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歐美翻譯小說 (10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服務生發騷試讀BANNER.jpg
更多這本書的資訊請看這裡


「客人們很少會把自己的惡劣行徑,和為何得不到自認應該享有的服務聯想在一起。現在,給你一個出外用餐的建議:如果你從來沒有在最喜歡的餐廳坐到想要的那一桌,或是在特別的日子裡總是很難訂到位子,那麼那家餐廳裡肯定有人看不爽。」
 
二十五歲被任命為天主教神父,三十歲奉命成為主教,四十歲就任神學院樞機主教,接著在普世認可下榮登教宗寶座──這本來是「無名侍」(Waiter)十八歲時夢想中的人生藍圖,然而,三十一歲時的他,卻在一連串就職打擊後,陰錯陽差進了餐飲業,一待就是七、八年。
 
儘管人生之路走得並不順遂,但早期神學院的訓練與察顏觀色的本能,讓無名侍看得多、想得遠,將任職服務生的所見所聞,經過細膩的觀察與反芻,毫不留情又不失幽默地揭露在部落格上,既滿足人們窺視其他行業內幕的好奇心,也讓讀者在哈哈大笑的同時,看見美國社會的諸多問題,難怪它不但囊括最佳網誌大獎,集結出書後,也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即將拍成電視影集。
 
美國人會大嘆國境大門洞開,或譴責這些移民生活在極差的環境中,但我們全都很樂意花區區三十美元就買到一部DVD播放機。」無名侍犀利的徹底揭發,讓人感嘆美國這個號稱無比自由的國家,並未免於黑暗侵襲,反而因為外表過於亮眼,使隱藏其後的陰影更大。
 
事實上何止美國,這種外勞問題在其他國家,甚至台灣,不也同樣嚴重?
 
不只如此,這些攸關美國餐飲業存亡的移民們,同樣深受老闆無情剝削,偏偏剝削他們的老闆,竟也是移民。或許這就是人的劣根性吧。書中提到有些服務生明知遇到奧客的痛苦,卻仍跑到其他餐廳當奧客,正是同樣的情形,令人不禁搖頭嘆息。
 
無名侍不只分析美國社會問題,揭發人性醜惡、虛偽與複雜面,也針對「為什麼有人要來當服務生?」、「為什麼服務生大都是窮光蛋?」等,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有趣見解。
 
比如他認為,當服務生像玩吃角子老虎一樣,「拉下手把時,誰也不知輸贏,有時兩手空空,有時卻贏得大獎」,就是這種偶發性的隨機贏錢,讓服務生欲罷不能;也因為他們內心有種自卑感(服務對象都是奢侈浪費的有錢大爺),基於補償心態,下了班就到處花天酒地,想辦法犒賞自己,才會存不了錢,一輩子「畢不了業」。
 
雖然看無名侍反諷嘲弄這些不平或悲慘現象很有趣,那些小氣冷酷的暴君老闆、奸詐卑鄙的貪財經理,也像戲劇小說的誇張情節一樣惹人發笑,但一想到現實社會中,有這麼多瘋瘋癲癲的人在餐廳裡「服務」(包括毒蟲、精神失常、瀕臨崩潰者),就不禁背脊發涼。
 
另一個讓我不敢恭維的「餐廳黑暗面」,則攸關我們顧客。「許多餐廳都藉錄影鏡頭讓廚房人員觀察客人的用餐進度,或讓管理者隨時留意收銀機的狀況。」讀後,再看無名侍練了兩萬多次倒酒動作後,已經可以一邊熟練地倒酒、講解菜單、點菜,一邊分神去聽後面的情侶對話,才發現:原來我們把外食當作放鬆自己、享受美食的時刻,不過是自我陶醉,我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在整間餐廳的監控下!不僅如此,就連我們的住址、信用卡資料、所有一言一行的紀錄,也都完整地存在餐廳的電腦檔案中,隨時可以被叫出來「參考」,甚至被某個準備潛逃出境的服務生拿來利用!
 
作者爆的料無一不又腥又辣,卻又極為實用(至少如此一來,就知道下次上餐廳吃飯時,更要體貼服務員,並隨時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想當服務生或喜愛外食的人,相信都能從書中得到不少「啟發」才是。
 
題外話,看了無名侍「給我小費,其餘免談」的帶淚(?)控訴,也深深慶幸自己不是美國人。就我所知,全世界要給小費的國家,就只有美國。美國的服務生之所以靠小費維生,主要是因為在很多州,服務生的薪資連基本工資都不到,當天賺到的小費還得另外抽成給餐廳雜役、傳菜員、酒保、領班和女帶位員等,少了小費,服務生根本活不下去。
 
問題是,美國的小費標準實在高得令人咋舌,15~20%叫一些普通小老百姓怎麼付得出來!難不成叫大家都別外食,或只要外食就是吃速食嗎?若遇到的是無名侍這樣專業又有良心的服務生也就罷了,問題是某些敗類服務生仗著有標準小費可領,就不用心服務,十幾年前我自己在美國就體驗過這種討厭的情況,明明沒有服務還要給那麼高的小費,天理何在啊!
 
也因為有這種扭曲的小費文化,就連到餐廳去,都不能選自己喜歡的位子坐。因為帶位小姐之所以領你到某個位子,絕不是看她高不高興,或餐廳有多少空位。從文中看來,至少有兩種可能:一、她收了某個服務員的賄賂;二、她要公平地分配每個服務員的服務區,免得有人做牛做馬,有人閒著沒事做,有人小費豐收,有人只能喝西北風。
 
但是限制這麼多,到餐廳吃飯還有什麼樂趣?
 
 
◎有志餐飲業的人必看建議:
 
※找這類工作時,應徵者都應該親自上門,而且不要在營業時間去打擾管理人員,因為這麼做等於是大聲宣告自己經驗不足。有希望錄取的服務生,應該在午餐前或晚餐前的安靜時段去應徵,而且最好先約定好時間。
 
※好的服務生,就是有辦法讓客人點任何一道他或她想賣掉的菜。
 
※留最晚的服務生,下班時永遠賺最多,此乃餐廳的真理。
 
◎有趣的觀察:
 
※人們在一飽口腹之慾時,通常會放下防備。吃,是觸發一連串情感反應的人類原始活動之一。只要想想一家人同桌吃晚餐時曾經爆發過多少爭執,就可以知道了。
 
※每個服務生都會告訴你:假日是最不適合上餐廳吃飯的日子。遇到如此龐大的來客數,幾乎可以保證大部分餐廳的廚房都沒能力做出高品質的菜色。……你等於出門自找一個又貴又令人失望的夜晚。
 
※人們真的不太想做討厭的人的生意;你有錢,不代表你能暢行無阻。……經濟學告訴我們做生意不是只有數字而已。生意是人做的,而人有時候就是不講理。
 
※女孩子有時候會問服務生你們給了多少小費,把這當作衡量男人優劣最直接了當的方法。她們認為,假如你對服務生不夠大方,那就表示:不論在經濟上或感情上,你對她也不會有多慷慨。
 
◎深得我心篇:
 
※我一直渴望去了解別人的故事。……因為能夠知道別人如何思考和應對,就能使我免於他們的傷害。我變得很擅長衡量別人的心情與情緒。
 
※每次看到某個人可以在生命某一方面獲得全面的成功,卻完全搞砸人生其他絕大部分時,每每仍會令我驚奇不已。
 
※基於種種理由,我害怕失敗,而且害怕得要命。就算已經有過這麼多工作上的失敗經驗,這一點也沒有改變。現在的我,害怕自己將會一事無成。


P.S. 感謝時周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common_banner.gif
更多這本書的消息請看這裡


『非普通讀者』是一本題材很特別,內容很輕鬆有趣,宛如舞台劇般帶點誇張、反諷與詼諧娛樂效果的小說,由著名劇作家亞倫‧班奈(Alan Bennet)所著,由於輕薄短小,幾次搭乘捷運的時候就看完了。
 
(雖然內容一點都不艱澀難懂,還是在此稍微抱怨一下,出版社不知是否找來中國譯者,整本書的所有句子中國腔都好重,讓我看得很痛苦。畢竟這是歐美小說,雖說寫的是英國宮廷的故事,但也沒必要翻得像中國古典小說一樣吧?違和感超重的!嚴重影響我的閱讀心情與順暢度。希望出版時會改得平易近人一點)
 
一個偶發事件,讓白金漢宮陷入雞飛狗跳的境地,讓一絲不茍的女王在處理份內之事時,開始心不在焉、遲到頻仍,連服裝儀容都整理得漫不經心,侍從們私下議論紛紛,猜測女王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上自首相,下自臣民,甚至外賓,無一不變得戒慎恐懼……
 
看了這段介紹,八成會以為所謂「偶發事件」是指恐佈份子攻擊、女王被外星人附身、某個巨大心靈衝擊……等等吧?錯!事實上,那個偶發事件不過是……宮裡御養的狗突然發了狂地亂叫,跑給年邁的女王追,女王追過去後發現,讓牠們失常的罪魁禍首,只是從西敏市開來的大型巡迴圖書車。
 
有人可能會納悶,大型巡迴圖書車又不是炸彈,怎麼會把白金漢宮鬧得雞犬不寧?本來的確沒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是女王基於禮貌(她向來必須如此)跟圖書車負責人及正在借書的御膳房小廝──諾曼聊了一會兒,又基於禮貌借了本諾曼推薦的書回去看,之後基於禮貌再借一本……就這樣,女王不知不覺上癮了!
 
這下宮中無論大小,個個叫苦連天。女王不只雇用諾曼為「文書侍郎」隨侍身旁,而且無書不歡,到那辦公都得帶書同行,甚至練就一身本事,可以邊坐在車裡向人民揮手,邊分神去讀膝上的書。她不再用侍從們事先安排好的「劇本」和人民應對,反而會問他們最近在讀什麼書,並把自己欣賞的書推薦給他們,甚至拿書中內容來抽考身邊的人,令秘書凱文爵士、首相等部僚一個頭兩個大,恨不得想辦法把諾曼這個眼中釘拔除,徹底讓書從女王的生命中消失。
 
凱文爵士等人(經過誇飾、丑化的典型官僚人物)從中作梗的橋段固然妙趣橫生,卻也突顯出萬人之上的英國女王悲哀的一面。雖貴為女王,受萬人敬仰,卻沒有自由,更缺乏自我意識,就像女王某天想到的一樣,她「沒有自己的聲音」。
 
最初女王會陷入書本的世界,其實也是因為閱讀的時候,不必思考什麼義務、責任,可以毫無顧忌地做自己。從這個地方就可看出,雖然女王已經安於本份、善盡職責了五十年,現年八十歲的她,內心某部分卻在渴望「普通」的生活。
 
那麼,女王有多不自由?有多缺乏自我意識(旁人也絕不鼓勵她有)?從下面這段就可略知一二:
 
認真說起來,她也不確定自己到底喜歡看些什麼書。她看書向來顧不上喜不喜歡;不消說,女王當然也會看書,只是,喜歡什麼書這檔事兒,她一向都交給別人去打理。喜歡看書說起來是一項嗜好,身為女王,她的份內工作並不包括嗜好。……一旦涉及嗜好就一定有所偏愛,女王必須避免流露偏愛……身為一國之君,不能有任何褊狹,必須一視同仁。面對外界一切事物,她必須時時表示自己覺得有趣,但絕不許當真讓它變成興趣。
 
連自己喜歡看什麼書,都是交由別人「打理」,正暗示了女王的一切,或多或少都是周遭人所塑造出來的華美「假象」,缺乏真正的靈魂。但閱讀不同,女王從中發掘出一個全新的世界/自我,不但能讓她暫忘塵囂世俗,甚至讓她產生一個前所未見的欲望──寫作!
 
若說是閱讀讓她一嘗「平凡」的滋味,那麼,就是寫作能讓她真正凌駕他人之上,做一個真正「不朽」的女王!
 
想當然爾,這下宮中又不得安寧囉XDD
 
一本書會勾引出另一本書,那種感覺,彷彿隨時隨地一轉身都能碰見一扇開啟著的門;此外,她也發現:一旦想看書,每天的時間不知怎地總嫌不夠長。
 
看這本書,給我最大感觸的部份,倒還不在女王迷上閱讀這個「特殊的情況」,或任何隨之衍生的諷刺幽默情節,而是「它真實地反映出(很晚才愛上閱讀的)讀者心情」。相信任何一個愛書的人,看了書中的描述,都會有「深得我心」的感覺,但怎麼也比不上我這個十幾年來專注於其它媒介(電視、電影、網路、漫畫)而忽略讀書樂的「後知後覺者」呀!唯一的欣慰是:跟女王比起來,我還算「早知」得很呢(笑)。
 
懂得越多,看得越多,看得越多,又懂更多。於是,起先讀不懂或覺得枯躁乏味的書,越看越看出味道來,且由於懊悔自己浪費了太多可拿來讀書的光陰,也喪失許多與作者面對面的機會(這機會女王可多得令人羨慕哩!),而更加如飢似渴地閱讀、爭取參加相關活動的機會……,這不活脫脫是我的心聲嗎?因此,看書的過程中,我經常點頭如搗蒜。但也深深慶幸,自己沒有女王那樣的枷鎖,沒有女王身邊那麼龐大的阻力,也多了女王好幾十年,可以慢慢補足自己所缺乏的。
 
◎心有戚戚焉的佳句:
 
※如果有人問她,閱讀是否豐富了她的生命?她的答案,不消說,絕對是肯定的;不過,同樣肯定的是,閱讀也從各個方面消耗了她的生命。她曾經是個自信篤定、專心致志的人,只知道自己肩負那些責任,只要能力所及便一路不停地克盡職責。而現在,她經常三心二意。閱讀不是做事、幹活兒,這始終是它最大的問題所在。……書本不是用來擲入生命,而是用來發掘生命。
 
※書籍很少促成實際行動。看書通常只能用來附和我們早已決定的事,只是我們自己可能沒有察覺而已。閱讀一本書,往往只是為了進一步確認、印證原有的看法、信念



P.S. 感謝漫遊者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8x170-2.jpg

關於這本書的更多訊息請看這裡


「你的人生很失敗嗎?
有了我們,你的死保證成功!」


就是這句充滿kuso惡趣味的標語,加上超級吸引人的文宣:「連最優雅的法國人也忍不住捧腹失態!一部讓你笑到死的小說!」讓我才將故事大綱匆匆掃過一遍,就迫不及待地報名試讀。

結果呢?

可以這麼說:它是我近期接觸的書之中,最出乎意料的一本。

收到書的時候:咦?試讀本竟然這麼薄!?
打開書沒多久:啥?這不是搞笑故事喔!?
看到故事中途:ㄟ?原來這是科幻小說!?
盯著最後一行:啊?到底為什麼會這樣!?(還沒回過神來)

先強調,這麼說並不代表我覺得這本小說不好,只是想表達驚愕之情而已。事實上,雖然很令人槌心肝,但我得承認,要不是最後一行天外飛來一筆那樣的結局,這故事不會那麼讓人玩味,不會讓人細想之後頻流冷汗,不會充滿議論和想像空間,也不會那樣佔據心頭久久不散。更簡單地說,它將不會那麼經典。

但就是因為作者用了這樣一個嚇死人不償命的結局,這故事的層次開始複雜了,也讓我開始想了很多很多,它對我而言不再只是個充滿黑色幽默與反諷爆笑的小品,而是人生本質的投影(或揭露?)

小說將舞台設定在一個非常天馬行空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自殺並不離經叛道,不必偷偷摸摸。政府官員可以公然集體自殺,街道和大廈可以堂而皇之地用自殺偉人來命名,想自殺的人,也可以在一間隨便就能走進去的「找死專賣店」,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而這間已經營十代的找死專賣店,真可謂集巧思於大成,不但家族成員全以歷史上自殺的偉人命名(老闆是切腹的文豪三島由紀夫,大兒子是舉槍的畫家梵谷,二女兒是疑似服藥的豔星瑪麗蓮夢露,小兒子則是吃下毒蘋果的電腦之父),店內所有產品也令人嘆為觀止,絕不讓任何想死的客人有二度光臨的機會。

(事實上,那堆自殺工具的種類、功能與方法,描寫之詳盡,幾乎可以編成一本自殺大全。看著看著我還忍不住懷疑,作者是不是自殺專家?或者是自殺的狂熱信徒?)

而這家人徹底發揮服務業的精神,不但將店內布置得整齊、乾淨、和醫院太平間一樣陰暗,而且以身作則地貫徹負面思想──念給孩子聽的床邊故事不是童話,而是自殺名人的傳記;店內播放的不是音樂,而是不幸的社會新聞。就連過生日也要這麼想:「從今以後又少一年要活了」。

簡而言之,他們只是為了看店才「茍活」的!

想不到,這個灰暗的家庭,竟然射進了一道陽光。屠家夫妻出於好奇所試用的、為了讓人得性病而設計的有洞保險套,讓他們得到一個與這個家格格不入的小兒子──打從嬰兒時期就會微笑、凡事淨往好處想、鼓吹「用歲月來自殺」的「怪胎」亞倫。

雖然排斥著亞倫的「不肖子」行徑,從小就試著把他「矯正」回來,屠家人卻反而不由自主地受亞倫潛移默化,開始變得越來越樂觀快樂,甚至連「求死專賣店」都在不知不覺間,成了「求生歡樂店」……

看到這裡,八成以上的人(包括我)會開始鬆懈精神,心想:「喔,這故事原來是寓言啊,雖然設定很有趣,但內容還是挺老梗的,不知道會怎麼結尾?目前只剩屠爸爸還在頑強抵抗,看來最後就看亞倫怎麼感化他了。」同時覺得自己誤會了作者尚‧德雷。雖然他在寫自殺時熱情洋溢(?),但他要鼓吹的終究還是生命的價值吧,嗯,鐵定是這樣。

結果作者帶給我們的不是普天同慶,而是個震撼炸彈!

