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最近最讓我驚訝的事,就是我竟然迷上(不老的)林志穎了(汗)。原本是衝著李威才找"放羊的星星"來看(不過當初播出時我就曾因為林志穎的造型而感興趣過),想不到看完後迷上的卻是林志穎。

很奇特,我這個人會迷上誰,一向很難說。唯一肯定的是,我絕對只會因為戲劇而迷上誰。以往我一直認為自己只會因為演技而迷上某個演員,但先前有任賢齊的例子,這次又多了個林志穎,可能說到最後,會不會迷上,關鍵只是跟我投不投緣,或者說他在戲中的某種個性某個眼神觸動了我吧。

林志穎在我看來,有點類似山下智久。都是不管演戲演再多年,演技就是那個樣子,雖有少量進步,但很難突破。大概他們私下講話就是那樣,要好好運用眼神演出內斂的角色、表現出隱晦的情緒,台詞說出現實中的自己都沒有的味道,是不太容易的;但他們就是有一種魅力,可以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

其實小時候,在林志穎當紅的時候,我並沒有特別迷過他。印象中錄音帶和寫真集通通都是我姐買的,我只是跟著聽、跟著唱。當然他演的電影也看過不少,比如"新流星蝴蝶劍"、"祖孫情"等,後者好像還賺了我不少眼淚,但我就是僅止於欣賞階段,沒有瘋狂搜集過他的東西。到了99年他憑"絕代雙驕"達到事業第二春的時候,我"絕代雙驕"、"絕世雙驕"都有斷斷續續看一些,最終還是看不下去,因為我無法接受我心目中無比幽默可愛天才的小魚兒(我是古龍迷,而且我心目中永遠的經典就是"絕代雙驕")變成一個只會耍嘴皮子的痞子,當然遑論憑這些戲迷上他了。

後來對他的印象,就是他到中國去發展,還當了職業賽車手。但相關新聞都是看看而已,並不真的很清楚。直到這次迷上他,看了不少新聞和視頻,才知道他在中國超紅,而且賽車手也當得很稱職。

之所以想轉這篇訪問,是因為我在許多他的訪談視頻中,慢慢發現我以前不知道的林志穎面貌。以前對他的印象,就是笑起來有點靦腆(難聽點說是笑得有點乾^^;;;),有點呆呆的,家裡很有錢,出道後事業也一帆風順...之類的,想不到他其實是個EQ高、脾氣好、聰明、不在意外表、想法成熟的人;很有自己的主見,也很清楚自己的路。他的很多想法我都很欣賞,比如他面對挑戰的態度,很積極正面,也不會去逃避問題。看越多他的專訪,就越對他改觀,果然人不可貌相^^;;;

此外,這個專訪很深度,很有內容,訪問的人水準不錯,問的問題都不像一些台灣節目,老是繞著感情問題打轉,有問到一些核心、我感興趣的東西,我覺得很棒,所以轉貼過來分享一下^^

P.S. 對林志穎,最不滿的點大都跟跑去中國發展的藝人一樣,就是他們都稱中國為"內地"... 真的聽了很刺耳,尤其對最近國族主義高漲的我而言(笑)



資料來源:新浪網

(北京)

實錄:林志穎聊小旋風17年 憶車禍分享點滴成長
2008年11月29日 01:18
 
 林志穎獨家做客聊“小旋風”這17年 
 
  17歲出道的“小旋風”林志穎( 聽歌)今年迎來自己出道的第17個年頭,在這個別具意義的“雙17”日子裡,他帶著自己17年來的感動和夢想,帶著和穎迷們17載的晴‧雨回憶做客新浪嘉賓聊天室,與大家共同分享了這些年來過往的美好。聊天過程中我們通過“7”個關鍵字展開:童年、92年夏天、服役、多產、賽車、多才和感情,以下為本次聊天實錄:
 
  小志追憶青蔥歲月 17年裡沒有遺憾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新浪嘉賓聊天室。今天做客我們嘉聊室的是大家的一位老朋友,他出道17年依然風采不減,18歲便在香港紅館開個唱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好了,讓我們掌聲歡迎永遠17歲的“小旋風”林志穎,歡迎小志。
 
  林志穎:Hello,謝謝,新浪的網友大家好,我是小志,很高興這次來這裡跟大家聊天。因為之前一直忙著演唱會,中間這段時間又在忙音樂劇,所以其實也沒有太多的機會,一個正式的機會可以跟朋友們說Hello,這次蠻開心的。
 
  主持人:上次來新浪做客還是06年發新專輯的時候。
 
  林志穎:對。
 
  主持人:其實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林志穎:今天?還沒啦,還差三個月,其實也很快了。
 
  主持人:但是已經到了第17個年頭了。
 
  林志穎:對,我自己覺得其實從我出道那天開始,92年……
 
    主持人:1992年2月28日。
 
    林志穎:對哦,你好清楚。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長一個時間。當時其實就是一個興趣,然後在各方面想要多嘗試看看,沒想到哇,時間好快,一下子17年了。
 
  然後這幾天剛好我們就是演音樂劇,阿Sa說我下次幫你想到一個演唱會的名字,17歲的,不對,我想想啊,17歲的,我忘記名字了(笑),17歲的什麼旋風什麼,還是17歲的少年什麼之類的。
 
  主持人:你現在還會介意大家叫你“小旋風”嗎?
 
  林志穎:我覺得不介意,只要大家叫的開心就可以。
 
  主持人:你曾經說過人生中可以有後悔,但不能有遺憾,那你覺得這17年來有讓你覺得遺憾的事嗎?
 
  林志穎:遺憾的啊?我覺得在這17年裡面,其實我應該算是經歷了各式各樣的生活吧,不管是從剛出道,從一個學生,懵懂少年,然後又進去服兵役,成為一個軍人的身份,又出來重新出發,可能遇到一些自己的低潮期也好,然後又跑去為了自己的理想、夢想,跑去當賽車手。然後在賽車的一個可能領域上有一些不錯的機會,然後再次從賽車手學到一些東西,再放在我自己一些領悟上面做結合,然後再到今年的演唱會。
 
  所以在這17年的點點滴滴有很多回憶,酸甜苦辣各式各樣都有,我覺得應該沒有什麼遺憾。
 
  主持人:自己要實現的夢想都一一實現啦。
 
  林志穎:我覺得蠻多都實現了,不管是電影也好,古裝劇也好,時裝劇,甚至唱片啦,可能演唱會啦,其實今年我覺得這幾年做了蠻多以前所沒有做的,就像我常常說的《放羊的星星》是我算自己這麼多年來一直想要拍的一個時裝的偶像劇,又希望能夠把賽車的一些元素放在唱片裡面,還有戲劇的東西,賽車娛樂化,娛樂賽車化,真正結合在一起了。
 
  定位演藝生涯第一階段 當兵服役讓人成長
 
    主持人:那如果說把那17年的演藝生涯分成3個階段,你會怎麼來分?
 
  林志穎:我想我會把它分成從我17歲出道,到應該算是當兵的階段吧,因為那時候的想法、心境,我覺得比較類似,都是懵懂少年,可是你說在那個階段裡面每天,因為那時候工作還蠻忙碌的,從我17歲出道,一年三、四張唱片,又要開演唱會,又要拍電影,又要拍廣告等等之類,每天不要說上課了,連睡覺時間都很有限的(笑)。所以那一段期間其實最忙碌的,又要上課,然後又要兼顧演藝事業。
 
  可是那時候的我每天都是面臨一些很新鮮,很有趣的東西,甚至以前的偶像也能夠跟他們一起合作拍電影啦,然後同台啦。所以那時候雖然是很忙碌,可是在那一個階段面臨了一個台灣必須要去服兵役的問題。可是那時候我也沒有太多的想法,說想要去把它往後晚一點當,或者是說有什麼樣的一種方式不去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我覺得我自己的想法就是這樣,所以我並不會想到逃避兵役吧,就是時間到了我就立刻,我記得是11月15號。
 
  主持人:94年11月15號。
 
  林志穎:然後就立刻進去,其實那時候我自己的心情,當然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很捨不得大家,因為在那兩年半期間其實幾乎跟大家碰面的時間很多,然後又開了一個演唱會,那時候心情其實除了很捨不得大家,又有抱著對另外一種新生活的嚮往,又是一種期待,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然後因為之前其實也拍過一些軍旅片,也大概了解那樣的生活,但是我也很期待另外一種,我也喜歡挑戰。想像第一天進去會先聊天,怎樣,你從哪裡來,住哪裡啊,也認識一幫朋友。可是第一天進去就剃光頭,我們剃個頭頂才十秒鐘不到吧,就直接拿推子。
 
  主持人:但是後來我看你《大兵日記》裡是長頭髮了。
 
  林志穎:對,就是前三個月是正規的軍事訓練,然後我一剃完光頭,怎麼旁邊人都變的每個人都一模一樣(笑)。然後剛剛我認識的那些聊天的朋友怎麼找不到了,每個人一進去其實就已經精神緊繃,每個人已經沒有名字了,只有編號。
 
  主持人:你是多少號?
 
  林志穎:我是……我還真的忘了(笑),因為那個編碼很長一串。

   服役後重新出發 發生車禍時只關心車子
 
    主持人:那等於是從92年到94年是你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就是服役後了。
 
  林志穎:對,第二階段應該是服役後重新出發,重新開始,那時候也是抱著一個很大的熱忱,很大的希望,然後充滿了電,因為服兵役這個階段裡面可以說已經在裡面有很多我想要做的東西,很多想法,當然在裡面就想我未來出來唱片我要做什麼東西,然後我要做什麼樣的東西,拍什麼樣MV,我要開什麼樣的歌友會,都已經一系列計劃好了。當然在那時候的我其實,很多人都說當完兵了,都已經成長是男人了。在我自己也會有這種感覺,我已經成熟了,我已經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夢想要去實現。
 
  我覺得那時候可能會想轉變很多東西,想把以前的東西給推翻掉,因為我覺得我已經成長了,我想要有一些比較男人的歌曲,成熟一些的歌曲,然後後來出來都是穿西裝、打領帶。很多人覺得以前的林志穎到哪裡去了,我們喜歡他比較可愛啦,他這下這麼成熟好像有點不太習慣。
 
  但是後來我覺得那時候沒有想這麼多,只是很想朝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去實現,當然得到了一些可能效果啦,可能沒有預期來的這麼好。自己其實也在想,到底是什麼樣原因?當然我覺得那時候的我並不會因為這樣而把我打敗,或者是氣餒,我反而會想,我是不是要該去做一些調整,找到一個原因。當然在找原因當中我就想,我既然這樣,我去實現我另外一個夢想好了。
 
  然後我就跑去賽車,其實這個賽車我想也是蠻巧合的,剛好朋友在賽,就說你既然這麼喜歡賽車,因為我以前常常看他們比賽,要不要下來試試看?我說好啊,試一試,跑的成績還不錯,正式下去跑第一場比賽就拿到第三名,於是就奠定了我這個賽車(笑)
 
  主持人:覺得很有潛力?
 
