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這裡連署!! (連署按鈕是下方的"Sign the Petition")
剛才看到朋友轉寄給我的信,裡面提到聯合國正在計劃要"統一"中文,也就是廢除繁體字,統一使用簡體字。說真的,看到這我真的很火,我們用那種中文關你們老外屁事啊? 憑什麼只為了你們方便學中文,就要廢除這行之已久的優美文字? 真的很看不慣外國人那自以為是的自大心理。如果有人說要廢除他們的文字,他們會作何感想?
我一直很喜歡繁體字,很喜歡那優美的線條與背後隱藏的意義,也一直以它為豪。若說我深刻地厭惡毛澤東那點,那就是他竟讓簡體字誕生在這世界上。老實說,我認為簡體字已不存有文字的美感,正如那連署頁所說的,它只是為了讓人方便閱讀而產生的文字,若不看上下文,根本無法從文字本身讀出什麼訊息,已經是"失去意義的文字"了。而且,就連中國書道家,在寫書法時都要用繁體中文寫,就知道簡體字結構上的失衡有多嚴重。這幾年台灣大量進口簡體書,我已經很擔心台灣文化會慢慢被簡體字所支配,正如香港一樣,若聯合國這項決議正式實行,那麼這種粗俗的文字將會徹底存於我們的生活。我認為這是比台灣被中國統一更可怕的事。
何況,究底來說,簡體字並沒有照它被創造出來的目的一樣,消除中國大量的文盲;人們並沒有因為使用簡體字,就比較容易習得中文。要消除文盲,主要還是得靠教育的普及。外國人學中文也一樣,簡體字真的會讓他們比較容易學嗎? 我認為答案不是肯定的。舉個例來說,外國人都以為用羅馬拼音來學中文會比較容易,事實上我身邊有在學中文的外國人都說,他們的老師是台灣人,教他們用ㄅㄆㄇ發音,結果他們反而能學得更快更好、發音更準確。因此我懷疑那些聯合國成員們根本沒有花心思研究這兩種文字、自己學習看看,比較一下兩種文字的難易度,就輕易下論斷,這是非常非常不明智的。
聽說目前連署的才42萬人。雖然要連署得用英文填寫基本資料,對很多人來說或許比較困難,但還是麻煩大家告訴大家,英文不行的就拜託英文好的人幫忙,不然我義務幫忙也可以,只請大家一起來救救繁體中文,不要讓我們因此成為沒有文化的民族。
- Feb 02 Sat 2008 08:57
請大家一起來救救繁體中文!!!
- Feb 01 Fri 2008 15:51
"木更津貓眼之歌"&"紅橋傳說"歌詞(翻譯)
詞: 宮藤官九郎 曲:富澤タク
木~~~更津~~~!
(喵喵喵喵喵喵喵)
夏天就到海邊撿貝殼
(喵喵喵喵喵喵喵)
冬天就和老爹玩遊戲
(喵喵喵喵喵喵喵)
木~~~更津~~~!!
(喵喵喵喵喵喵喵)
早上就是打棒球啦
(喵喵喵喵喵喵喵)
晚上就是秘密啦
(喵喵喵喵喵喵喵)
街上到處都是狸貓
就算是這種城市我也很愛
(喵! 喵! 喵!)
We Love木更津!
Bone in the木更津!
亞薩摩薩! 亞薩摩薩!
聽得到嗎木更津!
加油啊~~~!!!
[原文]
木更津キャッツアイのテーマ
木~~~更津~!
(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
夏は潮干狩り
(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
冬はオヤジ狩り
(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
木~~~更津~!
(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
朝は野球だよ
(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
夜は内緒だよ
(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
ストリートにはタヌキがいっぱいだ
そんな町でもオレは愛してるんだ
(にゃー!にゃー!にゃー!)
ウィーラブ木更津!
ボーンインザ木更津!
やっさいもっさい!やっさいもっさい!
聞こえるか木更津!
頑張れーーーーーーー!
紅橋傳說
詞: 宮藤官九郎 曲:富澤タク
妳知道嗎? 關於紅橋的傳說
當相愛的兩個人越過海洋
所有的愛都能得到回報
所有的罪都能得到寬恕
這個城市的謊言 妳相信嗎?
啊~ 時快時慢地
抵達對岸的話 似乎就會消失似地
今夜就我和她兩個人 一起在上弦月的夜晚
今夜就我和她兩個人 登上通往天國的紅橋
就我和她兩個人
今夜就我和她兩個人 一起在上弦月的夜晚
今夜就我和她兩個人 登上通往天國的紅橋
就我和她兩個人
[原文]
赤い橋の伝説
君は知ってるかい? 赤い橋の伝説
愛し合う二人が海を渡るとき
すべての愛がむくわれる
すべての罪がゆるされる
この町の嘘 きみは信じるかい?
あぁ ゆっくり はやく ゆっくり
向こう岸についたら 消えてしまいそうだから
今夜あの子と二人で 三日月の夜さ
今夜あの子と二人で 天国に掛かる赤い橋
二人で渡るのさ
今夜あの子と二人で 三日月の夜さ
今夜あの子と二人で 天国に掛かる赤い橋
二人で渡るのさ
[感想]
這兩首歌都是"木更津貓眼日本系列"電影的插曲,兩首我都好愛! 前者配上快速轉換的可愛畫面和大家東蹦西跳的舞蹈,一整個high到不行;後者在岡田溫柔的聲音清唱下特別有味道,後半搭配樂器反而感覺不是那麼美。如果岡田的聲音再穩一點就更好了,感覺他的聲音有時還是有點浮浮的,音也抓得不是那麼準。不過他的音色聽起來很舒服,所以我最愛聽他清唱了。當然,像"木更津之歌"那種high到翻的嘶吼也很棒啦,聽了心情會變好呢
- Jan 31 Thu 2008 20:56
"木更津貓眼"日本系列觀後感(內有劇情)