看完之後,很難不去猜想作者的用意。他是在否決樂觀──正面思考、快樂過生活,還是探討自殺是否有存在的價值?比如屠爸爸曾說過:「人一輩子只死一次,所以不如讓它變成難忘的一刻」,聽起來就像日本的櫻花美學,鼓吹在最燦爛最美麗的時刻凋零。如果覺得此生足矣,沒必要狗尾續貂,能不能自己選擇替生命的樂章劃下休止符?

或者,若我們先站上幸福的頂端,相信世上所有純真美好,再狠狠摔下來──不管是被別人擺了一道,還是命運的安排──失去所有快樂的理由,過得生不如死,自殺是不是比較好的選擇?

上述思考也是讓我冒冷汗的地方。因為悲觀的人很容易就會把書中的開放式結局朝悲觀方向想,再從悲觀角度解讀,樂觀的人則恰好相反,而我偏偏就是前者。

搞不好這個隱性的小測試,也是作者的用意之一?

我繼續問自己,妳怎麼會變成一個悲觀的人?答案很簡單,就是小時候不學好,看太多大人書,又拿漫畫當進補(CLAMP之流),慢慢地就相信世界很糟,人類無可救藥,愛人不如去愛動物(我咧,以前真是灰暗到家……)

因此,書中所描述的一切,看起來雖然超現實,在某種程度上,卻又與現實不謀而合。現代人不也是因為和書中的屠家人一樣,從小接收負面消息、悲觀意見,養成消極逃避的習慣,才會動不動就想自殺? 


P.S. 感謝皇冠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話前,先想好要伸哪根手指:肢體語言終極天書

影響一個人成功的條件是什麼?

被問到這個問題,大多人(包括我自己)浮現腦海的應該會是:聰明、果斷、EQ高、有遠見、肯努力、外貌佳、有才華……之類的吧。

但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但往往被人們忽視的條件,那就是肢體語言。

銷售員為什麼會成功?只因為他們會說話,或者使出奪命連環call,不簽到約誓不休?錯!真正優秀的銷售員都知道,絕大關鍵在於肢體語言。比如第一次見面的客戶,他們會用「鏡像理論」,也就是模仿對方的舉動,來達到令人放鬆的效果;客戶是否喜歡某樣產品、是否可能購買,他們也能從肢體語言得知,然後採取相對應的行動。若對肢體語言毫不了解,是無法成為銷售天王、天后的。

但可別以為運用或解讀肢體語言是銷售員的專利(專才),其實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中,都在不斷透過肢體語言了解別人,並被別人了解,只是不自覺罷了。比如環抱手臂的人,像在「拒人於千里之外」;不時用食指去指別人,則給人咄咄逼人的感覺,這些無聲的語言,往往是判斷一個人、形成第一印象的憑藉。

一個人再怎麼擅於說謊或掩飾感情,能夠口是心非、喜怒不形於色,也不能叫自己的肢體語言長期閉嘴(不說真話),就算它們不太明顯,觀察力強的人,仍能準確地判斷出來,比如「懷疑對方外遇」或「覺得某人笑裡藏刀」等。我們普遍認為這種人具有超準「直覺」,卻不知道他們只是對肢體語言夠敏感而已。 

寫過暢銷兩性系列『為什麼男人XX,女人OO?』(ex:『為什麼男人愛說謊,女人愛哭?』)的皮斯夫婦,一個是超級銷售員,一個是頂尖模特兒,都是研究肢體語言的專家,因此這本『說話前,先想好要伸那根手指』由他們寫,自然充滿信服力,可說是他們三十年研究肢體語言的精華。

書中引用大量圖解(有些是插畫,有些是名人照片)來說明,一方面讓內容更加淺顯易懂,一方面也增加不少笑料。正是這份幽默,讓整本書顯得生動有趣,即使內容涵蓋心理學、演化生物學、腦部醫學等專業知識,也絲毫不枯燥無聊,反而給人收獲滿滿的感覺,同時訝異人類即便比動物發達,更懂得作表面功夫,許多肢體語言仍是與生俱來,傳承自動物時代的。就這點來看,人實在不比動物高明多少(笑)

看完整本書,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部份,就是肢體語言甚至能影響心境。比如將雙掌握在背後,或擺出尖塔姿勢,就能增加信心;反之,經常交叉雙臂及雙腿,就會不自覺地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不願聽從別人的意見等,因此只要有意識地善用肢體語言,不但能大幅改善自己的形象,讓自己顯得更有活力、充滿自信,從而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喜愛,在工作、人際關係、戀愛上,也能夠無往不利。

這番話聽起來很誘人吧。但我覺得看這本書,最好先有心理準備,那就是:它並不是人生的萬靈丹。正如某個單字的字義,要看上下文才能正確判斷一樣,單憑某個動作,也不能就此判斷某人有怎樣的企圖。比如一個人摸鼻子可能是因為鼻子癢,也有可能是在掩飾謊言,因此,我們並不會因為看完這本書,就能隨心所欲地解讀或運用肢體語言,還是需要長時間的觀察、研究與練習才能做到(或許還需要一點天份)。

但無論如何,對肢體語言有個大致了解,總是有利無害、聊勝於無。至少,下次在街上等人時,就不會沒事可做了(笑) 


作者:亞倫.皮斯&芭芭拉.皮斯 
譯者:吳俊宏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 2007年01月29日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哭泣的樹.jpg
 更多資訊請看這裡

會參加這次試讀,是因為「受害者的母親」竟會寫信給「加害者」,甚至建立起友誼,這微妙的關係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知道這樣的關係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又會怎麼發展下去,尤其一切是瞞著其它受害者家屬在進行的。

結果並沒有讓我失望,這部小說真的好看!雖然它始於一個悲劇,結尾也不盡人意,但我相信它是個happy ending。因為看完書時,我有種說不出的解放、舒暢及輕盈的感覺,好像全身每個細胞都充滿力量,也有一種「得好好珍惜身邊親友」的心情。

[故事大綱]

艾琳和丈夫、兩個孩子住在伊利諾小鎮,某天,丈夫奈特突然宣布即將接任奧勒崗州的副警長一職。艾琳雖百般不願離開從小生長的故鄉,見兩個孩子適應良好,也就慢慢釋懷,打起精神決定在新環境重新開始。

想不到,這份平靜很快就被打破了,而且是以最壞的方式──一個在街角加油站打工的十九歲年輕人,闖入她家偷走她的珠寶,將她十五歲的兒子薛普痛毆一頓後,開槍射殺了他。雖然奈特事發後趕到現場,薛普卻已回天乏術。這個惡耗令艾琳一家陷入絕望邊緣,雖然兇手很快落網,審判進度卻停滯不前,使她內心的傷口越發擴大,終致鎮日藉酒澆愁,和奈特也不再親密,因為她認為薛普的死,奈特也有責任──如果不是他堅持搬家,薛普根本不會遇到這種可怕的事!

於是, 這個家從一個充滿溫馨和愛的地方,一夜間成了人間地獄。絕望、苦悶、壓抑、悲傷、仇恨,就是家中僅存的空氣,每個成員都無法呼吸。艾琳雖然一度為女兒試圖振作,卻仍活得像個行屍走肉,因為仇恨已經成了她的一部份,她整個人都生病了,從裡到外。

在極端的思念與痛苦下,十二年後,薛普二十七歲生日那天,艾琳想要結束一切。但聽著自幼熟悉的窗外鳥鳴、看著幼時和父親親手栽下的蘋果樹在風中搖曳,最後,她還是爬到浴缸,把二十幾顆藥丸全催吐了出來。

「在恨了那麼久之後,終於領悟到必須放棄,不放棄,就得死。」

她終究無法恨一輩子,既然如此,她只有放下仇恨。於是,艾琳提筆寫信給那個叫丹尼爾‧羅賓的兇手,告訴他,雖然他讓她徹底心碎,雖然看著他死曾是她十二年來日夜渴望的事,雖然薛普是一個那麼打動人心的孩子,她還是決定原諒他。這是她對自己的解放,讓她重新開始的契機。

自此,艾琳就像重生了一般,積極修復和丈夫、女兒的關係,努力規劃接下來的人生。但就在此時,出乎她意料之外地,丹尼爾回信了……

[死刑不可廢?]

──這份差事裡沒有什麼動人的故事,只是一個錯誤堆積在更多的錯誤之上,卻不見任何方法來改善彌補。

贊成死刑的人,看了這本書,或許會有些新的想法,至少我就是如此。以前的我認為,廢除死刑只是一些所謂人權主義者的口號罷了,不但讓那些殘忍的罪犯有機會繼續出來為非作歹,也置死者與其親屬權益於不顧,簡直荒謬透頂。

我不以為然地想,為犯人的人權爭得面紅耳赤的人,若置身於被害人的處境下,還會這麼大言不慚嗎?難道死者沒有人權?只因為人死了,就不再被當人看?那他們及親屬因此被毀的人生、他們的怨恨、他們的公道,該找誰去討?

更有甚者,當法律轉而保障犯罪者的時候,不是更助長這些人的氣燄,讓他們行起惡來更有恃無恐,逼得被害者要私下找殺手,效法遠古動私刑復仇嗎?

但是──

我不知道什麼叫正義,世界上根本就沒這種鬼東西。對我來說,這只不過是──只不過是像妳這樣的人掛在嘴上的字眼,為的是讓自己感覺心安,因為在太多方面你們根本就沒辦法撥亂反正。」

看到書中這段話,我彷彿被五雷轟頂。我們掛在嘴上的「正義」,或許僅僅是一種無能的表現。因為無力阻止罪惡的發生,只好想辦法毀掉展現罪惡的人。這根本不是正義,只是復仇,只是出於恐懼的自衛。但罪惡因此被消滅掉了嗎?不,它還是在那裡,不除掉根,野草被春風一催,又會遍地生。

更諷刺的是,丹尼爾過了十九年後,終於被判死刑,卻不是什麼「遲來的正義」,只是政客為了贏得選舉的政治手段罷了,不管丹尼爾究竟該不該死,都是勢在必行,否則「不啻是政治自殺」。死刑彷彿是一場人間鬧劇,既悲哀,又荒謬,還有半點「正義」的莊嚴可言嗎?

我們同時也看見,為了實行一場「人道的死刑」,要付出多少社會成本。負責執行的監獄監長梅森,得找一些願意「殺人」或「坐視死亡」的人,包括注射毒藥的護士等,保證每個環節順利進行,還得裝設通往檢查總長及州長辦公室的電話線,以防他們在最後一刻叫停。

而當梅森知道艾琳願意原諒丹尼爾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一般的輿論可不會把寬恕也視為正義伸張,這和大眾心理不符,而且梅森知道朝這方面的努力必然會被認為是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這又是何等諷刺,似乎就算被害者願意原諒,因為不是大眾「想看的戲碼」,也得被迫上演另一齣殘忍又不文明的戲,徹底揭露死刑不是「為被害者討回公道」,而是為了「解除自身恐懼」的事實。

而令人玩味的是,造成這股漣漪的主角──丹尼爾,倒是平靜得很,因為死對他來說只是一種解脫,那麼,就像梅森所疑惑的,「死刑不是意在懲罰嗎?所以如果他根本就不想活,那死刑就不算是懲罰了。」

在這種時候,這種勞民傷財的事,還有必要進行下去嗎?花大筆社會成本,難道是為了實現政客的野心,或幫助犯人達成心願?

當然,書中的狀況不是絕對,而且正如支持死刑不能解決問題一樣,一味廢除死刑也不能解決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改善社會風氣、減少社會及家庭問題。但在這方面,似乎就遠不如死刑廢除與否讓人辯論、探討得那麼徹底了。

[最大母題──寬恕]

──道歉一文不值,比一文不值還要糟,因為在道歉之後,大家就以為沒事了,其實不可能沒事。
──這些年來,檢察官不斷告訴她,處決就可以『終結』這件事。那是他們的說法,彷彿她兒子的生命是一本書,終於可以闔上了。


另一方面,一般人的認知總是:處決犯人以後,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大家就可以向前邁進了。但被害者家屬會因為犯人伏誅而得到解脫嗎?或許心中的怒火能因此澆熄,悲痛卻是永遠不會消失,每當「遇到下一個薛普(被害人)不會長大的生日,心裡的痛還是揮之不去」。畢竟他們沒有辦法說忘記就忘記,他們還需要一點時間讓自己站起來。周遭人們的遺忘,只會讓他們更痛苦。

有鑑於此,作者提出一個我很喜歡的見解:只有原諒──而不是死刑──才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平靜。

原諒,聽起來似乎比人權主義者振臂疾呼的還要不切實際。一般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要原諒一個殺死至親的人,只有聖人才做得到。

但是,換另一個角度想,原諒不是為犯人好,而是自己,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能夠選擇仇恨以外的生存方式。它不是什麼偉大的情操,只是為了活下去。

正因為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只能原諒。也因為艾琳選擇了原諒,她才能看見以往看不見的真相,包括丹尼爾是個怎樣的人。

[全書感想]

這本書最讓我驚訝的,是它不僅是一個探討死刑與寬恕的故事,它還包含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牽扯到的社會問題及情感面更深更廣。

看到最後,發現原先以為的兇手不是兇手,原先以為的真相不是真相,雖然難免欷歔,卻也慶幸他們有一個和解的機會,原諒自己也原諒對方。有些謊言的確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但我實在想不出比現狀更理想的方式了。

因為,如果艾琳在和丹尼爾通信、了解丹尼爾是個怎樣的人之前就得知真相,她會真心接受丹尼爾,丹尼爾會真心接受她嗎?我認為不會。或許打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會選擇交集,那麼所有事情都不會改變,只是多了更多心碎的人。

因此,這個故事雖然有悲傷,卻沒有遺憾與悔恨,命運是所有人物的性格堆砌出的必然結果。我倒是很高興艾琳和丹尼爾能以這種方式互舔傷口,事實上,我真的很喜歡這兩人近乎母子的奇妙關係,艾琳和傑夫(她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也是。

[美中不足之處]

基本上這本書翻譯流暢,但不知道是不是找中國譯者,有些用語看起來很彆扭,語氣不像台灣人,以下僅舉數例:

精神點、砸鍋、去馬個一節(這是啥?)、把她整個人都翻了個過、傑夫是奴才(我不懂為什麼傑夫這角色會變成奴才?原文就是如此嗎?)、有人管他叫齊特拉琴、是誰說我想要上大學來著、他的身量很小

有些句子也翻得不很順暢,比如:

像現在這麼硬的像根釘子一樣,你根本屁用也沒一個。
他奪去的是無價之寶,而奪去這無價之寶他改變了人生。
她說,把信掉在廚房餐桌上,退後了幾步。

還有一個地方則是翻譯上的失誤:

「我回來了。」她低聲說,以她唯一想得出的個字打破了寂靜。

或許原文是"I am back",因此是「三」個字,但就譯文來說可是四個字啊。

[佳句摘錄]

◎ 梅森會去短途旅行是因為這麼做可以提醒他,他有這個能力,提醒他人生還有比他見過的監獄裡的任何一道門都要恢宏、都要恆久。

◎「你也知道孩子是什麼德性……他們嘴巴上說不要你管他們的事,其實心裡卻要你管。」

◎ 救他一命跟給他一個人生並不一樣。

◎ 害怕失去卻導致更多恐懼,失去更多。

◎ 一顆眼淚滾下艾琳的臉龐,落在一塊青苔上,立刻就把那個地方染成了瑩亮柔和的綠。她伸手去觸摸,很是驚訝,讓某個東西恢復生氣竟然只需要那麼一點點代價。 


P.S. 感謝三采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nner.jpg

這本厚達五百多頁,總計38萬字的長篇小說,讓我冒著眼睛脫窗的風險,從天亮到天黑,天黑到深夜四點,幾乎中了魔地一口氣啃完。雖然拜又重又難拿的試讀本之賜,手捧得差點抽筋,不斷變化姿勢也令我腰痠背痛,我卻甘之如飴。套句書中的話講,「埋怨別人只能說明自己無能」,誰叫我平時不多鍛練身體呢?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故事太精彩,教我欲罷不能啦。

開始工作以後,我就對描述職場生態、闡述職場生存法則的書產生了濃厚興趣,打著「中國千萬上班族競相研習的職場勝經」旗號的『浮沉』,自然很快就勾起我的好奇心。我迫不及待想知道,這本蟬聯中國暢銷書榜的小說,是精準地寓教於樂,還是如『夢象成真』,只是裹上趣味糖衣的勵志書?

事實證明它屬於前者。作者崔曼莉宛如書中女主角喬莉化身的背景──年輕漂亮、聰明能幹,中文系出身卻在IT產業闖天下,一路做到高科技公司的CEO──正是一大要因。她的經歷豐富了這本小說的內容,讓它既真實又可信,甚至看著看著我還會忍不住懷疑,這些會不會就是作者的親身體驗? 