  林志穎:我覺得好像贏的還蠻輕鬆的,好像還不錯,第一次比賽就這個成績,於是我就下定決心要全力去衝刺。可是在那時候其實全力衝刺,很多人的想法就是林志穎賽車行不行啊?當然很多人抱的都是一個懷疑。
 
  主持人:覺得你是在玩票。
 
  林志穎:玩票,因為之前蠻多人去拍拍照,然後就這樣,可是對我來講我這個人做事情會比較認真,既然是這樣,我一定全力以赴去做,也是自己的夢想
 
    主持人:而且賽車是你從小就喜歡的。
 
    林志穎:對,我想既然你們這樣懷疑,好,沒關係,我做給你看,我一定全力去衝刺。可是那時候的我並不會去想到賽車的危險性,只會想我去証明給別人看,我去超越給你看,可是抱著這種心態的時候我覺得忽略到賽車的危險,於是那時候在九幾年就發生一個意外。
 
  我記得那時候是在時速差不多150的狀態下,為了去阻擋別人,導致自己犯了很嚴重的一個錯誤,失控,時速差不多在150幾去高速撞到牆,然後彈了大概一兩圈停下來,其實那時候整個車子是在冒煙的。當時我的想法是冒煙了,第一個就是先離開。
 
  主持人:不會感覺身上很痛嗎?
 
  林志穎:那時候沒有任何的想法,因為零點幾秒的時間你根本沒有想到任何的反應,我就想先出車門,一出車門一踩,第一件事,怎麼發現我的腳踩不了,沒辦法站,我就單腳跳跳跳,一跳到一邊車子就燒起來,那時候其實才發現,真的很危險。那時候因為救護車來了,我就在車上,我第一件事說,怎麼辦,我的賽車毀了(笑)。我問嚴不嚴重,有沒有怎麼樣?因為那時候我沒有想到腳會斷掉,然後一心就想趕快回到賽場上。
 
  主持人:而且因為這次的事故休息了半年。
 
  林志穎:其實我覺得也是因為這個賽車又讓我重新站起來,可能找到了我自己的一個方向,為什麼會這樣說?我常常說因為我在這個當中,我忽然有發現,原來我太急的想要証明給別人看,所以導致自己犯錯,我覺得你不要去太急於表現,你有沒有準備好,準備夠了沒有,你的實力有到達去超越別人,阻擋別人嗎?如果沒有,你是不是應該一步一步再去做你該做的事情。所以後來我半年以後好了以後又立刻回到賽道上。
 
  主持人:當時沒有想過以後再也不玩賽車了?
 
  林志穎:沒有,我想我應該是屬於那種越挫越勇的人(笑),越是把我擊倒我越是會站起來。可是這次回到賽場上,我覺得心情不一樣,因為這次的心情,我想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就不斷地超越自己的秒數,哪怕是零點零幾秒,不斷的進步,後來再回到賽場上,我後來發現為什麼我可以很輕易地就追上別人,甚至超越別人,為什麼我沒有開很快,我覺得為什麼別人都追不上。
 
  後來其實我才了解到賽車真正的一個含義,應該是不斷地去自我挑戰,自己的心態,當你速度越快的時候,你心境是越平靜的,越慢的。我覺得那時候在賽場上就得到了一些不錯的成績,其實在演藝事業我又回來,我就覺得其實我應該是像我以前自己,我應該是像我現在的心態一樣很快樂,很開心,不要太急著想要去表現一些東西。
 
  後來也是在99年的時候就去拍了《絕代雙驕》,小魚兒,那時候也是因為小魚兒“快樂至上”的一個心情讓我找到了自己,然後還賽車,然後也算自己演藝事業第二個黃金期,後來又出了很多唱片,又拍了《寶蓮燈》,《天龍八部》的段譽。在那一個階段裡面,那個應該屬於一個低位階段了。
 
  賽車讓人受傷讓人成長 帶大家去體驗點滴
 
    主持人:第三階段是2000年以後嗎?
 
  林志穎:不是,我想會是06年,我覺得會把它定在《擋不住我》,因為其實從2000年,就是從之前第二個《絕代雙驕》一直到06年,我真正開始把一些賽車的元素,賽車的一些精神放在不管是唱片也好,戲劇也好,慢慢地去告訴大家為什麼我會一直賽車,為什麼一直想把這個東西放在這個裡面,其實它是有很多含義在裡面,不是說我的興趣,我的愛好直接放在這裡面,它是有意義在的。因為我在裡面,當然也得獎過,也受過傷,也讓我成長,讓我學習到很多東西,所以其實我是想把賽車的精神跟意義裡面的一些故事結合到唱片里面,去告訴大家,把我的一些成功也好,快樂也好,悲傷也好,放在這個裡面,讓大家去體驗到我的一些點點滴滴。
 
  主持人用歌詞定位三個階段 小志欣喜鼓掌
 
    主持人:這是剛才小志自己說的三個階段,其實我也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也是從92年出道到94年服役前,第二個階段是從96年退役歸來到2000年,第三階段是2000年以後到現在。可能你自己沒有太注意過,我這個是根據你的歌詞而來的。
 
  林志穎:真的嗎?
 
  主持人:因為在92年到94年的時候,你發行的唱片裡面大多有一個詞你有發現嗎?最多的一個詞是什麼?
 
  林志穎:最多的啊?
 
  主持人:雨,像《雨季》,《十七歲的雨季》,《野菊花》,《看著我的眼睛》等等,都有雨,好像代表著那時候的你像雨一樣浪漫純真,無憂無慮,還有一種少年的淡淡哀愁;第二階段就是在你退役歸來後發行的一些唱片,像《你到底愛誰》,還有《黎明破曉前》、《不熄的燈》,這裡面出現最多的是燈和街,這時候你面臨了一個人生少有的一個低谷期,彷彿代表著這時候的你尋找迷茫的一個狀態;然後第三個階段,不管你是拍戲也好,唱歌也好,還是賽車也罷,那個自信的林志穎又回來了,這時候你常提到的一個詞,像《我還在等你》,《游車河》,電視劇《放羊的星星》,提到最多的是星星。
 
  林志穎:好像是哦(笑)!
 
  主持人:就代表著這個時候的你柳暗花明,並且尋找到了人生最美的星光。
 
  林志穎:(鼓掌)哇,有道理(笑) 

林家小孩起名算筆畫 92年夏天的他沒人可以替代

  小志關鍵字一:童年 林家小孩起名算筆畫
 
    主持人:好了言歸正傳。我們今天聊天的主題是“林志穎這17”年,我們分列了7個關鍵字,一一來看下好不好。我們先來看小志的第一個關鍵字是什麼,童年。因為很多人都說是這張娃娃臉造就了林志穎( 聽歌)的不老傳奇。
 
  林志穎:我童年啊,其實我小時候很皮,就是皮到連樓下的管理員,一些鄰居都叫頑皮暴,就是太調皮了,回家就要吵著出去,出去就走一走,晃一晃。
 
  主持人:但是很多人都說你像女孩兒。
 
  林志穎:小時候,小三、小四就是這種頭,真的會被人家誤認為是女孩子。
 
  主持人:而且你的名字也有點像女孩,像哥哥林志傑,弟弟林志鑫、林志隆。
 
    林志穎:哇!連這個都知道!
 
    主持人:所以是不是生完哥哥以後媽媽特想要一個女孩兒?所以給你取名字都像女孩兒。
 
  林志穎:也沒有,我們都是有算筆畫的,像傑是8畫,穎是16畫(繁體穎),鑫是24畫,但是穎的意思可能就代表聰明、新穎、潮流,結果放我身上可能過于調皮。
 
  主持人:我們從很多地方聽到過很多關于小志小時候的故事,像出生在長毛地毯上,高級保姆伺候到7歲,還會有人半夜撬開嘴幫你刷牙,這些都沒錯吧(笑)?那今天在這裡講一個我們沒聽過的小時候的故事給大家聽吧。
 
  林志穎:小時候啊,就像你說的,爸爸對我們照顧真是無微不至,因為他是一個很負責的父親,負責到送我們上課會送到差不多國中,而且我們家五個小孩他都會自己開車送,早上六點就一個一個這樣送。我的話,也當然是一樣,可是有時候我自己也會希望說有自己的一個比較私人的時間,就是會想要自己搭公車啊,不想要爸爸這麼辛苦啊。
 
  主持人:你是真的覺得爸爸辛苦,還是想要自由啊?
 
  林志穎:(笑)都有啦,因為有時候看他那麼早起來,他這樣子送,然後再接著去上班,蠻辛苦的,所以我想,當然自己也想有一些自己私人的時間,就是自己也比較喜歡自由,然後沿路可以買買早餐,買買吃的喝的,邊走邊逛,跟著同學,很開心。小時候我們家應該算男生多,然後最常的就是搶玩具,然後還有就是哥哥有什麼,或者別人有什麼,我就一定也要跟著要什麼。
 
  主持人:那哥哥肯定讓著你。
 
  林志穎:沒有,我跟我哥是從小打到大,我跟我弟弟就,因為差4歲,他反正就是跟屁蟲。
 
  主持人:那你小時候喜歡帶著弟弟出去玩嗎?
 
