however fake you are being or upset you are inside your own head... the real answer can only be found when we define what "myself" is... is it the image you present, so when the outside world perceives you to have changed are you then being someone else, maybe to them but not to you... its basically just posing one of those intangible questions.. very well written in the film

by la-31 (Wed Aug 9 2006 23:17:52 )
I think "how am I not myself" refers to truly knowing oneself - and not some manufactured artificial self. Many characters in the film defined or saw themselves through the lenses of others - Dawn, Brad, and Albert of course. Were they really able to perceive their true selves? Of course, we see it all coming crashing down for Dawn. And even Brad. He saw himself through that Shania Twain story. Which he thought was clever and funny, and was actually pathetic and annoying. My favorite part is when Albert freaks out at the suggestion that perhaps Brad is very similar to him, and actually not his enemy. Albert had defined his whole righteous endeavors around the evil Brad of the evil Huckabees Corporation. But one of my favorite aspects of existentialism is this deconstruction of this notion of the "other." We define ourselves as separate from others. It suggests, maybe the "other" has more in common with you than you think.

by youarenotreal (Sun Aug 20 2006 15:00:13 )
Wow, did I really mess up the meaning of that phrase or what? I always thought the "how am i not myself" related to how even when you're not "yourself", you're still yourself, because the faking of the "not yourself" is still you. I know that's really quite ridiculous....

by RaoulDuke4 (Mon Aug 28 2006 13:32:55 )
I think la-31 makes a good point, but youarenotreal really nailed it. You are yourself even when not being "yourself". However, we do define ourselves a lot of times through others as la-31 said. These points both make the paradox of being and realization even more complex.

For example, when someone says "You are not yourself," or "That doesn't seem like you," they are really saying that "You don't fit into the definition that I thought I had perfectly formed for you."

Anyway, that is just my opinion, but I really did get the same idea from the phrase as youarenotreal did.

by pdj79 (Thu Sep 21 2006 08:04:19 )
I didn't see it as the detectives being surprised by the question and that's why they repeated it, although that does make a lot of sense and really brings a new depth to the movie for me. I saw it more of them trying to beat into Brad's head that he wasn't being himself, he was being what he wanted OTHERS to perceive him to be. He came to the realization that he was nothing but a scam and really didn't know who he was. He was all about materialistic gains and being perceived as clever, witty, and fun-loving, when deep down inside he was none of that at all. That was my take from that scene.

by EternalSunshineW (Thu Sep 21 2006 07:54:10 )
I think "How am I not myself" has a lot of meanings, but the one that keeps hitting me between the eyes is that most of these characters weren't being themselves, they were covering up their actual selves and basically doing, saying, wearing what everyone wanted them to be...or what they THINK everyone wants them to be. Especially Brad, which is why he flips out so much and thinks of "How am I not myself" over and over again. He's keeping everything hidden under his cheesy smile, cheesy stories, cheesy clothes...just do what people want and make them happy and they'll never find out who I really am or that I'm vulnerable. How am I not myself? Ask yourself that, and the things that aren't you...aren't you. Lol that's my interpretation anyways.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自開眼電影網

晚上自己放「蒙面俠蘇洛」(The Mask of Zorro,1998)來看。雖然這部片光聽片名、看封面,感覺像給小孩看的卡通片,似乎欠缺深度,但因有Antonio Banderas、Anthony Hopkins、Catherine Zeta-Jones這幾個俊男美女主演(Anthony Hopkins是老帥哥),加上它封面寫了許多正面影評,因此我還是決定租來看看。結果覺得這部片雖不算非常精彩,但娛樂性相當高,也拍得挺幽默的。

故事大綱在說西班牙統治墨西哥期間,有個號稱「蒙面俠蘇洛」的英雄出來反抗暴權,然而,就在他打算洗手不幹,和妻女安享晚年時,他的身份暴露,遭到官方逮捕,妻子被殺、女兒被搶,頓時一無所有,在獄中度過二十年光陰。設法逃獄後,蘇洛找到一個從前就認識的盜賊Alejandro,將他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讓他以新任蘇洛的身份破壞搶去他女兒的前任提督拉斐的陰謀…