我認為最”絕”的片段是電影開頭,同樣的「啤酒啤酒!」聲響起,同樣有幾個邊跑邊吆喝的人影跑進小老板店裡,鏡頭一轉,那兩人卻是三十年後的”老”小內及”老”小哥,原來宮藤桑這次用的是”未來倒敘法",安排三十年後的怪盜成員們睽違多年後在小老板店內重聚,回憶ぶっさん死前半年發生的事(演小內的就是演他老爸的渡辺いっけい,他模仿岡田義德模仿得挺像的,真是辛苦這位老前輩了XD)。

(把小內模仿得唯妙唯肖的渡邊いっけい)
除了ぶっさん外的四人步入中年後聚在小老板店內,圍著ぶっさん遺照話當年,本來應該讓人看了不勝欷歔才對,奇怪(詭異)的是,看到那幕我卻只想狂笑,可能是想到這四人老了竟會變成這樣,就感傷不起來吧!^__^|| (最好笑的是小老板還老要長得像ぶっさん的年輕小伙子”岩淵”送批薩來XD) 何況演出”老年版”怪盜們的都是一些演藝圈老前輩,我最熟悉的是中尾彬,這些老前輩們個個犧牲色相(?)演出怪盜們有點瘋癲的形象,連”亞薩摩撒”都跳了,教我怎能忍住不笑?

(被小老板抓住,莫名其妙的岩淵)
接著鏡頭一轉,開始回憶過去,首先又是一段超爆笑的情節:轉眼間半年又過去了,ぶっさん回醫院作檢查時,問醫生他到底什麼時候會死,結果醫生還是一樣回答”半年”,讓ぶっさん受不了而抓狂,接著他突然注意到醫生換了,一問之下竟然是”原本那位醫生上個月得了癌症去世了”!XDDD還有老爹”死而復活”那段,那個馬賽克是怎麼回事啊,害我每次看了都想笑~~^O^

(看ぶっさん表情這麼認真,讓我很入戲,還以為他聽得懂Yuke在講啥,原來他只是努力"想"聽懂而已XD)
其它爆笑的部份還有大家懷疑班比是”微笑的喬治”,小老板說:”現在的整型技術還真行啊!”ぶっさん則接話:”但是你能瞞過別人,瞞不過我們這群老朋友!”(可是明明就認不出來XD);Yuke聽了ぶっさん的告白後,也用韓文說她喜歡ぶっさん,結果說了半天,ぶっさん一個字都聽不懂(當時我還在想這會不會是ぶっさん幻想的情節,不然怎麼兩人的關係會進展得如此快速、毫無障礙。不過可能是因為Yuke背ぶっさん過”命運的紅橋”,中邪了吧XD);”微笑的喬治”順水推舟裝成老爹說”晚上囉”,結果大家都上當,他心裡o.s的那句”正解?”;說明喬治變身經過那整段也很爆笑,只是有點小bug,畢竟喬治並不知道大家的名字,更不會知道小哥的本名,且喬治和老爹的體型差太多了,變身前後接不起來,聲音也是…
不過不管這些細節的話,每個笑點倒都能準確無誤地觸中我的笑穴,讓我爆笑不已。除了上述,還有很多零碎的,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XD