  林志穎:還蠻喜歡的,他們都會跟著我到處跑,我都是在裡面應該算是帶頭,反正我哥哥會比較嚴肅拘謹一點,他覺得要有哥哥的樣子,所以我常常帶著弟弟妹妹跟他對抗(笑)小時候啦,長大就不會了。
 
     小志關鍵字二:92年夏天 驚為天人的他沒人可以替代
 
  主持人:然後第二個關鍵字,92年的夏天。因為小志天生麗質,很早便走紅校園了,但真正讓你為更多人認識和喜歡,讓你紅透半邊天還是在92年?
 
  林志穎:對,其實92年的2月28號,然後我覺得其實這一切應該算來的真的很快,可是在這麼快之前,92年以前其實也經歷過一段訓練期,其實我覺得應該說真正,我記得我是在90年的時候拍過第一個廣告,是一個電腦的廣告,我那時候覺得還蠻有趣的,很新鮮。可是在那時候15歲就已經很多人來找我,就想要說去唱片啦,或者你有沒有興趣來拍戲啦,因為那時候15歲,又剛考上華岡藝校,其實那時候的我沒有太多的想法。
 
  主持人:你還記得你剛剛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張曼玉是怎麼評價你的嗎?
 
  林志穎:不太記得了。
 
  主持人:驚為天人。
 
  林志穎:謝謝,謝謝。
 
  主持人:而且18歲就在紅館開個唱。
 
  林志穎: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讓我最感動的是因為那時候在香港地區,其實說普通話的人其實有限,然後他們沒想到可以從頭到尾每一首歌都可以跟唱,跟著唱到結束,好像是一個大合唱一樣。所以我那時候其實就是很感動,看到他們一些點點滴滴,然後甚至在整個舞台,因為那時候我記得好像才出了三張唱片吧,基本上三張唱片的歌全部都用上了。
 
  主持人:就像剛才小志也說到香港,你是在93年的時候去香港,現在可能一些老影迷對你很熟了,但一些比如說看完《放羊的星星》之後喜歡你的影迷,或者現在一些年輕的朋友沒有辦法體會到當時的小志究竟有多火,我們來看一段珍貴的視頻資料好不好?
 
  林志穎:好。
 
  (播放視頻)
 
  主持人:自己感覺怎麼樣?
 
  林志穎:真的蠻感動的。
 
  主持人:你當時作為一個當事人,和現在再回過頭看的話,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林志穎:現在啊?其實當時的確是很感傷,因為要暫別歌壇,的確也是跟大家有很多一些回憶跟期待,點點滴滴。我覺得那時候真的是很沒有辦法,很捨不得,但是我覺得現在再次回來,大家應該要看到未來的一些東西,未來的一些作品。所以我覺得時間真的過的很快,一下子。
 
  主持人:對,其實剛才我們看到這個視頻里面有很多影迷,他們到現在都還一如既往的支持你,十多年如一日。
 
  林志穎:對,像有一個就是在最後面要離開的時候,她說那時候她永遠記得,因為我跟她說等我回來。
 
  主持人:對,我有看到那個女孩,是深圳的一個節目。
 
  林志穎:對,然後她就一直記著這句話,然後一直支持到現在。
 
  主持人:我今天也特別想代表所有穎迷跟小志說一句話,雖然很多年過去了,但是在我們很多人的心裡,92年的夏天是林志穎的,沒有人能夠替代。
 
    林志穎:謝謝。

林志穎憶大兵生活細述鬧鬼事件 上海個唱打85分
 
  小志關鍵字三:服役 憶大兵生活細述鬧鬼事件
 
       主持人:走過火紅夏天來到傷感季節,可以說你是在最紅的時候面臨服役?

  林志穎(聽歌):對,其實在這服役兩年也讓我感觸蠻多東西的,因為你從一個藝人的身份,可能出去有保姆、有司機、有助理,然後有可能很多人在你身邊去幫忙。到服役,完全是一個人,然後要過獨立的生活,過著團體的生活,甚至一個班長,一個指令,一個動作,不能有任何的一些想法跟怨言。那時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落差的生活,我覺得對於我來講,我最近也說了,其實是另外一種心情,一個挑戰,我也很期待這種生活,當然這個生活我想也沒有讓我去白期待,我還蠻喜歡的。因為在裡面,當然藝人進去很重要的就是,第一個,會備受關注,大家會說林志穎來當兵了,行不行啊?
   
        主持人:“小旋風”來啦!

        林志穎:對,很多人當時就抱一個質疑。我覺得那時候的我當然也是一樣,就是我一定要做好。所以我那時候在打靶上面都是滿分。

  主持人:你在97年發行了自己的自傳《大兵日記》,我這裡有這本書,現在已經很難買到了,你自己有收藏嗎?

  林志穎:我自己有收藏,因為在藝人當兵一定會備受關注,然後後來也因為自己在裡面一些優越的成績。

  主持人:而且你還學會了縫紉機,現在還會嗎?

  林志穎:還是會啊(笑)。其實在裡面我們學好多好多,我們受了蠻多的訓練,其實很多。我記得我進義工隊,我們進去並不是那麼簡單只要表演,我們一到,比如說我們演出,我們自己燈光、音響全部要自己架,貨櫃一到門一開,45分鐘要把所有的燈光、音響全部定位,那時候我已經是滿頭大汗了,接著就準備,要化妝,有時候還要伴舞,所以其實蠻有趣的,就是讓我在這兩年裡面經歷過了各式各樣的舞台,甚至也碰過各式各樣的一些可能場面,從以前來看你歌,支持你的一些歌迷們,到台下全部都是阿兵哥,軍人,他們的反應其實是很不一樣的。

  主持人:還會遇到很多噓聲?

       林志穎:因為你必須要去怎麼樣讓他們開心,一開始一上去,主持人說歡迎林志穎,下面就“噓”。因為男生其實最想看到我們女孩子的一些表演,一些動作,我就想不要這樣嘛,大家都是在服兵役,我也是在做我的一份工作,剛開始我覺得蠻難過的,當然自己在同齡裡面的男生,他們很少聽,我就想何必這樣子呢,後來我自己想開了,沒關係,你們這樣的“噓”聲沒關係,我就下去跟他們擊掌,第二首歌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幫我鼓掌。所以人是互相的,你怎麼對待別人,人家也會怎麼對待你。所以當兵有很多的趣事啦。

  主持人:剛才說的趣事這本書裡小志也有寫到,這是新兵的第一天。大家有書的可以翻到50頁,沒有的話可以閉著眼睛聽我念想像一下。作為一個新兵每天要六點半升旗,所以要六點十分叫學長起床,等他們開始刷牙洗臉的時候你就要掃廁所,兩個鐘頭時間一個人要做很多事情,而且要整理環境,還要弄飯菜,一個個擺餐盤,而且六張桌子,全要你自己一個人做?

  林志穎:應該還有另外一個,兩個人吧。

  主持人:然後你自己還要夾報紙,收拾碗筷,擦餐桌。

  林志穎:對,其實還蠻多的,因為我那時候進去部隊裡面,因為都是會有學長制度,比如說按照階級,然後我是新兵進去,可是應該,能不能說算倒霉,應該也可以這麼說(笑)。因為照理說其實每個月都有新兵補進來,結果我一年才有學弟進來,所以我就掃廁所,刷馬桶刷了一年,夾報紙,每天弄飯菜,也做了一年的時間。

  主持人:我們剛才說到這個場景,這個其實挺難想像的。

  林志穎:我還好,我覺得我是什麼身份做什麼樣的事情,我並不會覺得有很大落差,我覺得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我覺得心態,我覺得我自己心態其實調整蠻好,我還記得當兵第一個晚上聽到很多人在偷偷哭,我是還好,我覺得還蠻,我覺得其實另外一種感覺是我很放鬆。

  主持人:這是不是跟你從小的時候不需要爸爸送你上學,自己偷偷地去上學一樣?鍛煉出來了。

  林志穎:也可以這麼說,我覺得因為我為什麼會提到第一天,因為第一天很多人是不能適應的,因為你從一個睡彈簧床,到軍隊裡面睡木板床,而且還要掛蚊帳,可能你還要隨時軍服準備好,隨時緊急集合之類的。

  主持人:而且你在當兵的時候好像還發生過“鬧鬼”事件。

  林志穎:那個是聽說,都是聽說跟傳說,我是沒有真正碰到,對,很多,很嚇人。就像我們自己有一個表演的舞台,然後常常聽以前學長說,可能這邊道具把它放在這裡,起來之後卻換了一個位子,或者是有時候半夜他們從樓上走下來,會看到舞台上好像有人在上面跑龍套啊,在走啊。因為有很多傳言,因為我們在舞台正上方就有罐子,那個罐子裡面好像就是用雞頭放在上面鎮那個地方,然後我們的舞台後方還有一個小小的拜神的地方。所以很多的傳言,我們晚上通常能不過去就盡量不過去(笑)。

  主持人:但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林志穎:很有意思,想想許多點點滴滴。
  
    小志關鍵字四:多產 新EP有新驚喜上海個唱打85分


  主持人:然後96年的時候,小志就回歸了,我們進入小志的第四個關鍵詞,多產。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到目前為止你發行了20張唱片,拍了18部電影,12部電視劇,加上《少林寺傳奇》,數量是蠻多的。但是20張唱片,要知道第20張是在你時隔6年後才發行的。

  林志穎:對,其實我想我覺得以多產來講,我覺得還不夠多,其實坦白說,如果以17年來算的話,因為如果很多藝人可能他們一年拍個兩部戲到三部戲,更多,所以其實我覺得如果說在未來的話,我想能夠多做,我想會更多做,當然我覺得可能要犧牲掉自己的一些興趣、愛好。

  主持人:什麼時候能夠聽到你的新專輯?

  林志穎:現在已經有在收錄一些歌曲了。

  主持人:是新EP嗎?

  林志穎:我想EP會先,因為從這段時間的一些代言的廣告歌曲,還有這次音樂劇的一些好聽的歌曲。

  主持人:對,我們昨天還提到,那首《顏色》非常非常好聽。

  林志穎:謝謝。

  主持人:會收錄到其中嗎?