這部片動作戲特多,雖然多到有點看了精神疲乏,但每場戲都拍得蠻可愛的。比如Alejandro每次想騎蘇洛的黑馬逃跑時,都會被拋下馬背掉在地上,被迫面對一打以上的敵人之類的,雖然這場面用了很多次,但因每次狀況都不太一樣,且都會發展出一幕兼融古典浪漫風格及幽默動感的打鬥戲,因此這場景反而塑造出一種鮮明可愛的角色特質,讓人看到「英雄」不那麼帥氣的一面(有時也會出槌),但又不流於刻意,反能令人會心一笑。



看到Antonio Banderas一把年紀了還能演出這種幽默可愛、精力充沛的年輕人角色,真有點訝異。尤其他的詮釋方式活靈活現,演小盜賊就活蹦亂跳、演假貴族就心機重重,讓人深深佩服他的「轉換力」;Catherine Zeta-Jones真的是個大美女,演出會劍術的中性女性也頗有架勢,但不知是角色限制還是怎樣,總覺得她的演技還不夠精練,一些內心戲都演得不夠動人(照理說,對她疼愛有加的養父竟是仇人,生父則是才認識不久的「僕人」,面對兩個「父親」非戰得你死我活不可的狀況,應有很多內心衝突才對,她卻表現得有點弱),難以相信她曾被提名過許多獎項…(雖然都不是奧斯卡)但她和Antonio Banderas站在一起的化學效應挺強的;Anthony Hopkins則不必說了,光是坐在那裡喝酒、抽菸就有種說不出的優雅與風度,有種007或楚留香般的氣質,渾身都是戲,不愧是演藝界大師級人物!不過我有些驚訝他會接演這種娛樂大片,還以為他會偏好更嚴肅一點的片種哩…他開頭穿蘇洛的蒙面裝,老實說感覺也不太搭,雖是戲精,但外型畢竟還是有限制的啊…^__^||

這部片動作戲娛樂性高,故事雖老套了點,但一些細節頗富趣味(比如蘇洛訓練Alejandro,及Alejandro和伊蓮娜對決的橋段),比我想像中好看太多了!我看的時候一直忍不住哈哈大笑說…

P.S.故事沒交待太多拉斐跟蘇洛夫妻的愛恨糾葛,不知他們是不是早就認識了,看起來像是畢生情敵,既如此,為何拉斐會那麼晚才發現情敵就是蘇洛?此外,結尾的救援戲總覺得像是故意要安排大場面的大爆炸一樣,因為比起一個個弄壞鎖、救出裡面的礦工,去切斷引燃線不是更快更有效嗎?實在不敢相信那麼短的時間內,大家就都能平安無事地逃出,Alejandro還來得及把受重傷的蘇洛帶走…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晚餐由媽做,我則幫忙弄了道除夕夜來不及做的年夜菜---馬鈴薯鮪魚麵包。這道菜程序並不複雜,只要把法國麵包挖空再塞入另外調的餡料即可;麻煩的是挖麵包,因為要用湯匙慢慢挖深,真的有夠累人!尤其是挖到一定深度後,要再往下挖而不弄裂麵包,實在不容易,因此挖到後來我的手指超痠痛的,也費了好大工夫、好多時間才OK,讓我發誓以後再也別做這種麻煩的料理了~~~

我把餡料食譜要求的罐頭牛肉換成鮪魚,也沒加洋蔥(因為家裡沒有),做出來味道不錯,自己很喜歡,阿民卻覺得吃起來太酸甜了(可能是蕃茄醬加比較多的關係?),媽也認為下次蕃茄醬少加一點比較好,讓我有點失望。

Anyway,為了做這道菜,我搶電視搶輸阿民,沒趕得及在他回家前看「辣妹過招」(Mean Girls,2004),因此後來是在我帶專制的不爽要求下,才從他手上拿到電視權的。雖然有點惡劣,但沒辦法,明天是第一節課,我可不想太晚看片,看完都三更半夜了!如果阿民會為此不高興,那以後我都不想做晚餐了…做菜給別人吃還弄得自己權益盡失,這種事我可不幹。