(看這段時我本以為接到偶像哀川翔那顆"完全燃燒"的球,ぶっさん會真的燃燒起來,畢竟他每次見到哀川翔都燒過頭;想不到下一秒竟是接這段,讓我一時有點反應不過來XD 但我很喜歡ぶっさん和Yuke在這段的感情進展,雖短但很甜蜜可愛)

(好愛小哥這個笑容~塚本高史真的很適合這種有點孩子氣的活潑角色

話說因為是電影版,要把九回表裡+一回延長濃縮在兩小時內演完,剛開始有點不習慣,覺得那些”裡”好像都太短太平凡了,沒什麼爆點,還以為宮藤桑是”為寫而寫”,硬要把九回表裡塞進去,反而犧牲電影的趣味;想不到越後面的”裡”回顧的部份越長,有時還會來個超級倒帶,交代片頭的一些隱藏內容,讓人在恍然大悟的同時,忍不住拍案叫絕。電影這種東西,果然要全篇看完才能加以論斷啊。
不過十回延長的內容,老實說我不很喜歡。如果那個垃圾妖怪的橋段能去掉,在ぶっさん他們唱”木更津之歌”時結束就好了,那樣我會更high更回味無窮,只是這一來會沒法交代モー子的下落就是。可能是為了讓人重視環保才發展這橋段的吧。

我最喜歡五個怪盜成員們那種深刻的羈絆了,每個人雖然外型氣質個性都不同,卻有最佳互補效果,不論言語一來一往還是一起耍笨耍白痴,都令人忍不住會心一笑;而五個演員透過自然又默契十足的互動,也把死黨的感覺完全演出來了,甚至已經不給人演戲的感覺,好像這就是他們現實的人生一樣。難怪這部戲當初在日本得到的是日劇學院賞最佳卡司,而不是最佳男主角或男配角之類的個人獎項。總覺得這個團隊缺一不可,那種極佳的氣氛是靠全體一同營造出來,而不是光芒明顯勝過其它配角的主角一人獨秀的結果,這種感覺真的很棒很棒。我之所以這麼喜歡這部戲,主要就是衝著它這點。畢竟我對這類友情戲最沒抵抗力了啊。(程度上和親情戲差不多)

Yuke是新角色,由韓國知名女星尹孫河演出,雖然她和ぶっさん的愛情戲比我想像中短,發展也比我想像中快很多,但我很喜歡她和ぶっさん一對,總覺得這對甚至比モー子及班比還要可愛。


(モー子這樣有驚悚到XD)
酒井若菜則是我最愛的女生角色,很難想像我見到一個用嗲聲講話又笨笨的女生不會覺得反感,不知是宮藤桑寫法高明還是酒井若菜個人魅力大?後來她演荒島女頭目,用正常聲音、表情講話動作,感覺也很酷,兩個角色我都好喜歡。^__^ 順道一提,她穿韓國民族服裝時真的爆可愛。

- Jan 31 Thu 2008 16:33
麥當勞的薯條部門(fries station)
第一次被派到薯條部門工作,才知道薯條部門有多累人。之前不知道,還以為薯條部門只是熱了點,沒有收銀員那麼累,想不到我錯了。薯條部門不但得忍受高溫及強光(想把手曬成古銅色的人可以考慮),並要不斷炸薯條、裝薯條到大中小三種包裝裡供收銀員們取用(最好各維持四份左右),若薯條機器裡的薯條沒了,還得去冰箱拆新的來補,冰箱裡的用完了就得去冰櫃搬,真的是忙翻天!最煩的是炸薯條不像炸早餐的Hash Brown,只要放下油鍋讓它自己炸就好,中途鈴聲還會不斷響起,提醒你要去把它搖一搖,炸的籃數一多,就會老聽到鈴聲嗶嗶作響,吵死人了!