精彩刺激的心理戰

「銷售不是戰爭,商場也不是戰場。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商場,是需要雙生雙贏的。……你沒有敵人,也不需要消滅敵人,你要尊重對方,幫助對方獲取利潤,前提是,他必須和你合作。」

即便商場不是戰場,慘烈度卻不遜於戰場。需要有夠強韌的心臟、夠高的IQ與EQ、夠強力的壓力忍耐度、夠清醒的腦袋,才能過關斬將,免於被淘汰、利用、犧牲的窘境。血淋淋的現實不容抹滅,它一樣殘酷,身處其中的人只有面對它、設法解決問題,才能成為最後存活下來的贏家。

在閱讀過程中,因為缺乏相關背景知識,對外商公司的制度一竅不通,不懂代理商、售前、售後這些人的作用,一次接收大量資訊與說明,有時感到消化不良,但為了理出脈絡,了解角色間的利害關係,看懂他們運用的高明戰術與縝密佈局,我特別放慢閱讀速度,邊看邊思考吸收,倒也別有一番樂趣。

最令我享受的,是看角色們你來我往地鬥智較勁的過程,雖不見血,與真正的戰爭相比,緊張刺激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看得我血脈賁張,直呼過癮。或許因為角色大多聰明絕頂、心計深沉,有時笑裡藏刀,有時故佈疑陣,就算是同事、上司與下屬,也充滿了算計與謀略;幾句話、幾個動作,就能造成人際關係與情勢的微妙變化,不看到最後一秒,實在難以預測鹿死誰手。 


人性的描寫真實而不夢幻

作者毫不掩飾地讓書中每個角色都有心理剖白的機會,這去除了些許神秘感與猜測空間,卻營造出另一種劇情張力。讀者看見的不只是角色們展現在外的笑容、親切、友善,還有他們隱藏在內的種種心機。

奇怪的是,對這樣赤裸裸的呈現,我並不感到沉重,也不因此憂鬱,只覺得人性就是這樣,即使不是為了完成抬面上的交易,人們依然會為種種原因──自尊心、利益、優越感、嫉妒等──而互相算計利用,就像喬莉的同事瑞貝卡,明明前一刻才和喬莉撕破臉,下一刻又「因為麗莎的惹眼渾身不自在,刻意和麗莎保持著距離,一句話也不多說,相反,卻緊緊和喬莉保持親熱的關係。」

很可笑、很悲哀、很現實──這樣的人,在你我周遭,卻並不陌生。

幸好角色們心機雖重,但基本上都各憑本事,沒有刻意的抹黑與陷害,也沒有黑道大哥拿槍恐嚇,只有偶一為之的性騷擾與小手段,是一種「灰暗的明朗」。有時這種互相利用的心機也透著一股幽默,令人不禁會心一笑:「他不聲不響地塞了個小間諜在自己身邊,這樣也好,大家彼此利用時都有了耳朵與嘴巴,省了傳遞的力氣。」

作者並未刻意醜化或美化任何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每段關係也是。即便是最親近的戰友之間,也沒有所謂的掏心剖肺,依然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與提防心。照理說這和古龍筆下的友情並不相同,不知為何,我卻能從這種微妙的關係中,看見古龍武俠裡肝膽相照的豪情:

「歐陽貴沒有生何乘風的氣。這就是何乘風,當初他被捕入獄,千里迢迢奔赴大西北去看望他的,只有一個何乘風;在他服刑期間,堅持給女兒匯錢的,只有一個何乘風;出獄後,勸他入行IT,從業務起家進入這個朝陽行業的,只有一個何乘風;可是等他入行後,想找何乘風一起撈好處私分桌子下面的錢時,斷然拒絕他的,仍然是何乘風;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在IT行業彼此發展,互不相關。此時雖然與他榮辱與共、同甘共苦,但仍然要防他一著的,還是這個何乘風!歐陽貴起身給自己倒了一杯開水,世界多麼美好,何乘風永遠愛喝茶,他永遠喜歡白開水,這就是人,能有這樣一個朋友,此生無憾。」

事實上,看這部小說,我總會不時想起古龍。那些城府極深的人們,無論是一付奸詐相的小人,還是心存仁厚的正面人物,都能讓我聯想到某些古龍小說的特定形象。而看到身為女性的作者,竟會不時冒出和古龍「英雄所見略同」的話,比如:「女人通常會這樣,欠了她們的錢財和物品都還好說,若欠了她們情債,只怕你用什麼都賠不清了。」也讓我感到很有趣。除去較為誇張變態的描寫,古龍筆下的女人百態,其實和崔曼莉筆下的沒什麼不同。


女版教父的誕生

──人只有自強不息才是正確的,在自己沒有強大之前,就沒有理由計較別人的態度。

原以為這部小說類似日劇『發達之路』,旨在描述小人物邁向成功的辛酸奮鬥過程。想不到看著看著,我發現它其實比較像『教父』。

喬莉受「賽思中國」前任總裁賞識,由總機小姐一路被提拔為銷售新人,又被業務總監陸帆選為七億大案子的負責人,看似風光得意,實則步步維艱,只是老闆們手上的棋子,而且還是被送去當砲灰的馬前卒。當美好的表象接連破碎,喬莉終於體認到「我只在自己的船上」,於是,她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成長進步,同時,卻也無可避免地,像『教父』的麥可般逐步「沉淪」。

自此,古龍名言「人在江湖,人不由己」漸漸發酵,我熟悉的滄桑味又回來了。

但仔細推敲喬莉的「變質」:奉老闆之命傳遞假情報、利用別人、挑撥離間,主觀看來卑鄙墮落,客觀來講卻是一種戰術運用。古代「兵不厭詐」,書中提過的「死間計」──利用註定要犧牲的間諜,讓敵方把假情報視為真情報──就是一例,或許這也是為何描述喬莉轉變時,作者要這麼寫:

「那些從家庭裡學到的、浸透了中國古典文化教育的優雅、禮讓、清高與士可殺不可辱的倔強,在此時全都土崩瓦解,但又似乎有著一脈相承的力量。……如果沒有小時候的教育,她在此時的動作不會那麼協調與流暢。」

一件事從不同面相觀之,就有不同解讀,自然無法輕易分出好壞,因此,目前為喬莉感嘆稍嫌過早。不過,前提是喬莉最終不會和書中某些角色一樣,為了自身利益存心利用別人,利用後還沾沾自喜,在心裡暗自嘲笑對方。若是如此,那就是真正的小人行為了。


實用的建議

小說中描述了不少商場上的黑暗面,比如送錢送禮以打通關節,自家花費隨意報公帳等(不知台灣有沒有中國這麼嚴重?),也透露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在這個殘酷的環境裡,比男人更辛苦。成功了,人家說妳是靠肉體,失敗了,又說女人本來就不行;被性騷擾不能告訴老闆,因為「他也會很為難,而且大家以後合作起來會很尷尬……誰也不會為了員工得罪客戶」;被男同事追求不能明白拒絕,否則工作上有需要的地方,就只能自生自滅,甚至被扯後腿。雖然現在主張男女平等,社會上實質的歧視,卻仍無所不在。

「比如過去打仗,有的部隊要派出人去引誘敵人,有的部隊要放在退後的時候阻擊敵人,有的要做敢死隊,寧死打最後一個也不能離開戰場,你能說,派他們去的領導就是恨他們,就是為了害他們?」

另一方面,身在一個大團隊,講究的是團隊合作,就算被拱出去當砲灰,也是為了大局著想,不容私情作祟。在這種前提下,如果自己只是一介小卒,生殺大權全掌握在別人手上,該如何把握分寸,才能既自保,又有發展;既信任戰友,又小心提防,就是一門大學問了。

作者對此提出不少建議,對老闆、同性同事、異性同事、客戶等,該如何應對進退才得體,如何調整心態才不致落入絕望深淵等,見解精闢實用。而編輯也細心地把每個章節論述的重點整理成「商戰勝經」與「職場行走指南」。只是,如此一來,這本書反而比較偏「工具書」,而非小說了。個人建議把這些內容移至書本最後,既不妨礙故事流暢度,也能收到同樣效果。


續集值得期待

可能是因為書中女性除了喬莉,大多心胸狹窄、勢利虛榮,因此我的關注焦點多擺在那些多彩多姿的男性角色上,比如江湖味重的歐陽貴、知人識人的何乘風、處事圓融的狄雲海,及外冷內熱的男主角陸帆等。

作者最高明的地方,在於用下棋的方法安排劇情(聽說金庸也是如此),耐心鋪線索、擺棋局,因此架構細密嚴謹不說,也吊足了讀者胃口。要不是根據愛情小說種種公式,依稀可見陸帆是男主角的跡象,看完全書可能都還猜不出他最終會和喬莉一對,可見這段感情線發展多慢。目前看來,他們連互相吸引都談不上,就算互相吸引了,將來如何走在一起,也是一大難題,畢竟這兩人都對辦公室戀情敬而遠之,何況工作環境也不允許私情存在,這些都是我無比期待續集的原因。可惜作者還在寫,上網找到的第二部,只寫了不到一半,真是令人心急如焚。

總結來說,這部小說寫得非常出色,既有精彩的故事,又有實用的知識,讀來暢快淋漓、受益無窮。小缺點是不同角色的心理狀態接在同一段的情形不少,分界上有些模糊,若能轉換得更自然,閱讀起來會更順暢。

此外,中國式的對話雖然不是不能適應,讀起來畢竟有些彆扭,不知將來出版時,會不會考慮作適度修正,包括將一些中式用語轉換為台式說法?謹記幾個例子如下:

「摁」-->「按」;
「考拉」-->「無尾熊」;
『加勒比海盜』-->「神鬼奇航」;
『哈裡波特』-->「哈利波特」;
「姥爺」、「姥姥」-->「外公」、「外婆」;
「出租」、「的士」-->「計程車」;
「物件」-->「男朋友」(哈,這個說法讓我笑了一下,中國竟然用東西來形容人) 




發人省思的佳句:

◎ 「這件事情幹成了是大功一件,你不可居功,要把它讓給你的老闆,只有這樣,他才會讓你堅持做完,如果這件事情幹不成,他會把責任全部推到你頭上,所以,不管成敗,你都要緊緊拉住他,這樣到時候,就算是你錯他也有部份責任,你才能躲過一劫。」

◎ 「凡人只可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要注意和人保持距離,若是讓他誤會了,只怕會對你不利,但也不可太遠,不可小家子氣,這樣會傷了別人的自尊。」

◎ 就像下棋,需要時常離棋盤遠一些,以觀大局,總結前路,觀察後路,分析之後的來來往往,從而決定現在的人生。
 
◎ 「不知道怎麼走,說明你離這盤棋太近了。」

◎ 「下多了自然就明白了路數,你不要著急,也不要急著給自己定棋路,萬事萬物順其自然。」

◎ 一個不想當將軍的士兵永遠都不能成為好士兵。

◎ 「你只和你自己在一條船上,只要記住這一條,你就能適當地關心別人了。……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你的朋友,每一個人也都不是你的朋友。」……「正因為你只在你自己的船上,你才更需要去了解周圍的環境、周遭的同事,看看那些能為我所用,那些不能為我所用,你可以把別人拉來坐你的船嘛。」

◎ 「你是一個工作的人,不是一個生活的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同事,同事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敵人,……是共事者。」

◎ 她忽然想起在中學時那次模擬考試,她跌到全班最低點的成績令她抬不起頭來,同學們看不起她,老師也不喜歡她,她那時候想著成績在九十八分甚至九十九分的同學時,也不敢相信,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但實際上,她後來也做到了,她做到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去做,每一天都不放棄。

◎ 「什麼事情都不能太好,太好了不好。」……「不下雨當然好,可是天天晴天,只怕明年的日子不好過啊。什麼事都過猶不及,久旱必久陰,明年夏天南方恐怕會有長長的雨季,到時候又是防洪又是防澇,日子又會在溼漉漉當中度過了。」

◎ 「要有大局觀念,要換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別人的處境上多想一想。有些事情,大家都是身不由己,不要太計較。今天這個人可能對你不利,明天也許會有利,一兩件事情不算什麼,只要能朝著目標邁進就是好的。」

◎ 在一件事情沒有表現出來之前,不要著急下判斷……一個人聰明是好事,但是自以為聰明就是愚蠢了。

◎ 「有些事情,需要注意裡面的一些小細節,比如剛才如果你先喝濃茶,再喝果汁,不僅醒酒的效果不好,而且非常傷胃,可是你只需要調換次序,先喝果汁再喝濃茶,你不僅不會傷胃,而且還能坐在這兒和我們聊天,這就是細節的問題、次序的問題,最後導致了結果的問題。」 


細膩的職場觀察:


◎ 「老業務從來都只為自己,一個人算計得久了,就算原來再單純老實,十年下來,也比猴子還精,更不要說像她這樣的女人,一沒有家庭,二沒有孩子,唯一能抓緊的就是錢。你擋她的財路,就是她的仇人。」

◎ 「職場就是如此,不要說以權謀私,就算你利用職權幫別人辦成了事,你不收他的『禮』,就表示你不願意給他一個把柄攢在手上,就表示你不願意跟他坐同一條船。」

◎ 「在公司裡八卦倒成了人與人溝通的巧妙手段。……它讓喬利一下子覺得周圍所有的人都生動而立體起來,……他們都不再是職場中一個職位代號,而是一群活生生的人,由煩惱、欲望、失落、無奈等等組成。」


很有感覺(觸)的句子:

◎ 時間真快呀,她回憶起高中的時光,就像昨天一樣,那個時候覺得每一天都很長,要做很多很多事情,才能把早晨變成中午,中午變成傍晚,傍晚變成深夜,可是現在呢,每天不知忙什麼,眨眼就下班了,眨眼就上班了,眨眼一個星期過完了,眨眼三年多過去了,她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業,感情生活也是一片空白。

◎ 世界上的人分成很多種,有的人最不能忍受邪惡,有的人最不能忍受卑鄙,有的人最不能忍受吝嗇,也有的人最不能忍受正派,不能忍受美好,不能忍受善良。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孤獨

一直以來,「人際關係」都被視為達成幸福的關鍵,彷彿有一段美好的人際關係,人生就能臻於圓滿。諷刺的是,這種心態有時反而會促成失敗。比如許多人都把婚姻當成救命符,認為結了婚就會更快樂,當期望與事實不符,在強大的落差感驅使下,很容易就會產生摩擦,埋下婚姻破碎的種子。

反過來說,社會普遍認為,喜歡獨處、不喜歡與人群接觸的人,精神上必定有某種缺陷;極度內向的人也比極度外向的人不正常。這種觀念無所不在,就算是那些被歸類為「不正常」的宅男宅女都難免受影響,產生自卑自憐的心理,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毛病。他們周遭貼心的親朋好友,自然更要卯足了勁地勸他們多出外走走、參加社交活動,好變得「正常」一點。

英國的精神科醫師──安東尼‧史脫爾教授,對此提出了一個新觀點。他認為我們不該把人際關係理想化,視它為達成幸福的唯一途徑,事實上,「孤獨」(獨處)也能為我們帶來人生的成就與幸福。他從幾種層面來討論孤獨對人生的重要性,這些心理學、行為學的知識,都出乎意料地有趣,且毫不艱澀難讀,寫得淺顯易懂:

第一、孩童能夠獨處,代表他有安全感(反之,則會黏人),若他能在獨處時自得其樂於想像世界,就有可能發揮創作潛力。這段讓我回想起小時候,把中國結當成一個妖嬌美女,玩得不亦樂乎,以及用貼紙簿那些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不同人物、角色,想像一個完整故事的情景。多年沒再繼續這種「想像訓練」,時常覺得自己已經陷入思想沙漠,份外懷念那創作力源源不絕的時刻。

第二、睡眠也是一種獨處,腦部會在這段時間整合白天接收的種種資訊。因此,長時間不睡覺,就會開始產生精神問題。反之,睡眠充足甚至能促進精神健康。

第三、人在面對喪親之痛時,除了親友的陪伴支持,也需要獨處。許多有名的創作者,便是幼年在感情面有所損喪──不是喪親,就是被父母送到陌生環境成長──轉而在創作中療傷止痛,而享有莫大成就。

史脫爾教授也指出,年紀越大,人越關心與人無涉的領域,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創作者步入創作晚期時,作品多半不追求群眾的理解,而將重點放在表現自己的心境。

第四、一個外向、開放且擅於與人交際的人,很多時候也需要獨處,因為「外向的人也許太過與對象交涉,或在對象中喪失自己,因而沒有接觸到自己的主觀需求」;他們往往需要藉由獨處的機會讓自己喘口氣。

看到這段我忍不住拍手叫好,實在寫得深得我心。仔細思量,我偏愛獨處,似乎就是因為一個「累」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複雜,不是因利益或權勢交關,無法彼此真心以對;就是事事顧慮太多,總要念著形象或面子,而無法隨心所欲。就算是多年老友,也難以掏心剖肺,還是得保留三分。在這種情況下,天天跟別人在一起,代表自己得天天戴上某程度的面具,偽裝成一個「出得了門,見得了人」的自己,好像分分秒秒都是緊繃的,多累呀!倒不如一個人的時候輕鬆。

第五、無論透過大自然還是藝術、宗教、創作,天人合一的境界,往往都是在孤獨的狀態中得到,也是種無法分享的私密體驗;與他人的各種關係反而會阻礙這種經驗。

第六、獨處能幫助獨創性發揮。因為在高度重視團體的社會,個人很容易被壓抑,也就很難產生創意;不太依賴別人或不與他人親近的人,反而較能忽視傳統,在思想上有所突破。

但史脫爾教授補充,孤獨並不是永遠如此正面。如果不是出於自願,它甚至可能會造成精神上永久的損害。比如被獨裁政權單獨監禁並實施「感覺剝奪」的囚犯,若不刻意以各種方式鍛鍊自己的腦力,最終就難免精神崩潰。

「卓越的人長期受制於孤獨,但是並不覺得他們的生命無意義」。

這本書並不是一般市面上教你如何活出自己的心靈叢書,而是從精神分析的專業角度來談孤獨,舉古今名人──或為作家,或為哲學家,或為音樂家,甚至宗教聖人──為例,證明孤獨並不如傳統觀念鼓吹的消極有害。雖然內容嚴肅了點(不是宅學寶典),卻雋永耐讀,適合想對孤獨這個心理領域多多了解,或者像我一樣因孤獨而煩惱的人來讀。雖然它沒有提出克服孤獨的方法,或給孤獨的人一些建議(比如「我該怎麼利用孤獨創造人生價值?」)主要重點還是擺在論述孤獨的價值上,但閱讀過程中,我的心情有說不出的輕盈飛揚,好像擺脫了一直壓在心頭的某種負擔,開始學著去欣賞孤獨本身的美好。

就像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過的,「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而害怕孤獨,不就是一種寂寞嗎?寂寞,就算處於譁然人群之中,也依舊徬惶無助吧。