「辣妹過招」大意在說一個在非洲成長到15歲的女孩Cady,第一次上學就發現學校是個比非洲叢林更弱肉強食、族群涇渭分明的地方,在非洲人緣甚佳的她,剛開始根本交不到朋友。後來她和一個被認為是蕾絲邊的女孩Janis,以及被認為是gay的學生會男會員成為朋友,陰錯陽差地成為間諜,到Janis視為仇敵的”Plastic”---幾個學校裡的風雲人物,長得漂亮但沒啥大腦的「女孩幫」內部搞破壞。但在與”Plastic”交往的過程中,Cady逐漸變得和她們越來越像---重視打扮甚於內在、互相耍小手段挑撥離間、追男友甚過一切價值等,反而把她自己推向越來越糟的情況,不但輸了愛情和友情,連親情都快失去了。直到後來她猛然醒悟,才力求轉變自己。故事情節其實蠻簡單的,結局也蠻老套,就是主角改過自新後贏得大家重新信任及算術比賽、舞后頭銜,也贏得帥哥心,皆大歡喜,加上全片不論選角還是氣氛都很「青少年」、「流行文化」,對我而言實在不大具吸引力,唯一讓我看得很開心的只有帥哥Jonathan Bennett(飾艾倫),但有些細節安排我覺得還蠻有新意、也蠻反應現實的。

比如美國的高中生活,我就覺得描寫得很真實。雖然我沒上過那邊的高中,但看過一兩本在談美國校園暴力的書後,在我的想像中,那邊的青少年大概就是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下:有幾個大家心目中的「領導者」,這些人魅力渾然天成、引導校內潮流(比如片中的Regina被Janis偷把衣服在胸部處剪破兩個洞,Regina看了只是聳聳肩,照穿不誤,結果不但沒有被笑,反而帶動校內同學這麼穿),但不見得純真善良,雖然大家對他們又愛又恨,卻仍不禁為之吸引,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得到這些人的青睞,得以加入他們的圈子內,一併成為全校囑目的焦點。Regina的「跟屁蟲」Gretchen如此,就連Cady的獨白也提到過這種矛盾的心理。這讓我想到許多被言語暴力或小圈圈排擠暴力整得很慘的女孩,卻仍心甘情願待在這些「好朋友」身邊、不敢也不願脫身的種種事例,覺得格外恐怖。因為被欺負者幾乎是半自願受人欺負的。總之,看完後就會深深慶幸自己沒在美國上高中。

主角Lindsay Lohan雖然演技還不錯,長相也還可以,但我總不怎麼喜歡她。可能是因為她明明長著娃娃臉,卻喜歡化濃妝、穿性感衣服扮大人的關係吧(而且還走肉感狂野路線),還是偏好她小時候那種可愛又古靈精怪的模樣。尤其她成名後負面消息不斷,老是聽說她愛遲到、耍大牌之類的,更讓我對她印象不佳。我比較喜歡的反而是片中理應較惹人厭的反派Regina,除了演員的長相有種清純的美感外,氣質我也蠻喜歡的,像個無辜的鄰家女孩。說真的,她也是個矛盾的角色,明明到處說人家壞話,卻又不怕被聽到;明明喜歡挑撥離間、使壞(比如一知道Cady喜歡Aaron,就故意誘Aaron重回她懷抱),有時卻又容易天真地相信別人(但這種人應該比較不會隨便相信人才對),才會明明對Cady介紹的「瘦身棒」效力感到懷疑,還照用不誤。那她到底是聰明是笨,是純真是邪惡?真搞不懂…或許一般女孩子就是這樣吧。畢竟她才15歲…更難理解的可能是Aaron,明明不像個無腦的角色,偏偏又會被Regina吸引,還不曾懷疑過她的人格,天啊…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頁引用圖片皆來自這裡)

「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 2006)是德國新秀導演Florian Henckle-Donnersmarck的首部作,他身兼此片的編導,花了四年寫出這部優秀的劇本,並憑此片拿下多項國際大獎。

乍聽台譯片名「竊聽風暴」會以為這是部好萊塢式的動作片,就像乍聽「王牌冤家」會以為是部搞笑愛情喜劇一樣,台譯片名真是害「片」不淺。要不是上網查了它的相關評論,看到有如此多盡力表達心中驚豔之情的文章和滿點的星星,我絕不會對這麼樣一部片產生興趣。(同樣地,被片名吸引而有相關期待的人則可能認為這根本是部不符期望的爛片)還是英文譯名”The Lives of Others”貼近全片主旨。



這是部關於東西德統一前後五年的故事,從1984年的秘密警察訓練學校中,對國家無比忠誠、將「作為黨的盾與利劍」奉為人生準則的Wiesler上尉在學生前展示他有技巧的審問開始。從這場戲可讓人了解到Wiesler機械化的處世態度,亦即不帶感情地實行上級交付下來的任務,像機械般地精確實行,有技巧地達到目的。然而,當他被派去監視一向被視為忠於東德的作家Dreyman,卻發現Dreyman是個比自己想像中正直、富才華的人,而上級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鏟除情敵時,他的信念開始動搖了…

