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頁引用圖片皆來自這裡)
「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 2006)是德國新秀導演Florian Henckle-Donnersmarck的首部作,他身兼此片的編導,花了四年寫出這部優秀的劇本,並憑此片拿下多項國際大獎。
乍聽台譯片名「竊聽風暴」會以為這是部好萊塢式的動作片,就像乍聽「王牌冤家」會以為是部搞笑愛情喜劇一樣,台譯片名真是害「片」不淺。要不是上網查了它的相關評論,看到有如此多盡力表達心中驚豔之情的文章和滿點的星星,我絕不會對這麼樣一部片產生興趣。(同樣地,被片名吸引而有相關期待的人則可能認為這根本是部不符期望的爛片)還是英文譯名”The Lives of Others”貼近全片主旨。
這是部關於東西德統一前後五年的故事,從1984年的秘密警察訓練學校中,對國家無比忠誠、將「作為黨的盾與利劍」奉為人生準則的Wiesler上尉在學生前展示他有技巧的審問開始。從這場戲可讓人了解到Wiesler機械化的處世態度,亦即不帶感情地實行上級交付下來的任務,像機械般地精確實行,有技巧地達到目的。然而,當他被派去監視一向被視為忠於東德的作家Dreyman,卻發現Dreyman是個比自己想像中正直、富才華的人,而上級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鏟除情敵時,他的信念開始動搖了…
之前試寫劇本的經驗,以及讀「劇本寫作指導大綱」學到的知識,都讓我發覺要在一兩小時內交代劇情、留白給觀眾思考、豐富角色個性,並非先前想的那麼容易,因此現在看電影時,我都會多多留意每句對白,這部也不例外。結果我發現它有類似「熱天午後」的感覺,也就是角色台詞經常像回答了一些問題或表達一些意見,卻又存有許多思考及想像空間給觀眾,造成比表面更豐富的效果,而每句對白都非常精煉,沒有什麼不與整部片環環相扣的贅句出現在片中,且其中不乏智慧之言,讓我深深為編劇的才華折服!比如那個腦滿腸肥的文化部長對Dreyman說:「他(被列入黑名單的導演,Dreyman的好友)當然應該抱有希望,人本來就該一直抱有希望,因為希望總是在最後才幻滅。」就是句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台詞;此外也有一些富趣味的雙關語,比如飯廳內Grubitz(Wiesler的上司兼老同學)說的那個關於電話與東德總理的笑話等,類似例子在片中俯拾皆是,在在增加了這部片的可看性與深度。(及趣味性?)
Wiesler在專業領域相當有才幹與魄力,從開頭的審問戲、戲院內對Dreyman產生的懷疑、二十分鐘內安裝好竊聽器、從門孔的異狀發覺隔壁太太的視線等,都可看出他有多麼精於此道,以及他有多麼就事論事、公事公辦。然而,在私生活上,他卻過得極端平凡無趣(無權),就連要求一個妓女多停留幾分鐘都做不到…可能是這種潛藏內心的寂寞,讓他初見Christa的表演就被激出內心深處的火花吧。之後,他更是無法抑制地被Dreyman和Christa充滿熱情與真情的愛所牽動。不清楚吸引他較多的究竟是Dreyman還是Christa,總之,當他偷拿Dreyman的「禁書」來讀並為之沉醉;當他聽到Dreyman彈琴哀悼去世好友,忍不住聞之落淚;當他偷偷潛入Dreyman的家,輕輕撫摸那曾有情侶纏綿過的床單,觀眾幾乎可以確定,Wiesler已經無法專業地實行任務了。或許當Wiesler聽到這場「勇者行動」(代號)只是為了滿足上級自私的欲望,完全無關乎社會主義的理念時,他就已經動搖了吧。
諷刺的是,「竊聽者」本是違害人民權益,甚至對Dreyman這伙人而言,可能會違害生命安全的「威脅者」,然而當竊聽者是Wiesler這樣一個心存善意的人時,「竊聽者」反而一變為「保護者」角色,真正加害並威脅到Dreyman的反而是他身邊最親近也最信任的人。
片中有相當多類似這類諷刺的循環,比如豪瑟(Dreyman的激進派好友)為了測試Dreyman家是否有被竊聽,故意安排一場「偷渡西德行」,若Wiesler沒「放他們一馬」,Dreyman就會查覺自家有問題,之後的寫作計劃勢必會跟著改寫,許多事也就不會發生了,因此Dreyman之所以會天真地以為自家沒受到監聽,完全是因為Wiesler出自善意的保護,然而這保護卻多少間接造成後頭的悲劇…;Dreyman之所以會被列為監聽對象,完全是因為文化部長覷覦Christa的美色,發展到最後,Christa卻是因Dreyman刊在「明鏡」的文章事件而死;在Christa出事的瞬間,Dreyman不停對她說「原諒我!原諒我!」想必是因為他將Christa的「自殺」誤認為「以死明志」(或許Christa不完全是自殺,只是想逃離愛人責怪的眼光也說不定),因此自Christa死後,他就再也找不到寫作的理由,他永遠無法原諒曾懷疑過愛人的自己。然而,後來他卻發現這懷疑是非常合理的,因為他的愛人的確背叛了他。