  林志穎:會,然後還會有《少林寺傳奇》的歌曲,都會有,也都非常的好聽。

  主持人:其實從第20張專輯,我們就看到小志一直在嘗試一些新的變化,包括第20張你也把賽車作為最大的特色,我不知道這個新專輯裡面會有什麼新的想法嗎?

  林志穎:這次啊?這次如果還是賽車我想就沒有意思了,所以這次會玩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我覺得現在還不能透露太多,到時候大家看就知道了(笑)。會有的,會有一些不同感覺的東西。

  主持人:其實有一個問題我一直特別好奇,林志穎明明長了一張再時尚、再偶像不過的臉,為什麼總拍古裝戲呢,一部接一部。

  林志穎:因為可能那時候大家,想到的就是我吧。

  主持人:是導演覺得你非常適合?還是你自己非常喜歡?

  林志穎:導演覺得適合,其實我自己,應該在那個階段大部分都是在拍古裝劇比較多,金庸(blog)啊,古龍啊,一系列一直在拍,你看像我從《絕代》、《陸小鳳》、《天龍八部》、《寶蓮燈》,那時候我也蠻還喜歡古裝的那種感覺,然後去體驗古裝的一些生活,雖然拍古裝蠻辛苦,但是我覺得往往看到一些古裝的戲出來,就蠻有成就感的。

  主持人:《放羊的星星》應該算是你的第一部時裝劇。

  林志穎:對,這個電視劇也算我期待了很久,因為我一直希望能夠有賽車的劇情,又可以當賽車手,又可以像頭文字D,這部戲圓了我很多的夢想,珠寶啊,二少爺啊,經歷了五年以後要去經營整個家族的事業,變得整個眼神、態度又不一樣,又有那種前面叛逆的小子,然後又有頭文字D的劇情,所以這部戲可以說是圓了我所有的夢。 

  主持人:五年前的你和五年後的你,真的是判若兩人。

  林志穎:在裡面啦,其實我們這部戲應該說算跟一般的戲比較不一樣吧,因為我們可以是順拍,我們不是把它全部拆開來拍,所以在裡面我們一集一集慢慢順著拍,所以頭髮什麼東西都會有一個不一樣。所以在拍的過程中也會比較辛苦,像我們《天龍八部》40集就拍了將近快半年時間,而且是兩個組在拍,《放羊的星星》也是一樣,拍了半年時間,而且一個組在拍。

  主持人:我們知道10月17號的時候小志在上海舉辦了自己第一場演唱會,內地演唱會,對自己的表現還滿意嗎?

  林志穎:我自己啊?我自己對自己的表現啊,我覺得還可以更好吧,如果以打分數來講,我想給自己打個差不多85分吧。

  主持人:那接下來不是會有巡演嗎?

  林志穎:對,因為我覺得這次演唱會,其實還沒有機會聊這次演唱會(笑)。因為這次演唱會其實從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我們時間算是比較短,真正開始排練、籌備一些東西,我會覺得它是一個很辛苦的演唱會,因為我們的時間籌備各方面速度都必須要很快,而且我們這次歌曲快歌又很多。當然我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又很大,這是我內地第一場演唱會,又是一個這麼大型的,第一次辦一個在上海,然後虹口,兩萬五千人的場地,因為這次其實自己投入的心血相當多,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環節,舞台設計,可能甚至燈光的一些想法,甚至小到可能服裝,甚至商品在賣,賣一些什麼商品,每一個細小的環節,哪一個走位,哪一個機關都參與,所以說其實有時候我在排練,突然想到那個地方怎麼樣,導演說你在排這個,怎麼可以想到那個,他說你可以一次想兩、三個東西(笑)

  我覺得這次當然有很多的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也發生了一些意外,就是彩排的過程,其實是非常非常的驚險,可以說大家差點看不到這個演唱會,因為當時的狀況是我們本來是吊那個公園椅,一個平台,吊到二樓高,然後我們在彩排的時候,沒想到照理說這句歌詞的時候要往下放,又慢慢往上升,我就發現好像不太對勁,怎麼越升越高,而且慢慢的開始傾斜,然後我就想糟糕了,跳下去不行,快三樓高了,跳下去怎麼辦?我想先抓意思,可是我想不對,椅子只有鎖兩顆螺絲,我就想先抓鋼絲,我手劃破總比掉下去的好,結果沒想到一抓鋼絲整個平台就變垂直,我的腳就跟鋼絲其實是卡在一起,並勾住,然後過了一段時間鋼絲就斷了,我就從上面掉下來。

  主持人:對,我有看到那些圖片,很危險。

  林志穎:還好,身邊的工作人員立刻就把我接住,可是那時候腳也受傷了。

  主持人:手呢?

  林志穎:手還好,手反而沒有什麼事,我自己覺得這次為什麼有些舞蹈動作可能沒有辦法做的很好,因為腳其實那時候還蠻痛的,因為壓的很緊。

  主持人:有碰到你的舊傷嗎?

  林志穎:有,也是加舊傷,然後再加鋼絲,然後壓在上面,所以有很多小意外,然後也導致我們在禮拜六的時候沒有正式總彩排,其實這是很大的一個缺失,我們連燈光,甚至很多問題都沒有辦法把總彩排一次走一遍,我們禮拜天就直接表演了,所以其實是蠻冒險。但是我覺得終究還是很順利的成功了,在這樣一個很好的氣氛下。


志穎自曝未來逐漸淡出賽車事業 做最幸福的人

  小志關鍵字五:賽車 將逐漸淡出專心演藝事業
 
    主持人:我們也特別期待小志接下來整個的巡演。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小志的下一個關鍵詞,賽車,你最喜歡的。應該現在沒有人再去懷疑你對賽車的專業執著,沒有人再說你是玩票了吧?
 
  林志穎( 聽歌):現在沒有了,現在別人碰到我都說最近有沒有什麼比賽啊?
 
  主持人:但是接下來你會參加摩托艇的比賽,會影響你的演藝事業嗎?
 
  林志穎:其實不相幹,因為賽車這個環節我想我也奠定了一些基礎,也賽了這麼多年,我想未來賽車我會慢慢地越來越少,因為其實我現在會希望能夠回到演藝圈做更多的工作。其實賽艇也是一個巧合吧,就是人家剛好看到有一次中國隊有看到我,其實我當初也沒有想到要參加的,最主要也是,因為它也是一個國家代表隊,在世界各地巡回比賽,當然也是希望能夠盡一份自己的心力,能夠拿一個好的成績,所以也就從一個賽車轉到一個賽艇,其實是很不一樣的。當然賽艇的一個危險性其實又會來的有點高。
 
  主持人:所以小志一定要注意安全,這是最重要的。
 
  林志穎:會,我覺得現在對我來講不管賽什麼,我覺得都是不要去超越自己駕駛能力的範圍,我覺得要非常安全,不要挑戰自己的一個安全極限。
   
  小志關鍵字六:多才 笑談幾億身家傳聞
 
    主持人:我們剛才也說到小志唱歌、拍戲、賽車、摩托艇,這其實正好是我們下一個關鍵詞,多才。小志真的很多才,這是你上次演唱會的時候的照片。
 
  林志穎:對,嘉年華的照片,多才啊,我覺得應該這麼說……
 
  主持人:而且你現在還有網絡公司,室內設計,科技公司,太多了。
 
  林志穎:沒有啊(笑)其實這都是我自己的興趣,很多人說我有多少億身家,其實沒有這回事,那些都講的太誇張,應該說我有一些副業吧,然後在自己的一些興趣上面能夠把自己的一些興趣轉換成事業,我覺得我有很多的好朋友能夠去全力的支持我,甚至願意跟我合作,才會有這些副業產生,要不然光一個林志穎是不夠的,必須要好幾個朋友,好幾個林志穎才有辦法做出這些副業出來,這些多才的東西。
 
  主持人:剛才我們提到的上海演唱會就有好朋友鐘漢良、劉亦菲做嘉賓,剛才沒來得及看,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演唱會的精彩片段吧。
 
  林志穎:好啊。
 
  (播放視頻)
 
  主持人:非常非常精彩。
 
     小志關鍵字七:感情 做最幸福的林志穎
 
    主持人:因為時間有限,我們進入到小志的最後一個關鍵字,可能他自己不太願意提及,但我還是要問,感情。我知道你一向都不太願意回答這個敏感問題。
 
  林志穎:我啊?
 
  主持人:今天跟大家說一下你自己的感情觀吧。
&n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到了澳洲,一時找不到工作或想先別工作,體驗或享受一下澳洲生活的人,我會建議試試看簡稱HelpX的交換食宿。它跟WWOOF很像,都是以幾小時的勞力(甚至更短,看你遇到怎樣的host)換取食宿的省錢旅遊方式。但比起WWOOF我會比較推HelpX,一方面會費少,註冊會員(non-premier member)免費,就算付費成為升級會員(premier member)也只需花20歐元,比WWOOF便宜很多;另一方面,它是以網站來經營,就算沒註冊也能看到host的部份基本資料(但只有付費會員才看得到聯絡方式及全文),且去過的背包客可在網頁留言供後人參考,不像WWOOF只有一本各host自說自話、真假難判的書,避免掉不愉快經驗的機率高一些(但非絕對)。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在去澳洲一年前我就註冊成為會員了,但我並沒有填寫自己的個人檔案,也沒有很積極要爭取做HelpX,只把它當成將來找不到工作、不得已想省旅費的次要手段,主要還是想先賺錢湊旅費,等於這個會員是空著、沒有實用的。直到計劃去塔斯待一個月,又不可能找到只做不到一個月的工作,在不想燒錢的情況下,才終於決定付費成為升級會員、填寫個人資料,做了三次HelpX。

本來我很後悔,因為認真看了許多host的資料後,發現從HelpX其實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的經驗與技巧,比如homestay(體驗澳洲人真正的生活)、farmstay(體驗跟動物生活的感覺)、學做果醬或鼓、肥皂(學習有用的技能)等,也可以發掘出很多非名觀光地卻美得出奇的小鎮。就"得到難忘經驗"這層考量來說,比工作賺錢更有意義。但在我得到兩次失敗經驗後,我覺得不管WWOOF還是HelpX,能不能做得開心、學到東西,又達到觀光的目的,主要還是得看運氣;而且我的個性真的不太適合HelpX,因為我不喜歡那種不知道自己啥時會被叫去做事、又該主動幫忙到啥地步的生活,因此我反而覺得做個兩三次當作經驗就夠了,不必把目標設為"大半年都以HelpX的形式來玩澳洲",這樣有可能會累死自己。