- Jan 28 Mon 2008 21:25
"蜂蜜幸運草"翻拍成台劇
資料出自這裡。還可以看視頻和各演員照片喔!!
創下812萬冊銷售紀錄的《蜂蜜幸運草》漫畫,近日在台灣及日本兩地正如火荼的同步拍攝中,台灣日本兩地首度改編同一題材幾乎同步製作的電視劇,日昨(1/24)台劇版的『蜂』劇演員終於首次以劇中造型亮相,每個角色,猶如漫畫走出的真人版,現場彷彿一場Cosplay,對此演員們一致表示:「還沒有機會看到日劇版,不過對自己扮演的角色都信心十足,因為本身就是《蜂蜜幸運草》原著漫畫迷,所以接演後,比接別的戲劇角色多了一份責任及榮譽。希望能得到觀眾肯定及喜愛。」
本劇演員除了台灣的鄭元暢、張鈞甯、彭于晏、蘇慧倫及張翰。原著中只有145公分的「花本育」,則是由 153公分來自日本艾迴音樂歌手伊籐千晃擔綱。此外,『蜂蜜幸運草』並有幾位電視劇新面孔,各各也都大有來頭,包括電影『單車上路』的陽光少年李國毅、超級星光大道的林道遠、以及2008年即將出道的創作歌手陳乃榮。大螢幕轉戰小螢幕的導演李芸嬋則笑說:「好故事、好演員、真是一個好的開始啊!」
[感想] 好笑的是,第一次看到這篇新聞竟是在日劇版。明明是台劇新聞的說...XD 不過可以想見,繼"Liar Game"公布將拍成台版,很可能由楊丞琳出演戶田惠梨香在日劇中的角色後,又公布這個消息,只是讓日劇迷及漫畫迷們更受打擊而已,在日劇版幾乎是罵聲一片,哀鴻遍野。XD不過對我這個沒看過"蜂蜜幸運草"任何版本,包括原作在內的人來說,見到這樣的演員陣容只有"驚喜"兩字可以形容,因為實在太豪華了(笑)。雖然鄭元暢這樣的造型乍見完全認不出是他,看起來老氣橫秋的,還有點像劉松仁("戀香"及"我只在乎你"裡彭于晏的爹),但我一直很想看他和彭于晏合作,所以聽說他們要共演就忍不住期待起這部戲;而且編劇可能就是彭于晏的經紀人劉瑋慈,她寫的"戀香"及"愛情白皮書"我都蠻喜歡的,因此對她的改編頗有信心,也覺得她製作出來的戲會有不錯的品質。只可惜傳聞中的阮經天最後沒有參演,如果他也有演,這部戲就更閃亮了說~~~
至於女角方面,蘇慧倫我沒看過她演戲,不知她演技如何,但她外型看起來很有氣質,蠻好奇她會演出怎樣的感覺;張鈞甯改變造型則讓我一時間很不習慣,還覺得她變得好像SHE的HebeXD,如果她妝別化那麼濃,還挺可愛的。聽說鄭元暢是衝著她才接這部戲,讓我挺好奇他倆在戲中的互動。

女主角伊藤千晃我從沒看過,看照片還挺可愛的,站在眾多身高180以上的男角及高佻的女角身邊,顯得特別嬌小,不知從沒演過戲的她能不能演得自然不做作。(
總之,不知之後よしこ及Aki她們衝著鄭元暢看了這部戲後,會不會跟著喜歡上彭于晏呢? 如果是就太好囉!!^_^
- Jan 28 Mon 2008 20:49
"SP"最終回收視率18.9%,創深夜劇最高紀錄(翻譯)

原文出自這裡。
"SP"最終回收視率18.9%,創深夜劇最高紀錄
確定在今年春天以特別篇形式進軍黃金時段的富士電視台連續劇"SP"最終回(一月26日播出)創下18.9%的高收視率,是這幾年來深夜劇最高的收視率數字。
不久前才開心地說"多虧各位收看,才有辦法拍成特別篇。"的主演‧岡田准一,目前活躍於電影、連續劇等各領域。與其說是因為現在的觀眾傾向收看深夜劇,不如說是因為有直木賞得獎作家金城一紀擔當編劇,選角及逼真動作場面、攝影技術都出類拔萃,如此製作出來的連續劇本身的高質感吸引多數觀眾,才成就了這樣的收視數字,這麼解釋較適當也說不定。岡田本人也強烈地感受到這點,而18.9%甚至比各電視台傾全力製作的黃金時段連續劇更高的數字。讓人更加期待將於春天播放的特別篇。
[原文]
『SP』最終回の視聴率18.9%、深夜ドラマで過去最高
- Jan 28 Mon 2008 18:01
超讚的印度咖哩
下午一點左右去Perth,要找相機電池(因為我的相機突然沒辦法用了,我想一定是電池壽命已盡。畢竟先前那顆電池就是這樣),結果我才看了幾家,因為前兩家都沒賣我這種電池,讓我有”這種電池不好買”的感覺,一找到有賣的,就馬上買了。但我才剛離開那家店,見到的第一家相機店就有賣同種電池,而且價格還便宜28元左右!(我買78元,那家賣49元點多) 讓我瞬間超想去跳河!