值得注意的是,史脫爾醫師並沒有因提出孤獨的價值就否定人際關係,他只是認為,無論孤獨還是人際關係,或世上任何事物,都無法直接把我們引領到幸福的疆土,或許我們永遠也無法觸及真正的幸福,因為人性永遠是充滿欲望、不輕易滿足的。雖然聽起來有點悲觀,其中卻也蘊藏一種樂觀的元素,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這層幸福的階梯踏上去,會是那一種展新面貌的幸福。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曙光中的機器人.jpg
詳細書本介紹請看這裡

『曙光中的機器人』(the Robots of Dawn)是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之一──艾西莫夫廣受歡迎的「貝萊三部曲」之三,與前兩作『鋼穴』與『裸陽』相隔近三十年之久,因此在寫作風格和創作理念上,或許有所差異也不一定。我不敢斷言,因為我並沒看過前兩部曲,及艾西莫夫任何作品,包括好萊塢大片『變人』與『機械公敵』所依據的原作;甚至在試讀以前,我對這個得獎無數、產量驚人(一生著作超過五百本)的厲害作家,都還一無所知。直到啃完這本幾乎是前兩作頁數相加的厚書,才驚覺自己差點錯過一個無上珍寶,趕緊以自己都感到驚訝的速度,上網訂下『鋼穴』與『裸陽』。

之所以產生閱讀前兩作的衝動,並不是因為非得看過前兩作,才能充份理解第三部曲的內容。事實上就算不「念舊」,單憑書中簡單明瞭的前情提要,也足以理解之前發生了什麼事。它勾起我「溯源」興趣的,是地球人貝萊與人形機器人丹尼爾間特殊的友情(了解貝萊的個性,及丹尼爾是個怎樣的機器人後,就會知道我為何說特殊了)。我同時好奇前面的故事,是怎麼讓一個原本視地球人為傳染病源的索拉利女人,對貝萊發展出永生難忘的情愫? (我真的很喜歡這一對)

「是的,華莉絲亞博士,我在這件事上站在地球人這邊,不僅基於法斯托夫博士的指示,還因為他跟我是查案的夥伴──」丹尼爾頓了一下,似乎很困惑自己居然打算說出這樣的話,但他還是說了,「更因為我們是朋友。」 

華莉絲亞說:「朋友?地球人和人形機器人會是朋友?哼,還真是相配,兩個都不像人。」 

貝萊厲聲說:「但我們的友誼十分堅定。勸妳為自己著想,最好別想試探我們之間──」這下輪到他頓住,然後,似乎連他也非常訝異自己會說出想也沒想過的話,「愛的力量。」(P253)


喜愛BL的讀者看到這裡應該已經大流口水,迫不及待地調查起這本小說了吧(笑)


推翻「科幻不是我的菜」的傑作

科幻故事向來給人硬梆梆且陽剛的印象,甚至有些不切實際,難以像社會寫實小說或抒情小說那樣貼近生活,讓人產生直接的共鳴與感動,因此我雖不排斥科幻小說,卻也提不起什麼主動去看的動力。畢竟光是吸收作者架構虛幻世界的龐大設定,就得死不少腦細胞;想讀懂那堆圍繞科學、化學與數學公式的細節,更是讓人想到便起雞皮疙瘩。

好在這故事傷人腦細胞的,並不是那堆硬梆梆的設定,而是推理。作者一開始就丟出一個很有意思的「兇殺案」──「死者」是世上僅有其二的人形機器人,死因是「腦死」(正子腦凝結而無法運作),被控謀殺的兇手,則是他的製造者法斯托夫博士。這位聲名卓著的天才機器人學家,一方面聲稱世上除了自己,便沒有人能夠讓這精密的人形機器人腦子凝結,一方面卻又強調自己絕對沒有這麼做,那麼兇手到底是誰?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可能發生嗎?法斯托夫博士到底是善是惡?

看到這裡,我和被委託偵辦此案的貝萊刑警一樣,懷疑不是這位法斯托夫博士吹牛吹過頭(也就是實際上還有其它機器人學家辦得到),就是他在說謊(也就是他不承認罪行),想不到我錯了。作者還真的寫出一個不可能卻可能的犯罪,而且打從故事開頭就一直在埋線索,只是它們都太過細瑣,看似無關緊要,容易被忽略掉而已。

因此,我實在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高竿,竟能運用科幻元素來發展推理,讓推理更能天馬行空,卻又維持在合理的範圍內,不致荒誕不經,反能帶來深思空間。

唯一的小缺憾是,主角貝萊傾向「大量問訊」,然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每句問話都帶有嚴謹的邏輯,因此看書時若不聚精會神,就會落後他的思考、開始陷入混亂。有時這讓我有點沮喪,也有點疲憊,好在故事三不五時就會迸出一些有趣的點,或者穿插一些吸引人的情感線作調劑,多少能幫助我舒緩緊繃的情緒。


「人」的定義是?

「一個非人形身體內的人形腦,其實不能算是人形。」(P141)

「對我來說,你只是一個地球生物,有人的外表,但是壽命短、易感染,充其量只是一種半人。」(P165)

「機器人只是機器人,一個人跟一個機器人,再怎麼說只能算是自慰。」(P309)

艾西莫夫最高明與厲害之處,在於不主動批判、表現主張(流於說教),而是客觀地呈現問題,將現代種族歧視、政治鬥爭、領土擴張等議題,寄寓在他所架構出的未來世界,讓人自己從中思考。

其中一個吸引我的主題,就是機器人與人的關係。

從上面引述的三句話,可以想到許多耐人尋味的問題,但最後都歸於一句話:「人」是什麼?是因為有人的外表,還是因為有人的腦袋,或自由思考的能力?如果具有人的外表才叫人,那外形逼真的機器人算不算人?若把人腦移殖到不具人形的機器身上,「人」是否就不再是人,而成了「機器人」?如果科技繼續發展下去,到某個階段,機器人的正子腦已能如人腦般運作,產生諸如人類的種種感情,他能不能算是個人? 

當人某天像書中外圍世界的人一樣,從地球移居外太空後發展出高度文明,壽命高、科技發達、去除傳染病,聲稱自己比地球人優越的時候,地球人是不是反過來成為「未進化完全的生物」,就像現在的我們眼中的猩猩、猴子一樣?

如果一個人愛上機器人,他是患了「精神戀物癖」,還是在正常地戀愛?那個機器人只是自慰的工具嗎?

這樣推究下去,連我自己都快瘋了。但從電視上,我們看到科學家不厭其煩地研究,千方百計做出幾可亂真的人形機器人(日本似乎頗有斬獲),若上述情境某天會成真,這樣的「道德議題」自也不如想像中遙遠,人們終有一天會被迫面對。除非能就「人的本質」作徹底的定義,否則這類可怕的思想迴圈,就永遠也休想跳脫。 


其它有意思的句子(可以試著思考看看):

◎「許多人寧可相信隨便拼湊的謊言,也不願意花點心思想一下,就只因為他們討厭地球和地球人。」(P148)

◎「對於生活其中的人,乏味反而是一種好事。歷史的趣味就在於當中充滿災難。」(P73)

◎「人總是能一眼看穿別人的蠢樣,卻對自己的蠢樣不知不覺。」(P160)

◎嘉蒂亞說:「昨晚我忘了提,詹德炬化後就會被送進機器人工廠回收利用,這是很自然的事。以後,只要我見到一個新出廠的機器人,就會忍不住看看他身上有多少部份是由詹德的原子構成。想想,那會是多麼好笑的事。」
「嘉蒂亞,我們死了也會被拿來回收利用。」貝萊說,「誰知道妳我身上又混雜著誰的原子,誰知道我們體內的原子有一天會出現在誰的身上。」
「你說得很對,以利亞,這番話讓我想到,理性分析別人的悲哀有多麼容易。」(P218)

◎「人類會說謊,機器人則會奉命說謊。」(P237)

◎「在長壽世界裡壓力比較小,科學家有三到三個半世紀可以專心鑽研一個問題,於是有人認為,一個人也可以在這麼長的時間中完成重大突破。這可以說是一種知識上的貪婪,只想獨自完成一件工作,獨佔片面成就;寧願見到整體的進展趨緩,也不願放棄自以為屬於自己的東西。結果,儘管外圍世界擁有大量有利條件,進展卻很緩慢,最後甚至趕不上地球人。」(P245)

◎「地球人的壽命短,習慣快速遞補死亡人口,不像我們尊重每個個體。他們會擠滿新世界,像昆蟲一樣繁殖開來。我們還沒準備好,他們就已經霸佔整個銀河。」(P425) 


P.S. 感謝貓頭鷹出版社提供試讀機會!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nner568X170(1).jpg

這就是大人的世界吧!批評、否定年輕的一代,認為我們充滿了墮落萎靡的氣息,採取高高的姿態對我們的世界指指點點。可是,越是抱持這種偏見,距離少女死亡的真相就越遙遠……你們怎能聽懂我們的語言、了解我們的痛苦、清楚我們珍惜與不屑的一切呢?
               ──摘自『我們的無可救藥』文宣


自認數學不好、邏輯也不夠強的作者栗本薰,出於熱忱而寫的推理小說,會呈現什麼風貌?如何讓她奪得當年的「江戶川亂步獎」,創下最年輕得獎者的紀錄?文宣中充滿青春叛逆無畏氣息,這種特質是如何與殺人事件、作者口中「催人淚下的純愛物語」劃上等號?

這些,就是當初吸引我參加試讀的原因。

當時,我不知道翻開這本書之後,會無可自拔地一口氣看完,也同樣不知道,看完書,在心頭發酵的淡淡哀愁與傷感,竟會把我抓得那麼緊,讓我陷得那麼深,讓我一整晚處於一種自己也說不上來的煩悶與憂鬱中。

最奇妙的是,這本書整體調性明快輕鬆,甚至充滿幽默,描述兇殺案現場、事件進展、人物對話、心理狀態時,半點多愁善感或黑暗陰森的文字都沒有,甚至到了結局,也沒有『金田一』系列最常出現的「兇手悲傷自白然後自殺」之類的模式,到最後一個字都是那麼平實自然,那麼,我這種感覺,又是打那來的呢?

後來自己猜,大概是事件真相太震撼了,讓我回不過神吧。(苦笑)

這本書很特別,採「劇中劇」的方式寫成──作者透過書中與她同名的男生栗本薰「寫小說」的方式,娓娓道來發生在薰及兩位好友身邊的事件,由於「紀錄者」就是薰,因此就算前後出現什麼矛盾的描寫,也有辦法解釋,畢竟薰在寫作時不一定會完全忠實地闡述事實。這種作法無疑是非常聰明的,不但能掩飾作者本人不擅長的部份,也能為小說增添一種特殊的氛圍,使故事從頭到尾都似真似假,間接促成讀者得知真相時的驚訝,讓讀者自然地投入這幾個年輕人的價值觀與感情世界。

故事開始在人氣極高的音樂節目『Do Re Mi 十大金曲』錄影現場,當爆紅的年輕偶像歌手藍光彥開始唱歌時,一個女歌迷突然毫無預警地從觀眾席上跌下,她的背後插了一把刀。原本以為現場已被攝影機全拍下來,破案指日可待的形警,之後卻失望地發現,拍攝部份根本不足以找到兇手,只能為原本的嫌疑犯──藍光彥的經紀人飯島脫罪而已。

究竟是誰,為了什麼動機,要在錄影現場殺死這個年僅十六歲的漂亮女孩?是誰偷走她被殺當時,拿在手上的唱片?這個「死亡遺言」所要陳述的事實是什麼?兇手應該在當天錄影的所有人之中,為什麼案情會陷入膠著?女孩的兩個好友,為什麼會一個失蹤,一個成了第二個犧牲者?

推理小說最常出現的「最不可能的殺人情境」──沒人坐在被殺少女身後;第一與第二件殺人案的兇手應為同一人,嫌疑最大的人偏偏有不在場證明;密室殺人──等,這部小說一樣也不缺,著實讓我死了不少腦細胞來理解與猜測。到最後我才發現,很多事其實很簡單,只是人把它複雜化了,於是在恍然大悟的同時,我也終於了解作者所說的「純愛」是什麼意思。

這故事除了藉著殺人事件,諷刺成人文化(電視圈)的功利主義與現實外,最主要其實是在反映父母與子女,兩代人之間的代溝。

「你們老是以為按這個按鈕會這樣,加這個數字就會那樣,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有這種反應的才是人,其它的反應都是錯誤的。所以,才會覺得你們是正常,我們很奇怪,其實是你們自己的腦筋有問題。」

「只要養我們,其它的都可以一筆勾銷嗎?」

「你也是你的父母養大的,你是因為父母無償的愛,才能長大成人,所以,也要無償地照顧你的兒女。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我們以後也會把兒女養大,你卻不想想這一點,整天要求我們要心存感恩,對你們心存感恩,認為時下的年輕人不懂得感恩。其實,真正不懂得感恩的是你們。」


當孩子們不滿地發出哀鳴與控訴時,忙著為兒女打拚,卻疏於管教的父母同樣手足無措:

「父母都很傻──剛才她爸爸說他不了解女兒,其實我對女兒也完全不了解。該怎麼說──該怎麼說,好像一起住在這裡,一起生活的不是我們的尚美,而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不知道從那裡來的一個陌生女孩住到家裡了──我已經,什麼都搞不懂了。」

「如果你們不表達出內心的想法,誰都不可能了解你們。你們不說出來,卻要別人理解你們,這怎麼可能?結果,你們不努力設法讓別人了解自己,凡事都在自己心裡衡量、判斷,做出決定,並付諸行動。」

看到這裡,實在覺得很悲哀,這樣的結果,究竟是誰的錯?作者並沒有給一個解答或判斷,她所做的只是寫出兩代人的心情,交由讀者自己去體會、去找答案。

「小孩通常會全盤接受別人說的話,囫圇吞棗地變成自己的想法。這並不是什麼壞事,也不是什麼值得稱讚的事,只是證明了小孩就是小孩──這件事而已。然而,現在的社會卻讓小孩無法自由自在地當小孩,因為大人已經把小孩當成做生意的對象。(中略)大人賣高級車的書,小孩子就跟著嚷嚷藍寶堅尼、法拉利;大人說有新偶像誕生,小孩就努力成為偶像的粉絲。」

相較上述兩代間的難題,這個批判的是非容易釐清多了。它其實也很切合題旨。大人們往往對年輕人的熱衷無動於衷,在心底嘲笑著他們,卻又充份把握這「商機」,不斷推出讓年輕人願意掏錢包的「商品」,這不也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惡性循環,是加深彼此鴻溝的元兇之一?

總之,這是部很值得一讀,也很有意思的作品。最重要的並不是真相(兇手是誰),而是真相背後隱藏的人性──或醜陋,或正直,或善良,或無知,或愚蠢,這讓我覺得,或許作者不只在解兇殺案的謎,也是在解這自古最大的謎團。

只是,所有善惡是非,到最後看來都是那麼模糊;利用與被利用、無辜與罪大惡極,好像也不是那麼容易分清,或許這謎打從一開始就沒有答案吧。

P.S. 感謝臉譜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更多這本書的資訊,請到這裡。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歌行(ㄔㄤˊ ㄍㄜ  ㄒ一ㄥˊ) -漢樂府(佚名)
 
『古文真寶』

◎ 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總集──《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行」是古代樂曲的一種體裁,也就是「歌行體」的簡稱,詩歌字數和句子長短不受限制。
◎「長歌」與「短歌」相對,指以「長緩歌聲」為曲調的自由式抒情體,多用來表達深沉的感情。
◎ 這首詩詠嘆萬物盛衰有時,惋惜時光的流逝,提出應該在少壯時及早努力,奮發有所作為。

 
青青,朝露

陽春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傷悲。

 
【逐句詩解】
 

※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譯】葵菜在晨曦朝露的洗禮下,富有一股旺盛的生命力,然而不久之後,露水就逐漸被陽光曬乾了。
 
:園圃,種蔬菜、花果、樹木的場所。
:等待
:念作「希」,曬乾。
:中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詩經·豳風·七月》說「七月亨及菽。」;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葉大花小,花是紫黃色的,最小的叫鴨腳葵。(也有把「葵」解讀為「向日葵」的)

冬葵的植株      
 
──「青青園中葵」應該反過來變成「園中葵青青」 ,形成表態句。
 
這是一首詠歎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當葵菜長得青青茂盛時,正是少仕的象徵,但作者立刻在葵菜的晨露上警示了生命的短促。早在此詩之前,曹操就有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植也曾贈白馬王彪「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都是同樣的比喻。

 
※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譯】溫暖的春天散播著它的恩惠,萬物茂盛,充滿生命的活力。
 
陽春:溫暖的春天
:散布
德澤:恩惠
生光輝:形容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樣子。
 
──詩人從園中葵沐浴於朝露中、被陽光照耀,聯想到萬物在春天茁壯生長、欣欣向榮,採景由小及大,由點到面,由葵菜擴及一般萬物。
 
這首詩寫到這裡為止,表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其實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讚歌。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樣美好。因此,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
 

※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譯】葵菜和萬物正在生命最旺盛之時,卻經常擔心秋季來臨,那時花葉就會失去春天的光彩,而變得枯黃、衰敗了。
 
:花。
焜黃:指植物色衰枯黃的樣子。焜:君。
 
──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歷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
 
這裡用秋季樹木花葉的「焜黃」,與陽春的「青青」、「光輝」呈現強烈對比,凸顯青春消逝後老境的可悲;從老境的可悲反照青春,便增強了青春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少壯」應「努力」的主旨已經稍露端倪。
 
「常恐」二字,一方面表達了詩人戀春惜春之情、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無可避免,另一方面也有一股自覺的憂患意識產生,因為春秋互換、時序無情。這種對自然規律由盛轉衰的警覺,是基於對青春的熱愛與生命的執著。
 
◎ 前面這六句寫自然萬物由盛到衰的變化,藉寫景來抒情、議論,暗喻人生由「少壯」到「老大」的發展過程,但這並不是詩的重點。就好像我們上街買魚和肉,不管它們多鮮美,如果沒有任何包裝,直接拿在手上帶回家,就一點也不美了。前六句正是美麗的包裝,後面的四句才是魚和肉。
 

※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譯】所有江河都東流到海,何時能夠再回到西邊? (那裡有回到西邊的時候?)
 