HelpX優於WWOOF之處:

1. 會費較便宜(20歐元左右),若只是註冊為網路會員則免費。
2. 免費會員仍可看見host的部份介紹資料及評價,不像WWOOF只有繳費會員才有host的資料書。
3. 只要登記個人資料,免費會員也有機會獲得付費host的邀請,跟WWOOF的完全被動不同。
4. WWOOF只能靠背包客主動聯絡host,host處於被動地位;HelpX則兩方都可主動聯絡感興趣的對象。
5. 可看到每個host及背包客的評價,而能事先過濾掉不是那麼優質的對象,安全上及HelpX品質較有保障。
6. 升級成會員後,可保有升級會員資格兩年(據我所知WWOOF是一年);且會員資格不限國家,跟WWOOF每換一個國家就要重新付費成為會員不同。

我的個人建議:

1. 免費註冊成為HelpX會員後,先別急著付錢升級成為升級會員,可先登記個人資料,等待對自己感興趣的host主動跟自己聯絡。(如果有很想去的地方、有很想stay的host則另當別論)

2.盡量不要自己前往。別人有快樂經驗,不代表自己也一樣。我的兩次失敗經驗就是因為看了評價,有些單身女生自己去也沒問題,以為很安全,就去跟單身中年男host住,結果每天過得提心吊膽、不安害怕的。因此不論如何都至少要跟一個友人前往。


希望大家都能有個愉快的經驗!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到台灣已經一個多禮拜了~
雖然也會憂心將來找工作的問題,每天還是醉生夢死,過得很逍遙自在^^;;;

有時回想起一年前在台灣的生活,會感到很不可思議,
因為感覺上那些事就像昨天發生的一樣清晰,
在澳洲的那一年就像假的一樣,
好在有一些從澳洲帶回來的後遺症,時時提醒我這一年是的確存在的...

後遺症一...
上廁所常有把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的衝動。

後遺症二...
不管搭什麼車、搭到那裡,都覺得很快就到了。

後遺症三...
睡覺愛用睡袋。

後遺症四...
國族主義爆升。
嚴重到以前聽人家說喜歡日本,我會興奮地一直拉著那人討論;
後來甚至有點反感。(不過這症狀在台灣有減輕)

後遺症五...
對台灣的一切很有耐心。
就算是遇到很機車的機車、擁擠的人潮;
見到滿地的垃圾、密集的招牌、遮住天空的高樓,
這讓我在一年前難以忍受的一切,
我也可以帶著微笑去看待它。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Nov 24 Mon 2008 23:12
  • 欲望

在"吐司男之吻"中,當小薰的DV失而復得時,她曾說過:"我其實是困惑的。"
總覺得,我現在也是類似的心情。
硬碟修好了,那些我曾以為失去的畫面及文字,又重新回到我眼前了。
我明明曾經那麼強烈地希望的結果,當它成真時,我卻沒有預想中那麼快樂。
是因為我已經在這三個星期中不斷作好"這些東西都將永遠失去"的心理準備,
以致現在一時難以調適嗎?

每次經過二手店,或看著自己曾不計一切要得到的漫畫、電影或演員的周邊商品時,
我都會忍不住想,這些東西的價值是什麼?
欲望來的時候,對這些東西背後代表的人事物產生濃厚興趣或情感的時候,
它們對我而言價值非凡、欲得之而後快。
得不到的時候心癢難耐,得到了也視為珍寶,小心收藏。
但是,當我興趣轉移,或者過了一段時間之後,
這些東西好像就不像以前那樣光彩奪目了。
然後,它們對我來說不再是寶物,只是一項"以前喜歡過的商品"。
那些演員藝人或電影戲劇是不是有那麼紅、人氣或銷售量有沒有那麼高,
對我也不再重要了。

所以一件事物到底有沒有它客觀的價值呢?
總覺得它的價值好像都只是隨人的心在變化,隨人的欲望而上下起伏而已。

(只是,雖然想到這些,欲望來的時候,我還是會不顧一切地給它買下去的~
這就是人的劣根性吧?^^;;;)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一個半天的漫長搭機、轉機、候機時間,終於回到溫暖的家啦~
一年,想不到這麼快就過去了。大家說不可思議,我自己也很感嘆~
雖然整體來說,這趟漫長的旅行並沒給我想像中的興奮感動,
但我完全不後悔自己花了這一年。
要不是有這一年,我也不會體認到自己一人生活的寂寞、台灣的好、家人的重要。
而且雖然目前自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這一年,我應該在某些方面還是有所成長啦。
自己想得到的有打包行李變快、能更自在地擁抱別人...之類的。

不過回到了家,終於可以真正坐在馬桶上,真是幸福啊~^O^
(只是要一直提醒自己不可以把衛生紙丟進馬桶就是了^^;;;)

P.S. 值得慶幸的是,我的隨身碟修好了!! 所以裡面的照片及資料都還在~ 好加在!!!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要說缺點,這部戲不是沒有。比如越想越多的bug,及一些交代不清的部份。有些明明用幾個鏡頭就可以交代一下的東西沒講,比如小真對安琪離去的反應、森桑對燕如爸稍釋敵意、楊老師和劉經理的後續等,因此給人「角色消失」或「突如其來」的錯愕感;有些可以留白讓觀眾自己去想像的東西或沒必要的贅戲倒拍太多,比如Polo和小真煩惱要不要告訴陳峰兩人交往的事,對後面的發展完全沒影響,卻佔了兩三場戲;還有些鏡頭本來情感濃度很高,讓人看得很感動,卻因拖得過長而減低感動度,比如陳峰過世後燕如在救護車上痛哭,及後來風向計旋轉的畫面等。
 
此外,一些該精簡的部份沒精簡,比如石頭爸在車站用石頭的卡播歌,石頭追過去,雖然相隔車裡車外,但有一種父子情誼盡在不言中的感覺,拍得很棒很感人,畫面在石頭爸的表情結束就很好了,偏偏還要加石頭垂頭喪氣地走出車站,整個意境就差了;結局片尾曲結束後,回顧Polo當初的友情宣言,其實只要播他第三個宣言「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六個都是永遠的好朋友!」然後接大家快樂地乾杯就好,導演卻把很沒必要的前兩個宣言通通剪進來,反而壞了美感,沒能留下多少餘韻,很可惜。

 
這毛病在回憶戲用得格外氾濫,很像是湊集數用的。明明回憶場景剪最重要的那幾句話、那幾個鏡頭就夠了,卻要整段通通剪進來,就給人粗糙的感覺。其它部份我快轉也就算了,最後陳峰在鋼琴決賽邊彈琴邊想起母親的部份,我就有點受不了。我真的覺得那段不要剪進聲音,只要在陳峰的琴聲中帶進母親的回憶就夠了。害我因為那段,感動差點減半。好在之後陳峰唱歌的部份棒到讓我起雞皮疙瘩,沒因回憶戲的瑕疵毀了這場高潮戲。
 
有可能是導演功力還不夠,一些鏡頭的轉換過硬,配樂和畫面往往像硬生生被切掉的,以致情感的醞釀老是被打斷;處理多線發展的情節也無法面面俱到,從上一個人的狀況切到下一個,再切回上一個時,往往給人突兀、不夠連貫不夠順暢的感覺,有時還有點怪。如果是這樣,我寧願它能跟日劇一樣,專心發展好一個人的事件,再去帶另一個,頂多在上一事件留個伏筆,呈現出來的效果會比較好。
 
再來就是角色們睡覺時都化著妝,感覺不夠真實,有點可惜。不過這是小瑕疵啦,沒有的話能提升劇的品質沒錯,有也無傷大雅就是了。
 
 
數落了一堆,其實我還是很欣賞這部戲的。光是人名沒像一堆偶像劇一樣,取得像言情小說一樣不符實際,而是像自己身邊的人物一般親切自然,我就覺得很難得了。而且編劇非常用心,除了角色刻劃真實深刻,每個人物都形象豐滿外,台詞也寫得很棒,經典名句超多,而且不是太肉麻太文學那種,能像日劇一樣發人深省,或讓人深深感動。如果整個劇情能去掉上述缺點,做得更精簡緊湊,完成度會更高。
 
選角成功也是我喜歡這部戲的一大原因。雖然演出的多是新人或歌手(非專業演員),一堆新面孔;且導演肥水不落外人田,一堆大小角色都自家人「撩」下去演了(XD),但每個演員的氣質都跟角色很符合,連童年版演員都跟成人版長得很像(特別是三個女生),小配角也演得很自然可愛(尤其是美麗醫院的同事),看得出選角的用心。
 
而這些演員間的默契也很夠,特別是除了Gigi以外的五個好友的場面,看起來就像真的多年好友一樣,不管是玩鬧場面還是彼此關心,都演得絲絲入扣,還意外製造出不少笑點。唯一可惜的是小潔這個角色,突然冒出來也就算了,還可以理解成要把胖子美麗湊成堆的愛情丘比特,偏偏她每次出場都讓我覺得很反感,尤其是「聽我哥說有一個人快死了,是那個啊?」這句話,連帶地讓我討厭胖子。這段就算去掉,對後面劇情也完全沒影響,加進來反而破壞整部戲的質感,真的不解為何編導要加這一段。
 


這部戲的音樂真的很棒。每當一些感人的場景出現,搭上《彩虹》,總能讓我看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片頭曲畫面也剪得超震撼,就是因為它,才讓我對這部戲產生看下去的興趣;《愛一直閃亮》讓我想起美麗對石頭,石頭對Gigi那份無奈的單向心情,每次聽到都好傷感,腦中浮現的總是美麗站在塔尖孤單地望著夜景的樣子;《紅色向日葵》讓我想到石頭和Gigi的感情,對他們明明可以成為一對快樂戀人,卻總是錯過而無限欷歔,特別是Gigi最後的告白,讓人好心酸。
 