- Jan 28 Mon 2008 16:25
一點小感觸
看了小希的文章"從物價談起...其實台灣還比澳洲貴耶!"後,突然很有感觸,順便把最近的一點心得抒發一下。
來澳洲打工度假的人,在彼此交換心得的時候,都會說:"找工作時最好別找亞洲人老闆的工作,特別是華人。"因為"華人比較會剝削華人",很多領現金的黑工,工資低又沒有保障,如果在工作期間受傷,人家理都不理你。因此只要英文程度稍微好一點的,都會建議去洋人開的餐廳或商店工作,待遇和薪水都會好一點,老闆也比較守法。
這一點真的讓我很感慨。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在一些洋人排斥華人的時候,華人自己不但不會互相幫助,反而還要佔華人的便宜? 是因為華人數學都太好了,算得太精、太會斤斤計較的關係嗎? 有時我真懷疑是不是這個緣故。外國人數學不好又懶得算,錢給出去就了事了,不會去管太多成本方面的問題;華人卻什麼都要算得精確仔細,就怕自己吃虧。我了解不深,這是就我跟一些在這邊待兩年以上的人聊天的心得。比如我先前以為像我這種年紀的人,在麥當勞工作可以領比較高的薪水(註: 澳洲和台灣不一樣,有規定超過幾歲的人薪水要超過多少,在麥當勞青少年工資就會比超過21歲的人低很多,印象中是十元以下),manager可能比較不願意幫我多排一點班,想不到他們基本上不太把這點列入排班考量,一切主要是看你的availability及能力;但若同樣情況套在華人開的餐廳或商店,他們一定會為了省成本而甚至不願意雇用我。之前我去一家華人餐廳面試(會去純屬意外,因為我是投履歷到日本餐廳,想不到老闆其實是華人),那老闆算得可精了,規定每天一定要扣十元薪水當"基本餐費",這樣員工不但得吃店裡的午餐或晚餐、喝店裡賣的礦泉水,成為另一批消費群,他也不必擔心若員工偷吃店裡的食物,會造成他的損失,一舉兩得。
接著我又看到小希那篇文章的回文中,有網友提到很想出國打工旅遊,那人是這麼說的:
"這樣忙碌甚至是漫無目的的方式過生活好無趣
失去了活力與快樂
我希望自己能藉由此趟澳洲打工之旅
真正發自內心 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老實說,出國前我也是這麼想,也很希望這趟旅行可以改變自己,但現在我發現,就像一些出國是為了練英文,但出國後照樣只交華人朋友、都不下工夫念英文的人,英文根本不可能進步一樣;同樣地,如果沒有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換一種角度看世界、努力為自己的生活作點改變,那麼出不出國根本沒差。
會這麼想是因為最近找工作遇到蠻多瓶頸,畢竟英文非native speaker的程度、自己沒車、又缺少各方面工作經驗的話,想找時薪17以上的工作不太容易。查工作資訊網站時,看到很多accounting的工作時薪五、六十起跳,我就忍不住後悔自己大學時沒修一下商科,連這種華人在這裡最常做的、薪水高的辦公室工作都沒機會應徵。但突然間,我又想到,自己當初不是打算在這裡體驗各種工作,比如餐廳服務生、酒吧女侍、旅館清潔工、農場採收員...等等,才來澳洲的嗎? 不也是因為我對賺錢至上的價值觀反感,希望自己不要變成那樣,才想到澳洲從基層工作做起、把工作當成enjoy life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嗎? 如果我這麼執著於薪水,不是和在台灣沒兩樣嗎?(當然我知道在澳洲賺比在台灣划算多了)
我可以說是因為沒有錢,想旅遊也沒辦法。但很多在台灣汲汲營營的人不也是因為想旅遊或享受人生,需要錢才這麼計較薪水或待遇的嗎? 所以歸根究柢,我還是應該多想想初衷、改變及調適自己的心態才對。
開始這麼想之後,我覺得比較輕鬆了。也突然意識到其實自己能待在澳洲的時間所剩不多,只剩十個月左右,要如何運用,讓它變得精彩難忘還是無聊平凡,全靠我自己。因此,我應該要趁這段工作還不忙的時候好好計劃一下下個月房租到期後的生活。這樣人生突然好像又有目標,過起來也充實多了。