東到海:中國的河流,因為地勢走向的關係,大多由西向東流入海裡。
 
──這兩句是前六句內容的進一步深化,就是孔子的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說明光陰流逝迅速,而且一去不復返。消逝的生命如流水般,沒有片刻停留。
 
不只是水不會西歸,消逝的朝露也不會再出現,落下的花葉也不會再度上樹,我們人生虛度的歲月也不會再回來。消逝以後,再怎麼後悔都沒有用。雖然我們在河流中還是會看到水,在花草上還是會看到朝露,在花園中還是可以看到無盡的花葉,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有許多時間;但是那都不是原來的水、原來的朝露、原來的花葉、原來的時光了。消逝的,就是消逝了,不論你多有錢,多有勢都救不回來。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要趁青春年少,及早努力完成志業,免得年華老去,一事無成,徒留悲傷。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敗的時期。
:這個字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等於白過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是於事無補的,意在強調必須及時努力。
 
──作者從自然現象多方觀察「少壯」與「老大」的關係之後,提出這富有人生哲理的結論,顯得相當自然,而且鏗鏘有力,字字都有警示的意味。
 
『古詩源』
漢代的五言古詩,許多是慨歎年命短促、鼓吹及時行樂的,但這首詩不同。從整體構思來看,它的情感基調是積極向上的,《樂府解題》說它「言芳華不久,當努力為樂,無至老大乃傷悲也。」,應該是一種曲解。
 
◎ 全詩蘊含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又有詩歌優美的藝術手法,由物寫到人,由景寫到意,由情提昇到理,其中有比喻,有興發感懷,抽象的人生哲理透過自然現象呈現,讓人感覺十分具體,而不流於枯躁乏味。「理」和「趣」結合頗為成功,令人欣賞。

 
【什麼是樂府?】
 
「樂府」原本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採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後,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統稱為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
 
漢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它繼承《詩經》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實。漢樂府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它的敍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於選取典型細節,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
 
這裡有個整理表格,做得挺詳盡的哦。
 

以上內容取自網路資料,我做的是重新消化、整理、排序等工作,並不是原創。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會馬上拿掉的。謝謝。

引用資料
http://w3.kghs.kh.edu.tw/~tea641/composition/9.htm、『樂府──大地之歌』(時報出版)、百度百科等(圖片來源請按圖片,直接連結原頁)



[寫在後面] 最近一次跟姐聊天的時候,她臉上帶著憂鬱告訴我,時間好像越過越快,小時候還不這麼覺得,現在卻覺得,一天一下子就沒了,回想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卻好像什麼都沒做。

我可以體會,因為我也有這種感覺,一種近乎把你逼瘋的窒息與恐慌。

以前我每天都泡在電視前,看日劇、看節目、查演員資料... 但現在我心裡雖然還是想這麼做,卻潛意識裡壓抑這種衝動。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我重新像以前迷偶像時那麼瘋狂,我也盡量克制自己了。我現在想的是:做那些事,可以讓我成長,讓我的人生有意義、有價值?

做那些事,可以讓我覺得就算明天是世界末日,我也沒有白活?

可怕的是,我始終想不出來。我對很多事都有興趣,但又不是那麼有興趣,我什麼都想試試,又怕付出了時間,卻沒有結果,或者結果會讓我窮了下半輩子,連養老金都沒有。(沒錯,我也不奢求變成什麼富翁,只要養得起自己,還多點錢供養父母就夠了)

這些念頭讓我好憂鬱...

所以,整理這首詩的資料時,格外有感覺。現在我只能調整心態,不要讓自己都還沒擁有過前四句那樣的美好青春時光,就用蒼老的心態來過日子,以致有一天我真的老了的時候,半點年輕時快樂刺激的回憶都沒有,只有一片慘然。

共勉之。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敕勒歌(ㄔˋ ㄌㄜˋ ㄍㄜ) -北朝民歌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元好問 

◎ 最早見錄於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雜歌謠辭》,誕生於429~472年,即北魏中期。
◎ 歌詠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 原本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後來被翻譯成漢語。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
 
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牛羊。
 



【逐句詩解】
 
※ 敕勒川,陰山下: 

【譯】遼闊的敕勒平原在陰山山腳下。
──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壯闊雄偉的印象。
 
敕勒川是敕勒族居住的平原,大致在今內蒙古土默特地區一帶。明代以前,這裡是茂盛的草原和河谷森林,大青山(陰山餘脈)阻擋了乾冷的北風,黃河在河套地區的迂曲給敕勒川提供難得的四季用水,因而,這一地區乃是遊牧民族十分嚮往的冬夏兩宜的肥美牧場。包括鮮卑、敕勒等民族在內的許多古代遊牧民族,都曾經深受敕勒川的滋育。《敕勒歌》所描述的,就是那個時候的敕勒川最普通的景象。 

參考圖片:
 

敕勒是中國古代北方一支龐大的遊牧民族,亦稱丁零、丁令、釘靈,正確讀音應為顛連,所以又成為狄曆、敕勒、鐵勒等,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內蒙古南部一帶。漢代主要駐牧在貝加爾湖以南的廣大地區,早先在大漠建立過高車(註)政權,是民族血緣組織與初期國家行政、軍事「三位一體」的宗法統治形式。後在鮮卑多次征伐打擊下,其中歸附於北魏鮮卑的數十萬高車人被遷徙到了陰山山脈一帶,範圍廣大:「皆徙至漠南千里之地……竟三千里」。其後,敕勒人逐漸鮮卑化,並在中原北魏王朝的影響下向封建化、漢化過渡。南北朝期間大部分融入了中原各民族之中。後來稱霸一時的薛延陀、回紇、突厥及蒙古族中的汪古、克烈等部,現代維吾爾族、俄羅斯聯邦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境內的雅庫特人,都是敕勒族的後裔。 

:因為原駐牧地草茂而高,積雪深厚,且多沼澤的關係,為了減少阻力、順利通行,敕勒人普遍使用高輪大車,因此晉以後的中原人稱他們為「高車」。現今在呼倫貝爾盟巴爾虎三旗,還保留著使用高輪大車的習慣,當地人稱之為「勒勒車」或「大轂輪車」。在一般情況下,用牛挽車,一牛一車,各車首尾相連,由一人駕馱即可。 

延伸閱讀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丁零互動百科──敕勒人



(圖片是從一個不知那一國文的網頁找到的,因為那頁好像是在講敕勒,就把圖轉過來了,若有錯請指正)
 
<小補充>「勒勒車」的車輪直徑最長者達一點四米左右,超過了當地牛身的高度,與馬的身高相差無幾。原料多為樺、柞木烘烤之後,使其彎曲,幾段彎曲的樹幹連接在一起就是車輪了,因此有些車輪不夠圓,車轅也不求直。車幅多在十五到二十根之間。每戶牧民至少有四輛「勒勒車」,用來運水、搬家和運輸燃料等,有時還會把車輪連在一起擺放,當作柵欄。

勒勒車

陰山是綿亙塞外的大青山,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大青山以北保留了許多北魏時代的鎮戍城址。包括懷朔在內的所謂六鎮,就是呈東西分布於陰山山脈的北麓。高歡年輕時從低級軍官轉為「函使」,長年往返奔走於懷朔與洛陽之間,每一次他都要翻越大青山,取道敕勒川,再經平城南行,這可能是他熟悉敕勒川的原因。

 
※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譯】天空就像奇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大草原整個籠罩起來。

古音「亞」
穹廬是遊牧人住的圓頂氈帳,形狀像蒙古包。
 

 
※ 天蒼蒼,野茫茫:

【譯】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
 
蒼蒼:深青色。
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 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微風吹倒了牧草,露出藏在草中的牛羊。
 
應讀「現」,呈現。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闊大恢宏。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刻畫,沒有什麼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空洞沉悶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境界便豁然改觀。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裏。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一句稱為點晴之筆,對於「吹」、「低」、「見」三個動詞的主動者――「風」字,倍加欣賞。
  
敕勒族人用穹廬――圓頂氈帳來比喻草原的天空,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讚美,這樣的審美情趣與他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穹廬是他們的活動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這些與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他們有著極深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說,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讚美家鄉、讚美生活;我們並且認為,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這裏。
 
這首詩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宋詩人黃庭堅說這首民歌「倉卒之間,語奇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山谷題跋》卷七)。因為作者對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點,不必用力雕飾,藝術效果就很好了。

 
【民歌《敕勒歌》一歌成名的背景──玉壁之戰】

 

西元534年,高歡建立東魏(北魏由此分裂為東魏、西魏,西魏於次年在今西安建都),自任大丞相,雖然將都城設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但其統治中心仍在山西。在此近150年的時間裏,敕勒族與鮮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在黃河以北,以山西中、北部為中心的土地上。 

西元546年,東魏孝靜帝武定四年秋,高歡率領十萬大軍,從晉陽(太原)南向進攻西魏的軍事重鎮玉壁城(今山西南部稷山縣西南),黃軍服的東魏大軍,在玉壁城下遭黑軍服的西魏守軍頑強抵抗,他們面對的是後來威名遠播的西魏大將韋孝寬。韋孝寬善於隨機應變,以積極的進攻來強化防守,甚至奪取了東魏軍隊在城北築起的土山。戰事拖了將近兩個月,東魏軍隊損兵七萬,七萬人埋進同一個巨大的土坑,軍營上空籠罩著絕望、悲傷和精疲力竭的氣氛。 

英雄高歡面臨他的末路了。他一生經歷過無數戰場拚殺,光榮的紀錄連他自己也難以詳述。在與西魏死敵宇文泰的長年戰爭中,他經歷過沙苑之戰的慘敗,也曾品嘗過河陰之戰的大勝。當年,一起從懷朔出來的老弟兄,要嘛戰死,要嘛衰老,已經不再能奮騎前驅了。

高歡這年五十一歲。天意也越來越明白了:一顆流星墜落在高歡的軍營中,所有的驢都一齊長鳴,悲涼的驢鳴使黃河兩岸都震動起來。大軍撤退,高歡終於病倒了。 在十一月的寒風中,高歡回到晉陽。這時,西魏散布謠言,說高歡身中弩箭,以動搖東魏人心。高歡勉力支撐,出來與重要的軍政權貴會面,這是他最後一次出席類似的宴會。他讓隨他四處征戰多年的斛律金唱歌。這位年過六旬,兩鬢斑白的老將軍嚴肅地站了起來,用鮮卑語唱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民歌,他那「音調遒勁,勢動蒼穹」的歌聲,使在場將士無不動容,人們彷彿看到了家鄉的大好河山、富饒的草原……

高歡當時的表現,據史書說,是「自和之,哀感流涕」。走到生命終端的他,被這首歌帶回他的生長之地,帶回他生命中最樸素、最卑微的起點。從少年時起,他就渴望離開懷朔,離開只有牛羊和戰爭的草原,到南方去,到麥粟遍野的中原,到繁盛如同天堂的洛陽。而今,一切都已實現,他甚至成了實際上的皇帝。可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的目光投向了塞外,投向他情感和夢想的源泉。

雖然高歡及時抓住時機,在軍心振奮的時候,率領大軍順利撤退,保存了軍隊的主力,但兩個月後便病逝了。他的慷慨奇崛的生命傳奇,以《敕勒歌》的悠遠長調,清清淡淡地終結。 
 

【將《敕勒歌》唱紅的將軍──斛律金】


 
斛律金(西元488—567)生於南北朝北魏時期,他的高祖是當時敕勒有名的部落首領倍侯利。《魏書》記載說:「倍侯利質直,勇健過人,奮戈陷陣,有異於眾,北方人畏之。」敕勒民間則有這樣的歌謠:「求良夫,當如倍侯利」,倍侯利儼然成為敕勒人心目中的英雄典範。後來他率部落投奔北魏,斛律金的祖父、父親都在北魏政府任高官,並屢建戰功,斛律金自己則曾經被北魏政府任命為「第二領民酋長」,秋天到京城晉見,春天又回到部落,號稱「雁臣」。

斛律金善於騎射,長於用兵,在北魏是有豐富軍事經驗的名將。在戰場上,他只要觀察一下地面,就可以判斷出敵軍的遠近,望一望飛塵,就大致知道敵軍騎兵、步兵的多寡。有一次,他奉命護送柔然的首領阿那環,途中射獵,阿那環為他的騎射技藝驚歎不已,但他不僅自己精於騎射,對兒孫們也要求得很嚴格。他有兩個兒子,每次他們打獵回來,斛律金一定要看看兄弟二人射中的獵物。大兒子斛律光獵物不多,卻得到了他的誇獎;小兒子斛律羨獵物不少,他卻嚴厲斥責。別人問他原因,他說:「明月(斛律光)射的箭都在獵物的背上,而豐樂(斛律羨)卻是隨便射箭,數量雖然多,技藝卻比他哥哥差多了。」有一次,他把兒孫們召集來聚會射箭,看完後竟然哭了。他說:「明月、豐樂射箭不如我,諸孫兒又不如他們,我們家這樣下去會衰敗的。」
 
西元537年,西魏的宇文泰率大軍進攻東魏,高歡集二十萬大軍迎擊,斛律金也隨軍出發。東魏大軍強渡黃河和洛水,與西魏軍會戰於沙苑。西魏軍隊鐵騎精銳,以逸待勞,出其不意地將東魏軍隊攔腰截斷,以致東魏軍隊大潰。高歡到了這時還要再戰,他派人拿著軍士名冊到各營去點兵,結果無人答應,斛律金在旁勸他:「將領離心,士兵潰逃,不能再打下去了,應該立刻收拾剩餘的部隊向河東撤退。」騎在馬上的高歡聞言仍猶豫不決,但敵軍這時已經準備要截斷退路,斛律金知道形勢萬分危急,便當機立斷,用馬鞭狠抽高歡的坐騎,才一同迅速撤退。這次戰鬥,東魏軍隊共損失八萬多人,要不是斛律金當機立斷,恐怕就要全軍覆沒了。

斛律金隨高歡征戰多年,屢立戰功,他為人正直、心胸坦蕩,深得高歡的信任。高歡經常告誡他的兒子說:「你任用的漢人很多,如果有人詆毀斛律老將軍,千萬別相信。」臨終時還不忘囑咐兒子:「斛律老將軍為人正直,忠貞不二,要信任他和其他老臣。」

高歡的兒子高洋於西元550年建立了北齊,斛律金被封為咸陽郡王,不久又加封太師。後來,北方另一個遊牧民族柔然進攻北齊,斛律金親自領兵抵禦,取得勝利。回師以後,他又被封為丞相。高洋晚年昏暴,任意殺人。有一次高洋騎馬捉矛,三次欲刺斛律金,斛律金強忍悲憤,巋然不動,毫無懼色,高洋只好縮手。

斛律金一家在北齊可以說榮華顯貴之至。他官居丞相,大兒子斛律光為大將軍,二兒子斛律羨和其他孫子都是鎮守外地的大將。他的孫女有的當了皇后,有的當了太子妃,他的孫子娶公主為妻。斛律金不識字,沒有文化,但他詳知歷代興亡之事,對自己富貴已極的家族很是擔憂。他曾對兒子說過:「我雖然不讀書,但也知道東漢外戚梁冀等一時得勢,最後傾滅的歷史。女兒當了皇后、貴妃,如果得寵,會招來其他貴妃忌妒;如果失寵,便會遭天子嫌棄。我們家是靠忠心為國、建立功勳而取得富貴的,怎麼能依靠女孩子們呢?」

西元567年,這位一生戎馬倥傯、八十高齡的敕勒名將與世長辭了。他死後五年,由於奸臣進讒,皇帝昏庸,遂使忠良遭誣,斛律金家滿門被害。從此,斛律金父子的事蹟不再為一般人所知,但斛律金慷慨高歌過的《敕勒歌》卻是中國古代詩歌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至今還閃爍著光輝。 

延伸閱讀
互動百科──斛律金


引用資料
:百度百科、互動百科、「另一個勅勒川:讀《北齊書》隨想之一」(作者老冷)、
                  「藝苑」(Udn部落格)、http://mingren.zkwsx.com/ny/48379.html

參考
北史演義- [攻玉壁高王疾作據河南侯景叛生] 



[寫在後面] 本來就很喜歡詩詞(尤其是詞)了,最近突發奇想,開始想把一些具有代表性,主要是自己喜歡的詩詞,做個系統性的整理介紹。因為目前市面上看到的詩詞介紹書,呈現方式我大都不是很喜歡,就想按自己覺得方便閱讀理解的方式來編排。資料主要來自網路,內文也不是我寫的,只是把查到的資料過濾後,刪修增減、排列整理一番而已,如果有侵害到版權,還請來信告知,會把那部份刪去的。(照片部份,按一下就會連到原網頁去了)

話說越古代的東西越是眾說紛云,查資料途中看到不少不太一樣,甚至完全不同的說法,把我這個非專業的人搞得一頭霧水,尤其是敕勒族這部份,我看到的說法最多變,因此如果有誰知道更正確的資料,煩請告知,小女子我感激不盡~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蒙曼說唐:亂世紅顏》──江山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最近重新迷上武俠小說,對任何中國味的東西都充滿眷戀與喜愛,無論詩詞歌賦,還是棋琴書畫,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見到,就會讓我興奮雀躍不已。因此這兩天為了工作拜訪眾家部落客書評區時,偶然見到一些中國題材或華人作家的作品,就額外開心(遺憾的是,這種情形很少,因為目前台灣閱讀習慣已經西化、日化了),這部『蒙曼說唐:亂世紅顏』就是這樣引起我興趣的。

聽說蒙曼教授在這本書以前,還出過一本更經典的『蒙曼說唐:武則天』,為這位中國史上唯一的女帝平反,用全新的歷史角度來解讀這位女英「雌」的一生,當然也引起我莫大興趣,早已摩拳擦掌等不及要找來看了。不過這篇主要想談論的,倒不是關於這兩本書的內容(廢話!看都還沒看,根本沒心得可講),而是我無意間發現的一篇佳評。

這位vernier網友除了把書分析得充滿魅力,讓人恨不得一睹為快以外,文中有句話也深深震撼了我:

我一直覺得,老天要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僅需給他一個特定的個性,即使在不一樣的環境,最後仍然會走上那註定好的道路。於是軟弱的、優柔的、衝動的、易怒的,我們都在歷史席上,看到了他們命定的位置。」

我最愛的部份,剛好跟她本人特別標記的部份相反,但這句話、這個觀點,我真是愛到不行!想起之前寫書評,評『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李尋歡時,一直想不到恰當字眼來形容他的訣擇,也想不到該怎麼為那場三角戀的悲劇結果下註解,但這句簡簡單單的話,卻一語驚醒夢中人。

不錯,很多事之所以像古龍說的「無可奈何」,人之所以衝不破命運的枷鎖,全是因為這個「個性」兩字!於是人的成功失敗,悲歡離合,也就免不了受這兩字左右。我的個性,加上你的個性,再加上他的個性,他他他...大家的個性,再與無數巧合相串連,便成就了一個個無奈。

我也想到最近剛出的『魔女之子』這本小說,聽說書中的悲劇源由,也正是這「個性」造成的。

文中還提出兩個很有意思的點,之前我上歷史課也常常想到,那就是──歷史總是不斷重覆,以及,歷史是勝利者寫的。

別說國外歷史,光是看看中國史洋洋灑灑五千年寫下來,就不知有多少蠢事一再上演,多少錯誤不斷被重蹈,像是外患強大,朝廷已經不保,皇宮內部還可以為了爭帝位而鬧得不可開交、血流成河;偏安至南方的朝廷不思危圖強,別說設法反攻,也該力求保住一隅江山,那些亂臣賊子卻仍鬥個你死我活,最後國破人亡...