洪筠惠版的《寄語白雲》雖然歌喉還不夠成熟,但那種緩慢的節奏與輕盈的鋼琴伴奏,搭上陳峰離去前,跟幾個好友相聚的場面,及最後與燕如一起共度的時光,給人一種淡淡的感傷;《媽媽的歌》則已是我心中的經典了,越聽越愛,特別是陳峰最後表演的版本,好愛那種燃燒生命般的詮釋。
 
話說,演唱《彩虹》的張心傑竟然才十五歲,歌聲也太超齡了吧,不管聽幾遍都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但他的版本比動力火車的更讓我感動,完全把《彩虹》這首歌的精髓唱出來了。
 


這是題外話。雖說日本自『流星花園』後就掀起一股台流,我好幾個日本朋友還是因為她們迷台劇及台灣偶像才認識的,這點很令人開心振奮,但日本對台劇的認識也太貧乏了吧,許多資訊都是錯的,一點都不像一向嚴謹龜毛的日本人。
 
比如『吐司男之吻』,很多網站的介紹都寫它是豆導「繼『來我家吧』、『求婚事務所』之後」的力作,問題是這部根本就拍於另兩部之前;雖然收視率不能代表一切,但也不必把『求婚』跟『名揚四海』都寫成「超人氣作品」吧,畢竟這兩部都是叫好不叫座;『名揚四海』明明就是原創作品,戲上檔後才推出漫畫版,卻被寫成「跟『流星花園』一樣都是漫畫改編作品」…真有夠誇張了。
 
難得看日本人這樣胡說八道的,真有點哭笑不得^^;;;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名揚四海”大概是我這幾年來看過最累的戲了。
 
印象中,除了”螢火蟲之墓”及”一個屋簷下”外,沒有那部戲可以像它一樣讓我每集必哭,親情、愛情、友情的部份通通能賺我眼淚。就連一堆人喊沉重黑暗的大悲劇”白夜行”及純愛經典”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我都沒這樣哭過;看到劇中角色死掉,也從沒這樣心痛過。
 
細想起來,或許是因為日劇拍得太精緻了,反而會讓人分心,就算入戲也直覺自己在看戲;但”名揚四海”雖然精緻緊湊度不足,贅戲bug都不少,但拍法清新又貼近生活,自然到就像在看自己或身邊親友的人生一樣,容易引起共鳴,才這麼能觸動我的心,活化我的淚腺吧(也有可能是沒有語言及文化隔閡,更容易被打動)。
 
第一次聽到這部劇,是去國中老師家玩的時候,老師跟我說”最近有一部’名揚四海’拍得很好看”。但當時我對台劇完全沒興趣,並沒真的放在心上。直到四年前因緣際會開始接觸台劇,發現台灣也有很多有誠意的作品,才回想起當年老師說的話。然後,lag了五年,我才終於透過朋友看到這部戲。雖然它讓我好幾天都熬到半夜,眼睛差點沒看到脫窗,但它果真名不虛傳,是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好戲!
 

 
六個在南部一起長大的朋友---美麗、石頭、陳峰、燕如、Polo、淑枝(Gigi)---因緣際會在台北這個繁華卻寂寞的城市再度相聚。在一連串風風雨雨之後,每個人都學到堅強與不再逃避,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類似劇情架構至今已看過不少,能加強戲劇性的那些要素,比如身世之謎、上一代恩怨、三角關係、絕症、情侶被迫分散多年後重逢、殘障者的戀情等,在這部長達四十集的連續劇中,一個也不少,搞得不好,就會變成老套灑狗血的俗爛劇。慶幸的是,編劇們並沒將這些要素寫爛,反而能把這些橋段寫出一種新意。不管是角色們面對這些事件的反應,還是劇情發展,都描寫得相當細膩真實(比如燕如從不接受陳峰得病的事實,到接受並決定陪他好好度過;Polo的母親接受小真的過程等);有些角度也切入得很好(比如燕如決定和陳峰分手,不是因為小真、安琪或周先生的介入,也不是因為一堆誤會,而是因為陳峰不夠勇敢),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這部戲沒有一個固定明顯的主角,勉強說來只有美麗,因為這個故事就是她的獨白串連成的。但美麗和石頭的愛情以外,陳峰及燕如的愛情也佔了很大篇幅,此外還有描述六人友情,及各自親情的部份。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會這麼喜歡這部戲。
 
畢竟,就算劇情鋪陳再怎麼收斂不灑狗血,有時我還是會氣得想跳進電視裡敲醒不說清楚的石頭、強作堅強的美麗、ㄍㄧㄥ得讓人心急的陳峰及燕如… 但就因這幾條感情線通通繞著六個好友打轉,AB出問題時,C會跳出來開導;CD有誤會,E會幫忙澄清,就算有時讓我看得很悶,也能盡快消解,我才能順暢地看下去,不致中途放棄。否則這類誤會一堆、關係亂成一團的愛情戲,我一向很感冒、看得很不耐煩的~^^;;;
 
此外,雖然以愛情為重心,但友情和親情並未因此失去它的重要性。比如燕如與陳峰,Polo和陳真,都曾因家人的反對而面臨分手危機,但燕如、陳峰和Polo都沒像一般戲劇的公式一樣,不是不顧家人感受硬是和戀人在一起,而會盡力去溝通、去爭取,讓家人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讓他們知道,就算這不是家人期望中的戀情,自己無法照他們的希望分手,家人對他們還是很重要。這點我真的很欣賞。

 
耐人尋味的“名揚四海”
 
耐人尋味的是,這部戲叫”名揚四海”,讓人直覺它是部描述夢想實現過程的戲劇。但劇中夢想的樣貌其實是很多樣化的,並不像以”追逐夢想”為主題的日劇那麼簡單與理想化。
 
之所以說它不簡單,是因為角色們形成夢想的契機很特別,並不單純是對成就的嚮往,而有可能歸根於對母親的思念與歉疚、對出身的自卑及對上流社會的憧憬、對一生摯愛的永難忘懷;夢想的實現也以複雜的形式呈現,甚至中途轉彎。比如原本以賺到一億為夢想的Polo,在認識陳真之後,發現自己其實只要跟她一起經營一家小店就很滿足了;而Gigi的夢想,並沒為她帶來快樂,甚至在最後讓她付出慘痛的代價,永遠失去幸福的機會。
 
可以說,這些夢想的基礎其實是人性。不知道是編劇們本來就抱著這種想法在寫,還是我自己想太多。但從這個角度切入,會覺得”名揚四海”這劇名好諷刺,好令人傷感,充滿了遺憾。
 
總之,我覺得這部戲最大的重點就是”情感”與”勇敢”,因為看到後來,會發現後者真是各角色人生最大的課題,前者則貫串了整部劇,也是每每害我哭成豬頭的罪魁禍首。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是好一陣子沒更新了...(汗)

其實連遊記及日記,都有一個月以上的空白等著補。畢竟發生的事太多,每天都有新行程及一大堆事要寫,到後來被進度追到受不了,反而呈現半放棄狀態^^;;;

不過主要還是因為我的隨身碟在Melbourne的backpacker摔壞了,裡面的照片及寫好的部份都不知能不能救回來,而這點要等回台灣才知道,我就有一種卡在不知該不該發新文章的窘境裡。畢竟現在被這事嚇到,我實在不怎麼敢再把照片倒到電腦裡,很怕新照的部份再出狀況,我會哭死,沒照片自然就連新遊記都沒辦法先補啦~ 所以,一切都看情況再說了。有在期待新遊記的人,真的很不好意思~

自從烏魯魯tour後,我身邊就鳥事不斷。遇到性騷擾HelpX host、被蟲咬、摔壞隨身碟、參加到幾個讓我很受不了的團、眼鏡還被壓壞,現在看電腦只能一直待著有度數的太陽眼鏡,讓我很懷疑是不是就算只有進到烏魯魯區,也會被原住民的神靈詛咒>__

Joy的男友說,人一生的運氣就像一個盒子的容量那麼多,早用晚用都一樣,只是有人的盒子大,有人的盒子小,那我的運氣盒有多大呢?裡面的運氣是用在那裡?
 

Joy說她堂姐先把自己的運氣引出來,運氣過了之後,就連串衰事,連計程車在路上爆胎這種鳥事都遇上了,像這樣日常生活的小事,其實也是運氣的一環,但是我們從來沒注意過,只覺得一些就業、結婚之類的大範圍才是運氣管轄的範圍,就像來到澳洲,我才第一次知道Youtube也是一種下載,甚至我開啟任何homepage,都是一種下載一樣。連這些小事都沒辦法享有的時候,我才發現,以前自己有多麼自由方便;所以是不是我現在其實很幸運,有平順的基本幸福,不應該抱怨,否則到有一天連這些小幸運都不見的時候,我會開始想念現在的生活?