最後一點也是最感人的是,當Dreyman發現自己有個「默默的保護者」時,他不是選擇當面相認並感謝,而是自己也成為一個「默默的守護者/感謝者」。當Wiesler在書店買下「送給好人的奏鳴曲」,店員問他是不是要包起來送朋友,他回答「不,這是給我的」,豐富的雙關語為全片劃下最完美的終止符…一個全片最美最溫暖的循環。
雖然結局比我想的還長,跳躍的年代一下就是八年,但就是結局給我最大的感動。如果不是這樣的結局,故事如果在Christa死亡、Wiesler遭降職後就結束,我可能會覺得這是部不錯的電影,卻不會讓我如此低迴良久。
Christa其實是個相當可悲也具爭議的角色,她和Wiesler的互動也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一部電影想藉「暗喻」帶給觀眾訊息有多困難(開玩笑的啦),因為當Wiesler受命審問Christa時,他其實拚命想透過暗示,讓Christa為Dreyman保密。看得出他一開始很掙扎要不要讓Christa看到他的臉,之後他彷彿下定決心似地,慢慢地回過身…他不能說得太明白,所以他只能賭下去。他不斷強調「為了妳的觀眾」,為的是讓Christa想起他就是那天在酒館那個「忠實觀眾」,希望她能記起他那天提醒她的:作真正的妳!妳就是藝術,別說什麼該不該為藝術犧牲自己的愛人或出賣自己這種話,因為妳本身就是不可出賣的…然而,Christa的悲劇就在她誤讀了這段話,她真的認為Wiesler只是在告訴她,為了她的觀眾出賣Dreyman有多划算…
這部片的成功,三位主要演員精準的演出功不可沒。尤其是主角Ulrich Mühe。開頭我還有點嫌棄過他的禿頭,想不到不久我就折服於他冰冷且富威嚴的藍色雙眸。就長相來說,如同不少人提過的,Ulrich Mühe和Kevin Spacey從某些角度看起來蠻相似的,但就氣質而言,我覺得他們完全不同。(不過兩者我都很欣賞就是了。)
Wiesler是個不茍言笑的角色,台詞極少,大多時候都只能用眼神表達他的內心情感,難度極高,Ulrich Mühe卻能精準地呈現這個角色的靈魂,將他的內心掙扎與轉變詮釋得合情合理、令人認同,實屬不易,因此打從他出場不久,我就深深喜歡上這個角色及演員了。令人驚訝的是,Ulrich Mühe本人在現實生活中竟也遭遇過前妻背叛,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秘密監聽了十年,不知他轉而演起監視者的角色會不會感觸良多呢?突然想到哥哥,這大概就像他明明是同性戀者,還得在「東成西就」、「金枝玉葉」中假裝一提到同性戀就起雞皮疙瘩吧…演員的處境有時真的很微妙、很尷尬啊…
總之,看完這部片,我被震驚得坐在椅子上良久都無法移動,只覺得腦中一片空白,需要時間好好沉澱一下思緒,就這樣「視若無睹」地看完了片尾曲,還覺得很恍惚…前半段看得很緊張,一直處於緊繃狀態,深怕Dreyman的行動被發現、怕Wiesler的動機被長官查覺;後半段急轉直下的諸多轉折又看得我喘不過氣,這種感覺真難形容。但很感激編導的是,雖然是這樣沉重嚴肅的劇情,但他們沒讓故事走向完全的悲劇路線,而在片中穿插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小幽默,以及向上的溫暖與光明。就像最後Dreyman終於得知Wiesler的存在與付出,並為他寫了本書,而不是終生沉浸在失去Christa的悲痛中。
P.S. 突然有個奇怪的想法,前東德一千八百萬的人口中,竟有三十多萬人從事間諜活動,不知這些人是否因為「當間諜自己就不用擔心被監視」才選擇這行業的?(看片中的Wiesler似乎沒被「反監聽」過)另外,演Dreyman其中一個好友的演員長得好像2005年瘦身後的PJ,乍見他時我跟阿民都嚇一跳說…
有個好笑的地方,後來Wiesler坐在地下室拆信時,坐他後面的竟是那個在飯廳講冷笑話的年輕人!當時我覺得他很眼熟,只覺得應該在片中其它部份看過他,卻想不太起來,想到時忍不住大爆笑!雖然當時劇情已經很悲了…
下面是在網路上看到的一篇好文:
February 10, 2007
來源: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8046314
這一篇影評有爆出《竊聽風暴》的結局,因此最好是先看過這部片再來閱讀這篇影評。再怎麼忙碌,務必要抽空看《竊聽風暴》;這種片可能五年、十年才會冒出來一部。