再看看台灣現在,不也一樣?

為什麼一再重蹈覆轍?這些人真的那麼呆嗎?不知道兩敗俱傷,只會讓人撿現成便宜嗎?

說到底,還不就為了一個「利」字。(頂多加個「權」吧)

因此,古歷史演變到現在成了血淋淋現實,所有成王敗寇,也不過是換了個名字。可悲可嘆。

只希望有些悲劇,在未來不會上演。

但就算上演又如何?過了百年千年以後,這只是後人欷歔的話題罷了。就像現在的我們感嘆那些千年百年前的興亡史一樣。

不過很確定的是,誰鬥贏了,誰就是歷史上留名的「英雄」,誰就代表了「正義」,其實出發點都是自己(寫史者)。這就像以前讀中國歷史,總是說中國去打別人,是「雄才大略、擴張版圖」,被視為無比光榮、值得稱道的豐功偉業,外族打中國,則被視為「無情殘酷的侵略」,值得大肆躂伐。用同樣標準來看,日本不擇手段地掩飾南京大屠殺,也就不足為奇了。

要不是人權在現代被不斷強調,以歷史的舊角度來看,他們這麼做本來就無可厚非。只能說他們不幸失敗了,因此這歷史無法由他們來寫,希特勒也一樣。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巨匠の技と心 江戸前の流儀

小野二郎:「不是自己說一流就是一流,一流是由別人決定的。」
金本兼四郎:「我們並沒有所謂料理秘技,有的只是『江戶前』而已。」
早乙女哲哉:「所謂卓越,就是強自忍耐;所謂料理,就是男人的職志。」 


書名:江戸前の流儀~巨匠の技と心
類別:飲食/ 人生勵志
頁數:175
內容介紹

「江戶前」原指江戶城前的海,現在意義已經擴指東京灣的海,由於匯集到此的河流數目眾多,帶來極為豐富的養分,川道又深,海域平靜,生長在此的魚群骨小、皮薄、脂肪多,非常鮮美,自古就是漁獲的主要產地,遠近馳名。但「江戶前」並不只是海洋所在地、料理的作法名稱而已,它同時也代表料理人的個性氣質。江戶男兒自古氣性佳、善忍耐,這種種性情特色也深深影響了他們工作的態度與烹調方法。

書中介紹的三位巨匠,分別是江戶前三種代表料理:壽司、鰻魚、天婦羅(另外還有海苔及佃煮)的料理名家,其中兩位已經超過八十歲高齡,曾被厚生勞動省選為現代的名匠(每年選出成就卓越技能者,以茲表揚)。

三人從修業時代講起,講到現在已在料理界佔有一席之地後,每天的生活方式,讀者可由此窺知他們三個人三種不同的思考,及他們對料理共通的熱情。除了三人的介紹與訪問外,書中也安排三人與政策研究所大學教授(也是此書監修者)小松正之、著名美食評論家山本益博針對相關主題進行對談,卷末並附有小松正之對江戶前料理的相關知識介紹。

現在正是追求美食「道德」的時代,前人們構築起來的氣質與應對方法,正可以成為「廚師今後該怎麼做」的指標。將來想在料理界一展長才的年輕人,不只要學得烹調技術,更要學得「烹飪義理」,感受一下「烹飪的深奧」,好好繼承前人智慧與技術,這本書正適合他們閱讀。

作者背景: 

壽司店「すきやばし次郎」小野二郎:7歲時就在當地料理旅館「福田屋」工作,16歲被軍需工廠徵用,打下烹飪基礎。戰後,於25歲到位於東京‧京橋的壽司店「與志乃」當學徒修業,39歲時自己在銀座開店「すきやばし次郎」,成了全國著名的壽司名店。平成19年、20年該店連續獲得米其林三顆星的評價(全球迄今僅72間餐廳獲此肯定),小野二郎本人亦於平成17年被選為「現代名匠」。

鰻魚料理店「野田岩」金本兼次郎:是從江戶時代傳承至今的江戶前鰻魚160年老店「野田岩」第五代,從12歲就跟著父親學藝,30歲繼承父親的店直到今天。除了守護老店的口味以外,他也不忘在口味與服務上精益求精,推出白燒結合魚子醬的新菜色、發明蒲燒的真空包裝、成立法國分店等。平成19年被選為「現代名匠」。

天婦羅料理店「みかわ」早乙女哲哉:中學畢業後,父親告訴他「你在學校已經沒什麼好學的了」,而到上野天婦羅老店「天庄」寄宿學藝。30歲在日本橋開了第一家自己的店「天婦羅 みかわ」,運用學藝時代自己研習得來的理論,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烹調方法,被評為天才天婦羅烹調專家。因為善於言辭,目前也活躍於電視及雜誌等媒體。

【監修】 

政策研究所大學教授 小松正之:東北大學畢業,在耶魯大學攻讀管理學,取得碩士學位,又在東大取得農學博士學位。77年進入農林水產省,在義大利大使館擔任一級書紀官,之後又擔任水產廳的漁業交涉官,負責捕鯨事務。之後先後擔任資源管理部參事官、漁業資源課課長等,因其在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及華盛頓條約等相關的國際會議,與各國交涉的姿態強硬,而成為國際知名的人物。目前在政策研究所大學擔任教授,著有【今後吃不到的魚】、【豐沛的東京灣~復甦的江戶前海與食文化】等書。

【協助】 

美食評論家 山本益博:早稻田大學畢業,昭和57年出版『東京‧味覺大獎200』,以此一躍成為日本美食評論的先驅。信念為「比吃美食更重要的是懂得怎麼吃」,除寫作相關美食書籍外,也活躍於電視、廣播、演講等活動,最近的著作為『益博的東京排行』、『山本益博精選!外送美食』、『大人的作法』等。 

[讀後感]

會看這本書主要是因為在Zen那裡看到介紹,向老闆推薦之後,就變成工作的一部分了。書裡提到很多魚貝類名稱,以及料理、河川名,看得我眼花繚亂,如果我對這些美食多一點認識,可能看起來會輕鬆一點,偏偏平時我並不是個很注重吃的人,因此最後我看書的重點,更多地擺在「學習新知」上。

看這本書真的可以學到不少東西,有些是關於美食方面的知識。正如美食家山本益博說的,「比吃美食更重要的是懂得怎麼吃」,看這本書之前,我還真的不知道吃壽司要在三秒內吃掉。事實上,這時壽司的溫度和硬度處於最佳狀態,吃起來味道最好,要是再多放幾分鐘,味道就會變了。很多人都以為壽司本來就是冷的,再多放一下也沒關係,事實上差別可大了。只是想到三萬日幣的東西,最理想是在十分鐘內吃掉,就覺得吃壽司真的有夠奢侈(汗)。

小野二郎感嘆很多客人花了大把銀兩(二十個壽司就要日幣三萬,平均一個1500日幣)去吃壽司,卻只顧著聊天,讓壽司都變質了才吃下去,因此他看到特別懂「吃」的客人,就會忍不住用比較好的料來捏壽司。好貨只給識貨人,我想這道理不管在那行都說得通的,何況是山野太郎這樣一個把食物當神祇尊敬的人。

沒錯,我真的覺得小野大師對壽司的愛已經接近一種信仰,從食材、製作到客人送入口中那一刻,每個步驟都經過最精密的計算,「賭上讓它最為美味的一刻」,就是用這樣的態度來做。因此,他在選購食材時,從來不會去管「預算」這種事,永遠是以品質為優先考量,只希望能把最好的東西呈現給客人,令人直覺想到之前看的『夢象成真』──只有把客人的感受放第一的店,才會真正成功。這話套在小野大師身上,真是再適當不過了。

小野大師也說,很多人以為壽司上方的料是精華,事實上米才是。因此他會花最多精力來做米飯,如果遇到季節不好,魚貨不夠新鮮的時候,客人吃到好吃的醋飯,還是會覺得很好吃。讓我學了一課。


XXXX


這三位大師雖然對食物各抱有自己的一套「學問」,有的是抱著興趣般的熱情在做,有的是把它當作自己的天職或義務在努力奮鬥,有些思想仍是共通的,比如他們對工作都絕不茍且,也因此才獲得了成功。(但這兩種態度的差異,也可看出他們人生觀的不同,有人覺得最重要的是努力,有人最討厭努力) 

此外,他們都很重視對下一代的培育,用的方法也很妙,比如每年舉辦一兩次員工旅行,或帶員工到高級餐廳去用餐,一方面收攏大家的心,一方面讓他們看看何謂「一流」,以便隨時做機會教育(覺得員工對客人服務不夠好的時候,問問他們上次去某某餐廳時,可是受到這樣的待遇,員工聽訓的接受度會提高),順便訓練他們的味蕾,真是一舉數得,讓人不由得欽佩這些大師的遠見。

三人中唯一繼承百年老店的金本大師則說,繼承父業在他們那年代是無庸置疑的事,對主張自我的現代孩子來說,卻不是人人贊同的觀念,對此他認為,首先父母一定要先做出這家店的魅力來,讓繼承家業變成一種「夢想的工作」,讓孩子看著父母做這工作的時候,是帶著崇拜、憧憬、充滿抱負的眼光,這樣他們才會心甘情願地繼承,也才會把這家店發揚光大。我覺得他有這樣的高見真的很令人佩服,事實上無論任何行業都是如此,也只有「夢想」,才是會讓人孜孜不倦願意去奮鬥的吧,就像第三位大師早乙女一樣。

他說他非常愛玩,事實上就連工作,在他眼中也是一種玩樂,只是他「玩」得比誰都認真。自小就對追根究柢有興趣、極富精神的早乙女大師,十幾歲就陸續認識不少藝術家或工匠,從他們身上,他也看到這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態度,因此他做天婦羅時,從沾粉到下鍋,每個步驟都有一套嚴謹的理論,比如「炸」東西其實還包括「蒸」,也就是麵衣及食材本身帶有的水份,下鍋後先蒸發掉的過程,因此炸不同食材時,首先要考量:那個部位含的水份多、希望炸出來是什麼效果,才能決定麵衣的沾粉位置與多寡,可不是隨便沾粉就可以丟下鍋炸的。

早乙女大師很誠實,他認為自己心胸狹小,也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因此他完全不想把努力奮鬥的樣子呈現給別人看,只想暗地裡努力,然後拿出最棒的成果,有點類似鴨子划水,這讓我想到岡田(准一),他以前也說過一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就是他之所以喜歡「蓮花」 ,是因為它把污穢的部份深深藏在水底,只露出最清純美麗的花朵給人欣賞。看來他們是同一種人呢。


XXXX


三位雖然已經是大師級,說話卻充滿人生智慧,一點也不呆板。比如金本大師完全不會制定一些「對客人要鞠躬多少度」的禮儀規則,因為他認為徒有表面工夫,心意卻不夠,也不會讓客人感到開心。他每天最重視的,就是這「開心」二字,不只客人吃得開不開心,還有員工工作得開不開心,這就是他們每早檢討大會的重點,有這樣的老闆追隨,真是那些員工的福氣!

金本大師也認為,並不是說投入工作就要把人生完全獻給工作,還是要抽出時間玩樂,比如他就常會跑去花柳巷找樂子(早乙女大師也是,他對美女非常熱衷XD),他認為玩樂可以幫助自己對世界更了解、認識更多人,也能從一些失敗的經驗學習。這想法就算在現代,也是很新穎的。

這本書同時也讓我看見老一輩的價值觀。現代人通常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四處尋找自己的長處、適合的工作已蔚為主流,因此年輕人工作替換率高,耐性和精神力差,與上一輩的人正好相反。他們把工作當成「天職(天賜的職業)」,不會去思考工作適不適合自己,而是得到一樣工作以後,就拚命琢磨鑽研,讓自己去適應、配合工作,把工作的技能轉換為自己的東西。

這想法給我帶來很大的衝擊。幾乎所有勵志書都鼓勵我們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天職」,這三位名廚的經驗卻指出,「天職」是靠一輩子的全心投入得來的。那麼我現在三心二意究竟是對,還是錯呢?我自己已經搞不清楚了。有時覺得人生就是這麼矛盾,世上有這麼多美好的事物待追求,總想每樣都去抓一些,最後卻沒有一樣能持久、能專精,免不了擔心自己到頭來什麼也沒抓到,落得一場空。或許三位大師的人生經驗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告訴我們沒有所謂適不適合的事,只要付出心血,終有一天能得到回報(兩位得到「現代名匠」榮譽的大師,都是過了八十歲才獲選)。

總之,這是一本很適合對日本料理(江戶前料理)感興趣的人、美食愛好者,或者有志進入餐飲界的人拜讀的書。就算像我一樣對食物沒有太大興趣,也可以把它當成「名人成功經驗分享」、「從料理學人生/工作經驗」之類的書來看,各取所需。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公事而上網搜尋各個跟書有關的部落格,結果在酪梨壽司那裡發現一個很棒的線上閱讀網站喔!
就是這個──好讀網站。(我有把連結加到"推薦網站"區)

酪梨壽司對它的描述是這樣的:

「這個網站提供免費的中文電子書,只要下載簡單的電子書程式就能享用,格式是符合台灣人閱讀習慣的直排中文,內容經過校對,還可下載到PDA隨身閱讀,十分方便舒適。除了大量武俠、歷史、言情、推理小說,還收錄《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中的七十餘本,愛看經典文學的人不能錯過。缺點是內容都由站長和網友義務校對,更新速度緩慢,分類有點亂,收集的也多半是經典舊書,少見熱門新書。」

點進去一看,它排版整齊、分類一目瞭然,畫面也很乾淨,
跟一般常見的簡體網路小說城完全不同,一看就讓人安心,
至少它絕不像簡體書城那樣病毒肆虐。

再點進去看到目錄,整理得相當用心,無論線上閱讀版還是下載版都製作精良,
觀看的軟體下載簡單,使用方便,很快就能上手(線上閱讀不需下載軟體)。
發現這個網站時,我簡直像撿到寶似地興奮。

原以為這樣一個架構龐大的網站必定出自某機關團體,或至少是合作的一群人,
想不到竟只有一個站長,這網站就是憑著他對小說、對文字的熱愛而誕生的!
就連觀看程式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雖然我直到今天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已經維持了七年,
這段日子來他的熱忱感動不少人,也有網友站出來響應,陸續幫他校對了不少書,
這個網站才能如此茁壯。

本來我有點擔心,畢竟像這樣公開傳播有版權的東西,總是有點風險,
但看了站長寫的《有關好讀》一文後,
我就釋懷了,
反而還很想把自家出版品也送過去讓他放在站上呢!
(只是不知老闆肯不肯)

他說得沒錯,如果覺得這樣是一種侵權,那圖書館怎麼辦,
他們的書也不見得是經過正常授權程序拿到的,
同樣是免費造福大眾,為什麼電子圖書館就不可以?
何況一本好書並不會因為在網上曝光而影響實體書的銷售,
反而有幫忙宣傳的效果,
這就像租書店雖然到處都是,
漫畫及小說還是賣得嚇嚇叫一樣。

之前Zen也有在他的網站談過跟租書店合作的事,
感覺就是類似的理念。
說真的我很贊成他們的想法,
只是沒辦法,老闆說他暫時沒有跟租書店合作的計畫,好可惜...

題外話,在酪梨壽司那篇文章也看到超低價書店──水準書局的介紹,
那篇介紹文是另一位網友寫的,
看她的遭遇害我差點沒在公司偷笑到岔氣,
實在是太太太天才啦!
只是看了有點蠢蠢欲試,想去看看自己可以被打幾折,
又怕最後打的是最慘的"75折"(連75折都算最慘,可見那裡的書多便宜!)
也怕被老闆強迫推銷,
一整個猶豫啊...^^;;;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夢象成真
(圖片來自博客來)

如果你只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成功?