最近的我,好像總處於一個不太適合自己的團體。在這個團體裡,我是異類,所以我感到孤獨。Doug說過,雜草的定義是”長在不適合的地方”,我好想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一個我不覺得自己是多餘的地方,可以讓我自在地生長。
 

...講到後來內容又變得很黑暗,真糟糕^^;;;

其實我現在心情沒那麼糟了啦。因為我目前在塔斯做HelpX的host人很好,房間很棒,真的有像一個家。雖然我還是有點抓不到跟這個家的人相處的步調,但這裡的工作都像在幫媽媽做家事,做起來比較開心,還可以學到做菜的秘訣喔^^

這個host Yvonne還有好多不可思議的東西讓我想講,下篇文章再提吧~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陣子有空就把『吐司男之吻』拿出來回顧,這兩天終於看完了。
 
第一次看這部戲是四年前。之前從不看台劇的我,那陣子連續看了『戀香』、『愛情白皮書』、『候鳥e人』、『我的秘密花園』等優秀的台劇,一下子陷入「台流」中不可自拔,對以往的最愛‧日劇全然不再感興趣,有半年以上都只想看台劇。其中尤以『吐司男之吻』、『戀香』及『我的秘密花園』最讓我著迷。巧的是它們沒一部是改編自日本漫畫,全是本土創意,讓我對台劇一下子增加不少信心。
 
在這三部中,『吐司男之吻』是我認為結構最完整、就算灑狗血也不失清新感的超優作品(如果不是因為收視率太好,被迫拖戲,應該會更棒),至今我還沒看過那部台劇能達到這樣的水準。因此,說它是台灣偶像劇的經典,也不為過。 
 
 
 
清新的小品
 
在一個奇怪的夏天,喜歡拿DV亂拍的古怪女孩小薰,及考上台大卻夢想當流氓的青龍幫太子爺李威,面臨生命中接踵而至的劇變,逐漸變得成熟,也談了場特別的戀愛──乍看之下有點日本漫畫風的設定,在豆導細膩獨特的運鏡所營造出的特殊氛圍,以及編劇生活化的細節設計、讓人省思的深刻台詞中,這群有血有肉的角色們,共同譜出一段讓人難忘的故事。
 
看慣日劇快節奏的拍攝手法、極帶質感的畫面處理、一切都經過精心安排的敘事風格,再來看傾向自然表演的台劇,一時間真有點不適應。它的節奏比較慢,又是從生活細節開始鋪陳劇情,若中途才插進來看,或許不太能立刻融入,但只要耐心看下去,就會發現,台劇的情緒感染力絕不亞於日劇,甚至凌駕在它之上。
 
這是因為,台劇裡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逼真,看著劇中畫面就像在窺視自己的生活,或者,一群真實存在於你我身邊的人們的生活。
 
有些台劇的編劇很健忘,編到後面,就忘了前面寫過什麼,伏筆沒後文,還前後矛盾,品質難以維持。但這部戲不然。每個伏筆都能得到圓滿的解釋,每個開頭都有完整的發展,每段情感和關係都有充份的描寫。當然這麼說不是指它沒有缺點,李雄和咪咪將的年紀我就一直推算不出來,因為大家的講法都跳來跳去的,但整體而言它真的控制得很好,很平衡,看著感覺很舒服。
 
動人的情感描述
 
戲裡的每段感情都描寫得很動人。李威及小薰這對歡喜冤家就甭講了,雄哥及咪咪將的無奈苦戀、裴琳及大毛阿龐特殊的三角關係、李威及李雄彼此力挺的兄弟情、小薰及Chanel表面對立實則互相關懷的姐妹情、小薰及咪咪將的忘年之交、小薰vs裴琳及威爺vs大毛的青梅竹馬情誼、小薰及李雄宛如兄妹的關係……我都非常喜歡。特別是青龍幫發生巨變的時候,為了安全起見,大家一起在客廳打地鋪,互相依偎取暖,那種緊密的連結深深觸動了我。
 
最耐人尋味的,是李雄及師爺間複雜的「友情」。編劇沒照一般戲劇公式,給師爺一個「不特殊的理由」,而是一個有點讓人感傷的動機。除了青龍幫,師爺似乎就一無所有了。就算奸計得逞,感覺上他也從未真正開心過。因此我很難憎恨這個人,反而有點同情他。那場李雄大叫師爺本名「蕭志林」,然後跟他說再見的戲,不管看幾遍都覺得很心酸,就像看咪咪將跳踢踏舞的回顧片段一樣。

 
優秀的演員陣容
 
豆導起用的演員,除了女主角李康宜及他本人,差不多全是新人。張天霖、蔡裴琳、龐庸之等。但這群新人在豆導指導下,演出清新自然,恰如其分。有些戲看完,會無法接受演員將來演出其它類型的角色,這部就是如此。每個人都像徹底與角色合而為一似的,讓人堅信他們根本就是這樣的人。
 
因為是新人,有些人口條不太順,像在照念劇本一樣,比如張天霖,但他們的眼神舉止都嗅得出戲味,加上角色個性分明,可愛討喜,觀眾也就不太會去在乎口條或其他演出上的不足了。
 
最讓人激賞的是,除了主要演員群外,配角陣容在選角上的用心。劇組找來的,都是相當不錯的優秀演員,比如高捷、段君豪等,連小配角都演得很不錯。
 
第一次看小炳及黃嘉千演戲,本來有點不安,想不到意外地自然,小炳演得讓人恨得牙癢癢,黃嘉千則把明朗又有點三八,正直又痴情的女警演得入木三分,非常討喜,以致她死後,整部戲給人的感覺就黯淡了一半。
 
我個人並不像大部份觀眾那麼挺李康宜及小薰。李康宜雖然演技老,但我不覺得她有大家吹捧的那麼厲害。而且小薰常先入為主地錯怪李威,在他最痛苦的時候也沒給他精神上的支持,反而是種負擔,有時真的看得很氣。但我也不能否認李康宜及小薰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特殊氣質,大大的眼睛充滿靈氣,自然而然地吸引觀眾的目光,讓人無法把視線移開。她不是什麼令人驚豔的美女,充其量是五官清秀,但她一笑,就像春回大地,冰雪皆融,令人眼前一亮,一整個甜到心裡。這樣有魔力的笑並不常見。
 
她的哭也很扣人心弦,即使只將眉頭輕輕一皺,露出哭喪的眼神,看了也情不自禁鼻頭一酸,跟著紅了眼眶。因此,就算我有時候跟李威一樣受不了小薰,還是覺得兩人是獨一無二的情侶,無法接受他們真的分開。
 
不過,我心目中演得最讚的還是豆導。雖然看過很多不喜歡他講話有點油、老是在自己的戲裡客串重要角色的批評,但演員出身的豆導真的很有「戲」胞,透過眼神就能傳達出層次豐富的情緒,感動或煞到我的場景,數也數不清。而且李雄這角色真的很適合他演,因此我好希望他的演出能受到肯定。
 
(憑良心講,如果豆導長得像喬治克隆尼,一定不會有人介意他又導又演吧。有時真為這個世界的現實感到不平。好在雄哥與咪咪將的人氣都超高)
 
題外話,李威跟小薰根本是有趣的對照組嘛。小薰跟Chanel這對姐妹各方面都不像,但一個愛上弟弟,一個愛上哥哥;李威和李雄這對兄弟則從頭到腳都很像(除了腦袋XD),但結果,他們都愛上痛恨黑道的女人,而且註定被這個女人吃得死死的。
 
我也很有趣,四年前第一次看時,最迷的是哥哥;四年後重看,哥哥還是很愛,最迷的卻換成弟弟,還有種想把他的所有作品,包括爛戲在內全找來看的衝動。 超愛威爺罵人時的狠樣,還有笑起來眼睛有點呆呆的樣子。
 
深入人心的配樂
 
最後不可不提的是這部戲的配樂。雖然它不像日劇那麼講究,還為戲專門打造配樂,但每首選曲都很用心,跟戲的感覺很搭。其中最感人的是韓國民謠「Magic Castle」,配上小薰的獨白,營造出一種很特別的氛圍,在悲傷中帶點希望,我超級喜歡。再來就是雄哥與咪咪將的主題曲「I O U」,搭上他倆的苦戀,令人聽了不勝欷歔。
 
此外,雖然WeWe唱的「聽不到妳」不是首播時採用的原版主題曲(原版是孫燕姿的『綠光』),但我超愛這首歌!片尾版搭上預告畫面,整個好有感覺!
 
日版DVD
 
追看過往的討論,大家最推的都是當初台視首播的版本。聽說它跟我看的VCD版在配樂上有很大不同,主題曲不再是孫燕姿的『綠光』,片尾曲不再是五月天的『彩虹』,劇中使用的幾首配樂也都因版權問題被撤換了,等於我看的已經不是原汁原味的『吐司男之吻』。
 
此外,很多片段我都覺得剪接得很怪,有時場景像被硬生生剪掉一樣,轉換得很突兀,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製作成VCD才有的狀況,讓我對這個原汁原味版更感興趣了。
 
偏偏現在重播的版本,好像只有越剪越糟,沒有跟當初首播一樣的版本出現。就連DVD也只有日本出過(這是啥道理?),因此我想請問買日版DVD的人,這個版本是用原汁原味版去製作的嗎?如果不是,有沒有人自己錄來收藏的啊?方便的話可以分享一下嗎?我真的真的好想看喔!
 
言歸正傳,看這部劇的日版DVD介紹,可以發現台劇跟日劇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台劇是很順地在發展故事,每集都自然串連,起承轉合是整體性的,不像日劇單集就有它本身的起承轉合,並依靠這樣的起承轉合及幾分鐘的精彩預告來吸引觀眾觀看下集。台劇往往都在一個吊人胃口的點結束一集,並在片尾曲播放下集畫面,這樣就算下集隔一星期才播,觀眾也會因為看到令人在意的畫面及後續發展,而乖乖守在電視前。
 
兩種說故事方法沒有孰優孰劣,不過當外銷到另一國家時,就可以看出這種觀念差異造成的有趣現象。台劇明明沒有單集獨立的主題,日版DVD卻硬是要給每集冠上一個又臭又長又不怎麼有美感的章節名稱,真有種說不出的詭異。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望大家能感受到國家及法律的恐怖性」   
電影『死亡預告』演員:山田孝之訪問
2008年09月26日   18時06分 更新
山田孝之 ニュース
若有翻錯,歡迎指正。要轉載請註明出自lyo的點點滴滴,謝謝!