之前試寫劇本的經驗,以及讀「劇本寫作指導大綱」學到的知識,都讓我發覺要在一兩小時內交代劇情、留白給觀眾思考、豐富角色個性,並非先前想的那麼容易,因此現在看電影時,我都會多多留意每句對白,這部也不例外。結果我發現它有類似「熱天午後」的感覺,也就是角色台詞經常像回答了一些問題或表達一些意見,卻又存有許多思考及想像空間給觀眾,造成比表面更豐富的效果,而每句對白都非常精煉,沒有什麼不與整部片環環相扣的贅句出現在片中,且其中不乏智慧之言,讓我深深為編劇的才華折服!比如那個腦滿腸肥的文化部長對Dreyman說:「他(被列入黑名單的導演,Dreyman的好友)當然應該抱有希望,人本來就該一直抱有希望,因為希望總是在最後才幻滅。」就是句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台詞;此外也有一些富趣味的雙關語,比如飯廳內Grubitz(Wiesler的上司兼老同學)說的那個關於電話與東德總理的笑話等,類似例子在片中俯拾皆是,在在增加了這部片的可看性與深度。(及趣味性?)



Wiesler在專業領域相當有才幹與魄力,從開頭的審問戲、戲院內對Dreyman產生的懷疑、二十分鐘內安裝好竊聽器、從門孔的異狀發覺隔壁太太的視線等,都可看出他有多麼精於此道,以及他有多麼就事論事、公事公辦。然而,在私生活上,他卻過得極端平凡無趣(無權),就連要求一個妓女多停留幾分鐘都做不到…可能是這種潛藏內心的寂寞,讓他初見Christa的表演就被激出內心深處的火花吧。之後,他更是無法抑制地被Dreyman和Christa充滿熱情與真情的愛所牽動。不清楚吸引他較多的究竟是Dreyman還是Christa,總之,當他偷拿Dreyman的「禁書」來讀並為之沉醉;當他聽到Dreyman彈琴哀悼去世好友,忍不住聞之落淚;當他偷偷潛入Dreyman的家,輕輕撫摸那曾有情侶纏綿過的床單,觀眾幾乎可以確定,Wiesler已經無法專業地實行任務了。或許當Wiesler聽到這場「勇者行動」(代號)只是為了滿足上級自私的欲望,完全無關乎社會主義的理念時,他就已經動搖了吧。



諷刺的是,「竊聽者」本是違害人民權益,甚至對Dreyman這伙人而言,可能會違害生命安全的「威脅者」,然而當竊聽者是Wiesler這樣一個心存善意的人時,「竊聽者」反而一變為「保護者」角色,真正加害並威脅到Dreyman的反而是他身邊最親近也最信任的人。

片中有相當多類似這類諷刺的循環,比如豪瑟(Dreyman的激進派好友)為了測試Dreyman家是否有被竊聽,故意安排一場「偷渡西德行」,若Wiesler沒「放他們一馬」,Dreyman就會查覺自家有問題,之後的寫作計劃勢必會跟著改寫,許多事也就不會發生了,因此Dreyman之所以會天真地以為自家沒受到監聽,完全是因為Wiesler出自善意的保護,然而這保護卻多少間接造成後頭的悲劇…;Dreyman之所以會被列為監聽對象,完全是因為文化部長覷覦Christa的美色,發展到最後,Christa卻是因Dreyman刊在「明鏡」的文章事件而死;在Christa出事的瞬間,Dreyman不停對她說「原諒我!原諒我!」想必是因為他將Christa的「自殺」誤認為「以死明志」(或許Christa不完全是自殺,只是想逃離愛人責怪的眼光也說不定),因此自Christa死後,他就再也找不到寫作的理由,他永遠無法原諒曾懷疑過愛人的自己。然而,後來他卻發現這懷疑是非常合理的,因為他的愛人的確背叛了他。

最後一點也是最感人的是,當Dreyman發現自己有個「默默的保護者」時,他不是選擇當面相認並感謝,而是自己也成為一個「默默的守護者/感謝者」。當Wiesler在書店買下「送給好人的奏鳴曲」,店員問他是不是要包起來送朋友,他回答「不,這是給我的」,豐富的雙關語為全片劃下最完美的終止符…一個全片最美最溫暖的循環。