- Jan 28 Mon 2008 15:53
澳洲的原住民
先前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時,因為亞紀臨終前看的書就是在介紹澳洲原住民,裡面提到的隻字片語給人的感覺相當有智慧,因此我曾以為澳洲原住民和美洲印第安人等世界各地原住民差不多,都是那種和自然相處融洽、有智慧卻因殖民歷史而被壓搾的悲涼民族。
想不到,實際上來到澳洲才知道,這裡的原住民只是群麻煩製造者罷了。台灣原住民雖也常聽到一些喝酒鬧事的例子,但很多原住民很爭氣,不但努力念書向上爬,為人謙虛又有禮貌,大部份還熱情好客、能歌善舞,也不乏帥哥美女;非洲黑人是一般給人印象較不佳的民族,但很多黑人都很有藝術或音樂、運動細胞,混血之後五官精緻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澳洲原住民正好相反。他們什麼都不會、好吃懶做、不思上進,完全依靠政府補助生活,沒事就到街上行搶鬧事或要飯吃,讓人聞之喪膽,見到就自動避開;更可怕的是,他們個個長得像未進化的人猿一樣,看上去就沒什麼腦袋,好像還停留在動物階段,憑著一點小聰明和求生本能得過且過地生活,讓我聯想到"叢林奇談"裡那群恐怖的猴子。
雖然才到澳洲兩個月,聽到的原住民"事蹟"已經多不勝數。
比如聖誕節那陣子,聽說一個日本男旅客晚上在街上遇到原住民向他要菸,他沒給,就被割喉;比如昨天搬家後遇到的一個上海爸爸跟我說,他之前看過有原住民跑去麥當勞跟坐在外面的客人一個個要食物,其中一個白人見他要薯條,給了他一半,那個原住民搖頭表示不滿意,那人就從剩下一半又拿一半出來給他,那個原住民不但還不滿意,甚至發火把整盒薯條往那白人臉上丟;又比如他的女兒Cherrie(我的sharemate)十二月那陣子在晚上六七點,天還沒黑時騎腳踏車去學校,被兩個住附近的原住民攔下來,搶走車籃裡的包包,之後還悠閒地回家,超級囂張。誇張的是打電話報警後,警察過了四十分鐘才姍姍來遲,對方也沒打算逃跑;然後警察的調查方針是:只向他們索取你想到的那幾樣東西,沒告訴警察的東西他們就不會幫你要回來,之後也只是帶那原住民回警局做個筆錄就了事了,什麼懲罰都沒有。
因此在澳洲,原住民根本等於"瘟神",被他們鬧事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讓我很無法理解,為什麼世界上竟會有這種民族存在,聽起來簡直跟吉普賽人沒兩樣嘛。想想我在麥當勞遇到的原住民客人也都比較不客氣,不像白人客人大多都面帶笑容、態度親切,讓總是用笑臉面對客人的我有點喪氣。因為我總是覺得"以什麼態度面對別人,別人就會以什麼態度回應你",因此只要友善待人,別人的回應也不會太糟。看來這個觀念真的有待商確...(不過至少普遍適用就是了...)
唉,我真的很討厭原住民啊。
- Jan 28 Mon 2008 15:27
海外看病經驗
因為看了麥吉他和小希的部落格"澳洲流浪事件簿"裡的文章---國外就醫經驗,讓我突然興起分享自己就醫經驗的念頭。畢竟就醫在台灣很方便,在澳洲卻是一個夢魘,沒遇到沒事,遇到了叫苦連天。不過我是個懶人,懶得多查資料,所以這方享單純是就我所知來談。
話說出國前才長一顆釘子,出國後不久竟又長了一顆,而且位置很敏感,讓我遲遲不願去看醫生。偏偏拖下去非長久之計,只會越變越嚴重,到後來還是得硬著頭皮去看。問了David,他說在澳洲,大家有病通常都是先去藥局(Pharmacy or Chemist)買藥,真的沒辦法治才會去看醫生,因此建議我可以先去藥局請那邊的小姐幫我看看,那些人雖不是醫生,但在藥局工作久了都有一些經驗,裡面也有對醫學比較清楚的藥劑師可問,這樣會比直接去看醫生來得好。幸好Perth車站一出去就是一家藥局,裡面工作的小姐很多華人,都非常友善,聽了我的描述後,雖然告訴我這樣的狀況還是得去看醫生,也只有醫生可以開抗生素(biotics)給我,但她們很詳細地向我解釋我的狀況前因後果,也要我不要擔心,看了醫生、拿了藥不久就會好,讓我很感動。