資訊來源
: Tsutaya Online

收到政府發行的死亡預告證---通稱逝紙---的人,一定會在24小時後死亡。在這個實施國家繁榮維持法的世界裡,年齡介於18到24歲的年輕人以千分之一的機率被國家合法殺害。以這般天馬行空的創意,來探討何謂活著,何謂正義,何謂愛的人氣漫畫『死亡預告』終於要拍成電影了。讓我們來聽聽在電影中,飾演收到逝紙,為了用自己的角膜拯救妹妹的黑道份子‧飯塚Satoshi的山田孝之,怎麼描述這部電影的魅力吧。
 
「就法律來看,我覺得逝紙是個好主意。當然我並不是贊成它,只是不認為它錯了。因為我覺得沒有否定它的理由。畢竟現在的法律也有些反對比較好的條文…你不這麼想嗎?如果現實中也訂定了國家繁榮維持法,對三十年後的世代而言,這條法律也會變得理所當然。」
 
聽起來蠻有道理的。山田接著表示,「指出某些東西」正是這部作品的優點,也是演起來有趣的地方。
「打從以前我在演『手紙』這部電影時就這麼覺得了,雖然聽人家說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也很高興,但若聽到”它讓我開始會去思考一些事情,我會更加開心。讓人會去思考人性與法律的『死亡預告』,不只是部能讓觀眾樂在其中的作品,同時也是部能讓他們感動落淚的作品。」
 
松田翔太飾演的逝紙發送人所遞出的死亡預告證的對象,分別是剛正式出道的音樂家、有個政治家母親的自閉青年,以及為了失明的妹妹,在最後24小時奮戰不懈的哥哥----。任誰都能產生共鳴的人情劇,本來就具有催淚要素。
 
然而,為了賺人熱淚,也需要演員的演技相輔相成。才在想,正因山田在電影『電車男』、『等待是為了與妳相遇』、『Crows Zero』等片中,已充份讓人認知到其演技實力,壓力想必更大,想不到從他口中吐出的話,卻盡是「角色難度並沒有高低之分」、「演戲真的就是很有趣」、「就算再怎麼辛苦,在從”好~,開始!”到”卡!”這段期間,我都會把它忘得一乾二淨。」從這些話,應該不難想像山田孝之是個怎樣的演員吧。沒錯,他就是個用”拚命三郎”這樣簡單的詞來形容都覺不妥的天生的演員。即使是已經被問幾百遍的問題「請問你這次是怎樣來詮釋角色的?」,他也不用「詮釋(作る)」這個詞,而以「接近(角色)」這樣的表現取代。
 
「在電影拍攝期間,比起思考自己的事,思考角色的事的時間,是壓倒性地佔多數。拍攝時,就想下一幕要怎麼演;一天快結束時,就想明天拍攝的事,還有作品整體的高潮戲該怎麼表現等等,即使回到家,也還是想著這些。所以,感覺上並不是掌握角色,而是自然地變成那個角色了。」
 
當然,越思考就越會出現障礙;有演戲的快樂,就也有等量的苦惱增加。山田也透露他這次是透過某種不好表現的技巧來演繹Satoshi。
「我專注在聲音的表現。因為妹妹櫻眼睛看不見,不管我(Satoshi)表情再怎麼難過,只要聲音聽起來很明朗,就能瞞過她。但人只要用明朗的語氣講話,表情就會自然地放鬆了。雖然我自己有看著鏡子練習用灰暗的表情明朗地講話,但真的好難喔。不過,那時我突然想到,Satoshi又不是演員,只是個普通的男人,有辦法演得不露一絲破綻嗎…」。
 
透過汲取劇本沒有的角色背景,山田自己產生出一番解讀。他的想法是---
「我想Satoshi應該是小時候,就在事故中失去雙親,為了支持因此失明的妹妹,作盡恐嚇之類的壞事。正因他是這樣活過來的男人,只憑聲音就能說謊也不奇怪」。
 
雖然對電影的主題及自己的角色都能毫無矯飾地侃侃而談,一旦話題轉到自己身上,山田孝之就顯得有點害羞起來,表示:「我以前怕生得很嚴重」。
「如果談話對象怕生或有所顧慮,我就會想說,對方是不是不希望我主動去找他講話,自己也會退縮起來。我本來就不是個善於把心情用言語表現出來的人。所以這次跟飾演妹妹的成海璃子小妹妹,一開始也沒講到什麼話。但是我們演的是相依為命的兄妹,對Satoshi而言,櫻是可愛的妹妹,所以,為了表現出那種感覺,在拍攝開始前,我就一直”不跟她交流一下不行”、”不跟她講點什麼不行”地努力著」。只要在戲外有跟成海講到話的機會,山田似乎就會相當開心。以這樣的兄妹之情為首,親子、朋友、種種人際關係所產生出來的羈絆,也是這部電影的可看之處吧。
 
最後,山田留給大家下面的話。那是他希望大家能從『死亡預告』這部電影中,確實地接收到的訊息。
「那就是國家與法律的恐怖性。在這部電影中,描述的是在國家決定好的規則中,無法抵抗地活著的人們的樣貌,但我們也是一樣。希望大家能感受到那種感怖」。
 
(Interview:Rie Shintani)

[原文]

「国家や法律の恐さ、感じてほしい」 映画『イキガミ』出演:山田孝之インタビュー

2008年09月26日 18時06分 更新 (C)2008間瀬元朗/映画「イキガミ」製作委員会
政府より発行される死亡予告証:通称“逝紙(イキガミ)”を受け取った者は24時間以内に必ず死亡する──。国家繁栄維持法が施行された世界では、18歳から24歳までの若者が1000人に1人の割合で国家に殺される。そんな突飛なアイデアで、生きるとは何か、正義とは何か、愛とは何かを訴える人気コミック『イキガミ』が、ついに映画化となった。そこで、イキガミが届き自分の角膜で妹を救おうとするチンピラ・飯塚さとしを演じた山田孝之に、映画の魅力を語ってもらった。

「法律としては、ナイス!アイデアだと思いましたね。決して賛成というわけではないけれど、間違っているとも思わない。否定する理由がないんです。だって今の法律でも反対した方がいいものはあるだろうし……そう思いません? もしも現実に国家繁栄維持法ができたとしても、30年後の世代にとってその法律は当たり前なわけですからね」。
 確かに一理ある。そして「何かを提示できるところ」がこの作品の良さであり、また演じる面白さだと続ける。
「以前『手紙』という映画に出たときにも感じたことなんですが、“泣けました、感動しました”と言ってもらえるのは嬉しいけれど、“考えるきっかけになりました”と言ってもらえるのはもっと嬉しい。人間ってどう思う? 法律ってどう思う? と提示している『イキガミ』は、観に来てくれた人を楽しませるだけでなく、感動させて泣かせることができる作品なんですよね」。
松田翔太演じるイキガミ配達人が死亡予告証を届ける先は、メジャー・デビューしたばかりのミュージシャン、政治家の母を持つひきこもりの青年、盲目の妹のために最後の24時間を生きようとする兄──。誰もが共感できる人間ドラマに人々は涙するのだ。

だが、泣かせるためには役者の演技力も必要だ。『電車男』、『そのときは彼によろしく』、『クローズZERO』など、すでにその実力が認められているだけに大きなプレッシャーがあったと思いきや、彼の口から発せられたのは「役のハードルが高い低いというのはない」、「演じることがただただ面白い」、「どんなに辛いことがあっても“よーい、スタート!”から“カット!”がかかるまでの間はそれを完全に忘れている」。これだけで山田孝之がどんな俳優であるかお分かりだろう。そう、ストイックという簡単な言葉で表現してしまうことをはばかってしまうほどの根っからの役者なのだ。毎度お馴染みの質問「今回の役作りは?」に対しても、彼は「作る」ではなく「(役に)近づいていく」という表現を使う。
「映画の撮影期間は、自分のことを考えるよりも役のことを考えている時間の方が圧倒的に多いんです。撮影中は次のシーンのこと、一日の終わりには明日の撮影のこと、作品全体としてはクライマックスをどう演じるか、家に帰ってもずっとそれが続く。だから、役をものにするというよりも自然と役になっていく感じですね」。
もちろん、考えた分だけ壁は増え、演じる面白さがあるほど苦しみも増える。今回はあるテクニックでさとしを演じたのだと苦労話を聞かせてくれた。
「こだわったのは声のトーン。妹のさくらは目が見えないわけだから、どんなに僕(さとし)が辛そうな顔をしていても声が明るければ騙せるんです。でも人って明るい声を出すと自然と顔がゆるんでしまうんですよ。暗い表情で明るく話せるように鏡を見ながら練習したけれど、これがけっこう難しくて。だけど、その時ふと思ったんですよね。さとしは役者じゃないよな、普通の男がそんなに上手く演じられるものなのか……って」。
台本に書かれていない背景を汲み取ることで見えてくるものがある。結果、行き着いたのは──
「さとしは幼い頃に両親を事故で失い、目が見えなくなった妹を支えるために恐喝まがいの悪事をたくさんしてきたと思うんです。そういう生き方をしてきた男だから、声だけで嘘をつくことができてもいいんだと」。

映画のテーマについて、演じた役について、飾ることなく思いを語る山田孝之だが「昔は人見知りが激しかったんです」と、自分自身のこととなると少々照れくさそうに話す。
「相手が人見知りだったり、構えたりすると、もしかして話しかけてほしくないのかもって、こっちも尻込みしてしまうんです。気持ちを言葉にするのも得意じゃないし。だから今回も妹役の成海璃子ちゃんと最初はなかなか話せなくて。でも僕らは寄り添って生きてきた兄妹で、さとしにとってさくらはかわいい妹ですからね。その空気感を出すためにも撮影が始まる前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をとらなきゃ、何とかして喋らなきゃと頑張りました」。撮影のシーン以外で話すきっかけを得たときは相当嬉しかったのだそう。そんな兄妹愛をはじめ、親子、友人、様々な人間関係が生み出す絆もまた見どころと言える。

そして最後に『イキガミ』から確実に受け取って欲しいことがあるとメッセージを残してくれた。
「それは国家や法律の恐さですね。この映画では国が決めたルールのなかで歯向かえずに生きている人々が描かれているけれど、僕らも同じ。その恐さを感じてほしい」。

(Interview:Rie Shintani) 



[寫在後面] 因為關於”死亡預告”的訪問頗多,又大同小異,山田被問到煩,我看到也有點膩了,本來不怎麼想翻這篇。不過它有提到一些我蠻喜歡的東西,最後還是決定翻了~
 
我最喜歡的是山田”喜歡大家思考”這一點。我想應該就是因為他近年來的作品越來越強調思考性,他自己在思考角色的過程中也受到啟發,變得越來越愛接演這類作品的關係吧。剛好我這人就是喜歡亂想,可以讓我想很多的戲我最愛,山田作品的這個特質正好跟我一拍即合,難怪我越來越愛看他的戲XDD
 
話說我原以為像”死亡預告”這種原著暢銷又催淚的故事,鐵定可以賣得不錯,想不到目前它在日本上映四週,票房只到6億左右,很擔心它破不了十億,怎麼會這樣啊,是最近強敵太多了嗎?(二十世紀少年、嫌疑犯X的獻身、波妞…)>___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