私生活和切進私生活的國家機器 (La vie privée et l'appareil d'Etat espionnant la vie privée):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開場,就是 Gerd Wiesler(由 Ulrich Mühe 飾)上尉審訊一嫌疑犯。然後,Gerd Wiesler 上尉居然在 Hohenschönhausen 的教室授課,為學生──未來的「史塔西」探員──解釋審訊準則。兩段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平行剪接依靠錄音帶的聲音作出有意義的連結,而「聲音」將成為《竊聽風暴》後來的劇情最重要的工具──請原諒那個年代的科技。《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 在某一層次,等於是半部關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DDR) 的「史塔西」──東德的國家安全部──的紀錄片,但間諜電影的陰影一直存在;雖然它翻轉希區考克的設定,但依舊享有希區考克式的懸疑感。
自足的《竊聽風暴》
希區考克的經典設定是:「如何為一位清白的男士除罪」,但弗洛里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本片的編劇、導演,卻設定:「如何為一位清白的男士定罪」。
《竊聽風暴》一開場超成功的審訊場景,馬上讓筆者聯想到另一個成功的審訊場景:也是把它作為開場的《不可能的任務三》。對比異常明顯:《不可能的任務三》用限定時間的倒數、腦中被植入電子炸彈這肉體折磨逼問「兔腳」下落,《竊聽風暴》則是無限期地盤問、逼成睡眠不足、搞到極度疲倦等這些比較接近精神折磨的手段──正是「史塔西」的行事準則──套出罪證。
《竊聽風暴》異於《後窗》,用聲音監聽別人的私生活,這不是《紅色情深》嗎?神不知、鬼不覺地闖入別人家的客廳、房間,這又是《空屋情人》。用次文本瞞天過海,例子俯拾皆是,比較近的像是《心的方向》偏向「表裡不一」,但真的不能不提「瞞天過海」的《刺激驚爆點》──所有的倒敘畫面全都是掰出來的。請再容許筆者作最後一個聯想:烏利胥․幕爾 (Ulrich Mühe) 的眼神正非常像凱文․史貝西 (Kevin Spacey)。
講出這麼多典故,目的其實是:當所有這一切都在《竊聽風暴》劇情中時,向 DDR 繞圈圈的這些安排全都有現實基礎、具備說服力,因此是自給自足的劇情片。更優的是,導演並非只想玩弄間諜電影的類型,因為在表面上像是歌頌藝術創作自由的這部片,在骨子裡卻是歌頌人性的善良。
精湛的劇本
獲得德國以及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的烏利胥․幕爾,由他飾演的 G. Wiesler 上尉將代表《竊聽風暴》的中心人物。穿著灰色制服,面無表情,沒有顯著的喜怒哀樂,因為信仰共產主義而將一生都奉獻給國家(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他一出場就告訴觀眾說他是屬於冷血的角色。
他的上司 Anton Grubitz(由 Ulrich Tukur 飾)中校邀請他看一齣戲劇,而 A. Grubitz 中校其實也是奉文化部長 Bruno Hempf(由 Thomas Thieme 飾)之命前來吩咐一個任務:部長認為 Georg Dreyman(由 Sebastian Koch 飾)陽奉陰違,G. Wiesler 上尉必須親自執行監聽 G. Dreyman 的任務。但,G. Wiesler 上尉也被女演員 Christa-Maria Sieland(由 Martina Gedeck 飾)的美色、氣質吸引,她身為 G. Dreyman 的同居人的身份將影響 G. Wiesler 上尉的判斷跟決策。
影片以 G. Wiesler 上尉的觀點進行,除了在一小片段 G. Dreyman 的作家朋友 Paul Hauser(由 Hans-Uwe Bauer 飾)曾經施出詭計矇騙過 G. Wiesler 上尉一次之外,大部分時間觀眾是等同 G. Wiesler 上尉的眼光知悉這一切:所有真相只有 G. Wiesler 上尉(跟觀眾)知道而已,上至部長 B. Hempf、A. Grubitz 中校,下至 G. Dreyman、Ch. Sieland、 P. Hauser 全部都不知道全局。但是,隨著 G. Wiesler 上尉在影片最後二十分鐘逐步被邊緣化,伴隨著柏林圍牆倒塌、DDR 垮台、東德被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我們見到另外一部驚人的首部作──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的《霸道橫行》它的發展模式:到這個階段,藉由 G. Dreyman 查閱文獻的動作、該向 G. Wiesler 打招呼卻又臨陣縮手,觀眾開始知道的比 G. Wiesler 還要更多。而且,劇本將 G. Wiesler 轉變成發傳單的低階工作者,伴隨著他曾經為 G. Dreyman 伴侶做過善事,這種潛移默化的劇情安排已讓觀眾認同 G. Wiesler 他的卑微處境(因為我們經常是同情弱者),「感人」的結局已成為全球觀眾一致認定的效果;這效果並未被太突兀地人工化過。