看完『夢象成真』,我覺得最有趣的一點,就是作者水野敬也正好運用這本書,向數百萬人證明了他書中的論點──『會做生意的人,是擅長滿足別人欲望的人』。他看出世上大多數人都渴望成功,卻缺乏勇氣、毅力、智慧去實現,這就是為什麼相關書籍每年都在出,卻還是擁有無比廣大的市場。因此,他寫了這個能滿足這層欲望/ 需求的故事,每個讀者都能把自己代入那個得過且過的沒用主角,都能從他尋求改變卻無力的心情得到共鳴、找到慰藉,並期許自己能跟他一起成長。這本教導人們成功的書,就也在一夜之間得到空前成功,讓水野一舉躍上超級暢銷作家之列。(之所以用「超級」,是因為他的處女作據說已經很暢銷了)

其實,正如印度象神迦尼薩說的,書中提到的成功秘訣,在主角書架上那堆勵志書籍裡早就出現過了,都是一些早就說爛的道理,根本不是什麼創新的發言,那為什麼這本書還會紅?我覺得是它行銷做得太好,太有故事性可以操作,或說,太有創意了。

首先,看到故事介紹──一個愛吃綠豆沙涼粉、菸酒不忌、蛋裡不加培根就要鬧自殺、據說和釋迦牟尼是麻吉、愛迪生&孔子&比爾蓋茲等名人都是他教出來的Kuso神明,某天突然顯靈在一個想改變自己、想獲得成功,卻只有三分鐘熱度的平凡上班族家裡,告訴他只要照自己出的課題去做,就能百分之兩千獲得成功──不想繼續看下去的人恐怕已經很少;再看書中提到的幾個教條,竟然是掃廁所、吃八分滿、去拜拜、擦皮鞋,還有人不會被挑起好奇心,不想一探究竟嗎?

至少我就已經百分之百被挑起好奇心,而且當天一發現這本書,就馬上在博客來下訂單,迫不及待地推薦給身邊每一個人。

接著看看作者本人的檔案介紹。哇靠!也太強了吧!竟然曾跟朋友自創「讚美業」,在街頭以一分鐘一百元的收費,不斷稱讚客人到心花怒放為止。能想出這種怪到不行,卻又妙到不行的主意,不正是「看出別人欲望」的大行家嗎?這樣的人還有可能不成功?寫的書還有可能不賣?

說真的,看完全書,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感動,能惹我發笑的部份嚴格算來也不多,好像看文宣介紹時還比較興奮。仔細一想,它不過是包裝過的勵志書籍罷了,小說色彩很淡,有時我看著看著,還會忘了自己是在看小說。它有點像小時候看的『芝麻街』之類的英文教學節目,都是藉一些吸引人的角色及情境來引起人們注意,使他們感興趣,進而能吸收學習它們所教導的東西,但說穿了,全篇其實就是在「說教」,只是說的方式比較能夠讓人接受罷了。因此,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常聽到有人說日劇版(小栗旬主演)普普,這樣的故事要改編成戲劇性強的東西,除非編劇幫它加入更多元素,否則還真有點難撐場面!

不過,沒有感動並不代表這本書不值得看。書中列出的很多建議都很中肯,很值得參考,比如能真正成功的人,是會為別人著想、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把別人的需求和夢想當成自己的需求和夢想來實現、滿足別人的自尊心及時常心懷感謝的人。如果真能做到這些,我也相信絕對可以成功。只是書中同時也充滿了矛盾,比如它主張不要去想「我得努力才行」,因為成功的人其實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勉強自己努力只會減低熱情,但它列舉出的許多條件又像在告訴我們,我們非努力不可,非努力為別人著想、努力做別人不想做的事、努力讓自己保有一顆感恩向上的心……不可。可是,如果無法讓思考變得這麼正面積極,我們不也很容易失去熱情,不久又回到放棄的老路上去?到頭來,「努力」還是必需的,除非每個人都能學會怎麼催眠自己。

呵,只是,世上的事往往都是如此,都充滿矛盾,這些矛盾卻又能和諧地共處一地。我這麼多疑,或許沒有必要,畢竟,就算一時間無法做出深遠的改變,有這些想法累積在心裡,對自己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啊。以前我對勵志、心靈書籍總是棄之如敝屣,根本不認為它有用,這陣子基於種種原因看了好幾本,卻發現它還是有一些潛移默化的功能,可以讓我不知覺間思考變得積極樂觀起來,這也沒什麼不好。

但我想,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其實是這一句:這年代,最重要的就是創意! 



[佳句精選]

帶給人們多少喜悅和幸福,就會在金錢上得到對等的回報。所以,想讓大家無比開心的人,才會『成為』有錢人。 

XXXX

從事偉大志業的人,真的純粹只是一心活在想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念頭之中,所以大筆金錢會流入他們的口袋。不只是金錢,他們會受人喜愛、內心充滿幸福,好事也會降臨在他們身上。 

XXXX

『會做生意的人,是擅長滿足別人欲望的人。』能夠看穿別人有何種欲望、想要什麼的人,或是明白世人在追求什麼的人,自行創業也能進展順利。越懂上司欲望的人,就能越早出人頭地。 

XXXX

打掃廁所等於是打掃最髒的地方,那種事情沒人想做,對吧?可是啊,做別人不想做的事,別人才會最開心,因為是最想拜託別人做的事,才會從中產生價值。 

XXXX

世上大多數的人啊,是靠『下意識反應』而活。並不是你在影響周遭的一切,你只是對身邊的人產生『下意識反應』。父母叫你讀書,大家都那麼做所以報考學校,大家都在工作所以工作,上司命令你做什麼就做什麼。……能夠擁有自己人生的人啊,全都是靠自己思考、擬定計劃,再按照那些計劃,漸漸對世界造成影響的。 

XXXX

想要努力卻努力不了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想著『必須努力』這件事,本身並不快樂。……你們都想勉強自己去做打從心底不想做的事和討厭的事。你們告訴自己:必須努力、必須忍耐加油,想以努力這件事作為目標來加油,但這樣是持續不了多久的。畢竟,你們的心聲是『不想做』。 

XXXX

為了持續實踐你決定要做的事,就必須營造一個讓你不得不那麼做的環境。只有下定決心,還是具體付諸行動,兩者產生的結果會截然不同。……衣服就是能夠改變的環境之一。拿破侖說:『穿上怎樣的制服,就會變成怎樣的人。』你不能忽略服裝對人的意識所造成的影響。穿上能讓你有自信的衣服,言行舉止也會為之一變。 

XXXX

就像這個世界如果沒有黑暗,就沒有光明一樣,缺點和優點也是自己擁有的某個特質的表裡兩面。譬如說,喜歡獨立作業的傢伙,一見到人就會覺得累;相反地,喜歡見到人的傢伙,就無法完全集中精神於獨立作業。 

XXXX

世界是依規律的法則運作,成功和失敗也是順著這項法則產生。所以,必須順從那項法則改變自己,矯正法則和自己之間的落差,才是成功的方法。……即使有不愉快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怕是自我欺騙也好,首先要認為自己『運氣好』,有說出口的氣勢更好。這麼一來,大腦就會自動開始尋找好運的事。你要開始思考,能從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學到什麼。 

XXXX

想要經常得到好的結果,就得比一般人做出更綿密許多的準備。 

XXXX

或許我們往往疏忽了最重要的人,而將時間花在不重要的人身上。譬如說,把能幹的員工晾在一邊,一味緊盯沒用的員工;不讚揚準時上班的員工,卻把時間用在督促遲到的員工。無論是工作,或是我們的人際關係,都要認清最重要的人是誰,先討他們的歡心,並感謝他們。 

XXXX

人會聚集在滿足自己自尊心的人身邊。 

XXXX

大部份成功的人都非常擅於複製。 

XXXX

因為全部體驗過,所以才能選擇。否則就不曉得那一種口味適合自己。 

XXXX

打從心底想要成功的人,什麼都會嘗試去做,只要有那麼一點可能性,就都試著去實踐。也就是說,會說『愚蠢可笑』或『沒有意義』而不去做的人,說穿了就是不那麼想成功。 

XXXX

如果你和大家一同樣的角度思考同樣的事情,就只能得到和大家同樣的結果。……就算和別人在做同一件事的時候,也必須以和別人不同的角度或想法,來看這個世界。 

XXXX

客人在『超乎預期時』會覺得開心,客人會下意識預測:「店員大概會替我做到這種程度吧。」所以你要超乎客人的預期,令客人出乎意料,給客人一個驚喜。這麼一來,客人就會非常開心,再度光臨。 

XXXX

明明還沒付出任何努力,就預借說不定會成功的『亢奮感』,讓自己心情愉快。可是漸漸地,那種心情就會被不可能那麼容易成功的『現實』這堵牆砸毀,那個時候,就得被迫償還,屈服於現實。……人就是像這樣漸漸失去夢想的。 

XXXX

如果在實現自己夢想的同時,也能實現別人的夢想,大家就都會替你加油。……如果覺得幫助別人成功很快樂,自己無論做什麼都能心想事成。 

XXXX

你或許遲遲沒有遇見伯樂,儘管如此,還是可以不斷像感覺有可能被挖掘出才華的地方毛遂自薦。要是才華獲得賞識,人生便會在一轉眼間改變。 

XXXX

『成功的秘訣在於成功之前絕不放棄。』可是,如果那個領域不適合自己,放棄也沒關係的。唯有一件事絕對不能放棄,就是『你自己』。你有某種才華、有某種工作非你不可,關於這些不能放棄,必須不斷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XXXX

越覺得缺東缺西,越無法跳脫不滿足的狀態。欲望越高,想要的東西越會溜走。若自己沒有獲得滿足,就無法討人歡心,無法對別人付出。你經常覺得心裡不滿足,便會試著用什麼填補那種空虛……你們或許會覺得金錢、名譽、地位都是憑自己的力量獲得的,但並不是這樣,而是相反,金錢是別人給你的,對吧?名聲是別人認同你,才給你的,對吧?全部都是別人給你的。所以要心懷感謝。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nner.jpg

《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是一部「擬現代童話」。

之所以說「擬」是因為到頭來,它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童話,所有荒誕不稽的現象,其實出自某個人的創意。它也從來不是一部科幻小說,而是描寫親情與愛情的人情劇。

朱莉亞的母親在她童年時得病,將她與父親忘得一乾二淨,過了幾年就去世了;而她父親忙於工作,不知多少個夜晚,她只能從床邊留下的禮物得到他回家的線索。她開始用想像中的動物角色填補父親在人生中的空缺,終於,她憑這些角色成了成功的電腦繪圖師,再過三天就要和一個深愛她的男人步上禮堂。但就在此時,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傳來,多年疏於聯絡的父親,竟然再一次破壞她的幸福,而且這次不是揍爛她未來老公的臉,而是以一種更徹底、更決絕的方式──他去世了,下葬日就是她的婚禮當天。

更驚人的是,喪禮後她收到一個大木箱,裡面竟然裝著一個聲稱載有她父親記憶體的機器人,要用六天來和她修補已破碎的父女關係。

這個故事的出發點很有趣:若你有機會和已死去的親人多相處幾天,甚至跟他一起旅行,你會怎麼做?

其實,不可諱言,看到結局,或者說打從中途作者筆鋒一轉,開始描述朱莉亞的初戀事件開始,我心裡就有種說不出的失望。我原本期待故事的焦點會放在這對父女的解除心防上,能透過這趟旅行增加更多對彼此的了解。雖然那個十八年前的事件是這對父女關係僵化至此的關鍵;雖然知道要改善兩人的關係,甚至讓兩人真正得到幸福,解決這事件是有必要的,但看到朱莉亞全部心神都放在初戀情人竇瑪斯身上,看到主動溝通的一方始終是父親安東尼,我還是有點難過,或者說失落。

或許愛看愛情故事的人,會為朱莉亞與竇瑪斯相隔十八年而不渝的愛情深深感動,我自己看的時候也很希望他們能盡快重逢,但真正讓我熱淚盈眶的卻是安東尼對妻子不變的愛,讓我感慨萬千的是父母對兒女無私的愛。朱莉亞聽安東尼談「愛」的時候,第一個聯想到的永遠是母親,卻不知道自始自終,安東尼故事中的女主角都是她。

「要擁有多深的愛才能學會把你們當作生活的中心,心裡卻清楚地知道你們將來會把幼年生活忘得一乾二淨?」

「妳責備我經常不在妳身邊,可是妳知不知道孩子離開父母親的那一天我們心裡有多麼痛苦?……可是沒有一個做父親的,沒有一個做母親的,會因為這些事覺得自己了不起,這才是愛。」

每次安東尼的話,都給我很深的衝擊。這也是這故事讓我覺得特別的原因之一。一般來說,這類親子失和的故事,往往是失職的父母想方設法向子女謝罪,但這故事提出另一種觀點:父母的忙碌經常是因為愛,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孩子唯一的避風港,做法或許錯了,出發點卻是無庸置疑的。這讓我想起之前老爸總是不肯請假跟我們出去玩,被我們逼急了的時候,脫口而出:「我只是想給你們更好的生活!因為我是妳爸爸!」

朱莉亞一直在責怪父親,把自己人生中所有不如意都推到父親身上,自以為懂得什麼是愛,以為自己的做法是在追求幸福。事實上她只是一直在等待,一直在逃避,她不曾說出內心真正的感受,不曾試著去了解父親,不曾試著拚命抓住幸福。直到最後一刻,她還想著該怎麼做才能讓生活回歸「正常」,保有眼前輕鬆安全,卻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幸福,結果只是傷害了愛她的人。

但我想,作者安排失憶的母親,應該是別有深意的吧。安東尼雖然失望地認為自己的愛不被看見,或者隨著時間等因素被忘卻,事實上在他付出愛的人心裡,他擁有的那塊角落並不曾消失。無論是他的妻子,還是他的女兒。

這本書看似輕鬆,其實很多句子都值得好好咀嚼。故事節奏明快俐落,很容易就看到廢寑忘食,是那種一拿起便捨不得放下的小說。雖然看到最後還是會忍不住擔心這對父女,也忍不住埋怨作者把重點大幅擺在愛情上(大概因為他是浪漫的法國人吧),但書中有些點深深觸動了我,讓我大笑讓我流淚。在笑點與淚點鋪陳上,作者拿捏得很不錯。(角色們對話的法式幽默應該是全書特色)

它不算是本完美的小說,但的確值得一讀。 


關於小說詳細介紹,可以到這裡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這水果不可以太粗暴,要有耐心,輕一點、慢一點。吸吮著新鮮果汁的時候,妳要讓果汁的甘甜提醒自己生命裡所有美好的事物。汁是甜的,籽是酸的,妳都會一併吃下去。這很正常,沒什麼好奇怪的。孩子,苦痛是人生的一部份,嚥下酸楚之後,才能品嘗到真正的甜美。」 

《一片花海的聲音》原名《艾芮雅》,即女主角潔思敏年僅五歲便車禍喪生的女兒。伊朗裔美國籍的潔思敏身為癌症醫生,已看盡生死,也以為自己看透生死,「死亡」對她而言只是稍作修改便可送出的制式慰問卡,直到失去唯一的女兒,她才明白自己其實也是人生路上的門外漢。她踏上西藏、中國、瓜地馬拉的土地,尋求各種方法來平息傷痛,最後卻是在伊朗──這個她從未踏上的母國土地──得到內心的平靜。

全書採書信形式寫成,作者並沒有所謂的「大計劃」,沒有特意安排任何寫作策略及敘事結構,只是順從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而它便是以信件的形式出現。身為家中長女,從小成績優秀,十三歲開始上大學課程,十四歲從高中畢業,Nassim Assefi女士在校內是孤單的,她的朋友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筆友,因而對信件的親密與熟悉便促成她以此敘事。而這樣的成長環境也使她創造出潔思敏的死黨──點點(dot),一個樂觀善良、與潔思敏截然相反的侏儒,成為書中最大的安慰與亮點。

Nassim Assefi女士之所以決定寫《一片花海的聲音》,很大一個原因來自911事件。她看見美國和中東國家之間有著極深的鴻溝與誤解,因此身為一個長年居於美國,但經常為人道救援或醫療工作到訪中東的醫生,Assefi女士期許自己成為兩方的橋樑,透過這本描述伊朗人情與文化的書,讓美國人對伊朗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而不只將中東人士視為「恐怖份子」而已。

在書中,隨處可見溫暖人情緩緩流動,人物沒有所謂正邪好壞之分,即使是撞死艾芮雅的高中女生,也相當程度地為自己的過錯受苦;即使是不認同女兒作為的父母,也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女兒。Assefi女士不只寫死亡,也寫人生、人情,正如她在訪問中提到的,不只是身為移民的潔思敏,潔思敏現任男友亞歷山大也相當程度地逃離自己的過去,社會上許多人都有自我認同的困難,她想寫的就是這些人的故事。

《一片花海的聲音》雖然是從一個悲劇出發,但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人性的光輝與溫暖,而非黑暗與絕望。它讓我們看見,能消弭誤解與隔閡的是愛,能化解悲傷的是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根;每個人悲傷的形狀都不一樣,走出悲傷的方式也大相逕庭,只有那份愛是相同不變的。死亡並不是一切的終止,有時也是嶄新開始的契機。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源Amazon.co.uk (因為我比較喜歡英版封面,覺得它美得出塵,就不放較常見的美版封面啦)


這部《莎宣卡》是歷史學者Simon Montefiore的第一部小說,也是我在出版社第一次從頭到尾審完的小說,不管好壞,對我都別具意義。

作者先前曾寫過《青年史達林》等頗富盛名的歷史傳記,也得過不少獎,或許因為如此,處女小說《莎宣卡》一出就造成不小轟動,不但在英國銷出五萬本,在英美亞馬遜都有四點五顆星評價,也囊括許多獎項,算是一鳴驚人的作品,也是因為這樣,我才會把它特別列入審書書單中。

只是,看完全書,我實在無法逢人便豎起大姆指讚「好!」,歷史學者出身的作者文筆不算優美(我是文學經典門外漢,英文也不算強,或許我錯了也說不定),寫作方式略顯僵硬,直到中段才開始給人投入感,前面一大半都因敘事角度不斷更迭而顯得過於瑣碎。除此之外,故事鋪陳也不算完美,尤其在角色年齡方面,更是不少bug。比如女主角的英國家庭教師算算至少大她十幾歲,女主角1900年生,那到1994年,家庭教師應該已經一百多歲了,她卻自稱「我已經94歲了」,更別提女主角外遇對象似乎大她更多歲,卻到1994年還活著(沒提年紀,但算起來也是人瑞),感覺極不合理。奇怪的是,關於這部份卻幾乎沒在各亞馬遜讀者書評或專家書評中看見,難道發現這問題的只有我? 還是大家覺得「小」漏洞就算了?