因此,之後我馬上去隔壁的Medical Centre掛號(這家好像是"日本語醫療中心",但事實上裡面的工作人員沒一個日本人啊?)。澳洲的醫療制度基本上和英國差不多,都是有事先看GP(家庭醫師),讓他們作基本問診,再決定要不要幫你掛號到醫院的專門科別,相較於台灣除了醫院外到處都是分類精細的診所,真的很不方便。而且通常掛號之後還要等上一陣子,公立醫院甚至誇張到要孕婦在外面等,以致孕婦自己在廁所生孩子,孩子一生下來就死了,根本是以"只要不會馬上翹掉,就算小case"的態度在處理;只有私立醫院比較"人性化"(但想當然爾,價錢和服務成正比)。和澳洲一比,台灣真的像天堂一樣,那些罵台灣健保和醫院有多爛的人,都該出國看看,就知道自己有多麼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言歸正傳,聽Alec說,身為居民的他看醫生通常25澳幣左右,但不知是這家Medical Centre charge比較貴還是因為我不是居民,總之掛一次號就要65元,不含藥費,而且醫生幫我治療完,傷口也不幫我抹藥或包紮一下,就讓我這樣回家了。之後我還得自己花28元左右買最便宜的同類藥品(總共24顆六天份的服用藥。擦的藥是我從台灣自己帶的消炎藥),算算總共花了台幣兩千七左右,真的是貴爆了!! @__@ 但唯一的好處是它不必等,也不要求我是居民身份,當天掛號當天馬上就可以看到醫生,對有急需(比如我)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而且看了小希的經驗就覺得我還算幸運,至少那個女華人醫生沒只看三分鐘就跟我說拜拜,還很耐心地回答我當場絞盡腦汁想得出的任何問題,也沒有什麼看病超過幾分鐘要加錢的規定,比較"人性化"一點。^__^||
經過這次"慘痛的經驗",我才了解到在國外保險有多重要。先前出國看前人介紹文,以為只要不停掉健保、保一些海外險就萬事大吉,想不到這次碰上這個問題,才發現那些海外保險根本沒什麼用,因為通常它只cover意外事故或死亡,像這種門診部份都不會cover到;而且台灣那種一年幾千塊的險,在真正需要住院什麼的時候,根本沒什麼幫助,因為這裡住院一晚就要台幣三千塊左右,之前聽說有對台灣夫妻還是情侶在澳洲出車禍,光是住院費就讓他們幾乎破產,還要靠慈濟幫他們募款,超級悲涼,因此最好還是來澳洲就保澳洲當地的醫療險。(不過像我這種看病的收據、醫療證明等等,在半年內可以向健保申請部份補助就是了)
奇怪的是,上澳洲相當有名、普遍的Medibank網頁查了一下,裡面竟然找不到陳翎先前說她保的那種Basic Visitor's Cover,不管怎麼找,用working holidays visa持有者或visitors的方式進去搜尋,都只找到一個月最少要160元的方案;實際到市中心的Medibank辦公室去買保險,才能取得這方面的資訊,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總之,Basic Visitor's Cover最大的好處就是夠便宜,一個月保費83.5,但意外傷病及門診都有cover,算起來比專為working holiday設的方案划算許多;只是看門診不cover藥費,這點不管保那種險都一樣;若醫生charge的費用超過他們給付的限額,也不會另外補助(不過我不太懂這句話,是指在這邊看病基本上有"公定價",像Alec說的25元;但各醫生可以自己要求收費標準,比如我看的這家是65元,超過的那四十元Medibank就不支付?),且看牙醫或開心手術之類的項目都不包含在內就是了。
總之,不管保的是那種險,最好一入境澳洲就去加保,因為保險有所謂的"waiting period",差不多都是兩個月,在這兩個月內看門診就不能cover,謹慎起見還是越早保越好。
參考文章:給想申請打工度假者們的建議(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