《竊聽風暴》其實不缺幽默感:一位和 G. Wiesler 上尉輪班的士官,他的身材、搞笑的方式實在非常像傑克․布萊克 (Jack Black);在電梯中天真、「啥米攏不驚」的金髮小男生斗膽向 G. Wiesler 上尉問敏感問題(回答將令人噴飯)。
回到原點:《竊聽風暴》在獨特的歷史條件下開發出這一虛構的故事,原創性夠高。甚至,以大無畏、百無禁忌的方式揭露無所不在的恐怖、猜疑,精確的考證(諸如「史塔西」的行事準則、針對打字機的分析)都讓人佩服編劇的功力。尤其,在「史塔西」內部餐廳有一段戲,又再讓我想起《月亮上的男人》:當人分不清真真假假,人的情感該作何調整?這一段故意插進的劇情正顯示:在 DDR,您只好恐懼到底。
成熟的場面調度
簡單的布景、簡單的剪接,一切像是回到以前的那個年代;但是,攝影很不一樣。特別的光線(色彩),特別是有非常多的夜景跟室內景,讓氣氛非常緊繃。甚至,某些攝影機運動實在是設計得太漂亮。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第一步做對的事就是選角成功:烏利胥․幕爾可以用一模一樣的表情在片頭說服觀眾他就是一位冷血的史塔西軍官,然後又在片尾搏得觀眾對他的同情。其他的演員也都有優異的表現,但還是別浪費太多文字著墨那些細節。
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有那種敏銳度,刻意著墨 G. Wiesler 上尉的私生活宛如一部紀錄片;除了某一段反映到情慾的公共服務(多驚人!既是私但又是公)之外,其它正是「流理台電影」的處理:平淡乏味的私生活。正像讓本部片急轉成一個大危機的神奇物:打字機,其打字內容在質疑「自一九七七年起,我們的國家就停止統計自殺的人數。」自殺的自由意志似乎牴觸當局的權力意志,或當局的權力意志能輕鬆地扼殺藝術家(劇作家、導演、演員、知識份子)創作的自由意志,「圍繞這主題能夠反覆辯證」這件事就已經被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交代給老劇作家 Albert Jerska(由 Volkmar Kleinert 飾)跟 G. Dreyman 他那一掛人反映出來。更不用說片尾精采的計中計、信任、背叛、自尊、自逐(自我放逐)、謊中謊,能夠壓縮在十分鐘內經歷這麼多的轉折,的確是罕見的才華。
《焦點新聞》中有一句名句流傳下來:「姓什麼?名什麼?做什麼?」(Nom ? Prénom ? Profession ?) 那《竊聽風暴》的名句就是:「您不認識我,但是我認識您。」還有,「你還站在對的邊嗎?」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在三十二歲之年完成《竊聽風暴》,特別還是一部首部作,讓人震驚。非凡、令人想吶喊的傑作。各位是站在對的邊嗎?周星星評價:《竊聽風暴》★★★★
導演: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編劇: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攝影:Hagen BOGDANSKI;配樂:Stéphane MOUCHA 跟 Gabriel YARED;卡司:Gerd Wiesler(Ulrich Mühe)、Anton Grubitz(Ulrich Tukur)、Georg Dreyman(Sebastian Koch)、Christa-Maria Sieland(Martina Gedeck)、Bruno Hempf(Thomas Thieme);片長:2h17
以下附上一些片子的原名,避免干擾到主文章。《不可能的任務三》(Mission : Impossible III)、《後窗》(Rear Window)、《紅色情深》(Trois couleurs : Rouge)、《心的方向》(About Schmidt)、《刺激驚爆點》(The Usual Suspects)、《霸道橫行》(Reservoir Dogs)、《月亮上的男人》(Man on the Moon)、《焦點新聞》(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