雖然結局比我想的還長,跳躍的年代一下就是八年,但就是結局給我最大的感動。如果不是這樣的結局,故事如果在Christa死亡、Wiesler遭降職後就結束,我可能會覺得這是部不錯的電影,卻不會讓我如此低迴良久。



Christa其實是個相當可悲也具爭議的角色,她和Wiesler的互動也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一部電影想藉「暗喻」帶給觀眾訊息有多困難(開玩笑的啦),因為當Wiesler受命審問Christa時,他其實拚命想透過暗示,讓Christa為Dreyman保密。看得出他一開始很掙扎要不要讓Christa看到他的臉,之後他彷彿下定決心似地,慢慢地回過身…他不能說得太明白,所以他只能賭下去。他不斷強調「為了妳的觀眾」,為的是讓Christa想起他就是那天在酒館那個「忠實觀眾」,希望她能記起他那天提醒她的:作真正的妳!妳就是藝術,別說什麼該不該為藝術犧牲自己的愛人或出賣自己這種話,因為妳本身就是不可出賣的…然而,Christa的悲劇就在她誤讀了這段話,她真的認為Wiesler只是在告訴她,為了她的觀眾出賣Dreyman有多划算…



這部片的成功,三位主要演員精準的演出功不可沒。尤其是主角Ulrich Mühe。開頭我還有點嫌棄過他的禿頭,想不到不久我就折服於他冰冷且富威嚴的藍色雙眸。就長相來說,如同不少人提過的,Ulrich Mühe和Kevin Spacey從某些角度看起來蠻相似的,但就氣質而言,我覺得他們完全不同。(不過兩者我都很欣賞就是了。)

Wiesler是個不茍言笑的角色,台詞極少,大多時候都只能用眼神表達他的內心情感,難度極高,Ulrich Mühe卻能精準地呈現這個角色的靈魂,將他的內心掙扎與轉變詮釋得合情合理、令人認同,實屬不易,因此打從他出場不久,我就深深喜歡上這個角色及演員了。令人驚訝的是,Ulrich Mühe本人在現實生活中竟也遭遇過前妻背叛,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秘密監聽了十年,不知他轉而演起監視者的角色會不會感觸良多呢?突然想到哥哥,這大概就像他明明是同性戀者,還得在「東成西就」、「金枝玉葉」中假裝一提到同性戀就起雞皮疙瘩吧…演員的處境有時真的很微妙、很尷尬啊…

總之,看完這部片,我被震驚得坐在椅子上良久都無法移動,只覺得腦中一片空白,需要時間好好沉澱一下思緒,就這樣「視若無睹」地看完了片尾曲,還覺得很恍惚…前半段看得很緊張,一直處於緊繃狀態,深怕Dreyman的行動被發現、怕Wiesler的動機被長官查覺;後半段急轉直下的諸多轉折又看得我喘不過氣,這種感覺真難形容。但很感激編導的是,雖然是這樣沉重嚴肅的劇情,但他們沒讓故事走向完全的悲劇路線,而在片中穿插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小幽默,以及向上的溫暖與光明。就像最後Dreyman終於得知Wiesler的存在與付出,並為他寫了本書,而不是終生沉浸在失去Christa的悲痛中。



P.S. 突然有個奇怪的想法,前東德一千八百萬的人口中,竟有三十多萬人從事間諜活動,不知這些人是否因為「當間諜自己就不用擔心被監視」才選擇這行業的?(看片中的Wiesler似乎沒被「反監聽」過)另外,演Dreyman其中一個好友的演員長得好像2005年瘦身後的PJ,乍見他時我跟阿民都嚇一跳說…

有個好笑的地方,後來Wiesler坐在地下室拆信時,坐他後面的竟是那個在飯廳講冷笑話的年輕人!當時我覺得他很眼熟,只覺得應該在片中其它部份看過他,卻想不太起來,想到時忍不住大爆笑!雖然當時劇情已經很悲了…





下面是在網路上看到的一篇好文:

February 10, 2007
來源: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8046314