總之,這是個歷史味濃厚的小說。作者將他多年來對俄國進代史的研究融入整個故事,將史達林時代的專制恐怖、黨員對社會主義的盲目崇拜與逆來順受、無數家族受迫害而妻離子散的悲劇等,交織成莎宣卡---這個猶太裔男爵女兒波瀾壯闊的一生。

全書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在1916年,莎宣卡還是個就讀私立女校的美麗少女,當她從學校放假回家時,突然被幾個憲兵帶走,被扣上「勾結亂黨(布爾什維克革命黨)」的罪名,關在牢中一晚。事實證明,莎宣卡的確在黨員舅舅的帶領下,成了革命份子的一員,代號「雪狐」(snowfox)。她將家庭不美滿及個人生命的意義全寄托在革命上,為此願意犧牲一切。

這部份最引我注意的是她與憲兵隊長(?)沙根(Sagan)互相「監視」,想從對方身上套出敵情,卻被對方所吸引的關係。我非常非常看好這段感情,雖然沙根是有婦之夫,也大莎宣卡至少十歲,但我很喜歡這個冷靜無情,卻寂寞、疲倦、有魅力的男人。想不到,事實證明莎宣卡只把他當作「同志」型的心靈良友,是可以盡情傾訴家中不快的對象,卻不是愛人。到第二部,沙根更以一種接近不堪的形式出現,讓我極度失望。

第二部份一下跳了二十幾年,1939年接近四十歲的莎宣卡,已與同志凡亞(Vanya)結婚,育有年幼的一子一女。莎宣卡仍對黨忠心不二、堅信不疑,更視史達林為國家救星,當史達林在五月節意外駕臨她的家族派對時,她一方面惶恐不已,一方面卻也為此驕傲興奮。然而,她沒想到這事卻會在不久之後,造成她家族與她自己的毀滅。

這部份看得出作者極力鋪陳莎宣卡與不羈作家班亞(Benya)的婚外情,將它塑造得近乎神聖浪漫,後來莎宣卡被捕,筆鋒一轉,則極力描寫她對丈夫、愛人及兩個孩子的愛。但我實在很難投入莎宣卡的內心世界。我認為她如果真的那麼重視孩子、將他們的幸福視為所有,就不該理直氣壯地婚外情(畢竟這婚姻又不是人家拿刀架著她脖子結的),尤其看到最後,更覺得一切悲劇都始於她、一切不幸都是她害的。因此,儘管史達林的殘酷與共產獨裁的可怕的確令人戰慄,我卻無法對她有絲毫同情。(還有,我喜歡沙根遠勝班亞啦~)

第三部份則晃眼到了蘇聯垮台後的1994年,由一個初出茅廬的正直歷史學者,受莎宣卡的女兒羅莎所託,幫她還原家族歷史與真相,才在逐漸的抽絲剝繭下,找出當初迫莎宣卡一家入獄的源頭,以及莎宣卡等人後來面臨的命運。說真的,我很同情凡亞。雖然看得出作者對莎宣卡的偏袒,透過歷史學者卡婷卡(Katinka)的口,說「所有事情都是因他那無聊的嫉妒而起」,並深受莎宣卡的「偉大愛情」所感動,後來還讓班亞出場上演一段感人肺腑的戲,但我覺得凡亞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他的所作所為雖然愚蠢,卻是一個被扣綠帽子的丈夫會有的正常行為。我不懂卡婷卡怎能忽略莎宣卡的自私? 怎能不認為她的外遇該負責任? 她甚至毫無保留地把這件事告訴莎宣卡的子女,而他們竟也不責怪母親,這合理嗎?

帶著這許多疑問,我是註定不可能喜歡這部小說的了,看再多正面的感動評價,我也毫無感覺。但它的確頗值得一讀。第三部份的解謎非常精彩,有本事讓人手不釋卷;不斷出現的轉折及合理解釋,讓人看得震撼、意外又大呼過癮。正如一些網友指出的,如果全書都能以卡婷卡的角度來寫,應該會更有可看性,筆法也更完整統一,才不會看前面看得很累,而放棄了整個故事。(它是屬於看前面需要撐下去的那種)

不過,像這樣不算成熟的作品顯然很得獎項青睞,我忍不住想,如果台灣文學獎不要那麼高調,只有一小群人自爽,也能像國外獎項一樣更大眾化,一定會出現更多傑出作品的。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開報紙,隨處可見公眾人物劈腿新聞,最近的例子就有影星翁家明、藤原紀香的老公陣內智則、梅爾吉勃遜等,立委高金素梅及前台北副縣長李鴻源的婚外情也鬧得沸沸揚揚,有時看這麼多,真的覺得很煩,除了「人家家務事關我們什麼事?」,也有「金童玉女都這樣了,男人/ 婚姻/ 愛情果然很不可靠,還是單身好!」的自暴自棄(?)心態出現。

《忠誠檔案》就是作者看膩這種「外遇百態」之後的「有感而發」,她在訪問中提到:「我常看到已婚同事和朋友在酒吧做出不合宜的事,每次都覺得很為難,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說出來。」更慘的是:她還可能是被劈腿那一個。「有人告訴我,他(男友)在外面偷吃,但他否認了。想到我或許永遠都無法知道實情,就很受不了。」看作者的個人簡介,她曾待過娛樂圈(電視製作應該算吧?),可能免不了常去交際應酬,加上歐美酒吧風盛行,外遇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了。書中那描繪得栩栩如生的男人行徑、剖析得淋漓盡致的男人心態,想必也是她個人私下觀察的「心得」。

所以,創造出艾雪琳這個角色,或許正是作者的一種補償心理,希望能藉艾雪琳的嘴巴,說出自己一直沒有勇氣說的話,揭發自己渴望知道的真相。

書中女主角12歲時撞見父親外遇,為免傷害母親,一直把它藏在心底。13年後,父親決定對母親開誠布公,兩人離婚,她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從謊言的夢魘中解脫,想不到母親的一句話,卻再度把她打下地獄:「我真希望自己能早點知道真相。」

這句話是看書時,第一個衝擊我的部份。開頭一直以為女主角選擇當測試男人與婚姻忠誠度的「忠誠調查員」,是基於對父親的不諒解,希望揭發所有管不住拉鍊的男人。想不到其中原來還有一層更讓人欷歔的原因。

隱瞞了這麼久,以為是為母親好,想不到幫的卻是外遇的父親。

有了這個動機,女主角的所作所為開始在我眼中合理了起來,對於她近乎偏執的觀念,也有了同理心態。為什麼說她偏執呢?因為她一直相信這麼做(把自己當餌去試探男人)是正當的,是一種正義,直到書本最後,事情已圓滿解決,她仍放不下這個觀念。矛盾的是,從書中顯示的種種跡象看來,她內心深處卻常在問自己:我這麼做,到底是對,是錯?

雖然女主角一再提到相信世上仍有希望,就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樣,也知道她所測試的男人是「本來就被妻子或女友懷疑的高危險群」(根據徵信社調查,女人的直覺是很準的!),不能代表世上所有男人,但她聽到最好的朋友蘇菲要結婚時,卻覺得整個世界都像要毀滅;聽到最疼愛的外甥女有暗戀對象,就衝動地潑她冷水。至於她自己,也從來不肯(敢)投入任何一段感情,甚至不想跟任何人約會。看著鏡子的時候,她甚至時常覺得眼前的自己很陌生。

不過,這樣的矛盾,反而讓女主角形象更鮮明,也更接近真實的人性,就連我自己,也常在「相信」與「不相信」間來回擺盪。見到身邊親友接二連三被劈腿(在國外打工度假或留學的人之中,格外常見),痛不欲生兼咬牙切齒的模樣,就對談戀愛敬而遠之,也慶幸自己不必受這種折磨。但一個人又難免感到孤單,情人節更是難熬(好在台灣不像國外,情侶公開親熱的頻率低多了);看著愛情電影或小說,總忍不住抱著期待,潛意識相信適合我的人一定會出現,因此女主角的心情,我也就不難理解。

有網友提到,他眼中的外遇應該是更複雜、更「多元」的,不是只有漂亮美眉、夢中情人出現,就蒼蠅般黏過去,不到幾小時就想跟人家來段露水姻緣。我懂他的意思,因為我自己也多少有這種感覺,畢竟有的人可能是心靈契合才在一起;有的人可能是難忘舊情人,婚後還常私下幽會;有的人可能是相見恨晚,一見面就天雷勾動地火(愛上的往往不是先前聲稱的「喜歡類型」),但也不能因此認定作者的寫法誇張。常聽人家說「女人憑情感思考,男人憑身體思考」,外遇也有分很多種,上面提到的是「理想浪漫型」,事實上更常見的是「逢場作戲(男人聲稱)」或「發洩肉慾」型。男人出軌不見得是愛上對方,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人家正,受不了誘惑,拉鍊一拉就啥事都不管了。出外工作或留學,心靈寂寞空虛,更常成為外遇的藉口。

書中其實也有點到這問題,比如女主角測試的其中一個男生,他很明顯是深愛著女友的,但從學生時代一直交往至今,他心裡始終有一個缺憾,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因此當「夢中情人」出現,他就不可自拔地栽進去了。但是這不軌行為一被女友抓包,他還是盡力想要挽回。有趣的是,遇到條件很不錯的測試對象時,要不是女主角拚命在心裡喊卡,她好幾次也差點「做錯事」,而這不就是最深刻的人性嗎?

此外,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別說人不會這麼庸俗,人就是有這麼庸俗!君不見正妹相簿與A片總是歷久不衰嗎?(看看最近流行的「殺很大」、童顏巨乳有多紅就知了)要是眼前突然出現一個身材正,臉蛋美,若干部份又與自己理想契合的女生出現,別探討會不會愛上對方,要是有機會,會不會想去把她一下?

整體而言,這是部相當值得一讀的小說。喜歡動腦思考的人,可以找到許多有趣的點來作腦力活化運動;看書不喜歡用大腦,只想把它當作休閒活動,輕鬆就好的人,也可以得到滿足,因為它節奏快、故事曲折(有蠻多出乎意料的發展),敘述方式生動活潑,用詞也很簡潔俐落、口語化(可能因為作者不是文科出身,寫作是興趣,之前又在當製作人,所以寫法很帶電影感),讀起來沒有負擔,雖然有六百多頁,看得快的人還是能在幾小時內啃完,倒不失為忙碌之餘的好選擇。

題外話,看著看著,我總覺得作者的筆法(斷句方式)跟我最愛的武俠小說家---古龍很類似,讀起來很有親切感呢。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不只是老人,即便在醫療科技發達的現代,全世界每天仍有成千上萬各年齡層的人死去,有些基於病痛,有些基於意外或戰爭,有些則是自殺。不論出自何種原因,死亡對當事人及其身邊的親友都難免帶來衝擊,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正因具有這種獨特的「普及性」,生活中不乏以死亡為題材的各類影音、文字作品,有描述將死女孩與男孩的動人愛情故事《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有得了絕症卻不輕易放棄生命的勵志型作品《一公升的眼淚》、《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木更津貓眼》則帶kuso元素);有最近得奧斯卡大紅、描述納棺師甘苦談的電影《送行者》;有描述死前人間百態的《死亡預告》,也有探討如何走出情人死亡陰影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我只看過日劇版,以下皆用日劇版的切入角度來談)。

這類緊扣死亡來發揮的作品,通常會從兩種視角切入,一是將死之人;二是死者的親友。前者描繪將死之人如何將僅剩生命發揮至極致;後者探討失去至愛的親友該如何走出傷痛。既然同樣的東西一寫再寫,要如何脫穎而出,而不流於老套狗血,就看各家作者切入的角度是否新穎、敘述方式是否觸動人心、內容夠不夠細膩寫實勵志了。為了博得觀眾、讀者眼淚,不少作品採起承轉合的方式來鋪陳,故事發展到最後一定會出現一個高潮,然後一切迎刃而解,主角會從這次事件體驗到人生無常、生命真諦,進而獲得活下去的勇氣。

但這本《一片花海的聲音》不同。

如果說上面提到的類型是「大火快炒派」,故事性與戲劇性濃厚;這本書便是「溫火慢燉派」,它沒有明顯的起承轉合,也沒有關鍵事件讓主角重新振作,只是透過主角旅行與生活上的細節,堆砌出一幅人生風景,讓我們看見她在這趟療傷之旅中,是如何因接觸的人事物而慢慢改變---包括心靈上的;讓她開始注意、關懷以往忽視的事物,走出狹窄的自我,才逐漸懂得釋放悲傷。

看多了灑狗血的劇情,我發現這種小品反而更合我口味,很多細節的真實感讓我的心不禁抽痛,有時是溼著眼看完一頁。它的感動是綿密輕柔的,最適合在夜闌人靜時,泡杯熱茶,細細品味。 



【正視它、發洩它】


《一片花海的聲音》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個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伊朗二代移民,繼承了美國獨立自主的思想,與堅守伊朗傳統價值的父母格格不入,兩邊十多年不相往來。這個身為癌症醫生的女主角,在接連經歷喪夫、喪女的打擊後,到許多國家想盡方法要走出傷痛,最後卻在自己的家鄉得到內心平靜。

整部小說是由信件所構成。有些是女主角潔思敏的好友點點、男友亞歷山大、母親寫給她的信,大部份則是潔思敏在旅途中不斷寄給這些親友,甚至死去的丈夫賈斯汀、奶奶瑪瑪尼將,及女兒艾芮雅的信。在章節排列上,佔最大篇幅的是第一章,第三章則只有十幾頁,乍看予人頭重腳輕之感,也因寄信人在轉換上並沒有明顯規則可循,有時令人感到雜亂,但仔細分析起來,還是能看出作者如此安排的用心。比如第一章藉女主角的信帶出各角色,第二章及第三章分別將重點放在點點及亞歷,利用這樣的順序逐漸帶出他們的個性與情感,還有一些背後的事實或設定,讓人屢屢產生恍然大悟或驚喜的感覺,顯見這種寫法有它獨到之處。

幾年前第一次看這本書時,並沒有得到太多驚喜,反而最近重看,發現書中其實涵蓋許多豐富且值得玩味的元素。其中之一便是探討現代人對死亡的態度。

我腦中一直浮現艾芮雅的小兒科醫生說的話:「我們的文化不承認死亡。我們不辦喪禮,而是辦追思禮拜;我們不說『死了』,而是說『過去了』。不到半世紀前,大家還認為死亡是人生中不可避免且自然的一部份,但現在,它卻常被歸為不小心或運氣不好。」她告訴我,現在的父母和孩子談起性和生產,比談死亡更自在;他們讓孩子相信聖誕老人和惡靈的存在,卻避諱直接討論死亡。

這段話讓我想起《送行者》中,一般人對納棺師的排斥態度。我想正是因為人們還無法坦然接受死亡,避之唯恐不及,才會把與之相關的事物和「不祥」劃上等號。

作者很明顯地反對這樣的態度,認為是不健康的。當人們將死亡視為應低調隱晦處理的議題時,死者家屬的悲傷反而找不到一個宣洩出口。每個人都會告訴那些喪親者「請節哀」、「請快點振作」,於是為了回應這些期待,不讓周圍的人擔心,喪親者只好盡快回歸正常生活,其結果卻是造成心靈創口的擴大。

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時,想必不少人為男主角苦守十七年的愛情感動落淚,男主角為了不讓親友擔心,將悲憤轉為力量,在愛人死去後拚命讀書當上醫生,不管面對病患還是身邊的人,都笑容以對,任何不熟悉這段過往的人都會以為他過得「很正常」,實際上他卻是懷著傷痛度日。看的時候我忍不住想,若男主角能夠找到宣洩悲傷的管道,而不是裝作若無其事,是不是不需要花十七年,便能從這份悲傷中解脫?

伊朗是個事事控管的國家,(中略)但是他們卻以大鳴大放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沒有任何秩序可言,也不必跟任何人說抱歉。在這裡,激情不受鎮壓,需要哭多久,我們就哭多久。

諷刺的是,在這方面,向來給人傳統保守印象的伊朗,顯然做得比較成功。他們的觀念是「把悲傷悶在心裡,對心靈是有害的」,因此,他們有一整個稱為「穆哈蘭」的月份及「阿舒拉節」可以盡情悲傷;有「慶祝悲傷」的盛大受難劇「塔茲耶」;有大規模周年忌日儀式與專業「領哭人」帶領眾人撕衣扯褲、搥胸頓足地哭,悲傷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每個人都是「在悲傷中長大的」。

原先潔思敏認為「這簡直就是一齣荒謬劇,一場悲傷馬拉松」,從未見過艾芮雅的人們,竟哭得悲痛欲絕,這簡直匪夷所思。在她這個「美國人」眼中,這種表達悲傷的方式實在誇張得可笑。直到後來她才明白,「誰沒有悲傷的理由呢?原來,來這裡的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而哭」。

古時候的人認為,每隔一段時間就用水蛭來放血,可以排毒,有益健康。雖然現在已經不流行放血了,但它的精神還是保留在很多表達悲傷的儀式中。

正是這份人生智慧,讓經歷八年戰爭、悲壯革命、經濟局勢不穩,沒有表達自我自由的伊朗人,能夠堅強面對一切。或許他們早已知道,只有坦然面對悲傷,知道悲傷是何模樣,才有辦法試著走出來。死亡也是一樣,若不去正視它、接受它,它將永遠是個模糊難辨的影子,面對一個根本不知面目的對手,怎能知道自己應採取怎樣的態度來應對? 




L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