這一篇影評有爆出《竊聽風暴》的結局,因此最好是先看過這部片再來閱讀這篇影評。再怎麼忙碌,務必要抽空看《竊聽風暴》;這種片可能五年、十年才會冒出來一部。

私生活和切進私生活的國家機器 (La vie privée et l'appareil d'Etat espionnant la vie privée):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開場,就是 Gerd Wiesler(由 Ulrich Mühe 飾)上尉審訊一嫌疑犯。然後,Gerd Wiesler 上尉居然在 Hohenschönhausen 的教室授課,為學生──未來的「史塔西」探員──解釋審訊準則。兩段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平行剪接依靠錄音帶的聲音作出有意義的連結,而「聲音」將成為《竊聽風暴》後來的劇情最重要的工具──請原諒那個年代的科技。《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 在某一層次,等於是半部關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DDR) 的「史塔西」──東德的國家安全部──的紀錄片,但間諜電影的陰影一直存在;雖然它翻轉希區考克的設定,但依舊享有希區考克式的懸疑感。

自足的《竊聽風暴》

希區考克的經典設定是:「如何為一位清白的男士除罪」,但弗洛里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本片的編劇、導演,卻設定:「如何為一位清白的男士定罪」。

《竊聽風暴》一開場超成功的審訊場景,馬上讓筆者聯想到另一個成功的審訊場景:也是把它作為開場的《不可能的任務三》。對比異常明顯:《不可能的任務三》用限定時間的倒數、腦中被植入電子炸彈這肉體折磨逼問「兔腳」下落,《竊聽風暴》則是無限期地盤問、逼成睡眠不足、搞到極度疲倦等這些比較接近精神折磨的手段──正是「史塔西」的行事準則──套出罪證。

《竊聽風暴》異於《後窗》,用聲音監聽別人的私生活,這不是《紅色情深》嗎?神不知、鬼不覺地闖入別人家的客廳、房間,這又是《空屋情人》。用次文本瞞天過海,例子俯拾皆是,比較近的像是《心的方向》偏向「表裡不一」,但真的不能不提「瞞天過海」的《刺激驚爆點》──所有的倒敘畫面全都是掰出來的。請再容許筆者作最後一個聯想:烏利胥․幕爾 (Ulrich Mühe) 的眼神正非常像凱文․史貝西 (Kevin Spacey)。

講出這麼多典故,目的其實是:當所有這一切都在《竊聽風暴》劇情中時,向 DDR 繞圈圈的這些安排全都有現實基礎、具備說服力,因此是自給自足的劇情片。更優的是,導演並非只想玩弄間諜電影的類型,因為在表面上像是歌頌藝術創作自由的這部片,在骨子裡卻是歌頌人性的善良。

精湛的劇本

獲得德國以及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的烏利胥․幕爾,由他飾演的 G. Wiesler 上尉將代表《竊聽風暴》的中心人物。穿著灰色制服,面無表情,沒有顯著的喜怒哀樂,因為信仰共產主義而將一生都奉獻給國家(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他一出場就告訴觀眾說他是屬於冷血的角色。

他的上司 Anton Grubitz(由 Ulrich Tukur 飾)中校邀請他看一齣戲劇,而 A. Grubitz 中校其實也是奉文化部長 Bruno Hempf(由 Thomas Thieme 飾)之命前來吩咐一個任務:部長認為 Georg Dreyman(由 Sebastian Koch 飾)陽奉陰違,G. Wiesler 上尉必須親自執行監聽 G. Dreyman 的任務。但,G. Wiesler 上尉也被女演員 Christa-Maria Sieland(由 Martina Gedeck 飾)的美色、氣質吸引,她身為 G. Dreyman 的同居人的身份將影響 G. Wiesler 上尉的判斷跟決策。

影片以 G. Wiesler 上尉的觀點進行,除了在一小片段 G. Dreyman 的作家朋友 Paul Hauser(由 Hans-Uwe Bauer 飾)曾經施出詭計矇騙過 G. Wiesler 上尉一次之外,大部分時間觀眾是等同 G. Wiesler 上尉的眼光知悉這一切:所有真相只有 G. Wiesler 上尉(跟觀眾)知道而已,上至部長 B. Hempf、A. Grubitz 中校,下至 G. Dreyman、Ch. Sieland、 P. Hauser 全部都不知道全局。但是,隨著 G. Wiesler 上尉在影片最後二十分鐘逐步被邊緣化,伴隨著柏林圍牆倒塌、DDR 垮台、東德被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我們見到另外一部驚人的首部作──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的《霸道橫行》它的發展模式:到這個階段,藉由 G. Dreyman 查閱文獻的動作、該向 G. Wiesler 打招呼卻又臨陣縮手,觀眾開始知道的比 G. Wiesler 還要更多。而且,劇本將 G. Wiesler 轉變成發傳單的低階工作者,伴隨著他曾經為 G. Dreyman 伴侶做過善事,這種潛移默化的劇情安排已讓觀眾認同 G. Wiesler 他的卑微處境(因為我們經常是同情弱者),「感人」的結局已成為全球觀眾一致認定的效果;這效果並未被太突兀地人工化過。

《竊聽風暴》其實不缺幽默感:一位和 G. Wiesler 上尉輪班的士官,他的身材、搞笑的方式實在非常像傑克․布萊克 (Jack Black);在電梯中天真、「啥米攏不驚」的金髮小男生斗膽向 G. Wiesler 上尉問敏感問題(回答將令人噴飯)。

回到原點:《竊聽風暴》在獨特的歷史條件下開發出這一虛構的故事,原創性夠高。甚至,以大無畏、百無禁忌的方式揭露無所不在的恐怖、猜疑,精確的考證(諸如「史塔西」的行事準則、針對打字機的分析)都讓人佩服編劇的功力。尤其,在「史塔西」內部餐廳有一段戲,又再讓我想起《月亮上的男人》:當人分不清真真假假,人的情感該作何調整?這一段故意插進的劇情正顯示:在 DDR,您只好恐懼到底。

成熟的場面調度

簡單的布景、簡單的剪接,一切像是回到以前的那個年代;但是,攝影很不一樣。特別的光線(色彩),特別是有非常多的夜景跟室內景,讓氣氛非常緊繃。甚至,某些攝影機運動實在是設計得太漂亮。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第一步做對的事就是選角成功:烏利胥․幕爾可以用一模一樣的表情在片頭說服觀眾他就是一位冷血的史塔西軍官,然後又在片尾搏得觀眾對他的同情。其他的演員也都有優異的表現,但還是別浪費太多文字著墨那些細節。

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有那種敏銳度,刻意著墨 G. Wiesler 上尉的私生活宛如一部紀錄片;除了某一段反映到情慾的公共服務(多驚人!既是私但又是公)之外,其它正是「流理台電影」的處理:平淡乏味的私生活。正像讓本部片急轉成一個大危機的神奇物:打字機,其打字內容在質疑「自一九七七年起,我們的國家就停止統計自殺的人數。」自殺的自由意志似乎牴觸當局的權力意志,或當局的權力意志能輕鬆地扼殺藝術家(劇作家、導演、演員、知識份子)創作的自由意志,「圍繞這主題能夠反覆辯證」這件事就已經被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交代給老劇作家 Albert Jerska(由 Volkmar Kleinert 飾)跟 G. Dreyman 他那一掛人反映出來。更不用說片尾精采的計中計、信任、背叛、自尊、自逐(自我放逐)、謊中謊,能夠壓縮在十分鐘內經歷這麼多的轉折,的確是罕見的才華。

《焦點新聞》中有一句名句流傳下來:「姓什麼?名什麼?做什麼?」(Nom ? Prénom ? Profession ?) 那《竊聽風暴》的名句就是:「您不認識我,但是我認識您。」還有,「你還站在對的邊嗎?」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在三十二歲之年完成《竊聽風暴》,特別還是一部首部作,讓人震驚。非凡、令人想吶喊的傑作。各位是站在對的邊嗎?周星星評價:《竊聽風暴》★★★★

導演: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編劇: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攝影:Hagen BOGDANSKI;配樂:Stéphane MOUCHA 跟 Gabriel YARED;卡司:Gerd Wiesler(Ulrich Mühe)、Anton Grubitz(Ulrich Tukur)、Georg Dreyman(Sebastian Koch)、Christa-Maria Sieland(Martina Gedeck)、Bruno Hempf(Thomas Thieme);片長:2h17

以下附上一些片子的原名,避免干擾到主文章。《不可能的任務三》(Mission : Impossible III)、《後窗》(Rear Window)、《紅色情深》(Trois couleurs : Rouge)、《心的方向》(About Schmidt)、《刺激驚爆點》(The Usual Suspects)、《霸道橫行》(Reservoir Dogs)、《月亮上的男人》(Man on the Moon)、《焦點新聞》(Z)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